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16.4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6)施工用电应有漏电保护措施,电源线应架空在1.8m以上。

(7)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大型机具等,配有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

(8)做好日常用电管理工作。

(1)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违章作业,不断提高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根据一局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项目要坚持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外Q/GDW 11547-2016 统一潮流控制器工程设计导则.pdf,还要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检查。包括巡回检查、达标检查、自检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百日无事故检查等。有些检查也可结合进行。

(4)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要有项目经理部生产副经理、技术、工长、安全员、分包单位参加,检查后要认真进行讲评,使每次检查都能达到预期目的。

(7)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要贯彻边检查边整改的精神。对查出的隐患要下隐患通知单,定人、定措施、定时间进行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消项制度。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和重大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

(8)项目经理部、分包单位应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特别是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或及时上报,解决后方可开始作业。下班后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不得留有任何隐患。

(1)组织工地安全周一活动,通过各种会议传达贯彻指示,宣传安全方针。

(2)定期检查工地,检查安全隐患,指令督促整改,做事认真、及时、全面。

(3)必须将本班所做的工作、已解决的问题和下班应解决的问题,认真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4)根据施工生产、任务进行季节性有针对性的检查,高大,设计较复杂工程认真检查,对发生的事故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

6.消防、治安管理措施

(1)根据群体工程的特点,将工程的消防工作划分为不同责任区和责任人,分包单位在总包方的监督检查下,建立分包内部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加强民工消防教育。

(2)施工现场不允许吸烟,生活、办公区设置吸烟处,除特殊批准外,不允许使用电炉,并且在生活区、办公区及现场设足够消防器材。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有专用仓库存放,在存放处挂明显警示牌,对于此类材料严格执行限额领材料制度。

(4)加强对电气焊的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1)加强对每位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建立有针对性的保卫制度和处罚制度。

(2)现场经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进出场车辆必须进行登记。

(3)现场每位员工必须配带胸卡进出现场,对于来访者要进行登记。

(4)实行材料出门条制度,材料出场必须有物资部签发的出门条,其它部门签发无效,现场贵重物品必须入库保管,专人专管。

7.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凡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工程基坑安全问题、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时,项目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及时逐级上报:

1.项目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最先发现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人员按以下先后顺序进行工作:

(1)若事故现场有伤者,应立即抢救伤员,利用各种运输车辆把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保护好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摄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伤亡事故现场必须经过劳动部门、人民检察院或事故调查小组同意才能清理。

(4)安排好其他班组作业。

(5)24小时内填写好事故报告。

(6)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安全教育。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程度、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做好知情人的谈话及笔录。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4)写出书面调查报告。

3.基坑安全出现问题后立即会同设计方、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监测方五方成立基坑处理小组,就基坑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同时每天密切观测基坑变化的动态,重新制定土方开挖方案并且调整施工进程和速度,如再遇险情立即由监测单位通知设计方、业主方、监理方和总包方,重新调整基坑解决方案。每天需对基坑的变化动态的作出反映,积极的与设计保持沟通,处理好由于基坑变化产生的各种问题。

(1)事故材料的收集:单位、地点、时间、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籍贯、工种、工龄、技术等级;接受安全教育情况、技术状况;使用设备情况;操作使用材料;技术交底;工作环境;个人防护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现场摄影;事故现场全貌;事故平面图。

(2)事故分析:受伤部位、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根据事故后果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处理意见。

(3)事故结果归档材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以及批复;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资料;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物证、人证材料;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统计;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注明参加调查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伤亡事故上报的各类报表。

(1)伤亡事故的处理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的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和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对事故责任者分别给予罚款、行政处分、辞退的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针对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公司和项目部要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加强工地上有针对性的检查,对检查出现的事故隐患要求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有效性进行复查。

(2)发生事故后,除实施应急救援预案外,成立事故善后处理小组按规定做好对伤者或死亡者家属的慰问抚恤工作。

(1)必须在开工前为所有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或综合保险。

(2)开工前必须识别本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并针对重大危险源编写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将预案及危险源识别清单上报公司项目管理部备案。

