隧道洞口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洞口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59.6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隧道洞口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塔洼2#隧道洞口边、仰坡喷射砼施工

塔洼2#隧道风、水、电,材料加工。

DB13(J)_T 295-2019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pdf西圈隧道锚杆加工、钢筋网加工

西圈隧道边、仰坡钻孔及锚杆、钢筋网安装

西圈隧道洞口边、仰坡喷射砼施工

西圈隧道风、水、电,材料加工。

在塔洼2#隧道出口上方山顶自建50m3高压水池供水,隧道施工用水从洼2#隧道进口处的清水河引入。西圈隧道利用隧道出口处山上既有50m3水池供水。

前期采用120KW柴油发电机供电,后期采用10KV高压接入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采用三相五线制线路分别向施工地点架设输电线路。

塔洼2#隧道由安装在隧道出口处的两台315KW变压器供电,西圈隧道由安装在预制场的一台315KW的变压器供电。为保证施工中不间断供电,施工现场各配备一台120KW发电机。

塔洼2#隧道出口安装三台20m3电动空压机,西圈隧道出口处安装三台20m3电动空压机。

塔洼2#隧道和西圈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4、洞口施工方案及方法

洞口开挖采用挖掘机,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边挖边护的处理原则。洞口边、仰坡采用锚、网、喷混凝土联合加固措施。锚杆采用Ф22砂浆锚杆,边坡锚杆L=3.0m,间距120×120cm,梅花型布置,仰坡锚杆L=3.0m,间距150×150c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φ6.5,间距20×20cm,喷射10cm厚的C25砼。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完成后,即可进行洞口超前管棚施工。

明洞开挖前先测定隧道明暗交接里程中桩,在山体上钉桩,垂直隧道中心线,横向在山体上用白灰撒线,即撒明暗交接里程分界线。然后请设计代表、业主代表、监理人员一起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共同确定隧道仰坡开挖坡度,以做到“最小开挖,最小破坏”。

隧道进洞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施作套拱及φ108长管棚。套拱混凝土采用强制拌和机拌制,人工浇筑,D50振捣棒振捣密实。然后施作φ108长管棚,做好进洞准备。详见超前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4.2.1洞口土石方开挖

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采用SK430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边挖边护。为防止边仰坡塌方,每层开挖高度2米,机械开挖至轮廓线20cm,避免对边仰坡产生扰动,预留的20cm采用人工风镐开挖到位。开挖后立即进行锚、网、喷混凝土联合加固防护,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开挖的土石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至便道修筑或移作路基填筑。

在两座隧道洞口附近各修筑沉淀池两个,将隧道的所有施工污水排入沉淀池中,经过两级过滤后排入临时排水沟,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2.2边、仰坡锚杆及钢筋网片防护施工

边、仰坡防护锚杆采用Ф22钢筋,钢筋网片采用φ6.5,间距20×20cm,钢筋网与锚杆尾部采用焊接。

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标记。钻孔和安装均需垂直于坡面,孔径及深度符合设计的要求。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风清孔,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注浆作业。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min时,用水润滑灌浆罐及其管路。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随即迅速将杆体插入,锚杆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若孔口无砂浆流出,将锚杆拔出重新注浆。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锚杆头与网片焊接,以形成整体,具体施工部位按设计实施。锚杆支护采用人工YT28凿岩机钻孔,搅拌机拌制普通砂浆后进行灌注。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并注意随时排除孔中空气。

4.2.3边、仰坡防护喷射混凝土施工

喷砼班每班由8~10人组成,包括喷射手、喷射机操作手、拌料工等。喷射机数量完全满足施工需求。

施工时保证喷射速度适当,并调节水量,使砼具有适宜的稠度,并降低回弹量。使喷嘴与坡面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正确地掌握喷射顺序,不使角隅处及钢筋背面出现蜂窝或砂囊。塔洼2#隧道及西圈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喷射砼设计厚度为10cm,标号为C25。

当开始或停止喷射时,给喷射手信号。当料不能从喷嘴均匀喷出时,通知喷射手停止作业,及时清除受喷面上的砂囊或下垂的混凝土,以便重新喷射砼。喷射工作结束时,认真清洗喷嘴。

4.2.4隧道洞口排水

在两座隧道洞口附近各修筑污水处理池两个,将隧道的所有施工污水排入沉淀池中,经过两级过滤后排入临时排水沟,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2.5冬季施工方案

套拱施工时在洞口搭设暖棚。

塔洼隧道和西圈隧道喷射混凝土安排在白天施工,边、仰坡采用棉被覆盖,进洞后洞口挂棉帘保温。

按照冬季气温降低的规律分冬季早期施工和冬季晚期施工;按照主体结构的位置分洞外和洞内两种情况。根据目前施工进度,冬施期间洞外主要为边、仰坡施工和混凝土拌合站拌合生产,洞内主要为洞身开挖和初期支护。

