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7685-2019 便携式铝合金梯

GB/T 27685-2019 便携式铝合金梯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27685-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4669
下载资源

GB/T 27685-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7685-2019 便携式铝合金梯

GB/T 276852019

B.3.2循环载荷性能

B.3.2.1检验装置

B.3.2.1.1检验台DBJ/T15-168-2019 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信息数据元,水平度不天于1/1000。 B.3.2.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2.1.3加载垫块,由左右宽90mm、前后深度不小于踏板前后的深度、厚度为20mm的木块和尺寸 不小于木块的金属板构成

B.3.2.2检验步骤

B.3.2.2.1取整梯为检验梯。 B.3.2.2.2加载垫块位置及施加载荷方式如图B.14a)、图B.14b)所示 B.3.2.2.3按B.2.2.2.3~B.2.2.2.8规定进行检验

B.3.2.3检验结果

B.3.3踏板(或踏棍)性能

B.3.3.1检验装置

应符合B.3.2.1的规定。

B.3.3.2检验步骤

B.3.3.2.1取整梯为检验梯。 B.3.3.2.2踏板(或踏棍)性能检验受力方式如图B.13所示) 42

B.3.3.2.1取整梯为检验梯。 B.3.3.2.2踏板(或踏棍)性能检验受力方式如图B.13所示) 42

图B.14加载位置示意图

B.3.3.2.1取整梯为检验梯。

GB/T276852019

B.3.3.2.3张开至正常工作状态,撑杆处于预定位置。 B.3.3.2.4用分辨力为1mm的钢直尺测量踏板(或踏棍)工作面的水平高度H,。 B.3.3.2.5选择最长或最低踏板(或踏棍)或没有斜撑加强件的最长踏板(或踏棍)为受力部位。 B.3.3.2.6将表B.2规定的相应等级、载荷类型的检验载荷F2,施加在被测踏板(或踏棍)中心的加载 垫块上,保持不少于1min卸载。 B.3.3.2.7测量踏板(或踏棍)工作表面的水平高度H,

B.3.3.2.3张开至正常工作状态,撑杆处于预定位置。 B.3.3.2.4用分辨力为1mm的钢直尺测量踏板(或踏棍)工作面的水平高度H,。 B.3.3.2.5选择最长或最低踏板(或踏棍)或没有斜撑加强件的最长踏板(或踏棍)为受力部位。 B.3.3.2.6将表B.2规定的相应等级、载荷类型的检验载荷F2,施加在被测踏板(或踏棍)中心的加载 垫块上,保持不少于1min卸载。 B.3.3.2.7测量踏板(或踏棍)工作表面的水平高度H,

B.3.3.3检验结果

B.3.3.3.1目视检查是否出现试验破坏。

8.3.3.3.1目视检查是否出现试验破环。 B.3.3.3.2踏板(或踏棍)最大永久变形量按式(B.1)计算

B.3.4梯框弯曲性能

B.3.4.1检验装置

应符合B.3.2.1的规定

B.3.4.2检验步骤

.4.2.1取整梯为检验梯

B.3.4.2.1取整梯为检验梯。 B.3.4.2.2施加载荷方式如图B.13所示。 B.3.4.2.3检验梯张开至正常工作状态,撑杆处于预定位置,架设在检验台面上。 B.3.4.2.4在检验梯中间踏板(或踏棍)上,靠紧一侧梯框,施加相应等级4倍额定载荷的检验载荷F1, 保持不少于1min卸载。 B.3.4.2.5在检验梯最高踏板(或踏棍)下一级的踏板(或踏棍)上,靠紧一侧梯框,施加相应等级4倍额 定载荷的检验载荷F保持不少于1min卸载

B.3.4.3检验结果

B.3.5.1检验装置

应符合B.3.2.1的规定。

应符合B.3.2.1的规定

B.3.5.2检验步骤

B.3.5.2.1按B.3.4.2.1~B.3.4.2.3的规定进行检验。 B.3.5.2.2将表B.2规定的相应等级、载荷类型的检验载荷F,,施加在被测踏板(或踏棍)靠紧梯框 则的加载垫块上,保持不少于1min卸载。 B.3.5.2.3当踏板(或踏棍)采用多种结构或多种材料时,应对每种结构和材料分别进行B.3.5.2.1 B.3.5.2.2的检验