第三章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1.基坑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现场具体情况和场地条件,影响本工程的基坑安全的因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土方开挖施工阶段:深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本工程的基坑,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挖土的施工,另外,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降水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都靠挖土阶段进行检验,因此,基坑工程的成败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基坑挖土。此阶段的安全保证措施也是不能忽视的。

(2)结构施工阶段:本工程围护体系采用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地下三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刚度大、整体性好,变形小,能较好的抗渗止水。主体地下室各层结构梁板兼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水平支撑系统;竖向支撑系统采用一柱一桩永久格构柱以及临时格构柱两种形式,地下一层结构局部永久大开口位置及逆作施工阶段后作结构构件开口位置设置临时支撑,形成可靠的水平传力体系,并与周边逆作区域结构梁板贯通,形成整体环状封闭体系。因此,地下连续墙、临时支撑和主体结构梁板、格构柱的施工对基坑支护都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3)施工速度:本工程周边环境复杂且基坑开挖深度大,必须严格控制基坑挖土时间,以防基坑周边建筑管线等发生变形位移。同时本工程的工期紧,挖土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及施工步骤,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完成整个基坑的土方挖运工作。

(4)雨季施工或降雨的影响:根据本工程工程特点,工程体积大、地下工程工期较长,必须在施工时考虑雨季施工或降雨对土方开挖施工、降水施工包括整个地下结构施工的影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5)对现场四周管线的保护。

1.1土方施工阶段的控制

(1)挖土作业必须设专职指挥。配合挖土机挖土人员必须看清楚卸斗挖点及回转禁区内配合作业。

(2)在挖土机作业时,严禁任何人进入其工作半径范围内。机械架转动时必须看清360°回转半径范围内是否有物料、行人及高压。在前、后行走时必须看清楚前后是否有人或障碍物。

(3)每天挖土停工时,挖土机必须驶离工作面,停放在安全地段,坑内施工挖土机,自卸车,必须空载停放在安全地段。

(4)所有施工车辆进出装土、卸土场地,必须鸣号、减速,服从指挥人员指令,所有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按指定路线行驶。

(5)上部大挖机的大开挖时,开机人员上班前必须检查本机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修理,严禁带病操作。

(6)在地下逆作小挖机和人工挖土时,必须按方案规定的线路挖土,必须从高向下,开挖必须按比例放坡挖掘,严禁乱挖,以防造成塌方。

(7)在人工挖土时,特别要注意各种预留钢筋,人工挖掘时,插筋往往在人体头部和背部上空,稍不注意就有碰伤的可能,因此在挖到钢筋端头时,首先用毛竹水平向绑扎在钢筋头部,然后用三角旗警戒线每道挂明。

(8)挖土至模板松动时,必须先拆除模板或其他坠物,然后继续开挖。

(9)拆除的材料必须随时清除,不准堆放在挖土的上方,以防下滑击伤人体。

(10)对于逆作区如支撑底,梁板底等部位在逆作挖土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是否有残留物体悬挂在施工操作面上,派专人对残留物体及时清除,避免物体高空坠落打击造成事故。

(11)人工清理土方,注意保持与挖土机有2m的距离,并有专人进行清理土方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2结构施工阶段的控制

根据我项目的施工内容以及进场时本工程的工程情况,我项目主要从临时支撑和主体结构梁板两方面进行基坑支护中结构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关于此阶段的技术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叙述详见各专项施工方案,在此处不进行一一阐述。

详见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详见临时支撑施工方案。

本工程周边环境复杂且基坑开挖深度大,必须严格控制基坑挖土时间,以防基坑周边建筑管线等发生变形位移。同时本工程的工期紧,挖土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及施工步骤,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完成整个基坑的土方挖运工作。因此在编制挖土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坑土体加固、井点降水、首层楼板加固、基坑挖土、运土、弃土、人工清土及所在街道关系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利用各道工序之间的时间差,合理安排施工步骤。本项目必须以挖土为主,其他工序配合施工,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基坑内土方挖运出场,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直至工程完工。