4.2.5.1冬季早期施工

管棚压浆采用热水拌制水泥浆,压浆时间尽量选择在白天气温高时进行,压浆完成后,晚上气温较低可采用棉被覆盖孔口覆土较薄部位进行保温。

4.2.5.2冬季后期施工

进入冬季后期,温度较低。洞内温度不能满足喷射混凝土施工时,我部在洞口挂帘子的基础上采用向洞内供送暖风的方式增加洞内温度,并且安排专职试验员每4小时一次不间断测量洞内温度,若洞内温度不能满足施工,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加热器具,以便满足施工需要。

洞外当日平均气温降至不能满足混凝土拌制、人工劳动条件恶化,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工期时,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及混凝土的正常拌制,在洞外采用对拌合站、拌合料搭设暖棚,并在四周角落放置油汀或电热炉加热的方法来满足施工。

拌合料暖棚搭设: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拟在隧道出口对混凝土拌合料采取搭设一次性固定暖棚的方法拌制混凝土,即在拌合站堆料场位置用钢管在四周搭建暖棚,顶盖用钢管加扣件成形,上面铺设塑料布,将浇筑仓面、拌合设备、所用砂石料全部罩在暖棚之下,在四周角落放置油汀或电热炉等加热器具进行加温。并且安排专职实验员每4小时一次不间断测量棚内温度,若棚内温度不能满足施工,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加热器具,以便满足施工需要。

混凝土拌合料的加热:通过加热混凝土材料,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施工以后,还需有相当的热量,具有适当的温度,以便不致受到冻害,并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硬化,逐步增长到所要求的强度。

拌合水的加热: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拌合材料中的水、砂子和粗骨料一般需要加热。加热时应先加热水,水的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80℃,安排好投料的顺序。加热的水不能与水泥直接接触,以免引起水泥的速凝与“假凝”。水的加热方法和加热设备,考虑到本工程的规模及施工场地情况采用大铁通加热。

外加剂加热:外加剂加热在稀释桶内进行,稀释外加剂的水使用热水,热水温度以不丧失外加剂的作用为限。搅拌用水量要减去外加剂内加入的水。

(2)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图纸及施工设计复核签字制度。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将洞口施工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保证质量及安全措施等向施工队长、工班长进行书面交底;

(3)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验制度。工序完成后经自检、互检、质检工程师专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到位并在施工中做出突出表现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管理人员、一线工人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野蛮施工的视情节给予经济处罚,引起质量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给予清场并处高倍罚款。

质量保障体系详见下图:

6.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针对该工程的规模和特点,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副经理、专职安全员、项目各工程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经常性的施工安全教育、检查及监督指导。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如下:

6.2一法三卡责任运行体系

一法: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方法。

三卡:即安全检查提示卡、危险源点警示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

“一法三卡”通过对危险源点进行排查、辨别、评估、确认等一系列方法,对生产场所和岗位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按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监控,将有关职业危害的内容、安全防范的措施告知从业人员,实施日常管理和动态管理,促进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检查、整改和控制。

“一法三卡”工作方法,就是:查摆隐患、辨别确认、分析评估、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督促整改、总结经验。

项目副经理会同安全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会同安全负责人

作业人员行为和施工作业层

安全负责人会同各作业班专职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会同各作业班专职负责人

安全目标:做到“三无”、“一杜绝”、“一创建”,即“三无”: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和洪灾事故;“一杜绝”: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创建安全标准工地。

消防目标:杜绝火灾发生,结合消防,预防为主。

保卫目标:严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每月召开一次安全、文明、消防、保卫的汇总大会,总结上月情况,布置本月工作重点、难点及预防措施。

(2)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文明、消防、保卫大检查和隐患整改。

(3)施工队伍进场由经理部组织进行入场教育,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及森林防火协议。

(4)专业工长必须进行分项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在日常施工中时时提醒、经常强调,以提高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自我防护意识。

(5)专职安全员、消防保卫人员必须坚持每天巡视施工现场,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6)制定安全值班制度,坚持月工程进度安全碰头会,掌握实际情况,实施安全预控。

(1)所有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现场施工人员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2)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的室内变电所,所内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电工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要求进行格栅围挡。

(3)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三相五线制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和电路图。

(4)现场内支搭架空路线的线杆底部要实,不得倾斜下沉,与基坑边及临近建筑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两电杆之间的电线弧垂距地面不能小于2.5米。

(6)现场内各种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并有危险源提示卡。

6.6.2安全焊接作业

(1)工作时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安全带;

(2)焊接作业周围10m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3)作业前检查焊机、线路、料机外壳保护接零,确认安全;

(4)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用其他金属物作二线回路;

(5)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压焊把线;

(6)气焊时先开乙炔阀点火,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7)氧气瓶和乙炔瓶保持距离在5米以上,与焊炬、割炬和其他明火不小于10米;

(8)作业中若氧气管着火立即关闭氧气阀门,不得折弯胶管断气;若乙炔管着火,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止火。

(9)电焊机必须设单独的电源开关、自动断电装置。外壳设可靠的保护接零;

6.6.3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参加隧道施工的作业人员100%接受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熟悉和遵守安全和技术规程。

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做好原始记录。

项目部管理人员全程监控隧道作业全过程,作好记录。

装碴与运输、支护、防尘、供电设备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6.7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1)结合工程实际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结合工程特点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2)对新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

