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X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根据既有成功经验,变形管理等级标准见下表《位移管理等级表》。

注:Uo—实测位移值;Un—允许位移值

(3)监测数据的分析及预测

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曲线图。在取得足够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及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措施。

GTCC-052-2018 透镜式色灯信号机构(4)监测数据的信息反馈

为确保监测结果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有计算机管理,并绘制测点位移变化曲线图。

监测数据的反馈程序见《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框图》。

A.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的基本要求

现代隧道施工时,设计、施工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综合分析各项施工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最终确定和修改设计。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系指在隧道开挖后,根据施工信息,对施工前预设计所确定的结构形式、支护参数、预留变形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各工序施作的时间等的检验和修正,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设计阶段。

施工信息是指施工观察、现场地质调查、现场监控量测等得到的数据和信息。施工信息是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动态反映,也是修正设计的依据。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互相印证,对预设计参数修正和施工方法的改进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a.根据一个量测断面的施工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结果,进行设计参数修正,只实用于该断面前后不大于5m的同类围岩地段。

b.隧道较长地段同类围岩设计参数的修正,特别是降低设计参数,必须以不少于三个断面的施工信息综合分析为依据。按修正后的参数进行挖的地段,其设计参数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根据施工信息综合分析予以验证。

C.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的内容

a. 施工方法变更的建议;

b. 施工工序的更改;

c. 预留变形量的修改或确认;

d. 设计参数的修改或确认;

e. 采用辅助施工措施的建议;

当施工信息给出不稳定征兆时,应检查是否是由于工序不当所造成的。改变施工工序,如暂停开挖、及时喷锚、二次衬砌紧跟、仰拱及早封闭等,都可能促使支护结构趋于稳定。

D.增强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的确定

遇下列情况之一,立即采取补强措施,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增强初期支护:

a. 隧道开挖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围岩类别比预计的要差;

b. 喷射混凝土层裂缝多、裂缝大或不断发展;

c. 实测位移值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或类似条件下的隧道位移值;

d. 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规定的允许值,位移量可能超过预留变形量;

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框图

㈤、初期支护监测结果异常的处理

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出现异常时,按以下方法处理:

(1)如果是由于基底下沉引起的,尽快仰拱封闭,如仍然下沉,在墙角处加设锚杆,复喷砼并在基底钻孔注浆加固。

(2)如果是由于偏压引起的,复喷砼,加设锚杆。

(3)如果是由于围岩压力引起的,可多次复喷并用锚杆加固围岩,补强初期支护。在下一循环施工时,修改支护参数,增强初期支护,同时增大观测频率;再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必要时采用加强衬砌。

12 XXX隧道防渗漏、防坍塌技术措施

XXX隧道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断层角砾岩和断层破碎带中的孔隙裂隙水。隧道施工通过断层破碎带或断层角砾岩时孔隙裂隙水可能渗入隧道。因此,做好隧道防渗漏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严格按设计布设盲沟,根据水量适当增加盲沟数量,以利于排水。

(2)防水板施工时,要严格检查焊缝,防止漏焊;铺设时避免刺破。

(3)施工缝、工作缝,严格按设计施作,确保不渗不漏。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鄂州隧道围岩级别均为Ⅳ、Ⅴ级围岩,隧道中部还有一断层破碎带,自稳能力差,为了安全生产,预防万一,特制定防坍措施以防范。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的大害,尤其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防止坍方是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及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结合本隧道的特点及其地质情况,拟采用以下主要的防坍措施:

(1)坚持超前预报,探明前方地质。根据探测情况提出实施方案。

(2)制定和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选用合理施工方法是防坍的重要手段。在制定和选择施工方法时应注意:

A. 贯彻“不坍就是进度”的思想。针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法必须稳妥可靠,在保证不坍的原则下再考虑加快施工进度。

B. 选定初期支护参数要贯彻“宁强勿弱”的原则。由于对岩体工程性质的认识很难恰如其分,对于介于两级围岩之间的应按偏低的围岩级别进行支护。

C. 正确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Ⅳ级围岩介于稳定的Ⅲ级围岩和不稳定的Ⅴ级围岩之间,既无Ⅲ级围岩的自稳能力,又无Ⅴ级围岩设计支护中完善的防坍措施。因此,Ⅳ级围岩如施工方法或支护不当很容易坍塌。