详见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1.4雨季施工或降雨影响的部署

(1)雨期施工前认真查阅施工图纸、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平面临水临电布置图,明确雨期施工中要进行的分项工程及所用的人、机、料、施工工艺、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

(2)夜间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设置天气预报员,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

(3)做好施工人员的雨期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防护等项工作。

(4)检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保证路面不积水,随时清理现场障碍物。

(6)脚手架立杆底脚必须设置垫木或混凝土垫块,并加设扫地杆,检查外脚手架与建筑结构拉节点是否牢靠。同时保证排水良好,避免积水浸泡。所有马道、斜梯均应钉防滑条。

(7)混凝土施工应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浇筑混凝土,新浇混凝土应覆盖,以防雨水冲刷。防水混凝土严禁雨天施工。雨期期间应通知搅拌站随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雨天浇筑混凝土应减小塌落度,必要时可将混凝土标号提高半级或一级;在浇筑板、墙混凝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坍落度;梁板同时浇筑时应沿次梁方向浇筑,此时如遇雨而停止施工,可将施工缝留在次梁跨中1/3处。

(8)现场钢筋堆放应垫高,以防钢筋泡水锈蚀。雨后钢筋视情况进行防锈处理,不得把锈蚀的钢筋用于结构上。为保护后浇带处的钢筋,在后浇带两边各砌一道120mm宽、200mm高的砖墙,上用预制板封口,预制板上做临时防水层及砂浆保护层。

(9)模板拼装后尽快浇筑混凝土,防止模板遇雨变形。若模板拼装后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又被雨水淋过,则浇筑混凝土前应重新检查、加固模板和支撑。雨天使用的木模板拆下后应放平,以免变形。

1.5施工期间对现场管线的保护

结合本工程场地周围市政管线分布的特点,制定如下的管线保护措施:

(2)在施工前我项目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管线布置的详细位置及管线走向情况,在距离管线较近的位置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机械的施工参数,将其对土体的影响降至最低。

(3)施工时严格控制好施工进度,根据专业监测单位提供的监测报告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法。必要时放慢施工进度或暂停施工,以缓解挤土的压力。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界限时,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及时速报甲方、监理、总包等有关单位,并通知管线单位。

(4)土方开挖时,开挖顺序按照先盆中后四面的流程,并且加快结构和支撑的施工速度,减少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土方开挖对土体的变形的影响,从而达到对管线的保护目的。

(5)现场管线上方,严禁堆放重物及行走车辆和机械。

(6)在现场大门口铺设12mm厚钢板,减少车辆经过时对管线的影响。

(7)本工程现场北区围墙拟增大门D,在大门入口处附近由地下管线通过(包括一条电缆,三条自来水管)。对于大门内侧的地下电缆和水管设置沟槽进行保护。位于人行道下的地下水管若埋深<1.0m时,设置沟槽进行保护;若埋深≥1.0m时,在人行道表面铺设钢板进行保护。位于非机动车道路下的地下水管,拟采用路面覆土150mm,压实后表面铺设钢板进行保护(详见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2.1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h=hw/2=12.8/2=6.4m

ω=γ/·B·D=0.8×7.10×14.20=80.656

J=γw·h·B=1.0×6.4×7.10=45.44

安全系数:Fs=ω/J=80.656/45.44=1.775>1.5,满足要求。

由于采用深井降水,在开挖土体时,地下水已低于开挖面下1~3m,因此,在没有外来水源补给(围护有效)时,该基坑抗渗流稳定。泄水孔仅作为安全措施,结合有关工程经验,建议留15%左右的深井作为泄水孔,其余浇捣底板时封闭。

