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火电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湖北火电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湖北火电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5.4钢筋除锈的方法和设备

钢筋表面的浮锈、油渍、漆污等使用前应清除干净,盘条钢筋生锈时可通过钢筋调直机调直除锈,螺纹钢筋用钢丝刷除锈,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若有成批量原材料锈蚀较重的必须采用机械除锈,在除锈施工中,若发现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与技术部门联系通过试验确定钢筋强度,确定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冀】12N3:制冷工程5.4.1钢筋调直的方法和设备

直径12mm以下盘条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调直,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的钢筋长度切断。

5.4.2钢筋切断的方法及设备

钢筋切断采用切断机和无齿锯。

采用切断机和无齿锯,断料之前必须先进行尺量。对于直螺纹连接用钢筋必须采用无齿锯切割,保证切割面垂直于钢筋的轴线,确保加工的直螺纹丝头全部为有效丝头;对于非直螺纹连接用钢筋切断选用钢筋切断机,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确保钢筋长度准确。

根据原料长度,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损耗。断料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量料中的累计误差。

5.4.3钢筋弯曲成型的方法及设备

钢筋弯曲采用弯曲机,钢筋弯曲前要划线,对各类型的弯曲钢筋都要先试弯,检查其弯曲质量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经过调整后,再进行成批生产,不同直径钢筋的加工采用不同弯曲成型轴。

HPB235级钢筋末端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箍筋、拉筋的弯钩及箍筋形式严格按照结构设计总说明的要求加工,按照抗震要求,箍筋的弯钩为135°,弯钩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d)的10倍且不小于75mm。箍筋弯钩两端平直部分长度相等,弯钩平整不扭翘。箍筋成型时以内边尺寸来计算,以外边尺寸来计算时,则要加上2倍的箍筋直径。

HRB400级钢筋末端做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钢筋做不大于90°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要求受力主筋、构造筋有弯折或末端有弯钩者,其弯折点位置、角度和弯钩尺寸、平直度等应符合要求。

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应错开,直螺纹接头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50%。

②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50%。

③受压区的钢筋受力小的部位,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连接套由厂家提供,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进场后应进行复检。经检验合格的连接套,应有明显的规格标记,一端孔应用密封盖扣紧。进场后不得露天堆放,防止锈蚀和沾污。现场使用的连接套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a.标准型:用于一般连接钢筋的部位。

b.异径型:用于不同直径钢筋的连接部位。

c.活连接:用于一端不能转动的钢筋。

5.5.2.1凡参加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5.2.2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用切割机下料,不得用气焊下料。

5.5.2.3钢筋由现场进行加工,工地配专职材料员到现场负责清料,按部位按种类捆扎。加工完成的钢筋半成品由人工运到操作面。

5.5.2.4为减少接头数量和使接头位置具有规律性,钢筋原材采用L=12m、L=9m长定尺钢筋。

5.5.3.1楼下道地面层清理平整,墙、柱边线、门洞口线已弹出,并经过验收,同意进入工序。

5.5.3.2 钢筋半成品加工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5.5.3.3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漆污、铁锈已清除干净。