B.3.5.3检验结果

目视检查是否出现试验破坏

GB/T 276852019

B.3.6踏板穿透性能

B.3.6.1检验装置

B.3.6.1.1检验台,检验台面水平度不大于1/1000。 B.3.6.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6.1.3压头,直径为12.7mm的圆柱,头部倒角0.1×45°.如图B.15a)所示。

B.3.6.1.1检验台,检验台面水平度不大于1/1000。 B.3.6.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6.1.3压头,直径为12.7mm的圆柱,头部倒角0.1×45°,如图B.15a)所示。

B.3.6.2检验步骤

B.3.6.2.1取折梯为检验梯。 B.3.6.2.2施加载荷方式如图B.15b)所示。 B.3.6.2.3将检验梯完全张开(如有锁定装置应处于锁定状态)放置在检验台面上。 B.3.6.2.4 将压头放置在踏板上厚度最薄、不受补强材料等因素影响的较为薄弱的任意部位。 B.3.6.2.5将表B.8规定的相应等级的检验载荷,通过压头垂直施加到踏板面上,保持不少于1min 御载,

图B.15踏板穿透性能检验示意图

表B.8踏板穿透检验载荷

B.3.6.3检验结果

验查被测表面是否出现穿

B.3.7意外折叠性能

B.3.7.1检验装置

GB/T276852019

B.3.7.1.1检验台,台面为用磨料粒度28um~40um砂纸打磨过的胶合板(或木板),水平度不大于 1/1000。 B.3.7.1.2静载荷块.重量为相应等级的额定载荷.精度不大于土1%

B.3.7.2检验步骤

3.3.7.2.1取折梯为检验梯,

图B.16意外折叠性能检验示意图

B.3.7.2.3将完全张开的检验梯(如有锁定装置应处于锁定状态)置于检验台面上,如带有折叠工具托 盘的折梯,工具盘也应处于张开状态。 B.3.7.2.4在检验台面上标记检验梯梯脚位置。 B.3.7.2.5将表B.9规定的相应等级的检验载荷置于踏板上,静载荷F。的重心与踏板前边缘水平距离 不大于25mm处达到平衡。 B.3.7.2.6标记检验梯梯脚在检验台面上位置,用分辨力为1mm的钢直尺测量梯脚位移量S;,用分 辨力为2的万能角度尺测量踏板任意方向转动角度,

表B.9意外折叠检验载君

GB/T 276852019

B.3.7.3检验结果

记录梯脚位移量S,和踏板转动角度3,

B.3.8.1检验装置

B.3.8.1.1检验台,带有固定检验梯功能,检验台面水平度不大于1/1000。

3.3.8.1.1检验台,带有固定检验梯功能,检验台面水平度不大于1/1000。 3.3.8.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士1%。 3.3.8.1.3支撑棒,直径为25mm。 3.3.8.1.4加载垫块,宽度为200mm,厚度为20mm,长度不小于梯框最大宽度的木块

B.3.8.1.1检验台,带有固定检验梯功能,检验台面水平度不大于1/1000。 B.3.8.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8.1.3支撑棒,直径为25mm。 B.3.8.1.4加载垫块,宽度为200mm,厚度为20mm,长度不小于梯框最大宽度的木块

B.3.8.2检验步骤

B.3.8.2.1取两用折梯为检验梯。

B.3.8.2.1取两用折梯为检验梯。

图B.17锁定性能检验示意图

B.3.8.2.3展开为单梯,锁定装置置于正常使用状态。 B.3.8.2.4检验梯一端固定在检验台的支撑棒上,另一端放置加载垫块。 B.3.8.2.5用压力仪在加载垫块中心部位施加200N的检验载荷F,保持不少于1min卸载