2.2承压水稳定性验算

防止底板及结构在承压水顶托下浮起。

Pcg/Pwy=30.45/28=1.08>1.05

考虑到深大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则应该考虑采用减压井措施,以防不测。

2.3基坑坑底隆起验算

——地下水(主要为承压水层)顶托;

——基坑围护失效或变形过大。

(2)计算主要考虑土体回弹

上海市基坑规程推荐的抗隆起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MRL=R1Ka+tanψ+R2tanψ+R3c

γ=17.5KN/m3

α1=21.07º=0.368(rad)

α2=137.86º=2.406(rad)

c=(20×2.08+4×2.84+13×1.59+14×3.28)/9.79=12.21

ψ=(15×2.08+31×2.84+17.5×1.59+11.5×3.28)/9.79=18.87º=0.329(rad)

qf=γho′+q=17.5×4.4+20=97KN/m2

MRL=R1Ka+tanψ+R2tanψ+R3c=38974.24×0.512+0.341+5310.60×0.341+748.21×12.21=30901.71KN·m

MSL=1/2(γho′+q)D2=1/2×(17.5×4.4+20)×14.22=9779.54KN·m

KL=MRL/MSL=30901.71/9779.54=3.16>2.5,可知满足要求。

3.降水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为保证在降水过程中,钢筋卸、吊及加工对降水井电源线的碰触造成的安全隐患采取以下措施:在第一次土方开挖后,仅在基坑周边逆作区域进行深井降水,中心岛区域深井降水系统关闭。若根据降水水位观测数据,需开启中心岛区域深井降水系统时,在钢筋卸、吊及加工过程中为防止对深井电源线造成损坏,可将深井电源线采用φ48钢管进行保护(即从φ48钢管中穿过),并且放置时避让开车辆行驶的主要道路,减少对电源线的碰触。

(2)施工现场正式抽水后不得停电停泵。

(3)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潜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4)降水期间,必须24小时有专职电工值班,持证操作。

(5)现场明水不得进入基坑。

(6)机械设备管理遵守《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及《井架起重设备安全技术规定》的规定。

(7)电气管理遵守《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

(8)防火管理遵守《施工现场防火规定》的规定。

(9)挖土施工中,注意保护电缆和管路不受破坏,严防施工机械碰撞降水井。

(10)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建筑安装施工安全生产协议”的规定。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3.3m,有三层地下室结构,围护体系采用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基坑周边地下管网较为复杂,种类繁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为敏感。在工程桩基施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对原状土的破坏,导致土体内应力、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易引起周围地下管线、建筑物和基坑本体发生变形。为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检验设计形变、力变参数,并对形变参数进行控制等,必须对周围建筑物和围墙、道路进行沉降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因施工引起的力变、形变,预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实现施工过程的信息化。

本工程的监测工作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负责,由业主委托,及时、定期的对本工程基坑、地下管线、道路等各个相关方面进行监测,并将数据第一时间提供给业主方、监理方和总包方,必要时提供给设计方。

支护结构的设计,虽然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使用要求进行了较详细的计算,但由于土层的复杂性和离散性,勘探提供的数据常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土层取样时的扰动和试验误差亦会产生偏差,荷载和设计计算中的假定和简化会造成误差,挖土和支撑装拆等施工条件的改变,突发和偶然情况等随机困难等亦会造成误差。为此,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的内力值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往往难以准确一致。所以,对本工程的支护结构需要进行监测。通过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监测,能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以及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变形情况,将观测值和设计计算值进行对比和分析,随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在不造成危害的条件下安全地进行施工。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现场具体情况和场地条件,本工程的基坑监控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考虑:

(1)土方施工阶段的监测。

(2)结构施工阶段的监测。

(3)现场四周管线的监测。

1.1土方施工阶段监测措施

(1)挖土施工全过程都要按照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加强管理。首先按有关基坑及环境监测的要求设置监测点,按规定的监测制度进行检测和信息反馈,遇有特殊天气或监测数据接近报警值时,要加强监测密度、及时反馈信息。

