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静压桩施工方案.doc

桩基工程静压桩施工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桩基工程静压桩施工方案.doc

(1)场地交接:在接到业主中标通知书后,立即进行现场建筑物轴线、水准点的接收工作,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2)对已经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各种机械性能检查,消除隐患,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3)组织管桩进场巫溪县古路初级中学教学楼双排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经甲方、监理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4)会同甲方、设计院、监理等有关方面进行图纸会审。并向各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A、桩基础施工前,应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如电杆、架空线、地下构筑物、树木、埋设管道等。

B、沉桩场地的平整处理:施工设备进场前应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对松软场地应进行夯实处理。若施工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桩机作业时的要求,应在表面铺以碎石,并予以整平,以提高地基表面承载力,保证桩架作业时平直。遇雨时,必须采取排水措施。

该工程桩位放样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

在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桩位放样的需要以及桩基础结束时桩基位移检测时的需要,在场地外围布置一条闭合导线,控制点的埋设采用砼浇注,外围用砖砌成台形,高出地面50cm左右。

d导线有关限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一测回读数差<10mm

为确保桩位准确无误,桩位坐标推算后,必须校核,桩位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桩位以木桩标记,周围以白灰画圈。

(7)底桩(带桩尖)就位、对中、调直

打入地下的第一节管桩俗称“底桩”。底桩就位前,应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油表压力。将底桩吊直,先管桩吊入压桩机夹持腔内,再用人工扶住管桩下端将管桩桩尖(靴)在白灰圈内就位并压入土中0.5-1.0米,暂停下压,再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等桩身等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开压。

(8)静压沉桩:压桩通过主机的压桩油缸伸程之力将桩压入土中,压桩油缸的最大行程视不同的压桩机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5-2.0米,所以每一次下压,桩入土深度约为1.5-2.0米,然后松夹--上升--再夹--再压,如此反复进行,可将一节桩压下去,当一节桩压到离地面80-100cm时,可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

(9)在正式开工前,将本企业的施工资质、项目经理资质、现场各施工人员的上岗证、特殊工种(机械操作工、焊工、电工等)的相应证件、施工组织方案等报送监理审批。

根据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并评估沉桩的可能性及保证试桩的测试,我公司选择了一台600t静压桩机,该种机型为步履行走机构,便于移位、对桩位,方便快捷,适于在本工程施工。

3.3.2施工方案选择

打、送桩要求:应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

打桩时要严格按有关标准做好每米入土深度等原始记录,焊接接桩要作好焊接隐蔽记录,插桩时一定要让桩头对准地面桩位标志,然后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打桩架15米以外成正交方向进行观察,也可在正交方向上设置两根吊砣垂线进行观察校正,打桩机尚应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测量桩身的垂直度,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在5‰以内。送桩时一定要用水准仪严格控制送桩标高,其误差为±5CM。

焊接要求:桩要清除焊接范围的泥土等杂物,然后进行对称分段焊接,减小变形和残余应力。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要清除焊渣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应补焊,只有经监理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根据现场标高及±0.00的情况,静压桩机需配备送桩器才能满足设计标高要求,送桩器的侧面应标明尺寸线,便于观察送桩深度。

当桩被压入土层中一定深度或桩尖进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后可以终止压桩。

静压管桩施工主要包括场地整平、测量控制桩位、桩机就位平整调平、压桩、桩顶标高的控制、开挖复测及测试。具体工艺流程见图一。

图一:静压桩工艺流程图

四、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措施

1、商品桩运到现场,要求堆放整齐,堆桩场地平整,根据桩强度,堆放高度不超过五层,管桩按支点位置放在垫枕上,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层垫木在同一垂直线上,堆垛时,必须在两侧打好防止滚垛的木楔,垫木不得用软垫木、腐朽木。

2、管桩倒运:应轻吊轻放,严防碰撞,起吊吊点符合规范要求,起吊时钢索与桩的夹角应大于45°。

3、预检:我公司工作人员将在压桩前对进场的桩进行预检,外观有质量问题的桩不用。现场起桩、堆桩及起吊时应轻吊轻放,禁止互撞或与其它物体碰撞。临时堆放层数不超过三层。

4、每根桩根据轴线进行测放,并经监理复核后方可施工,并做好样桩保护工作。

5、桩机就位前施工员和班组必须进行桩位复查,凡误差>20MM应重新检测,待校正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必须控制桩的垂直度。

6、静压桩前和电焊接桩前要用两台经纬仪在桩的相邻的两面作垂直度观察,确保桩身垂直。

7、送桩时,经纬仪跟踪调整送桩器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值应<0.5%。

8、施工时按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各项记录。记录必须及时真实、齐全、清晰,要求逐项填写。

①打桩前保持场地平整,送桩孔及时回填,打桩机配水平尺两根以确保打桩平稳,校对桩位准确后,再移机上位,插桩前,对样桩再次用仪器进行检查,确保桩位无偏差,桩尖对准样桩,参照经纬仪调桩至竖直方可压桩。

