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北楼16 层、南楼10 层,框剪结构桩阀基础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厦北楼16 层、南楼10 层,框剪结构桩阀基础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14.91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厦北楼16 层、南楼10 层,框剪结构桩阀基础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长,故实行每周例会制度,我方参加例会的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等,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则必须向总监请假、获准。对于例会记录中提出的工程施工相关问题,我们将及时整改,以满足工程监理、业主的要求。

16.5对施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处理:

对监理签发的各种指令单,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有关问题均以联系单的方式(一式三份,甲方、监理各壹份,自留壹份)重庆三环铜永三标盖梁施工方案,向监理及甲方提出。

16.6坚持每天施工技术人员与监理互通会制度

在每天施工结束后,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向监理通报施工情况,上报当天的完成工程量,并确定明天的施工计划。

17预防为主,现场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17.1施工过程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在正常施工中,对于一些突发性的事故预防及处理工作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必须以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精神做好对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施工中常见的突发事故有突然断电,钻具、钻头脱落与断桩,砼堵塞导管等。

17.1.1对施工中突然断电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突然断电对正进行砼灌注的桩威胁最大,如不及时处理会使钻孔报废,既浪费财力又影响到质量,因此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对发电机组要在现场调试与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性能。

(2)对发电机组发电的电源用转向开关与配电箱连接,保证供电及时迅速。

(3)对工地的配电箱起动柜和电缆等进场前与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并按规范进行安装与验收。

(4)对场地的电缆能架空的要架空,能埋设的要埋入地下,不能随地拖拉。

17.1.2成孔过程中突发事故的处理。

在正常施工中,由于对钻具丝扣与钻头丝扣焊接检查不够,对钻具由于长期施工过于老化或磨损过大,或在操作中不慎而造成钻具、钻头脱落与断落,轻者造成时间浪费,严重的造成钻孔报废,因此在钻进过程中制定如下措施:

(1)在开钻前对所有钻杆、钻头的接头丝扣、钻具磨损情况,钻头的焊接要认真的检查,对不合格的钻具坚决不使用。

(2)在平时施工中,也应做认真检查,做到“四检查、三不用”。

四检查:进场安装时检查,起下钻具时检查,加杆时检查,事故处理后检查。

三不用:丝扣不好的钻具不用,磨损过大的钻具不用,弯曲、变形的钻具不用。

(3)在正常操作时,开车要稳,不能猛关猛刹,防止钻杆、钻头脱落与断落。

(4)施工现场配备一些必不可少的打捞工具,如:打捞钩子、钢丝套取器,公母锥等物,做到一旦事故发生及时处理。

17.1.3对砼灌注中导管堵塞事故的处理

(1)导管变形或管内有硬水泥块,影响隔水塞通过。

(2)隔水塞没有灌水泥砂浆层,而砼的流动性不好,在管内砼发生离析、粗骨料聚集其中堵塞。

(3)砼质量差:砼中混有大石块或杂物造成堵塞,砼离析,在导管内下落过程中造成与石子分离,石子集中而堵塞导管。

(4)导管漏水:砼受水冲洗后,粗骨料聚集堵塞导管。

(5)堵塞导管的处理方法:

如果刚开灌,孔内砼较少,可提出导管后疏通以后,将孔底抓干净或洗干净后再重新浇灌。

如在中途砼灌注时发生堵管,本公司配备震动头,及时震动处理,如仍然无效需拔出导管采用二次拔球,接桩。

防止导管堵塞主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防止卡管,必须检查底口是否有向内卷。

下导管时要检查密封橡胶圈是否合适,导管一定要上紧无晃动现象。

严格控制骨料规格、坍落度和搅拌时间。

尽量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缩短开灌时间和浇灌时间。

勤测砼面、导管埋入砼中不宜过多、勤拆卸导管。

为了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施工中我们实行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即遇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报告,集思广益,找出原因商量对策及时处理。

(1)地质情况复杂与地质报告严重不符,造成桩基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够。

(2)施工区域严重下陷等。

(3)连续多数孔内严重塌孔现象。

(4)施工机具掉入孔中,无法取动。

(5)施工偏移超出规范要求的。

(6)桩间串孔,砼堵管断桩的。

(7)砼灌注量异常大或异常小,且原因不明。

(8)其它有可能影响桩身质量隐患的现象。

对于问题的报告力求做到及时真实、全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7.3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基坑开挖期间,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逐渐增加,支护结构应力也有相应的变化,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因应力改变产生相应的位移及沉降变形,为防止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超过设计要求,应加强基坑信息化施工。

18.1合理布置现场,做好硬地坪施工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平面布置力求合理,便于施工,同时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付于实施。