B.3.8.3检验结果

框、锁定装置(或撑杆)、铆钉是否出现破损、变

B.3.9悬臂弯曲性能

B.3.9.1检验装置

应符合B.2.7.1的规定

B.3.9.2检验步骤

B.3.9.2.1取整梯为检验梯。

GB/T276852019

a)上梯框悬臂弯曲性能检验示意图

b)下梯框悬臂弯曲性能检验示意图

C 梯框底端永久变形量; F 检验载荷; 梯框底部端面到加载中心的距离; H 水平面; 踏板(或踏棍)与水平面的角度。

图B.18悬臂弯曲性能检验示意图

GB/T276852019

B.3.9.2.3检验梯张开,按B.2.7.2.3~B.2.7.2.6的规定进行检验。 B.3.9.2.4按表B.10规定施加检验载荷,保持不少于1min卸载 B.3.9.2.5用分辨力为1mm的钢直尺测量梯脚底端间距C2。 B.3.9.2.6按B.3.9.2.3B.3.9.2.5规定的方法对下面梯框底端方式如图B.18b)进行同样的检验 B.3.9.2.7按B.3.9.2.1~B.3.9.2.6规定的方法对后梯框进行同样的检验

表B.10前梯框和后梯框悬臂弯曲检验载荷

B.3.9.3检验结果

梯框底端永久变形量C按式(B.2)计算

梯框底端永久变形量C按式(B.2)计算

B.3.10滑移性能

B.3.10.1检验装置

B.3.10.1.1检验台,检验台面为用磨料粒度28um~40um的砂纸打磨过的胶合板(或木板),水平度 不大于1/1000。 B.3.10.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10.1.3静载荷块,尺寸与检验梯顶部起第二级踏板(或踏棍)尺寸相近,重量为883N,精度不大于 ±1%

B.3.10.1.1检验台,检验台面为用磨料粒度28um~40um的砂纸打磨过的胶合板(或木板),水平度 不大于1/1000。 B.3.10.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10.1.3静载荷块,尺寸与检验梯顶部起第二级踏板(或踏棍)尺寸相近,重量为883N,精度不大于 ±1%

B,3.10.2检验步骤

B.3.10.2.1取整梯为检验梯。

GB/T276852019

图B.19滑移性能检验示意图

B.3.10.2.3完全张开放置在检验台面上。 B.3.10.2.4 将883N静载荷加载在顶部起第二级踏板(或踏棍)上。 B.3.10.2.5 标记受力梯脚在检验台面上位置,作为测量梯脚位移的基准线。 B.3.10.2.6 在一侧梯框底部距地面不小于hs为25mm的位置,采用拉力仪施加156N水平拉力1。 B.3.10.2.7在保持水平拉力,的情况下,标记受力梯脚在检验台面上位置后卸载,在检验台面上测量 拉力方向上的梯脚位移量S

B.3.10.3检验结果

目视检查是否出现试验破坏。记录位移量S

B.3.11.1检验装置

B.3.11.1.1检验台,带有固定梯脚功能 3.3.11.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3.3.11.1.3 静载荷块,尺寸与检验梯最低一级踏板(或踏棍)相近,重量为441N,精度不大于土1%。 3.3.11.1.4 绳索,直径不小于8mm

.11.1.1检验台,带有固定梯脚功能。 .11.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11.1.3青 静载荷块,尺寸与检验梯最低一级踏板(或踏棍)相近,重量为441N,精度不大于土1% 3.11.1.4 绳索,直径不小于 8 mm

B.3.11.2检验步骤

B.3.11.2.1取整梯为检验梯。

GB/T 276852019

说明: 固定梯框移动卡具; 2 撑杆; Fo 静载荷; f2 拉起后梯脚的最小拉力; f 横向拉力;

