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617.4-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pdf

JT/T 617.4-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4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1972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 617.4-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pdf

表A.79包装指南P805

表A.80包装指南P900

JTG/T 3364-02-2019 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表A.81包装指南P901

表A.82包装指南P902

JT/T 617.42018

表A.83包装指南P903

表A.84包装指南P903a

表A.85包装指南P903b

JT/T 617.42018

表A.86包装指南P904

表A.87包装指南P905

表A.87包装指南P905

JT/T 617.42018

表A.88包装指南P906

可以使用符合4.1和4.4及下列要求的包装: a)含有多氯联苯、多卤联苯或多卤三联苯,或被这些物质污染的液体和固体:可以使用P001或P002规定的包装。 b)对于变压器和电容器及其他装置: 1)符合包装指南P001或P002的包装。物品应以适当的衬垫材料固定,防止在正常运输条件下意外晃动; 2 除装置外,防漏包装还应至少能够盛装其中所含液态多氯联苯、多卤联苯或多卤三联苯数量1.25倍的液 体。包装内应有足够的吸收材料,足以吸收装置内所含液体数量的至少1.1倍。一般而言,变压器和电 容器应用防漏金属包装装运,包装应能够盛装除变压器和电容器外,其中所含液体数量的至少1.25倍。 未按照P001和P002包装的液体和固体以及无包装的变压器和电容器,也可以装在配备防漏金属托盘的货物运输 装置中运输,托盘的高度至少800mm,并带有足够数量的情性吸收材料,足以吸收1.1倍任何游离液体

应采取适当措施将变压器和电容器密封,以防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出现渗漏

表A.89包装指南P908

附加要求: 应防止电池或电池组短路

JT/T 617.42018

表A.90包装指南P909

P909 包装指南 P909 本指南适用于运输待处理或回收的UN3090、3091、3480和3481物品,包括与不含锂的电池组包装在一起或单独包 装的情况 a)电池和电池组应按以下要求包装: 1)可以使用符合4.1和4.4及下列要求的包装: 桶(1A2,1B2,1N2,1H2,1D,1G); 箱(4A,4B,4N,4C1,4C2,4D,4F,4G,4H2); 罐(3.A2,3B2,3H2) ; 2) 包装应符合包装类别Ⅱ的性能水平; 金属包装应安装不导电的衬里材料(如塑料),并有足够的强度。 b 额定瓦特小时不超过20Wh的锂离子电池、额定瓦特小时不超过100Wh的锂离子电池组、锂含量不超过1g的 锂金属电池和总计锂含量不超过2g的锂金属电池组,可按以下要求包装: 1)符合4.1和4.4的要求(4.1.3除外),总质量最大30kg的坚固外包装; 2)金属包装应安装不导电的衬里材料(如塑料),并有足够的强度: C 装在设备中的电池和电池组,可使用以适当材料制造的坚固外包装,并有足够的强度和相应的设计。包装无 须满足4.1.3的要求。大型设备,如其中的电池或电池组已得到设备同等程度的保护,可在无包装的条件下或 放在托盘上运输: 对于总重在12kg及以上,或采用坚固、耐碰撞外壳的电池(电池组),可使用坚固外包装,并有足够的强度和相 应的设计。包装无需符合4.1.3的要求

a)电池和电池组的设计和包装应能防止短路,防止发热造成危险; b 防止短路和危险发热的保护措施应至少包括: 1 对电池组电极的单独保护; 2) 防止电池和电池组相互接触的内包装: 3 电池组的设计使用凹陷电极,以防发生短路; 4) 使用不导电和不燃烧的衬垫材料,填满包装中电池或电池组之间的空; C 电池和电池组应在外包装中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过分晃动(例如使用不燃烧和不导电的衬垫材料,或使用紧 密封口的塑料袋)