②现场桩位定位常用小木桩(或钢筋),洒白灰来表示桩位,这种方法打压桩过程中,由于周转场地土壤被挤压,原标定的桩位常常发生移动,因此每根桩施工前要校核,以防桩位水平位移。

在打桩过程中,如果桩身不垂直,会导致偏心受压而桩身断裂,且引起桩水平位置偏差加大,施工将采取如下措施,机台操作员按桩机竖直悬针调平桩机,指挥员参照两台经纬仪(架在桩身机相邻两个方向桩长2倍处)及垂球指挥调下桩身使偏差不超过0.5%,并随时接受检查,接桩时上下节桩中心线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上下两节桩之间因制桩施工的允许误差而出现的间隙用垫铁填实、焊牢。

接桩时,上下节桩必须接直、接牢。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MM。桩接头焊接前,应用钢丝刷清理上、下桩节的端头板,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等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对称进行。焊接层数宜为三层,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后再施焊外一层。焊好后的接头应自然冷却,才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不应小于8分钟,严禁水冷和焊好即沉。

施工前在场地周围建筑物上设置控制点,用水准仪测出自然地平标高,每根桩按图纸有关数据必须有两人分别进行计算和复核,准确计算出送桩深度,确认无误,方可标于送桩器上,确保桩顶标高偏差在规范内。

五、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5.1静压管桩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静压桩沉桩中的常见的工程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点:

5、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

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表四

1、测量放线有误,或放样小桩变位而未加以校核纠正。

2、插桩“对中”误差较大。

3、先施工的桩被挤动,特别是在软土层中,先施工的短小桩更容易跑位。

4、打桩顺序不当,易引起桩顶偏位。

5、孤石和其他坚硬障碍物可将管桩的桩尖和桩身挤向一旁。

6、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

7、两节或多节桩施工时,接桩不直,桩中心线成折线形,桩顶偏位。

8、在软土地基上由于重型施工机械的偏压也易引起桩的偏位。

1、施工场地不平;或地表松软,使打桩机倾斜;打桩机导杆未校直。

2、插桩不正,底桩倾斜率过大;或初入土时就发生倾斜。

4、桩顶与桩身中轴线不垂直。

6、桩垫不平,静压时会使桩顶面倾斜而造成桩身倾斜。

7、遇到孤石或坚硬障碍物,使桩尖跑位桩身倾斜。

8、接桩时上下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产生曲折。

9、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

10、先打的桩被挤斜,尤其是打桩顺序不当时更显得严重。

11、先打的桩送桩太深,附近后打的桩会送桩孔的方向倾斜。

12、大片密集桩群中,压桩时土体挤压邻桩。

13、在软土地区施工,送桩器太大且送桩太深也会引起桩顶偏位或桩身倾斜。

1、桩的制作质量差,如桩身原材料质量差,制作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配合比不当,水灰比控制不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离心制度不当等。

2、管桩制作时,桩头严重跑浆,形成空洞。

3、蒸汽养护时蒸养制度不当引起混凝土脆性破坏。

4、桩身混凝土龄期不足。

5、搬运、吊装、堆放过程中碰撞损坏。

6、预应力主筋的墩头高出桩端面。

7、没有桩垫或桩垫厚度不够,或桩垫未及时更换。

8、送桩器尺寸不合适或倾斜时使桩头击碎。

1、地质勘察资料与实际桩端持力层不符,持力层顶面标高变化大,管桩长度不够。

2、设计选择持力层不当,或设计承载力过高,无法将桩打至要求的持力层,以致打桩破损率大。

3、沉桩时遇地下障碍物或厚度较大的硬夹层。

4、桩头破坏或桩身断裂,无法继续沉桩。

5、在较厚的粘性土层中,沉桩中间间歇太长。

6、布桩密集或打桩顺序不当,使后压的桩无法达到原先的设计深度。

1、在砂土层中施打开口预制管桩,下端桩身有发生劈裂的可能。

2、遇到孤石和裸露的岩面仍硬压,桩尖尤其是平头十字型桩尖易击碎。

3、平头桩尖部分嵌入岩层、部分仍在土层时也会引起桩尖易击碎。

4、接桩时接头施工质量差引起接头开裂。

5、多节桩的底桩沿倾斜岩面滑移时易使上面的接头开裂。

6、电焊焊接时自然冷却时间不够,焊好后立即施打城管办公寓及单身宿舍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焊缝遇水如淬火易脆裂。

7、对接时接缝间隙只用少数钢板堵塞,锤击时传力集中引起接头破损。

8、管桩制作时漏浆严重或管壁太薄。

9、蒸养制度不当,桩身混凝土变脆。

10、打桩时未加桩垫或桩垫太薄,或未及时更换。

11、压桩时夹具不当,夹力太大易将桩身夹坏。

12、桩身自由段长细比过大T/CFA 020101223-2021 水轮机球阀铸钢件技术规范.pdf,沉入时又遇到坚硬的土层时易使桩裂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