5.5.4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5.5.4.1工艺原理

将钢筋待连接部分剥肋滚压成螺纹,利用连接套筒进行连接,使钢筋丝头与连接套筒连接为一体,从而实现了等强度连接的目的。

5.5.4.2工艺流程

钢筋接头连接方法如图所示。

5.5.4.3钢筋丝头加工程序

钢筋端面平头—→剥肋滚压螺纹—→丝头质量检验—→带帽保护—→丝头质量抽检—→存放待用

5.5.4.4钢筋连接程序

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丝头保护帽—→接头拧紧—→作标记—→施工检验

5.5.4.5操作要点

5.5.4.5.1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搬运至待连接处。

5.5.4.5.2接头拧紧:用扳手和管钳将连接接头拧紧。

5.5.4.5.3作标记: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

5.5.4.6.2 连接套筒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

5.5.4.7机具设备

5.5.4.7.1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用于加工钢筋丝头

5.5.4.7.2 限位挡铁:对钢筋的夹持位置进行限位

5.5.4.7.3螺纹环规:用于检验钢筋丝头的专用量具

5.5.4.7.4力矩扳手及普通扳手:要求性能在100—350N.M

5.5.4.7.5辅助工具:砂轮切割机用于砂轮端面平头。

5.5.4.8劳动组织

5.5.4.8.1加工丝头每台设备需用3人,1人操作设备,2人搬运钢筋。

5.5.4.9质量检验

5.5.4.9.1钢筋丝头的加工时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环境温度低于00C时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能用机油作润滑液,禁止在无润滑液的状态下加工。

5.5.4.9.2加工完毕后清除附着在螺丝上的铁屑。

5.5.4.9.3操作工自检螺纹的外观质量,钢筋丝头螺纹要饱满,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扣累计长度不能超过两个螺纹周长,钢筋丝头长度误差为+2P(P为螺距)。

5.5.4.9.4可以用合格套管检查钢筋丝头,但同一件套管检查的钢筋数量不能超过50件。

5.5.4.9.5 加工出的丝头要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螺纹直径、丝头长度。

5.5.4.9.6用专用的螺纹环规检验螺纹直径,通规能顺利旋入,止规旋入量不超过3圈则判定为螺丝直径合格。

5.5.4.9.7螺丝直径每加工10个丝头用螺丝环规、止规检查一次,并剔除不合格丝头。

5.5.4.9.8用卡尺或专用量规检验丝头长度。丝头长度和螺纹直径均必须满足下表的要求。

丝头加工尺寸表mm

5.5.4.9.9经自检合格的丝头,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当合格率大于等于95%时,判定该批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5%时,要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要对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查,并切去不合格丝头,查明原因并解决后重新加工螺纹。

5.5.4.9.10检验合格后的丝头必须加以保护,在其端头加戴保护冒(目的是为了防止丝头被污染或水泥玷污以及丝头被磕碰损坏)。

5.5.4.9.11现场连接施工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要完好无损。

5.5.4.9.12 剥肋滚压直螺纹接头的连接必须用管钳或力矩扳手进行施工。连接完成后套筒两端外露丝扣圈数要大致相等。

5.5.4.9.13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必须做出标记,外露丝扣数量不得超过2圈。

5.5.4.10检验项目:

5.5.4.10.1接头拧紧情况

5.5.4.10.2丝扣外露情况

5.5.4.10.3钢筋与套筒规格是否一致

5.5.4.10.4用力矩扳手检查两根钢筋端头是否拧紧达到标准规格规定的拧紧力矩值。梁柱构件按接头数量的15%进行抽检,且每个构件的接头抽检数量不少于一个。基础,墙板构件每100个接头抽检3个接头。抽检的接头要求全部合格,如果有一个接头不合格,则该验收批要逐个检查并拧紧。

5.5.4.10.5如外观质量不合格数少于抽检数的10%时,则该验收批接头的外观质量评定为合格。当不合格数超过抽检数的10%时,则对该批接头逐个进行检查,对外观质量不合格的接头应进行补救。复检仍不合格的应做标记,并随机抽取三个试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则该批外观不合格的接头应会同设计单位商定处理。

5.5.4.10.6工艺检验: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种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5.5.4.10.7滚压直螺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次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5.5.4.10.8对每一验收批均应按Ⅰ级接头的性能进行检验与验收,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三个试件做单项拉伸试验,当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时,该验收批判定为合格,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六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判定为不合格,滚压直螺纹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破坏型式有三种:钢筋母材拉断、套筒拉断、钢筋从套筒中滑脱,只要满足强度要求,任何破坏型式均可判断为合格。

5.5.4.10.9在现场连续钢筋十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验一次抽样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为1000个。

5.5.5电渣压力焊连接

5.5.5.1工艺原理

将钢筋安装成竖向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并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5.5.5.2 材料要求

