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电厂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江苏某电厂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5.5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江苏某电厂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四)、回油管道上测温元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3.2.2.12安装热套式热电偶时,应使其三角锥面完全紧固地支撑于管孔内壁并与管道垂直。

3.2.2.13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3.2.3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3.2.3.1测量管道的压力测点堤防隐蔽护岸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设置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上。

3.2.3.2测量低于0.1MPa的压力时,应尽量减少液注引起的附加误差。

3.2.3.3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测点的安装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

(二)、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

(三)、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

3.2.3.6测量带有灰尘或气体粉混合物等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应采用具有防堵和吹扫结构的取压装置。取压管的安装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烟道上,取压管应倾斜向上安装,与水平线所成夹角应大于30°;

(二)、在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宜顺流束成锐角安装。

3.2.3.7风压的取压孔径应与取压装置外径相符,以防堵塞。取压装置应有吹扫的堵头和可拆卸的管接头。

3.2.3.8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得超出主设备或管道的内壁(测量动压力者例外),取压孔与取源部件均应无毛刺。

3.2.4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3.2.4.1安装前应对节流件的外观及节流孔直径进行检查和测量,并作好记录。节流件外观及孔径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节流件上下游直管道的最小长度应符合有关规程要求。

3.2.4.2节流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直管段内,其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节流装置的各管段和管件的连接处不得有管径突变现象。

3.2.4.3节流件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对于孔板,圆柱形锐角边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对于喷嘴,曲面大口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

3.2.4.4夹紧节流用的密封垫片,在夹紧后不得突入管道内壁。

3.2.4.5新装管路系统必须在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节流件的安装。

3.2.5物位取源装置安装

3.2.5.1液位测点应选择要介质工况稳定处,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

3.2.5.2单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

二、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

3.2.5.3双室平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安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

(二)、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

(三)、平衡容器的上部不应保温。

(四)、平衡容器的疏水管应单独引至下降管,其垂直距离为10米左右,且不宜保温,在靠近下降管侧应装截止阀;

(五)、安装平衡容器和管路时,应有防止因热应力设备热膨胀产生位移而被损坏的措施;

(六)、平衡容器的上部不应保温。

3.2.5.4平衡容器至差压仪表的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400mm后,再向下并列敷设。

3.2.5.5电容式物位计的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5º。

3.2.6分析仪表取源部件安装

分析仪表的取样部件,应按设计和制造厂的要求装在样品有代表性并能灵敏反映介质真实情况的位置。

3.2.7其它取源部件安装

工业电视摄像机的安装角度及冷却方式应符合制造厂要求。

3.3.1电缆桥架施工必须按图进行。电缆桥架路径与热管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程要求。

3.3.2电缆桥架安装前首先根据吊架,支架布置图确定其安装位置。当施工图中没有标明具体的定位尺寸时,可以按照现场钢梁,楼板和机务设备、管道的布置,在图上按比例确定尺寸。

3.3.3定位时,应先确定始末、转角等处,并找正,调整好标高,然后,在它们之间拉两条水平线,以便安装和校正中间各点。

3.3.4支吊架焊接时,应先点焊,作临时固定,待一段安装完毕并校正后,方可全部进行满焊,焊接必须牢固。焊点应除去焊渣,涂刷防锈漆。

3.3.5根据图纸设计的型号将桥架安装到位,一般以三通转弯和斜坡度等处为基准点。桥架之间交叉连接不允许采用直接搭接,一定要用三通或四通相连。如无此设计可联系设计单位、业主进行更改,以防电缆敷设时造成客观上的交叉。

3.3.6桥架在安装前应在地面进行纠整和预对接,调正接头尺寸及螺栓位置。

3.3.7每两块桥架之间用连接片加以连接,且所有螺栓必须是螺丝在外侧。

3.3.8桥架切割后,切口应去毛刺以防止割破电缆,桥架禁止用火焊切割,也不宜用电焊焊接。

3.3.9调整桥架的高度和各层的水平度及线性度和层间距离,均符合要求后,才能加以固定牢靠。

3.3.10对有封闭要求的桥架,底板、封盖要完好、平正、固定牢靠。

3.4.1电缆敷设路径选择

3.4.1.1电缆的型号、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应沿最短路径敷设,并尽量集中。