D. 施工中如发现开挖后成型差和围岩潮湿不稳定时,即改为微台阶法施工,并缩短进尺。

(3)在复合式衬砌设计地段采用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应做到:

A. 采用减震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B. 开挖成型后及时施作喷砼等初期支护或边开挖边支护,步步为营。

C. 开挖后自稳能力差的地段应采用超前支护或超前加固前方围岩,即坚持先护顶后开挖的原则组织施工。

D. 尽量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E. 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及支护结构进行位移量测,根据数据结合观察报告正确分析支护的稳定性,并采取正确对策。

F. 对变形超限的初期支护要及时进行加固。

G. 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应立即进行二次衬砌,对自稳能力很差围岩,围岩变形测出异常且无收敛趋势时,提前做二次衬砌,二次衬砌中,采取增设钢筋和提高砼强度等措施。

(4)保证初期支护质量。

A. 初期支护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确保支护质量。

B. 提高开挖质量是保证支护质量的关键,凡爆破成型不良地段应考虑超前支护。

C.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密贴,并保证喷混凝土强度,有格栅钢架或工字钢架时钢架后不允许有空洞,不许填片石和木材,喷混凝土将格栅钢架完全覆盖。

D. 工字、格栅钢架间距符合设计,安装位置正确,保证接头处的等强连接,钢架置于原状土上。

E. 锚杆孔的长度,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在杆孔内的砂浆饱满。

(5)严格施工纪律。防坍的施工方案经讨论确定后,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不得私自变动,否则,无论后果如何,都应受到严肃处理。

(6)围岩含水地段应先治水。

(7)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A. 施工过程中每一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

B. 开挖过程中配有经验的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监控地质变化情况,指导现场施工。

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总工1名,副经理2名。下设一个施工工区,工区有工区主任负责,分别配备各部门人员,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

施工组织机构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经理部的主要职能有:负责组织本工程的施工,编制施工计划、资金计划、物资计划,负责机械设备的调配、劳动力的调配,制定施工方案、工期目标、安全质量目标,督促计划的执行,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及十三局密切配合搞好组织和协调工作。

施工工区按照经理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具体负责本工区所辖范围内的施工生产。针对具体单位、单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工期目标、安全质量目标,督促计划的执行,与经理部密切配合搞好组织和协调工作。

3.1工期及开、竣工日期安排

工程开工因受征地拆迁的制约,暂不能确定准确的开工日期,但为便于工期计划的安排,暂以XXX年X月X日为开工日期进行工期的安排。(工期计算以实际开工之日计算)。

各项工程的开竣工时间见≤主要工程开竣工时间表≥。

施工工期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由于隧道工程为本工程工期控制工程,故进度安排以隧道为主,其它工程适时安排施做。

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表(单口)》。

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表(单口)

施工进度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2.2 隧道开挖施工循环时间及进度安排

(1)II类围岩施工循环时间及进度安排

II类围岩施工循环时间见《Ⅴ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表》。

Ⅴ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表

b. II类围岩进度安排

每循环时间为12.5小时;

每月循环数:(30×24)÷12.5=57.6; 取57个循环。

每月进度:0.6×57=34.2米; 考虑影响因素取30m。

(2)Ⅳ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及进度安排

a. Ⅳ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见《Ⅳ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表》。

Ⅳ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表

b. Ⅳ级围岩进度安排

每循环时间为:18.0小时;

每月循环数:(30×24)÷18=40; 取40个循环。

每月进度:2×40=80米; 考虑影响因素取60m/月。

(3) 隧道衬砌施工循环时间及进度安排

a. 隧道衬砌施工循环时间见≤隧道衬砌施工循环作业时间表≥

隧道衬砌施工循环作业时间表

b. 衬砌施工进度安排

每月循环数(30×24)÷48=15循环;

每月进度15×9=135米。

但衬砌施工进度受开挖进度影响,按平均90m/月安排。

GBT28627-2012 抹灰石膏第二节 主要劳动力安排

根据本合同段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先后施工顺序等情况,拟投入本工程人员共245人。

劳动力配备见《劳动力配备表》。

劳动力动态详见《劳动力动态表》。

第三节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拟投入机械设备见《主要施工机械表》。

DB44/T 1231-2013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pdf第五章 工期、安全、质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