(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a.焊剂的性能应符合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焊剂型号为HJ401,常用的为熔炼型高锰高硅低氟焊剂或中锰高硅低氟焊剂;

b.焊剂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如受潮,使用前须经250—300℃烘焙2h。

c.使用中回收的焊剂,应除去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

d.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

5.5.5.3 主要机具

(1)手工电渣压力焊设备包括:焊接电源、控制箱、焊接夹具、焊剂罐等。

(2) 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应优先采用)包括:焊接电源、控制箱、操作箱、焊接机头等。

(3) 焊接电源。钢筋电渣压力焊宜采用次级空载电压较高(TSV以上)的交流或直流焊接电源。本工程可采用容量为600A的焊接电源。

5.5.5.4 作业条件

(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2) 设备应符合要求。焊接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方便。焊剂罐的直径与所焊钢筋直径相适应,不致在焊接过程中烧坏。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以便操作者准确掌握各项焊接参数。

(3)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则不宜进行焊接。

(4)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机器等事故。

(5)注意接头位置,注意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条款的规定时,要调整接头位置后才能施焊。

5.5.5.5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球(也可省去)→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 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电渣电力焊的工艺过程:闭合电路→引弧→电弧过程→电渣过程→挤压断电

5.5.5.6 钢筋端头制备

(1)检查设备、电源、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2)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内)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5.5.5.7 选择焊接参数: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参见下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延长约10%。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5.5.5.7.1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于下钢筋端部的适当位置,一般为1/2焊剂罐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有足够的淹埋深度。

上钢筋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方可夹紧钢筋。钢筋一经夹紧,严防晃动,以免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5.5.5.7.2 安放引弧用的铁丝球(也可省去)。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

5.5.5.7.3 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在正式进行钢筋电渣压力焊之前,必须按照选择的焊接参数进行试焊并作试件送试,以便确定合理的焊接参数。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当采用半自动、自动控制焊接设备时,应按照确定的参数设定好设备的各项控制数据,以确保焊接接头质量可靠。

5.5.5.8施焊操作要点

(1)闭合回路、引弧: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应控制电压值。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电渣过程: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同时切断焊接电源。

5.5.5.9 质量检查: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焊包不饱满等焊接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切除接头时,应切除热影响区的钢筋,即离焊缝中心约为1.1倍钢筋直径的长度范围内的部分应切除。

直径≥16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16mm的钢筋优先采用搭接接头。直螺纹连接应用在基础底板、基础主梁、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暗柱和部分楼板,搭接主要应用在剪力墙和楼板。本工程选用Ⅰ级接头。

5.6钢筋的绑扎及安装

5.6.1基础钢筋绑扎施工

工艺流程:弹插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底板下部及地梁钢筋→水电工序插入→设置垫块→放置马凳→设置定位框→插墙、柱预埋钢筋→基础钢筋验收

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基础实际需用的钢筋,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0m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

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在铺底板下层钢筋前,先铺集水坑、设备基坑的下层钢筋。距基础梁边的第一根钢筋为底板筋的1/2间距。

根据“七不准绑”的原则(未放墙柱皮线、模板外500mm控制线不绑;未清除混凝土接茬部位全部浮浆到露石子不绑;未清除污筋不绑;未检查偏位筋不绑;偏位筋未按1:6调正不绑;甩茬筋长度、错开百分比、错开长度不合格不绑;接头质量不合格不绑)对钢筋进行检验,钢筋绑扎时,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

检查基础下层钢筋施工合格后,放置基础混凝土保护层用大理石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40mm。按每900mm距离梅花型摆放。

反梁绑扎:反梁绑扎时用脚手钢管或者实心砖根据反梁高度搭设临时绑扎钢筋架。

将反梁上铁钢筋放置在临时钢筋绑扎架上,并用相应的直螺纹套筒将主筋连接起来,然后套反梁箍筋,箍筋开口朝下并错开。

穿反梁底铁钢筋,并用直螺纹套筒将钢筋接长,然后开始绑扎钢筋。为确保箍筋的间距一致,在主筋上用石笔画箍筋的位置,严格按照所画的箍筋位置进行绑扎,注意梁主筋的间距,反梁四角绑扎必须使用兜扣。