3.4.1.2电缆路径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防爆门、窥视孔等。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与热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间距宜大于500mm,交叉敷设时其间距宜大于200mm。

3.4.1.3敷设在主设备或可拆卸管道附近的电缆应不影响其设备管道检修。

3.4.1.4敷设在易积尘和易燃烧场所的电缆应采取封闭电缆槽或采用电缆保护管。

3.4.1.5电缆与导管平行敷设,电缆应在上方。

3.4.1.6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应分层敷设。

3.4.1.7计算机电缆与各类电缆也宜分层敷设,且排列应符合设计。

3.4.1.8为防止机械损伤,达到排列整齐美观。电缆必须敷设在电缆槽架上。

3.4.2电缆槽架、保护管制作安装。

3.4.2.1电缆槽、梯型架可在制造厂订购,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

3.4.2.2小型支架可在现场用角钢配制。

3.4.2.3安装前按设计图纸与土建专业核对预埋件,应齐全牢固。并进行槽架安装。

3.4.2.4穿过平台的保护管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米。电缆管多而集中时可采用保护框。

3.4.2.5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二个,否则应加装中间盒,弯管宜采用冷弯方法。大管径管子可采用弯管机弯制。

3.4.2.6电缆保护管采用镀锌管,电缆保护管与金属软管接头应无毛刺,避免损伤电缆。

3.4.2.7安装完的保护管、电缆管管口应临时封闭。严防异物掉入。

3.4.3电缆敷设前准备工作。

3.4.3.1做好电缆敷设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3.4.3.2按设计图纸核对电缆编号型号、规格、数量。确定电缆最佳敷设路径,以确定所选用的电缆的长度。编写好电缆清册并复写几份。为保证电缆敷设整齐美观,减少交叉,应于拐弯处,易交叉处挂上电缆排列的断面图,单元控制室下部电缆敷设应做出排列图,以符合电缆分层和文明生产要求。

3.4.4电缆敷设整理。

3.4.4.1电缆敷设前应作电缆绝缘检查及电缆规格验证。绝缘电阻应大于5MΩ,外皮无瘪凹损伤,屏蔽电缆屏蔽层应完好。电缆规格、型号符合设计。

3.4.4.2电缆敷设由专人统一指挥,一个方向或一个断面的电缆应尽量一次放完。电缆盘应架设在坚实的地面上。电缆应从电缆轴的上方引出。电缆敷设时要控制好速度,严防打弯和过力。敷设过程中发现有压扁或折曲伤痕严重时,应停止敷设,检查不合格时应撤换重新敷设。

3.4.4.3控制电缆敷设应留有足够长度,跨越建筑物伸缩节处应有一定长度以适应伸缩变化。确定电缆长度适合后,方可锯断电缆。并应绑好电缆标志牌。

3.4.4.4电缆敷设一段后需进行全线整理和固定。

3.4.4.5穿电缆管的电缆整理固定后应将管口密封。水平敷设直线段电缆两端、垂直敷设的所有电缆支架、转弯处电缆两侧、穿电缆管的两端的电缆都应固定。

3.4.4.6填写电缆敷设记录,修改处应详细记录。

3.4.4.7电缆敷设结束后,应将电缆轴上剩余电缆进行封头。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5.1.1管路的规格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图纸核对,不锈钢、合金钢材料应作光谱分析,并要有材质检验报告。

3.5.1.2管路在安装前应进行清理,如有防腐油脂应进行脱脂。检查管路无裂缝、伤痕、重皮,内部清洁畅通无杂物。

3.5.2管路敷设路线选择及支架安装

3.5.2.1管路应按设计位置敷设,或按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路线敷设,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介质、有碍检修维护和振动较大的地方。应选择长度最短,弯头最少的路线。

3.5.2.2管路敷设于地下及穿过平台、墙壁时应加装保护套管。

3.5.2.3管路敷设时应与电缆隔开150~200mm的距离。

3.5.2.4管路敷设时要有一定坡度,差压管路坡度应大于1比12;其它管路坡度应大于1比100;管路倾斜方向应能保证排出气体或凝结液;管路中途有最高或最低点时,应在该处装设排气或排液阀门。