(2)不同的开挖阶段有不同的监测重点:在第一次开挖施工阶段注意对处于悬臂工作状态的连续墙的变形和周围市政管线变形的监测;除了有关规定的监测项目外,应注意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间接缝的密实性,若有渗水、流砂情况,要及时封堵,防止出现基坑外土体塌陷情况。

1.2结构施工阶段监测措施

地基在压力的作用下,由于地质情况和承受荷载的不同,加之地下水位的变化,机械的震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施工期间及至使用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发生沉降。为了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和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构)筑物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在建筑物的施工及使用期间的一段时间内,对建(构)筑物进行连续的、定期的沉降观测,并延续到沉降稳定为止。

(1)沉降观测水准点布设:沉降观测水准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沉降区以外,不受施工干扰且观测方便的地方,并保证足够的稳定性。为提高观测精度,水准点与建筑物上的观测点相距不能太远,宜在100米以内,同时应布设至少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且等水准点稳定后方能使用。

(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柱上设置沉降观测点,每根柱子设置一点。图纸表述设置高度500mm。目前我司对关于沉降观测点的设计仍有疑问待图纸会审中解决,待会审后按设计要求完成本工程沉降观测工作。为高质量的完成本工程的沉降观测工作,必须做到连续观测并达到规范要求的精确度,观测点标志采用内藏式,确保观测标志在施工期间不被破坏。

(3)沉降观测路线确定: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造成通视困难,因此对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在现场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他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最后应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这样就可以提高沉降测量的精度。但应注意必须在测定临时水准点高程的同一天内同时观测其他沉降观测点。

(5)观测结果处理: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同时为了更清楚的表明每个观测点在一定时间内所受荷重及产生的沉降量,应在同一图上画出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及时间与荷重关系曲线。

1.3施工期间对现场管线的监测措施

(2)向有关部门咨询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分布状况,从中了解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的种类、走向和各种管线的管径、壁厚和埋设年代,以及各管线距离基坑的距离。然后进行现场勘查,根据现场地面的管线露头和必要的探挖,确认管线图提供的管线情况和埋深。必要时,还需要向有关部门了解管道的详细资料,如管子的材料结构、管节长度和接头构造等。

(4)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本工程对管线的报警值控制参照上海地区的统一标准:当监测数据达到下列数据时应予以报警,沉降日变量3mm,或累计10mm;位移日变量3mm,或累计10mm。

(1)在基坑降水过程中,随时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沿基坑四周每隔30m布置一个观测点。观测点的误差要求:水平误差控制<1.0mm、垂直误差控制<1.0mm。

(2)根据降水观测井水位观测情况指导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的施工,控制降水井排水时间的间隔,控制泵的抽吸力度,应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真空度。

(3)安排日夜值班,三班人员对基坑降水进行控制操作、水位观测和数据记录。

(1)地下连续墙墙顶垂直、水平位移监测报表。设置38个监测点,每2~4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2)基坑连续墙墙身测斜监测报表。设置29个监测点,每1~2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3)坑外地下水位和承压水位监测报表。按坑外地下水位和承压水位两类共设置15个监测点,每1~3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4)坑底土体回弹监测报表。设置9个监测点,每2~7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5)基坑周围土体位移(倾斜)监测报表。设置11个监测点,每5~7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6)基础施工周围管线沉降及位移监测报表。按上话、上煤、上水及电力四类共设置24个监测点,每7~15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7)基础施工坑边路面监测报表。设置35个监测点,每5~7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8)基础施工周围路面沉降及位移监测报表。设置35个监测点,每7~10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9)基坑新增土体测斜监测报表。设置8个监测点,每15~20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10)连续墙墙身钢筋应力监测报表。设置4个监测点,每2~10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11)抗拔桩回弹监测报表。设置15个监测点,每7~15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上海***勘查技术研究所提供监测数据。

(12)连续墙的沉降及位移监测报表。设置61个监测点,每2~3天进行监测(或者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监测时间)。由我项目部提供监测数据。