基础下部钢筋绑扎完后,水、电等专业单位进行预埋管线的敷设和预留洞口的留置,待接到专业单位的书面工序交接单后,才进行上铁的铺设。

基础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按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和错开要求也按本工程设计规定施工。

由于基础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为下铁在跨中1/3范围内截断,上铁在支座处截断。

在垫层上弹好的墙、柱插筋位置线和底板上网上固定的定位框,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并在主筋上(底板钢筋以上约500mm)绑一道固定筋,墙插筋两边距暗柱50mm,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长度要求,甩出长度和甩头错开百分比及错开长度按本工程所列规定施工,其上端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同时要考虑搭接长度、相邻钢筋错开距离。

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在距柱边线3000mm处、2000mm处要预留Φ22短钢筋,间距1000mm;作为墙、柱支模加固用地锚,插筋外露200mm高,锚入砼200深。

基础底板马凳图 基础梁马凳图

弹柱皮位置线、模板处控制线→清理柱顶浮浆到全部露石子→清理柱筋污渍→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将柱子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机械连接柱子竖向钢筋→在柱顶绑定距框→在柱子竖向钢骨上标识箍筋间距(可用皮数杆替代)→按标识将箍筋从上到下与柱子竖向钢筋绑扎。

柱凡与先浇过梁、圈梁连接处,均应按建筑图中的墙位置和相应图纸中的梁详图,在柱内顶留相应插筋,插筋伸出柱外长度为35d,与现浇过梁或圈梁焊接连接,在与楼梯梁相连处柱预留插筋。也可以采用后植筋的方法(需设计同意)。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符合本工程一览表要求。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或使用皮数杆控制箍筋间距)。注意抗震加密、机械连接时尽量避开连接套筒。

柱箍筋绑扎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 ,采用缠扣绑扎,如图: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和密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且不小于75mm。

柱上下两端及核心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符合设计图纸和抗震规范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凡绑扎接头,接头长度内箍筋应按5d和≤100mm(受拉)或10d和≤200mm(受压)加密。当受压钢筋φ>25时,尚应在接头外100mm范围内各绑两个箍筋。

变截面柱下柱纵筋弯折斜度b/h≤1/6时,可将纵筋倾斜深入上柱,当b/h>1/6时,其下柱纵筋弯折90度,弯折长度≥C+200mm(C为柱上下截面差值),上部钢筋锚固长度接头做法详见图纸。

柱子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垫块绑扎在柱筋外皮上,避开十字交叉处,间距为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子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在板内弯曲或在下层就搭接错位,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柱竖向钢筋弯钩应朝向柱心,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为保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正确位置,在柱顶位置柱筋内侧设一道定距框,定距框用Φ12钢筋制作;在柱根部设置顶模钢筋,塑料定型垫块每0.6m留至一点。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加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梁主筋直径≥18时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连接接头避开箍筋加密区,相邻接头间距大于500mm。连接接头位置:上铁在净跨跨中1/3范围内,下铁在支座,避开箍筋加密区,腰筋采用绑扎搭接。

框架梁箍筋加密区:支座边大于2倍的梁高范围内,或者大于500mm,两者取大值。

梁端纵筋需进行弯锚,垂直段弯锚不小于15d。 框架梁非贯通筋第一排伸出净跨1/3,第二排伸出净跨1/4,双排纵筋间需间隔一钢筋直径。梁箍筋从梁端50mm内开始绑扎,箍筋开口端交错布置。

在梁端、梁与梁等交接处设置箍筋加密区,加密区长度与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钢筋构造见下图:

梁上部纵向钢筋贯穿中间节点,下部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laE,且伸过中心线不小于5d。且水平段≥0.4laE,弯折后垂直段要>15d,且同一截面接头率不大于总钢筋面积的50%。