加生产劳动的人员,也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3)特殊工种(包括:电气、架子、焊接、机械、爆破等工种)须经

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操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审批。

(4)采用的新设备、新机具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性能、操作方法等安全技术交底

(5)认真贯彻执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过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认真贯彻执行。遇到因条件变化或考虑不周必须变更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时,由原编制、审批人负责办理变更手续,否则不能擅自更改。

(6)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工长和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反复交待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向工地负责人、工长进行详细交底和讨论,有双方的签字和交底日期。

(7)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措施、防护设备列入任务单,落实责任到班组或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

(8)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技术负责人、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并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经常性地对各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9)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认真监督检查,并建立必要的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

(1)治安消防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本工程建设过程和安全。

(2)施工现场成立消防委员会、义务消防队,负责日常消防工作。

(3)对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并充分利用醒目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火知识,签订防火协议,从思想上使每个职工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增强防火意识。

(5)专职消防人员要每天巡视现场消防工作情况,做好治安记录。经常检查消防器材,以保证其使用时的灵敏有效。

(6)施工中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均由正式电工负责。严禁私自拉照明线、点电炉,避免电器引起火灾事故。

(7)材料库房内易燃、易爆物品与料具不能混放,完善领料手续,经常查看库房。

(8)施工现场严禁私点明火,如确因工程需要,则必须报安全员备案,领取用火证,并经安全技术员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用火。

(9)严格控制施工区及附近生活区的吸烟等易引起火灾的行为,在安全地带设置吸烟专区。

(10)施工现场未经批准不得任意动用明火。如必须用火时,要严格执行用火证制度,并且有专人对施工现场用火进行巡视。

(11)划分出禁火作业区(易燃材料的堆放场地)、仓库区(易燃废料的堆放区)和现场的生活区。各区域之间要按规定保持防火安全距离。

(12)施工现场各类材料仓库、木工作业场所以及其他禁火的地方,悬挂“严禁烟火”警告牌,禁火区严禁吸烟。入库人员严禁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1)现场成立治安委员会,负责现场治安工作。

(2)建立保卫制度,加强夜间巡逻保卫工作,同时对在施人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并与其签订治安协议。

(3)专职保卫人员要每天巡视保卫工作情况,做好治安记录。

(4)在洞口设值班室,对每天进入隧道人员逐一进行登记名字及进入隧道的目的并在出隧道时进行逐一消名,并按照工班进行核对出洞人数,以确保进洞人员的安全,无关人员禁止进入隧道。

为做好本标段文明施工管理,保证北京市市民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保证北京市的良好首都城市形象,塑造施工企业的文明风范,我单位确定本标段文明施工目标:创北京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7.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北京市建委、甲方的规定和要求,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

7.3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1)现场施工划分施工责任区,分片承包,责任到人。

(2)材料严格按计划分批进场,分类、分型、分规格划区挂牌堆放整齐。

(3)施工过程中加强门前三包和入口处清扫,尽力创造清洁卫生的作业环境。

(5)食堂内外整洁,炊具洁净,定期消毒,生熟食品分开操作,饮水器具卫生。

(6)挖出的土体堆放在指定位置,夜间及时清除至弃土场或屯土场(可利用的堆放至屯土场,不可利用的弃于弃土场内)。

 (7)民工宿舍保持干净,被褥整齐洁净,经常打扫,定期洒消毒水。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从工程开工到竣工,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8.3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将结合设计图纸,对现场拌和站的设置、弃土石场的选择、施工便道的设置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减少植被破坏,少占耕地”为原则,合理规划临时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用地和破坏原生植被。

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建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配置专职水土保持员,建立健全水保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GYT 5093-2020 应急广播平台工程建设技术标准.pdf,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施工前邀请地方水保部门共同对沿线水文、地质、植被情况进行调查,共同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影响环保的主要环节是洞口工程施工和弃渣。洞口工程施工应注意施工方法,严格控制隧道口开挖和隧道施工的影响范围,尽量保护坡体和植被。洞口尽量减少开挖面积、洞顶采取防挡结构以保护自然坡面。为保证边坡、仰坡稳定,防止塌方,避免大挖大刷,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隧道施工后清理废弃物,尽量减少人为活动的痕迹。渣石充分纵向调运利用,不向河谷倾倒废渣,避免阻塞河谷造成水土流失或占用农田。废渣堆放整齐,分层碾压,修建必要的排水管、截水沟等设施,加固弃渣堆坡脚,有条件可在弃渣上覆盖30cm以上厚度的耕植土,改土造地或种植绿化。不随意布置小料场,避免对山坡及其植被肆意破坏,即影响环境面貌,也容易产生坍方滑坡。在防渗漏和加固地层所采用的化学浆料,尽量选用毒性小、污染少的注浆材料,减少配制浆液过程中的洒漏和注浆过程漏浆。若遇潜水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水。施工废水经过沉淀等处理后,再排放。

(3)预备专用应急物资,待事故发生,可立即调用。

(4)一旦发生事故,所有人员或设备无条件接受调遣,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

(5)加强与当地医院和救援机构的联系与沟通JJF 1655-2017 太阳电池校准规范:光谱响应度.pdf,确保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