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50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T050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57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T050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说明:1)I型防水套管适用于铸铁管和非金属管;II型防水套管适用于钢管;III型适用于钢管预埋。将翼环直接焊在钢管上。

2)套管内壁刷防锈漆一道。套管必须一次浇固于墙内。

3)套管L等于墙厚且大于200mm,如遇非混凝土墙应改为混凝土墙2010 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墙厚小于200mm,应局部加厚至200mm,更换或加厚的混凝土墙其直径比翼环直径大200mm。

4)h为最小焊件厚度。

(1)本图一般适用于管道穿过墙壁处受有振动或有严密防水要求的构筑物。

(2)套管部分加工完成后在其内壁刷防锈漆一道。

(3)套管必须一次浇固于墙内。

(4)套管L等于墙厚且不小于300mm;如遇非混凝土墙应改为混凝土墙,混凝土墙厚不大于300mm时,更换或加厚的混凝土墙,其直径应比翼环直径D6大20mm。

(5)h(焊缝高度)为最小焊件厚度。

(2)群管穿墙防水做法:

8.4.5.1主控项目

(1)细部构造所用的接缝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穿墙套管的细部构造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查隐蔽验收记录。

8.4.5.2一般项目

(1)穿墙套管止水环与主管或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防腐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查隐蔽验收记录。

(2)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密封材料应嵌填密实、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下塌现象。

8.4.6.1钢套管、穿墙管在运输、堆放、吊装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8.4.6.2钢套管、止水环等表面应及时涂刷底漆和面漆,其与混凝土结构间的空隙应及时灌填密实,防止锈蚀。

8.4.6.2穿墙管伸出外墙的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回填时将管道损坏。

8.4.7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单相电源线必须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三相电源线必须使用四芯软橡胶电缆;接线时,缆线护套应穿进设备的接线盒内并予以固定。

(2)施工作业区域的予留洞口、电梯口、临边或深井,亦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上下交叉作业时,应有防护隔离措施。

(3)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应上锁。

(4)振捣器电源线、开关、胶皮线要经常检查,防止破损漏电伤人。操作人员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5)制作和安装穿墙管道施工用电,应由专人负责安装、维修和管理用电设备和线路。用电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6)在进行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胶鞋,以防操作时漏电伤。在地下室及深坑内进行焊接作业,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咽气中毒。

(7)安装钢套管、穿墙管等构件时,绑扎必须牢固,以防脱落伤人。

(8)夜间施工,现场及施工道路应装有充足的照明设施。

(10)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坚持文明施工。

8.4.8.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4.8.2试水记录。

8.5坑、池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8.5.1.1坑、池储水库宜用防水混凝土,内设其他防水层。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防水层。

8.5.1.2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见图8.5.1.2)。

图8.5.1.2底板下坑、池的防水构造

8.5.1.4地下底板的坑、池施工同地下室底板。8.5.2施工准备8.5.2.1技术准备

编排施工组织设计,健全配并确定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

8.5.2.2材料要求

(1)坑、池所用钢筋品种中,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使用前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混凝土外加剂必须具有合格证和复检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5)混凝土搅拌水符合《混凝土拌合使用水标准》JGJ63规定。

8.5.2.3主要机具

(1)自拌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计量器具、插入式振动棒、平板式振动器、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等。

(2)其他机具:钢筋加工机械、模板加工机械、电焊机等。

8.5.2.4作业条件

(1)坑、池施工位置具备“四通一平”条件,满足施工要求。

(2)技术、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3)坑、池的排水和降水满足施工要求。

8.5.3材料和质量要求

8.5.3.1材料的关键要点

(1)坑、池防水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必须进行检验并符合现行检验标准。

(2)根据施工图编制材料的使用数量,进场的时间计划。

(3)使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应有开盘证明”。

8.5.3.2技术关键要点

(1)钢筋:钢筋绑扎牢固、留足保护层、绑扎的几何尺寸和质量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质量标准。

(2)模板:模板平整、拼缝严实不漏浆,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承担浇灌混凝土时承受物体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3)混凝土: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计量准确、防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掺入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在120~150s间。采用商品混凝土或混凝土搅拌至现场较远时要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常温下半小时内运到现场于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积水和污物,自落高度不得超出1.5m,否则加串筒或溜槽等进行浇筑,浇筑时每层厚度不超过30~40cm,两层间隔时间不超过2h,夏季进相应缩短。

8.5.3.3质量关键要点

(1)混凝土浇筑密实、成型精确,无渗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8.5.4.1工艺流程

浇筑坑、池垫层→在垫层面上确定坑、池位置→防水层施工→绑扎钢筋→支撑模板→浇灌混凝土→覆盖保湿养护。

8.5.4.2操作工艺

(1)浇筑混凝土垫层,复核坑、池的位置经检查无误后进行防水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选防水层工艺和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绑扎钢筋、模板支撑、浇灌混凝土,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面覆盖保湿养护。

(2)工艺过程设计如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

(3)施工过程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砂、石用量要严格控制。

8.5.5.1主控项目

(1)坑、池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无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查隐蔽记录。

(2)混凝土底板、壁板混凝土内实外光,如施工过程中有质量缺陷时有完整的处理方案或措施并保存记录。

8.5.5.2一般项目

(1)坑、池模板必须牢固、严实、平整、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混凝土成形的几何尺寸。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

(2)钢筋必须除锈、位置正确、绑扎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面无渗漏、洁净、干燥、符合设计要求。

8.5.6.1坑、池混凝土浇筑完后12h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ºC时不得浇水养护。

8.5.6.2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混凝土面上踩踏或作其他作业。

8.5.6.3钢筋绑扎完后及时进行模板施工,有积水时及时清除积水防止钢筋锈蚀。

8.5.7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单相电源线必须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三相电源线必须使用四芯软橡胶电缆;接线时,缆线护套应穿进设备的接线盒内并予以固定。

(2)施工作业区域的予留洞口、电梯口、临边或深井,亦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上下交叉作业时,应有防护隔离措施。

(3)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应上锁。

(4)振捣器电源线、开关、胶皮线要经常检查,防止破损漏电伤人。操作人员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5)在进行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胶鞋,以防操作时漏电伤。在地下室及深坑内进行焊接作业,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咽气中毒。

(6)使用溜槽和串筒下料时,溜槽与串筒必须固定牢固,人员不得站在溜槽帮上操作。

(7)夜间施工,现场及施工道路应装有充足的照明设施。

(8)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

(10)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SJ 51427/14-2016标准下载,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坚持文明施工。

8.5.8.1混凝土施工质量记录。

8.5.8.2混凝土强度报告(有防水要求时有抗渗试验报告)。

8.5.8.3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8.5.8.4水泥、砂、石、外加剂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保利海上罗兰屋面工程施工方案8.5.8.5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记录。

8.5.8.6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或记录。

8.5.8.7混凝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