框架梁纵向钢筋接头,梁上部水平钢筋接头在跨中,下部钢筋接头在支座。

梁的主筋按图纸所示的位置施工,将梁的上下主筋穿入梁箍筋,先绑上部纵筋,再绑下部纵筋。

暗柱钢筋绑扎完毕后,穿插暗梁、连梁钢筋、主筋箍筋同时进行,当连梁主筋与暗梁主筋规格相同时,可只按暗梁配置,画好箍筋间距线,绑扎梁箍筋,绑扎时主筋必须垂直。

连系梁上下纵筋在箍筋内,墙水平筋在箍筋外。连系梁上下纵筋伸入墙内需够锚固,且不小于600mm,遇端头做成弯锚形式,至少一道箍筋进墙体,所有留洞均配筋留出,洞口上下均加设箍筋,且在洞口边缘加设2根箍筋。

本工程梁板钢筋如有弯钩时,原则是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当梁上铁在墙内锚固向下锚固无法满足锚固长度时,允许向上弯折锚固。

画箍筋间距线:伸入柱主筋内50mm为第一根箍筋,柱外50mm为第二根箍筋,根据箍筋构造要求依次画出箍筋间距线。

根据梁型号放置主筋箍筋,按画好的箍筋间距线代发布箍筋,套箍筋时,箍筋结扣错开梁主筋接头位置。箍筋绑扎时,主筋必须到位,箍筋要垂直。

对于直螺纹接头,按规范要求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为不超过50%。

对于绑扎接头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且接头应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

连系梁遇剪力墙部位,梁筋置入墙立筋内。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垫以较大直径钢筋或大于Φ25的短钢筋。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25mm,以利灌筑砼。主梁与连系梁梁高相同时,交叉处钢筋布置如下图所示:

梁内箍筋采用封闭式梁上集中荷载处,次梁箍筋照配,对次梁>500处,除了每侧加5组箍筋外,尚需另加两组吊筋,吊筋弯折度,当次梁<800时45度,当次梁>800时60度。见下图:处,梁上加柱处,次梁与次梁交接处,附加箍筋的形状及支数,均与梁内箍筋相同,未注明时,在次梁每侧另加5组(该处原箍筋不变)。

钢筋的铺放层次:板、次梁、主梁的铺放次序从上到下依次为:板的上筋,次梁上筋,主梁上筋;主梁下筋在次梁下筋之下。主次梁相同时,次梁底钢筋应置于主梁钢筋之上,当次梁底低于主梁底时,应按施工图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

梁上开洞时(须经结构专业认可),孔洞四周应设附加钢筋,如下图:

梁跨度大于4m时,模板按跨度0.2%起拱,悬臂构件按跨度的0.5%起拱。

5.6.5.1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施工缝的处理验收→弹好钢筋线→将成型的钢筋运至工作面→按线绑下铁 →水电做管线→安放马凳→绑上铁钢筋→安放垫块→调整钢筋→放板筋支撑→卡顶板施工缝→隐检→进行下道工序。

5.6.5.3当板上部筋为负弯矩筋,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小白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

5.6.5.4为了保证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垫块,按纵横向间距1.0米摆放。

5.6.5.5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不小于5d,支座为梁时伸至梁中心线处,且不小于120mm;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板负筋)两端设直钩,施工时顶至模板;板的负筋锚入边支座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当水平段已满足时,此端同另一端直钩。

5.6.5.6板中分布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板中分布筋配置在受力钢筋弯折处(楼梯板等)及直线段内,梁截面范围内可不配置;板上部分布筋位于受力筋下侧,板下部分布筋位于受力筋上侧。

5.6.5.7板洞口加筋:当洞口尺寸≤300mm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洞口尺寸>300mm时,应设洞边加筋,按平面图所示的要求施工。当平面图未交待时,一律按如下要求:洞口边每侧2根,其截面积不得小于被洞口截断之钢筋面积,且不小于2C12,(如洞口在支座附近,负筋也被截断,上下层均设置)长度为单向板受力方向以及双向板的短跨方向沿跨度通长,并锚入梁内,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以及双向板的长向洞口加筋长度为洞宽加两侧各30d。

5.6.5.8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5.6.5.9板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搭接。对于无梁楼盖,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4跨度范围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2跨度范围搭接。