表A.91包装指南R00

表A.92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01

JT/T 617.42018

表A.93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02

表A.94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03

表A.95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04

表A.96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05

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

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O

JT/T 617.42018

表A.99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08

表A.100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99

.101中型散装容器指

JT/T 617.42018

附加婴求: a)中型散装容器应配备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排气的装置。压力释放装置的进气口应位于中型散装容器在最大充 装条件下的蒸气空间: 为防止金属中型散装容器或包有完整金属外壳的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发生爆炸破裂,紧急压力释放装置的设 计,应能够将自加速分解或货箱被火焰吞没不少于一小时内产生的分解物和蒸气全部排放掉(按《规章范本》 4.2.1.13.8中的公式计算)。本包装指南所列的控制温度和危急温度,是根据无隔热的中型散装容器计算的 有机过氧化物按照本指南装人中型散装容器托运时,发货人有责任确保: 1)中型散装容器上安装的安全压力释放装置和紧急压力释放装置,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有机过氧化物自加 速分解和货箱被火焰吞没的情况; 2)在中型散装容器的设计(例如隔热)时,应考虑控制温度和应急温度

表A.103中型散装容器指南IBC620

JT/T 617.42018

表A.104大型包装指南LP01

表A.105大型包装指南LP02

JT/T617.4—2018表A.106大型包装指南LP99LP99包装指南LP99只能使用与这类货物相适应并获得检验机构认可的大型包装。每批托运货物应附有检验机构认可的副本,或在运输单证中注明包装已得到检验机构的认可。表A.107大型包装指南LP101LP101包装指南LP101可以使用符合4.1、4.4和4.6要求的大型包装内包装中间包装外包装钢(50A)铝(50B)钢或铝以外的金属(50N)刚性塑料(50H)非必需非必需天然木(50C)胶合板(50D)再生木(50F)纤维板(50G)特殊包装规定:L1对于UN0006、0009、0010、0015、0016、0018、0019、0034、0035、0038、0039、0048、0056、0137、0138、0168、0169、0171、0181、0182、0183、0186、0221、0243、0244、0245、0246、0254、0280、0281、0286、0287、0297、0299、0300、0301、0303,0321、0328,0329、0344、0345、0346、0347、0362、0363、0370、0412、0424、0425、0434、0435、04360437、0438、0451、0488和0502:大型坚固爆炸性物品,如不带引发装置或者带有至少包含两种有效保护装置的引发装置,可以无包装运输。当这类物品带有推进剂或者是自推进的时,其引发系统应有防在正常运输条件下碰到的刺激源的保护装置。对无包装物品进行试验系列4,如得到负结果表明该物品可以考虑无包装运输。这种无包装物品可以固定在筐架上或装人板条箱或其他适宜的搬运装置中表A.108大型包装指南LP102LP102包装指南LP102可以使用符合4.1、4.4和4.6要求的大型包装内包装中间包装外包装袋防水容器钢(50A)纤维板铝(50B)金属钢或铝以外的金属(50N)塑料非必需刚性塑料(50H)木质天然木(50C)胶合板(50D)包皮再生木(50F)波纹纤维板纤维板(50G)管纤维板91

JT/T 617.42018

表A.109大型包装指南LP621

表A.110大型包装指南LP902

表A.111大型包装指南LP903

JT/T 617.42018

表A.112大型包装指南LP904

对于泄漏的电池组,应在内包装或外包装中添加足够的惰性吸收材料,足以吸收所有漏出的电解液 附加要求: 应防止电池或电池组短路

JT/T 617.42018

B.1包装的代码和标记

B.1.1包装的代码应符合GB19269—2009中5.1的规定。

B.2中型散装容器的代码和标记

a)可堆码的中型散装容器

b)不可堆码的中型微装容器

图B.1最大允许堆码负荷标记

B.2.4最大允许堆码负荷标记的最小尺寸为100mm×100mm,持久并清晰可见。标明质量的字母和 数字至少为12mm高。符号上方标记的质量不超过型式认可试验时施加负荷的1/1.8。

B.3.1大型包装的代码应符合GB19432—2009中5.1的规定。 B.3.2大型包装的标记应符合GB194322009中5.2的规定

B.3.1大型包装的代码应符合GB19432—2009中5.1的规定。

B.4可移动罐柜的代码和标记

B.4.1装运第1类和第 B.4.2装运非冷冻液化气体的可移动罐柜标记应符合《规章范本》中6.7.3.16的规定 B.4.3装运冷冻液化气体的可移动罐柜标记应符合《规章范本》中6.7.4.15的规定。 B.4.4当可移动罐柜采用集装箱结构时,可移动罐柜的代码和标记还应符合GB/T1836的规定。