(1)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成立应急小组。项目负责人钱川国任应急小组组长。组员为孙鹏、庄剑锋、赵玢、张双圣、岳正华、雷震、詹绍胜、张宏礼、孙斌、殷铀章、万奎霞、陈明华。应急状况下,其余项目管理人员随时做好听候调度的准备。

(2)具体职责如下:张双胜负责掌握了解现场事故情况,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孙鹏负责组织人员、机械进行现场基坑处理。陈明华、万奎霞负责同医院、主管部门等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孙斌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深基坑开挖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不论严重与否,都必须予以重视。立即会同设计方、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监测方五方成立基坑处理小组,就基坑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好现场其他班组的作业,保证本工程能够做到紧急状况下的正常施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针对本工程特点,就可能出现的几种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列举如下:

(1)地下连续墙渗漏、局部涌水:对渗水量较小时,可采用坑底设排水沟的方法;对渗水量较大时,必须暂停施工,先引流,再用水泥或水玻璃进行堵漏。渗漏完全止住后方可继续施工。

(2)地下连续墙位移、沉降过大:开挖期间根据设立的观测点,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墙壁变形以在允许范围内,如变形超过允许范围,监测单位应立即通知设计方、业主方、监理方、并召开由这五方共同参加的现场专题工作会议,对引起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共同讨论在现场的解决方案。在保证确认采取的措施有效的条件下方可继续进行开挖。

(2)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1)由项目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等成立应急小组。项目负责人***任应急小组组长;组员为***********************。应急状况下,其余项目管理人员随时做好听候调度的准备。

(2)具体职责如下:***负责掌握了解现场事故情况,组织人员抢救伤员。**负责组织人员、机械进行现场降水处理。****负责同医院、主管部门等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1)顺作区域底板浇筑完成后保留该区域深井数量的15%继续降水,在基坑降水专项方案中经过理论计算是可行的。在实际施工中我项目将通过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及早发现问题,采取在顺作区四周及时补打轻型井点的措施,避免地下水对顺作区结构底板造成影响。留设的深井位置将考虑降水实际情况,均匀布置在整个基坑范围内。

(2)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3.施工期间对现场管线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

(1)由项目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等成立应急小组。项目负责人***任应急小组组长;组员为******************。应急状况下,其余项目管理人员随时做好听候调度的准备。

(2)具体职责如下:****负责现场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电讯、煤气、水力、市政单位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单位的沟通。*********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与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1)对处于报警界限的管线的保护措施:

——使用人工开挖管道,使处于报警界限的管道暴露出地表。

——挖空管道底部的填土并与管道的高差不小于30cm,使管线处于悬空状态。

——在地坪面上沿管线方向架设二条平行和四条横向的钢管,在管道上不同的部位处绑扎钢丝绳,使用钢管悬挂管道,使管道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施工时监测单位在此处须加密观测点和观测的次数,及时提供管线监测的报告和建议,以便我司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2)紧急情况下的管线的应急措施:

——购买发生异常情况下必备材料的用品,例如彩条布、黄砂袋等。

——在土方开挖阶段,发现管线变形值超过报警值,并且由于土体变形造成管线被破坏时,立即停止土方开挖GB/T 21561.1-201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 第1部分:干线机车车辆受电弓,并用黄砂袋回填被动土区域。

——上水管道被破坏后,采用彩条布封堵并关闭水闸,并派专人看护被破坏的管线,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汇报,等候自来水公司来现场后做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电缆被破坏后,立即封锁该区域,派专人进行看护,等候电缆公司来现场后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3)事故第一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小组,并停止施工。当即立断,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防止二次伤害。

(4)立即组织职工自我救护队进行自救,并与当地电力、电讯、煤气、水力、市政单位及“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明事故地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5)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指令全体成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现场秩序的维护。

(6)指令善后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等工作。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施工,关闭机械铁路明珠地产广场钢筋施工方案_(2),以免二次伤害。

(2)要求心肺复苏坚持不断地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意的放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