(2)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做好施工区域内临时道路、布置施工硬地坪道路,现场排水沟,装配好办公室同时保证硬地坪施工,场区道路,材料堆放,水泥堆场均用砼浇制,以使进出施工区域的道路整洁、清爽,各种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堆放整齐,同时每天派专人打扫进出场区的道路。

18.2实行封闭式施工

按文明工地要求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1)及时与当地的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暂住人口登记,并办理相关手续。

(2)和环保部门、城管部门取得联系办理相关手续、证件。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具体措施为

②场区内设立横、纵向各二条断面尺寸为400×400的砖砌排水(浆)沟,以确保雨水、泥浆畅通无阻地排入泥浆池,严禁泥浆排入下水道。

③泥浆外运。外运泥浆使用泥浆罐车,泥浆罐密封可靠,做到不抛、洒、滴、漏,保持道路整洁,防止污染,具体措施是在大门口设置洗车道和污水沉淀池,汽车出场时,派专人冲洗汽车轮胎,保证汽车轮胎干净,不使轮胎将泥浆、泥土带至场外,污染道路。

④职工宿舍,建立健全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值班表,做到天天有人打扫,保持室内外窗明地净,通风良好,无异味,各类生活用品放置整齐、美观清洁,房间内禁止使用电炉和其他加热器具。

食堂内配二名专职炊事员,炊事员上岗前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并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食堂内墙面、顶棚刷白,地面贴地砖,每天清扫干净,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食堂内食品生与熟、原料与成品、食品与杂物严格分开,并配备防尘、防蝇、洗涮和消毒设备、同时根据现场的供水排水系统,设置食堂内的上、下水等卫生设施。

厕所门窗齐全,照明通风良好,便槽铺设瓷砖,设有水冲洗设备和洗手池,派专人负责清扫冲洗,及时清掏,保持清洁卫生。

为了积极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加强突发事故处置的综合能力,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事故,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控制事故扩大本工程施工期间按如下预案实施。

19.1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1)机械伤害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付经理,项目总工及安全员,各设备人员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项目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做好相关辅助工作。

①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②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③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④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⑤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19.2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②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③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③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①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②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③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④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⑤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⑥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停止抢救

①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②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③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④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⑤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19.3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

19.4基坑工程专项应急预案

(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开挖期间,根据大量的监测数据,利用理论和数值反分析工具预测报下一步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位移和变形及地面沉降的发展,随时掌握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地面沉降情况,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判断结构可能产生变位的原因,信息化指导施工,为有关单位研究对策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据,防止过大变形和沉降的发生,确保结构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由累计变化值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值。周围建筑物报警指标可参考本市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确定,并应以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差异沉降量并结合裂缝观测进行控制。

①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速率报警值:水平位移报警值一般控制在挖深的0.3%或30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一般为3mm/d且不能收敛。

③地下水位的变化报警值:坑内降水或基坑开挖引起坑外水位下降不得超1000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500mm。

④立柱桩差异隆沉:基坑开挖中引起的立柱桩隆起或沉降不得超过15mm,每天发展不超过2mm。

⑤弯矩及轴力:根据设计计算书确定,一般警戒值定在80%的允许最大值内。

⑥另外,对于测斜、围护桩(墙)纵深弯矩等光滑的变化曲线,若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折点变化,也应作出报警处理。

⑦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现象,或其它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隆起)

⑧根据经验判断已出现其它必须加强监测的情况。

当监测结果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基坑施工,局部回土,并对已施工的区域采取应急措施。

(2)支护墙的渗水与漏水

土方开挖后支护墙出现渗水或漏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如渗漏严重时则往往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支护墙背地面沉陷甚至支护结构坍塌、周边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及时处理,采用下列方法有进行处理:

①基坑开挖前2周,先进行预降水,降水起动前应完成坑外观测井的施工,同时记录坑内外水位初始值,如坑内预降水时坑外水位变化值超过1.0m,应分析水位降低原因(必要时应增加观测井),寻找漏点,对上部漏水点采用压密注浆的工艺进行封闭。对深部漏水点采用高压旋喷的方式在原止水帷幕外侧形成连续的止水帷幕。

②对于基坑开挖后侧壁的渗水量较小、既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坑底设明沟排水的方法。

③对于侧壁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砂带出、虽造成施工困难但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补渗”方法。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支护墙体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其穿透支护墙体进入墙背土体内,由此将水从该管引出,而后将管边支护墙的薄弱处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面方法再进行“引流-补渗”。如果引流出的水为潜水、周边环境较简单或出水量不大,则不作补渗也可,只需将引入基坑的水设法排出即可。

④对侧壁渗、漏水量很大或坑底冒砂等现象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浆液中应掺入水玻璃,使其能尽早凝结,也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采用压密注浆时应注意其施工对支护墙会产生一定压力,有时会引起支护墙向坑内较大的侧向位移,施工时应控制浆液压力,必要时应在坑内局部回土后进行,待注浆到止水效果后再重新开挖。