5.6.5.1工艺操作流程

5.6.5.2在楼梯已支设好的底板模板上,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规格间距弹上钢筋的位置线,并在弹线前将基层清理干净,将钢筋上附着物清理干净,钢筋绑扎时要求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叉点均必须绑扎不允许漏绑与缺扎。

5.6.5.3底铁钢筋绑扎完毕后,绑扎扣筋、马凳铁,并在马凳铁与负弯矩筋绑扎前先垫好保护层然后着绑扎面筋。

5.6.5.4楼梯受力钢筋锚固同板的要求。

5.6.6钢筋预埋及加密

①构造柱、抱框柱:在楼板相应位置预留后浇洞,洞口大小同构造柱、抱框柱截面尺寸。

②拉结筋:在砌筑墙对应结构砼墙上预埋水平方向贴模箍,A8@500,箍筋宽度为≥砌筑墙厚。填充墙砌筑时,将A6拉结筋与贴模箍单面10d焊接。贴模箍需与附加钢筋点焊牢固,防止打砼时偏位。

③配筋带:在砌筑墙门窗洞口顶部、外窗台位置对应的结构砼墙上预埋一个A12水平方向贴模箍,箍筋宽度为≥砌筑墙厚。填充墙砌筑时,将A10配筋带钢筋与贴模箍单面10d焊接。贴模箍需与附加钢筋点焊牢固,防止打砼时偏位。

5.6.6.3砌筑工程施工开始时,对原结构时预埋的构造柱钢筋进行整理待用,如其因位置不准等因素无法使用时,用植筋的方法进行补救,具体施工方法详见《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6.1.钢筋原材料(含钢筋、钢板、型钢及焊条、焊剂等)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备齐出厂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6.2根据施工图纸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位置、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负筋的位置应正确。

6.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接头质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锚固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应正确。

6.4检查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6.5检查钢筋应绑扎牢固,无松动变形现象。

6.6钢筋的调直、平直、冷拉、切断、弯曲、焊接等半成品加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应按工程使用部位和规格、形状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注明钢筋编号、规格、尺寸和使用部位。

6.7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颗粒状、片状锈蚀和飞边、翘边、裂纹、损伤及泥浆油漆污,如有均须进行处理。

6.8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6.9钢筋工程有设计变更项目时,必须先办理设计变更单手续,并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制。

6.10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标准,详见下表: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做好隐检工程记录。

7.1钢筋机械的使用安全

7.1.1进入现场的钢筋机械在使用前,必须经项目工程部、安全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作业,并在机械旁挂牌注明安全操作规定。

7.1.2钢筋机械必须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设置机棚和排水沟,防雨、防砸、防水浸泡。焊机必须接地,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7.1.3钢筋加工机械要设专人维护维修,定期检查各种机械的零部件,特别是易损部件,出现有磨损的必须更换。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

7.1.4钢筋加工机械处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保证操作人员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下操作。在进行加工材料时,弯曲机、切断机等严禁一次超量上机作业。

7.1.5钢筋拉直盘圆时,必须用专用卡具,两端设挡板(或挡栏),沿线须设围栏,禁止人员通行。

7.1.6切断机切断钢筋时,要待机械运转正常后,方准作业。活动刀片前进时禁止送料,并在机械旁设置放料台。机械运转时严禁直接用手靠近刀口附近清料,或将手靠近机械传动部件上。

7.1.7打磨钢筋的砂轮机开机前检查砂轮罩、砂轮片是否完好,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对有裂纹的砂轮严禁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砂轮片运转切线方向的旁侧。用砂轮片切割时压力不宜过大,切割件固定必须牢固。切忌使用劣质砂轮片。使用手持砂轮机时,要佩带绝缘手套及防护墨镜。

7.1.8滚压剥肋直螺纹加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经“三级”安全教育后方能上岗。操作前应对压圆设备及滚丝设备进行检查及试运转,符合要求方能作业。操作人员不能硬拉压圆机的油管或用重物砸压油管,尽可能避开高压胶管的反弹方向,以防伤人。

