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施工组织设计总结

水坝施工组织设计总结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1.81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坝施工组织设计总结

   (一)、施工条件

   一般洪水期出现在4—6月,其三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半数。枯水期在11月至次年3月。枢纽主体工程按部颁分等指标划分为三等,主体建筑大坝为永久3级,其它为临建五级。溢洪道设计采用的正常运用洪水标准:频率P=1%,重现期一百年,相应洪峰流量860秒立米,洪水总量2296万立米;洪水位582.85米。非常运用洪水标准:频率P=0.02%,重现期五千年,相应洪峰流量1420秒·立米,洪水总量3660万立米,洪水位584.10米,相应调节下泄流量110秒·立米。临建导流采用的洪水标准,按日降雨300毫米。

   坝址海拔高程541米,地质条件均黑云母花岗岩,河床部分出露较好匝道桥墩身翻模施工方案,岩性新鲜完整。在岸山体平均坡度20度,右40度。多年平均降雨量1623毫米,多年径流量8250万立米;多年平均泥沙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200吨,容量1.5吨/立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5米/秒。最高、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36℃、16.9℃和6.7℃,无霜期245天,常年积温≥12℃4707.9℃,≥10℃5031.9℃,年日照时数4422.8小时,气候高寒多雾。

   工程枢纽开公路5.5公里,与尤(溪)——沙(沙县)线衔接,为对外交通运输的唯一通道,场内交通主要是沿坝址上下游,左右岸布置开设施工便道。坝址下游两岸场地较为开阔,可供搭设生产、生活设施。工程所需“三材”及机电设备为大宗外购统配物资,其毛竹、石灰等地方性材料,全靠县内筹集,施工电源,从青印溪二级林源电站架设10KV3公里专用输电线路至坝区,最大负荷500千瓦,变压器容量630KVA。施工输电线路总长20公里,(包低压线路)施工水源利用河道和天然山泉水。设计和审定的施工期为三年(1977—1980年)。

   (二)、施工导流

   经调洪演算拦高程573米,相应洪峰流量1000秒·立米,洪水总量2220万立米。根据坝区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和向下游第二梯级电站,及灌溉洪水的条件:选定导流方式为左岸导流洞和右岸导流渠交替运用导流方式。在大坝开始清基至完成“三通一平”(即电通、水通、路通和坝底填平)之前,以围堰拦水引流进右岸导流渠导流,高程542米。当大坝填筑到至高程558米,(棱体顶)时,后期导流使用左岸导流洞替代导流。进水高程546.10米,导流洞径320厘米,纵坡1/200,直至工程竣工后,导流洞兼用作放水洞和坝后站压力管。大坝抢渡拦洪关需在七七年冬至七八年春汛前的一个枯水期完成,不计划坝面过洪。需完成大坝填高32米,填筑量44万立米,其中心墙和堆石各10万立米,代料24万立米。大坝抢渡拦洪高程573米后,导流洞封孔(其底闸结构为三孔钢制平板闸,单孔BH=1.5×4.5m2),,改用放水闸(2×φ800毫米闸阀)进水,进口高程553.23米,即水库死水位。水库试蓄水时段应选定在第三年汛末(即1980年6月),此时大坝填筑至设计高程585.40米,溢洪道已基本完成开挖衬砌。确定封孔试蓄,库容控制在1000万立米,相应水位564.70米,并开始向下游试放水,经一年试运行后,于八一年四月库容增加到2000万立米,相应水位572.26米。三年后的1984年汛前经三明市防汛指挥部批准正式蓄水和确定汛限水位为565米。

   (三)、料场选择与开采

   根据大坝总填筑量61.28万立米(其中心墙12万立米,代料28.16万立米,堆石21.123万立米)和大坝抢渡拦洪高程所需完成的填筑量的要求,在坝址上下左右三公里范围内勘探得足够储量和合符各项设计技术质量参数的较大土料场12个,石料场7个,砂料场10个,原则按坝体上升高度和相应方量,做到高土高用,低石低采,层次分明。土石料场内运输依靠在不同高程四个方向开挖上坝施工干道19条,包括支线共长80多公里。其中铺设3米宽路面的运石干道11条,长17.8公里,土料道8条,长20公里,这些道路以大坝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幅射,形成施工道路网络。平均每条上坝高差3—4米,2—4个料场和每个料场有干道一条。土石料各行其道,交叉路口和石料进坝用山区特有的高架木栈桥,架设总长3750米,其中最大的一座度165米,高七层24米,宽6米,承载力达三吨。不仅土石路互不干扰,而且石料可以自行抛落就位。增加密实度,减轻繁重的卸石和仓面理砌工作量。料场开采及道路总体施工布置见附图。