(3)防止侧向位移发展的措施

如开挖后支护结构位移量在警戒值内且位移发展渐趋于缓和,则可不必采取措施。如果位移达到设计估计值,则应予以重视。首先应做好位移的监测,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掌握发展趋势。对位移超过估计值较多、而且数天后仍无收敛趋势的情况,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方法:

①对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较大,采用设置坡撑(或增设对撑)加固法进行加固处理。基坑开挖过程中,如监测结果表明原支护体系安全性存在问题,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加固处理a、在支护结构桩顶增设角撑(钢管支撑,并施工加预应力);b、在变形较大部位增加对撑,采用钢支撑(φ610×10钢管),施工前应将基坑变形较大部位回填,以使支护结构稳定,钢支撑施工应按相应操作规程施工,并施工加预应力控制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值,钢支撑施工结束后,方可进行下段土方开挖。

②加快垫层施工、加厚垫层厚度:基坑大面积开挖至基底后,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值接近或达到警戒值时,应加密基坑监测频率,项目部应派专人负责值班,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同时加快地下室垫层施工速度,采取“随挖随浇”的方法,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它对于阻止位移发展也有一定作用。为极早发挥垫层的“水平支撑”作用,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掺入早强剂。必要时,采用加厚垫层,如200mm厚的垫层。有的工程中还对中厚垫层再配适量的钢筋,则效果更为显著。垫层配筋应置于垫层上表面,数量酌情而定。

③对侧向位移较大分析原因如为基坑被动区土体产生,应采用被动区加固法进行处理,提高被动土压力,避免产生踢脚破坏现象,加固方法常用的有压密注浆加固、高压旋喷加固。

(4)临近建筑位移的控制

基坑开挖后,坑内大量土方挖去,土体平衡因卸荷发生很大变化,坑外建筑往往也会产生较大的沉降或位移,有时还会造成建筑的倾斜,基坑开挖时必须加强观察,在既有建筑物的适当位置(如混凝土地坪)设置几组观测点,用醒目的红油漆标识,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先测出其初试的坐标及高程值,然后每隔一定的时间(不少于2次/天)再测量其变化值,如果位移或沉降值达到上述的报警值并持续发展,则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立即采取措施。当临近建筑的变形值达到报警值时,应分析产生变形的原因,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引起的位移,按上述(2)条方法起动应急预案;如位移产生是由支护结构位移引起的,按上述(3)条方法起动应急预案。

对建筑的沉降的控制一般可采用跟踪注浆的方法。根据基坑开挖进程,连续跟踪注浆。注浆孔布置可在支护墙背及建筑物前各布置一排,两排注浆孔间则适当布置。注浆深度应在地表至坑底以下2~4m范围,具体可根据工程条件确定。此时注浆压力控制不宜过大,否则不仅对支护墙会造成较大侧压力,对建筑本身也不利。注浆量可根据支护墙的估算位移量及土的空隙率来确定。采用跟踪注浆时,应严密观察建筑的沉降状况,防止同注浆引起土体搅动而加剧建筑物的沉降或将建筑物抬起。

(5)基坑坍塌事故的急救

基坑坍塌时,如发生人员受伤,经简易救护后,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护。待基坑坍塌基本稳定后,将设备清理到安全地带。

基坑支护的项目部,必须备用一定的草袋、水泥、水玻璃、注浆设备等抢险物资,并组织预备抢险队。

为防止基坑开挖后出现事故能及时撤离现场并起动应急预案,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后,基坑周边应设置至少二个垂直通道;现场应有一定的应急物资及机械器具。

基坑临边符合下图的标准。

(1)基坑开挖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支护结构的特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开挖机械的选定等情况,确定开挖方案。并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分层分区、均匀对称”开挖,遵守“先撑后挖”原则。

(2)挖出的土方严禁堆放在坑边,应尽量减少坑边的地面堆载。

(3)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须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根据土体情况和挖土机械类型,应保留150~300mm土层由人工挖除铲平。

(4)基坑开挖经验收后,应立即进行垫层和基础施工,防止太阳暴晒和雨水浸刷基底土原状结构

(5)对设有内支撑挡土系统的基坑,应按设计计算各种“工况”开挖,不得超深;挖土机械、运输车辆位于坑边时,宜采用搭设平台、铺设走道板等措施,以支撑重型设备,减少地面荷载对支护结构的侧压力。