B.5罐式车辆罐体的标志和标识

JT/T617.42018 B.5.2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非金属常压罐体的标志除应符合GB13392的规定外,还应满足GB 18564.2的要求;标识应符合GB18564.2的规定。 B.5.3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罐体的标志、标识应符合NB/T47058的规定。 B.5.4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罐体的标志、标识应符合CB/T19905的规定 3.5.5罐式车辆罐体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时.标志和标识还应符合TSGR0005、TSGR0006的规定

JT/T 617.42018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可移动罐柜导则 表D.1~表D.4给出了可移动罐柜运输物质时适用的要求

D.1可移动罐柜导则(T

JT/T 617.42018

JT/T 617.42018

已采取措施达到安全等值量65%叔丁基过氧化氢和35%

从浓度不大于41%、含水、总有效氧(过氧乙酸+H,0,)≤9.5%的过氧乙酸蒸馏得到的配制品,该配制品符合《 章范本》2.5.3.3.2(f)的标准。要求加贴"腐蚀性"次要危险性的标牌(型号8DB21T 3064-2018 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见JT/T617.5—2018中6.2.2)

JT/T 617.42018

JT/T 617.4—2018表D.3(续)T50可移动罐柜导则T50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安全降压要求UN液面以下最大充装编号非冷冻液化气体(见《规章范本》小型无遮蔽型遮阳型隔热型开口系数6.7.3.7)加压化学,未作另见《规章范本》3500见《规章范本》6.7.3.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定义允许TP4°行规定的6.7.3.7.3加压化学,易燃见《规章范本》3501见《规章范本》6.7.3.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定义允许TP4°的,未作另行规定的6.7.3.7.3加压化学,有毒见《规章范本》3502见《规章范本》6.7.3.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定义允许TP4°的,未作另行规定的6.7.3.7.3加压化学,腐蚀性允许见《规章范本》3503见《规章范本》6.7.3.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定义的,未作另行规定的TP4°6.7.3.7.3加压化学,易燃见《规章范本》3504的,有毒的,未作另见《规章范本》6.7.3.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定义允许TP4°6.7.3.7.3行规定的加压化学,易燃的,腐蚀性,未作另见《规章范本》3505见《规章范本》6.7.3.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定义允许TP4°6.7.3.7.3行规定的a小型”指罐体外壳直径1.5米或以下;“无遮蔽型”指罐体外壳直径1.5米以上,无隔热或遮阳罩(见《规章范本》6.7.3.2.12);"遮阳型"指罐体外壳直径超过1.5米,阳板(见《规章范本》6.7.3.2.12);"隔热型"指罐体外壳直径1.5米以上,带隔热罩(见《规章范本》6.7.3.2.12);(见《规章范本》6.7.3.1的“设计温度”的定义)。安全降压要求列中的“正常”一词,表示无需《规章范本》6.7.3.3中规定的爆破片。UN3500,3501.35023503.3504和3505,应以最大充装度取代最大充装系数。表D.4可移动罐柜导则(T75)T75可移动罐柜导则T75本可移动罐柜导则适用于冷冻液化气体,应符合5.8的一般规定和《规章范本》6.7.4的要求106

JT/T 617.4—2018

TP30该物质应在隔热罐柜中运输。 TP31该物质应以固体状态在罐柜中运输 TP32用可移动罐柜装运UN0331,UN0332和UN3375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a)为避免不必要的气封,金属制罐柜都要配有安全释放装置,该装置可为自动弹簧 式、保险片式或易熔片式。对于最低试验压力大于0.4MPa的可移动罐柜,上述安 全释放装置的起动压力不应大于0.265MPa。 b 仅对UN3375而言,应证明其适合使用罐体运输。评估这种适应性的一个办法是 《试验和标准手册》18.7试验系列8试验8(d)。 所装运物质在可移动罐柜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该物质黏结所需要的时间,应采 取适当措施(如清洗)以避免所装运物质在可移动罐柜上的积淀和堆积。 TP33 对此物质适用的可移动罐柜导则适用于装运颗粒状或粉末状固体物质,也适用于充灌 及装卸时的温度高于货物熔点而在运输过程中冷却为固体的物质。对于在运输中的 温度高于其熔点的物质,见《规章范本》4.2.1.19。 TP34 如果可移动罐柜的标牌上注有“不适合铁路运输”,并按照《规章范本》6.7.4.15.1的 规定在罐柜外壳的两侧以至少10cm高的字母标明,上述罐柜不需经受《规章范本》 6.7.4.14.1所述的撞击试验。 TP35 (保留) TP36 可移动罐柜可在蒸气空间使用可熔元件。 TP37 (保留) TP38 (保留) TP39 (保留) TP40 可移动罐柜在连接喷洒设备的情况下不得运输。 TP41 每两年半一次的内部检查可以免除,或改用检验机构规定的其他试验方法或检查程 序,条件是可移动罐柜专门用于运输本项罐体特殊规定指定的有机金属物质。但若满 足《规章范本》6.7.2.19.7的规定,则应进行检查,