3.5.2.5管路敷设前应按选定的位置安装所需的支架,支架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并应符合管路坡度的要求。在不允许焊接的承压容器、管道、需要拆卸的设备上安装支架时,应用U形螺栓、抱箍或其它方式固定。

3.5.2.6管路的支架间距应均匀,各种管路的支架间距为:

(1)无缝钢管:水平敷设时为1—1.5米;垂直敷设时为1.5—2米。

(2)管路应采用可拆卸的卡子固定在支架上;成排敷设的管路,卡距、间距应均匀。

3.5.3.1测量烟气、空气的管路应从取源装置处向上引出高度大于600mm垂直段,连接接头内径不应小于管子内径。

3.5.3.2差压测量的正负压管路其环境度应相同;并应与高温热表面隔开。

3.5.3.3差压管路的排污阀门应装在差压仪表附近便于维修的地方。排污门下应装设排污槽(或漏斗),并引至地沟的排污管。

3.5.3.4无油压缩空气母管和控制气源支管应采用不锈钢管,母管最低点应设排液装置,支管应从母管上半部引出。接到仪表和控制设备的分支管可采用不锈钢管、紫铜管和尼龙管。

3.5.3.5集中进入盘内的排管敷设时宜由盘内向现场延伸施工,盘内不应有交叉,盘外交叉点可根据现场条件分散处理,确保管排整齐、划一、美观,交叉和拐弯最少。

3.5.3.6敷设管路时必须考虑主设备与管道的热膨胀,并应采取补偿措施。

3.5.3.7施工完毕的管路两端应挂有标明编号、名称、用途的标志牌。

3.5.3.8管路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应无漏焊.堵塞.错接现象。

3.5.3.9一次门前管路应参加主设备的工作压力试验。低压管路敷设完毕要用压缩空气将管内冲扫干净,并做严密性试验。

3.5.4管路的弯制和连接

3.5.4.1金属管应采用冷弯方法。

3.5.4.2管路的弯曲半径,对于金属管不应小于其外径的3倍;管路弯曲后应无裂缝、凹坑.弯曲断面的椭圆度不应大于10%。

3.5.4.3不同直径的管对口焊接时,其内径差不应超过2mm,否则应采用变径管连接。相同直径管子的对焊时,不应有错口现象。

3.6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校验与系统调试

3.6.1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校验

3.6.1.1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和校验,以达到仪表和控制装置本身精度等级的要求,并符合现场使用条件。

3.6.1.2仪表试验室应清洁、安静、光线充足,不应有震动和较强电磁场的干扰。室内应有上、下水设施。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3.6.1.3校验用的标准仪表和仪器应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封印应完整,不得任意拆修。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3.6.1.4校验用电源电压稳定,220V交流电源和48V直流电源的电压波动不超过±10%。24V直流电源的电压波动不超过±5%。

3.6.1.5校验用气源应清洁、干燥,露点至少比最低环境温度低10℃。气源压力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10%。

3.6.1.6被校仪表及控制装置应待通电热稳定后,方可进行校验。

3.6.1.7仪表校验点应在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其数目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少于五点(应包括常用点)

3.6.1.8仪表和控制装置的校验方法和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仪表专业标准或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6.1.8仪表和控制装置校验后,应做校验记录。

3.6.1.9指示仪表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仪表面板清洁,刻度和字迹清晰。

(二)、指针在移动中应平稳广州某地铁站100KVA路灯箱变配变电施工组织设计,无卡涩、摇晃、迟滞等现象。

(三)、有可动线圈的仪表应进行倾斜误差的检验。仪表自工作位置向任何方向倾斜下列角度时,其示值的改变不应超过仪表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①轴尖轴承支承的仪表10°

(四)、仪表应进行灵敏度NBT 10009-2014 煤层气井排采技术规范.pdf,正行程、反行程误差和回程误差的校验。其正、反行程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基本误差。

(五)、压力表在轻敲表壳后的指针位移,不应超过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一半。

(六)、仪表的阻尼时间应符合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