   (四)、施工总进度   

   施工总进度以三年整工期进展安排。该工程实际于六九年初勘,七二年第二次勘测,七六年冬进行规划测量,提出设计任务书。七七年正式上报初设,并组织坝址现场地质初探,砂石料场普查及移民折建等社会调查。到七七年下正式动工时,大坝已开始了施工前期和进行清基。施工总进度方案关键在选定性进度和分阶段工程形象面貌要求,结合考虑分项工程交叉进度关系,弃渣及土石方平衡再利用规划。具体安排:

   (1)大坝基础开挖,固结灌浆:1977年3月至1978年3月。

   (2)导流洞(放水洞)开挖衬砌:1977年12月至78年7月,1977年11月围堰合笼,导流渠通水。

   (3)大坝填筑:1978年4月至79年10月(1978年春汛前大坝抢渡拦洪高度573米)。

   (4)溢洪道开挖、衬砌:1978年10月至80年3月(1985年安装弧形闸)。

   (5)坝后电站土建、安装调试:1979年6月至81年1月(第一机组500千瓦投产)。

   (6)总渠长隧洞开挖、衬砌:1979年3月至81年11月。

   (五)、主要施工机械

   由于工程量大,季节性强,工期紧的施工特点,在依靠人工施工为主的前提下,配备适度与可能的半机械施工队伍,对加快工程进展,保证施工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施工条件主要组织配备土料辗压,石方开采,灌浆机械。辗压类:拟用4台15吨级压路机,五台东风75马力推土机,高峰日每台班可辗压1500立米土料,隧洞风钻机在钻10平米的一个工作面日进尺3米以上,比人工打眼提高工效4倍,配混凝土泵封拱。料石开采使用风钻造孔,每台班机可钻孔300多米,相当300个工日的一天强度。大量的土料运输使用双胶轮车,拟购置5000部。长距离的场外运输靠汽车、大小型拖拉机。

   (二)、施工技术与劳动、定额管理

   (1)大坝在端古滑坡处理

据地质报告,在坝的右岸于高程560—596米之间,有一处古滑坡(沿坝轴地形为38度,复盖层5—15米)高36米,宽26米。滑床在风化土中直达土石界面,岩性为花岗岩,局部片麻理发育,因变强烈挤压破碎蚀变。裂面带有水平擦痕,地段内有钻孔二个,压水试验,吸水率为W=0.08—0.19升/分.米,渗透系数k=0.1—0.17米/昼夜。大大超过中型水库设计要求,如不清理,势必引起裂缝漏水和绕坝渗流,为消除这一隐患,采取开挖清除,使大坝与岸坡的接触置于滑床以下,并设置宽8米的结合槽,底部进行固结灌浆,目的在于增长渗径,防止绕坝渗漏。施工时实际开挖面达80米,清除滑坡体4.45万立米。较彻底地处理了这一隐患。

   (2)溢洪道土质陡槽施工技术方案

   柳塘水库集雨面积较大,溢洪道按500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校核,水文特性是:H24=316毫米,Q3天=3786万立米,Q洪=1500秒立米,调洪演算后,洪峰下泄流量为1000秒立米。

   经过方案比较,决定把溢洪道建大右岸,为了弄清地质情况,在溢洪道共钻了七个孔,论证除闸室和鼻坎可建在岩基上外,陡槽共有268.3米,有200多米处于剥蚀残丘,均为风化土,其中有一面40米长,属深风化带,深达35米,据此妥善地布置相应的陡槽尺寸:起点高程为576.8米,末端高程545.447米,跌差31.453米,槽宽39米,纵坡1/8.5米,平距266.5米,合计槽长268.3米,校核水位时,进中水深4.2米,末端水深1.1米,末端流速23.48米。

   为了解决土基上商流速防冲问题,根据流速不同,陡槽采用圬工及钢筋混泥土护砌,并认真做好排水减压和外侧墙加固工作,其护砌如表:

底层60厘米料石砌50厘米料石丁砌,100#水泥砂浆勾缝。

底层料石丁砌50厘米厚,面层150#水泥加温度筋厚30厘米。

底层料石丁砌50厘米厚,面层双筋混泥土厚30厘米

底层料石丁砌50厘米,200#双筋混泥土,厚40厘米

  为减少底板浮托力,必须完善导渗排水系统,则于陡槽红楼梦向中线及内外侧墙边各设一道50*80Cm2的纵向导渗沟;横向在每道截水墙前沿设置一道50*50cm2横沟(共14道)穿越侧墙与设置在外墙脚的排水暗沟相连,横沟间设有30*20cm2的“人”字小盲沟,内充粗砂,集向两侧纵沟,纵横沟内均埋设无砂混凝土多孔管作为反滤措施。为增强地基承载力(20T/m2久许值内)和墙身稳定,避免不均匀沉陷,左墙除按挡土墙要求断面尺寸施工外,在每段面填底均加深1。2米,并在左墙与土基接触处加设3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条带基础。