7.1.9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有专人负责。

7.2钢筋吊运的安全要求

7.2.1塔吊在吊运钢筋时,必须将两根钢丝绳吊索在钢筋材料上缠绕两圈,钢筋缠绕必须紧密,两个吊点长度必须均匀,钢筋吊起时,保证钢筋水平,预防材料在吊运中发生滑移坠落。塔吊在吊运钢筋时,要派责任心强的有证信号工指挥,不得无人指挥或乱指挥。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面1米以内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7.2.2成批量的钢筋严禁集中堆放在非承重的操作架上。只允许吊运到安全可靠处后进行传递倒运。

7.2.3短小材料必须用容器进行吊运,严禁挂在长料上。

7.2.4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7.3钢筋绑扎的安全要求

7.3.2在进行墙、柱、梁钢筋绑扎时,搭设的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撑,上铺脚手板。上端防护高度不小于1.2m,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杆。操作架上严禁出现单板、探头和飞跳板,必要时操作工人系挂安全带。

7.3.3操作架上严禁超量堆放钢筋材料,堆放量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20kg。

7.4钢筋焊接的安全规定

7.4.1氧气瓶不得爆晒、倒置、平使,禁止沾油。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同焊工操作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7.4.2钢筋电渣压力焊施工时所有输电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维修焊接设备时,必须在切断电源之后进行;操作者需要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运输和吊卸设备过程中应避免碰撞;焊接电源应放置于通风良好和干燥地方,所有电源线特别是控制线避免硬拉损伤;焊接夹具避免重物挤压。

7.4.3安全员对钢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部位、薄弱环节以重点控制,做到现场安全时时有人监督、指挥。

8.1.1原材、成型钢筋应按地下(或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按指定地点摆放,堆放场地用混凝土硬化并用垫木(高度200mm)垫高并按一头码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为了方便对成型钢筋检查及方便清料,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进场时间、钢筋规格、长度、产地、受检状态、检验人等;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规格、钢筋简图、使用部位、受检状态、加工制作人及检验人等。

8.1.2土建、水、电、空调以及消防等各专业工序协调,排出工序流程图表,各专业严格按流程图施工,严禁违反程序施工,各专业插入施工时,对已施工完毕的钢筋要注意保护。

8.1.3防止钢筋污染:在浇注梁板混凝土前用特制的钢筋套管或白色塑料布将钢筋保好,高度不得小于500mm,以防止墙柱钢筋被污染,如有个别污染应及时清理混凝土浆,保证钢筋表面清洁。

8.1.4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妥善保护外露的防水层。绑扎墙柱筋时应事先在侧面搭临时架子,上铺脚手板。绑扎钢筋人员不准蹬踩钢筋。底板、楼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镫绑牢固,防止操作时蹬踩变形。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8.1.5模板板面刷脱模剂时,要在地面事先刷好,防止污染钢筋。

8.1.6通道临时铺木板,浇筑楼板混凝土时,上铺钢跳板,边浇边撤。

8.1.7墙体、楼板混凝土浇筑时要求设置专门看筋人员,对于钢筋偏位应及时较正、甩茬钢筋沾染泥浆应及时用湿抹布清理干净。

8.1.8机电管线预留预埋需要切断钢筋或使钢筋移位,严禁随意割断钢筋,必须报责任工程师或技术工程师批准,按设计要求设置加强钢筋。

8.2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8.2.1钢筋焊工须持证上岗,进行钢筋焊接时GB∕T 38837-2020标准下载,电焊机须二次线到位。

8.2.2钢筋机械操作工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8.2.3墙体钢筋的绑扎应搭设操作架,严禁踩在钢筋上绑扎,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架子搭设符合安全技术规程。

8.2.4各种机械没有电时,应叫专职电工处理,禁止私拉乱接。

8.2.5严格遵守工地制定的其他安全规章制度。

DB45/T 1958-2019标准下载8.2.6施工时应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烟尘、噪音。

8.2.7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制度和措施要做到人人皆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