(6)基坑土方应分层开挖,以防开挖面的坡度过陡,引起土体位移,底面隆起,桩基侧移等异常现象发生。每班停班后,机械应停在1:1.5坡度线以外处。

(7)对分层挖土的基坑,应采用抓斗、小型挖土机下坑内作业,且应保护井点设施、支撑、立柱等不受碰撞和损坏;离坑壁土体300~500mm由人工铲除挖掉,以免挖土机械碰撞或损坏支护结构。

(8)雨期基坑开挖,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分期完成,坑面、坑底应有良好排水系统。

(9)打桩完毕后的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10)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侧壁回填土施工,回填前,须清除坑内的杂物,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并分层夯实。

土方开挖顺序详见施工平面图。

(12)施工注意事项:

①前期挖土,挖至圈梁与支撑底标高处,及时完成桩头的余桩处理,绑扎圈梁与支撑钢筋,立侧向模板,尽快做圈梁与支撑。

②后期挖土必须保证圈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进行挖土。

③后期挖土必须“分层对称”开挖,不能一次挖到底,在支护桩内侧应留有3M的土台,以免应力释放太快,影响基坑的安全度。

④后期挖土时,应注意不能碰撞外围支护体系。

⑤后期挖土一定要与土建施工单位密切配合。

⑥后期挖土时应与基坑应急抢险,基坑安全监测紧密配合,若遇险情,挖土一定要服从现场指挥,以确保基坑安全,尤其要对基坑的侧斜、土体沉降以及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来指导施工,开挖时,若发现基坑变形过大,应立即回土,考虑到加钢支撑等技术措施。

⑦开挖时,一定要充分备足基坑积水的排水设备,保护基坑开挖面不浸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坑的连续高效出土。

⑧为了确保晚上高效出土,一定要白天先翻土,晚上协调好运土车辆。

⑨出土前,在出口处一定要做好车辆冲洗平台,出土时注意路面的清洁工作。

⑩挖土方案最终由实施土方的挖运单位确定,建立现场指挥部,对各部分的施工抢险作出明确分工。

21工程竣工交付及提交汇总资料

21.1竣工验收依据:

桩基工程的竣工交付是属于分部工程隐蔽交付,是全面检验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承包合同执行情况的具体措施。其验收依据主要是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标准及规范以及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质保文件和技术资料。

(1)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3)工程图纸会审记录

(4)拟建物定位放线记录

(6)工程技术联系单位及技术交底单

(7)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及原材料复检报告

(8)设计混凝土砼强度试验配合比通知单

(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混凝土试压报告

(12)基坑支护工程竣工报告书

(14)基坑支护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15)基坑支护工程竣工验收交接单

(16)基坑支护护工程竣工图

22施工组织方案的动态管理

工程具有单一性、变异性的特征,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及新问题,而有些问题是方案中预料到的,有些问题是方案中未能预料的。

为此施工中现场资料收集、分析尤为重要。对方案中已预料到的问题,则按照方案中的措施实施并加以改进,对方案中未预料到的问题要集思广益,商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给予解决。因此施工过程是施工组织方案不断完善的过程。

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

2.3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3

3.1施工组织结构 5

3.3施工机械的选择 6

4.1工程质量目标 6

4.3安全生产目标 7

4.4文明施工目标 7

5.1各工序施工进度计划 7

5.2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7

6.6临时用电、用水的计算和准备 12

6.8机械设备报验、材料复检 13

6.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4

8重点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21

8.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 21

8.2圈梁、支撑施工技术措施 23

8.3压密注浆施工技术措施 25

9.1现场泥浆的处理 27

9.3处理协调各方关系 27

10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7

10.1组织措施 27

10.2经济制约措施 30

10.3技术措施(设置质量控制点) 30

10.4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30

11工期保证措施 32

12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加固措施 32

12.1施工过程中措施 32

12.2基坑开挖过程中措施 32

13安全生产措施 33

13.1安全生产制度 33

13.2安全措施 34

14雨天施工措施 34

15环境保护措施 34

15.1降低噪音措施 34

15.2防止环境污染 34

16服从工程监理、严格执行监理指令 34

16.1报验工作 34

16.2报审工作 34

16.3施工中各项施工环节的监理认可制 35

16.4参加监理例会 35

16.5对施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处理: 35

16.6坚持每天施工技术人员与监理互通会制度 35

17现场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35

17.1施工过程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35

17.2事故报告制度 36

17.3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36

18文明施工措施 37

18.1合理布置现场,做好硬地坪施工 37

18.2实行封闭式施工 37

19施工应急预案 38

19.1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39

19.2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39

GB/T 19002-2018标准下载19.3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 40

19.4基坑工程专项应急预案 40

20土方开挖方案 44

21工程竣工交付及提交汇总资料 46

21.1竣工验收依据: 46

21.2提交资料内容 46

22施工组织方案的动态管理 46

苏州天鸿大厦地下人防工程

0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_T 87-2012).pdf苏州市建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