   (3)输水洞灌浆

   洞身为φ320厘米圆管,(有压洞)洞壁用双钢筋混凝土现浇衬护,施工实际厚度为60厘米。为防止高压水渗漏,在沿洞身纵向每隔三米造四个孔,孔深2。3米,共设200多个,洞身开炸成型后造孔预埋钢管,用近半年时间分期进行压力灌浆,施压2—3公斤,孔均吃浆量约1吨。取得较好固结和止水效果。

   (4)总渠长隧洞施工技术

   主洞总长5414米(含斜洞),为当时省内最长的一条输水隧洞。最大过水能力5秒立米设计3秒立米。综合考虑风钻操作,出渣胶轮车错路,木支撑和通风,排水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实际开炸断面为:宽2。7米,高3。1米,顶部呈拱弧形。还为了缩短出渣行程,增加通风条件和开挖工作面,于主洞侧向掘一斜井长123米,斜井与主洞交会后,(平面交角23度)以四个工作面同时掘进。大大加快施工进度,改善通风条件,在离井中约一公里段,将往出中方向的1200米段的原1/1000纵坡施工中改为反向坡,(待凿通后修正)以减轻胶车轮行进的阻力,以及隧洞排泄地下水,加快出渣速度。

   钻眼与爆破:采用空压机带凿岩机打眼和全断面锥形掏心法开挖,在每个工作面使用两台凿岩机打孔,其布孔27眼,其中掏心眼3个,掘进眼9个,周边眼15个,眼深1。65米。(如图示)一次点火引爆,装药量每次20公斤。洞身衬砌段总长1816米,为洞长约三分之一。每断面用4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并装成蛋形,其过水断面为宽2。15米,高2。58米,顶部90厘米呈蛋圆形。(附图)。

   2、劳动与定额管理

   柳塘水库的投工,以本县乡村民工为主体,适量外雇技工的组合形式,为民兵建制。基本以乡为单位设立团部,村以下分高连排。建勤方式为工分制。计酬办法:计件为主,另星计时为辅。每1。1元折合一个定额工,每完成一个定额工,付给0。5元生活费(含0。1元另用),余下0。6元记给10个工分,参加社队分红,亦当作社队劳力折价投资。团部作为指挥部直属基层施工承建单位,连排作为团部核算单位。

   为便于管理,在劳力组合安排上实行“一条龙”作业法,如砌石工种:从石料开采、修路、场外运输、制浆、场内运输送料直至砌筑、勾缝等工序的全过程均由一个单位承担。指挥部向施工单位签发“施工任务书”,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工程量,完成时间,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奖惩制度等一次性下达,完成时经验收合格,即行结算兑现。团部根据施工任务书,分解落实到连、排、乃至个人。极大地发挥调动施工单位的自主权和积极性。了使施工技术人员能专心致志投身于施工技术指导,质量检查。保持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计财工作是保证工程资金、器材计划供应的总关口。必须做到:

   (1)计划供应,精打细算,实行各项财务指标包干。建安工程按项目核算;材料管理按仓库核算,周转消耗材料按班组核算;辅助生产按单项核算的“四包四核”制度。做到心中有数,节奖惩分明,各负其责。同时注意自筹资金的投入和监督使用。

   (2)按劳取酬政策的兑现。确定以排为基础的指挥部人工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团、排三级核算单位。当班收方结算,当日落实,每十天一清工,每月一评比兑现到当年工分到家,参加分红。

   (3)加强器材管理,严格材料保管和进出仓制度。注意收旧利废,及时清仓、清材、处理积压,提高材料利用率。(至80年统计,仅金属材料一项回收12.5吨,价值1.2万元)。

   (4)经常开展“小四清”(即清工、清财、清帐、清物),严肃财经纪律,保证工程投资效果。

   三、施工质量管理

   (一)组织施工队伍干灰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把好质量关。

   (二)抓重点薄弱环节的质量检查

   水库工程,大坝是核心,居三大建筑物之首。大坝,又是个庞大的密实整体。它由一担担土,一方方料经手辗压(堆砌)填筑起来的。必须自始至终,一丝不苟地掌握控制好这一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根据方量大,料场散,场面紧的特点,我们采取了“料场——运输——现场——质检——验收”的连环质量检查法。料场指定专人施工固守,落实技术责任制,分片包干,要求做到,经检验不合格的料不取,掺杂充优土不上,确保料源质量。运输过程,分段设卡,路口把关,按路线分派质检员,监督员巡视检查,中途掺杂,以劣充优等现象一发现,当场处理。土料上坝,按团部为单位,分片铺土,土质不纯者责令倒装运出坝外。并视情节轻重处理,反扣一倍或几倍的方量。质检:经整平辗压后,进行检验,干么重达不到(心墙1.45吨/立米,代料1.55吨/立米),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补救。完成以上几道工序合格后经施工长签认,予以收方验收。在坝区还组织了二边角夯压、两岸清基,检草清杂三个专业队,配合完成每个仓面的质量工作。整个大坝填土44万立米,共取3199个测点,平均每层测试21—32个点,每55立米一上点,合格率72%;559米高程至坝顶的合格率达85%以上。(见附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