图B.20横拉性能检验示意图

B.3.11.3检验结果

B.3.12偏转稳定性

B.3.12.1检验装置

B.3.12.1检验装置

B.3.12.2检验步骤

B.3.12.2.1取最大工作长度不小于900mm的整梯为检验梯

B.3.12.2.1取最大工作长度不小于900mm的整梯为检验梯

B.3.12.2.2施加载荷方式如图B.21所示

B.3.12.2.2施加载荷方式如图B.21所示。

GB/T276852019

图B.21偏转稳定性检验示意图

B.3.12.2.3将检验梯张开至正常工作状态,撑杆处于预定位置,置于检验台上。 B.3.12.2.4将883N静载荷F。均匀分布在检验梯顶部起第二级踏板(或踏棍)或折梯工作平台上。 B.3.12.2.5在检验梯顶帽几何中心,顶部表面之上不大于13mm的S.处,向左施加88N的水平载荷 后卸载,如图B.21所示。 B.3.12.2.6在检验梯顶帽几何中心,顶部表面之上不大于13mm的S4处,向右施加88N的水平载荷 后卸载,如图B.21所示。 B.3.12.2.7在检验梯顶帽几何中心,顶部表面之上不大于13mm的S,处,向前施加110N的水平载 荷后卸载,如图B.21所示。 B.3.12.2.8在检验梯顶端几何中心,顶部表面之上不大于13mm的S.处,向后施加200N的水平载 荷后卸载,如图B.21所示

B.3.12.3检验结果

B.3.13扭转稳定性

B.3.13.1检验装置

B.3.13.1.1检验台,检验台面为用磨料粒度28um~40um的砂纸打磨过的胶合板(或木板),水平度 不大于1/1000。 B.3.13.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13.1.3静载荷块,尺寸与检验梯顶帽(或平台)或顶部踏板(或踏棍)尺寸相近,重量为883N,精度 不大于±1%。

B.3.13.1.1检验台,检验台面为用磨料粒度28um~40um的砂纸打磨过的胶合板(或木板 不大于1/1000。 B.3.13.1.2加载装置,精度不大于±1%。 B.3.13.1.3静载荷块,尺寸与检验梯顶帽(或平台)或顶部踏板(或踏棍)尺寸相近,重量为88 不大于±1%。

GB/T 276852019

B.3.13.2检验步骤

13.2.1取最大工作长度不小于900mm的整梯

图B.22扭转稳定性检验和梯框扭转性能检验示意图

表B.11扭转稳定性检验载荷

B.3.13.3检验结果

B.3.14梯框扭转性能

B.3.14.1检验装置

应符合B.3.13.1的规定

B.3.14.2检验步骤

GB/T276852019

B.3.14.2.1取两侧攀爬的折梯为检验梯。 B.3.14.2.2按B.3.13.2.2~B.3.13.2.5进行检验。 B.3.14.2.3用水平拉力仪拉至表B.12相应级别的检验载荷后卸载, B.3.14.2.4在检验过程中,施加荷载方向与力臂保持90°土10°。卸载后测量撑杆永久变形量S6。

B.3.14.2.1取两侧攀爬的折梯为检验梯。 B.3.14.2.2按B.3.13.2.2~B.3.13.2.5进行检验。 B.3.14.2.3用水平拉力仪拉至表B.12相应级别的检验载荷后卸载。 B.3.14.2.4在检验过程中,施加荷载方向与力臂保持90°士10。卸载后测量撑杆永久变形量S6

表B.12扭转稳定性及撑杆检验载荷

B.3.14.3检验结果

B.3.15梯框悬臂落下性能

B.3.15.1检验装置

检验装置应符合B.2.14.1的规定

B.3.15.2检验步骤

B.3.15.2.1取整梯为检验梯,处于完全折叠状态。

B.3.15.2.1取整梯为检验梯,处于完全折叠状

GTCC-037-2018 交流传动机车异步牵引电动机-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8.3.15.2.2检验梯在检验台安装方式如图B.23月

GB/T 276852019

B.3.15.2.3按B.2.14.2.3~B.2.14.2.6进行检验。

GB/T 6150.2-2022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B.3.15.3检验结果

计算检验前后梯脚底端间距的差值

图B.23前后梯框悬臂落下性能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