DB34/T 1972-2013 P91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规程JT/T 617.42018

TU24充装以质量为单位计算,充装量不应超过每升容量0.95kg。充装以容积为单位计算, 充装度不应超过85% TU25 充装以质量为单位计算,充装量不应超过每升容量1.14kg。充装以容积为单位计算, 充装度不应超过85%。 TU26 充装度不应超过85%。 TU27 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它们容量的98%。 TU28 在参考温度为15℃时,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它们容量的95%。 TU29 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它们容量的97%,而且充装后的温度不能超过140℃。 TU30 罐体应该按照该类罐体的检查报告进行充装,充装量不允许超过容量的90%。 TU31 罐体充装量每升不应超过1kg。 TU32 罐体充装量不应超过容量的88% TU33 罐体充装量应为容量的88%到92%,或每升2.86kg。 TU34 罐体充装量每升不应超过0.84kg。 含有这些不符合JT/T617要求的物质的未经清洁的空罐式车辆,可卸载的罐体和空罐 体容器,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使其避免发生危险 TU36 根据6.2.1,在参考温度为15℃时,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容量的93% TU37 罐体被限于运输病原体物质时,由于病原体物质不同于危险货物,暴露时可能产生严 重流行性感染,应该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预防的措施,感染传播的风险是有限的(轻度的 个体风险和低度的社会风险)。 TU38(保留) TU39应说明罐体载运该物质的适装性,可采用《试验和标准手册》试验系列8试验8(d)所 列的方法。无论何时罐体内不应存留可能会结块的物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清洁 等)避免沉淀物在罐体内积聚和结块。 TU40(保留) TU41 罐体内不应存留可能会结块的物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清洁等)避免沉淀物在罐体 内积聚和结块

TU24充装以质量为单位计算,充装量不应超过每升容量0.95kg。充装以容积为单位计算, 充装度不应超过85% TU25 充装以质量为单位计算,充装量不应超过每升容量1.14kg。充装以容积为单位计算, 充装度不应超过85%。 TU26 充装度不应超过85%。 TU27 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它们容量的98%。 TU28 在参考温度为15℃时,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它们容量的95%。 TU29 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它们容量的97%,而且充装后的温度不能超过140℃。 TU30 罐体应该按照该类罐体的检查报告进行充装,充装量不允许超过容量的90%。 TU31 罐体充装量每升不应超过1kg。 TU32 罐体充装量不应超过容量的88% TU33 罐体充装量应为容量的88%到92%,或每升2.86kg。 TU34 罐体充装量每升不应超过0.84kg。 TU35 含有这些不符合JT/T617要求的物质的未经清洁的空罐式车辆,可卸载的罐体和空罐 体容器,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使其避免发生危险 TU36 根据6.2.1,在参考温度为15℃时,罐体不允许充装超过容量的93% TU37 罐体被限于运输病原体物质时,由于病原体物质不同手危险货物,暴露时可能产生严 重流行性感染,应该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预防的措施,感染传播的风险是有限的(轻度的 个体风险和低度的社会风险)。 TU38 (保留) TU39 应说明罐体载运该物质的适装性,可采用《试验和标准手册》试验系列8试验8(d)所 列的方法。无论何时罐体内不应存留可能会结块的物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清洁 等)避免沉淀物在罐体内积聚和结块。 TU40(保留) TU41 罐体内不应存留可能会结块的物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清洁等)避免沉淀物在罐体 内积聚和结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