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标准.pdf

广东省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984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广东省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标准.pdf

4.1.1~4.1.2:工程建设程序资料应检查规划许可证、施工图 审查合格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表(或建筑工程质量 监督申报书)、施工许可证、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备案 文件等的完整性及先后次序。勘察设计资料应检查其合理性和 完整性。施工资料应检查其及时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监理资 料应检查其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全面性,以及其发现问题、对问 题处理的闭合性。使用资料应检查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

4.2.1,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鉴定的制药因素很多:有的建筑 物正在使用,鉴定所需的检查与检测作业无法按需实施:有的 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资料真假难辨:有的鉴定所需的时间和 费用不足等因素影响鉴定工作的正常运作。不少项自的鉴定难 以做到用事实、数据说话而更象传统中医把脉诊病。为使“房 室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本标有别于其他 鉴定标准增加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宏观情况初步调查内容,主 要考虑: 1每一幢建筑物都有自己已的时代烙印。1978年前建造的建 筑物,由于国家物资紧缺,设计标准低,基本不做抗震设防, 日这时期的建筑工人系质相对文较高,施工作业也较规范,混 疑土结构中收缩和温差应力裂缝相对较少而受力裂缝相对较多, 建筑物安全储备总体不高。改革开放之后,工程建设规模急剧 膨胀,专业训练不足的农民工大量地进人建筑市场,政府相关

管理未能及时跟上。1978~1992年建造的建筑物不仅设计标准 低,而且施工不规范的现象也较多,重天质量事故频发,混凝王 结构中最小配筋率、钢筋锚固和抗剪强度尚题很突出。1992~ 2003年采用1989系列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物,其结构设计安全 储备比采用1974系列规范设计的高但比采用2002系列规范设计 的低。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厂东推厂使用泵送混凝主工艺以 来,混凝土结构收缩开裂现象很普遍; 2已有文献显示:工程建设程序得以贯彻落实,工程质量 较有保障,重天质量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反之亦然; 3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务采用直接发包的方 式,其工作质量较层层转包容易控制。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施工 发包方式蛋然减少施工减料可能,但因利润空间小:施工队伍 特别是一线管理人员的素质就不一定高: 4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情况,主要负责 人的资格情况也是厂解建筑物质量的重要信息。 显然,鉴定人员通过初步调查了解上述信息,对编制有针 对性的现场检查与检测方案:客观评价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能是 有益的。

4.2.2地段类别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规

JCT170-2012 E玻璃纤维布类。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50011规定分类。

4.2.3本条中的使用历史

4.3.3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不言而 喻。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应该与建筑体形、荷载大小,结 构型式、地质条件、室内地坪使用要求和周围环境情况相匹配 建筑平面凹凸多变且采用天然地基时容易在内转角处产生较大 沉降量:荷载差别太大时,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容易出现较 大的沉隆差:软弱地基上采用无筋 展基础时调整不均匀流降

5.1.1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工程实践经验表明

5.1.1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工程实践经验表明 建筑结构的使用工况往往被忽视,超载使用、缺乏正常的维护 保养是建筑物损伤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强调使用工况的检查 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现场检查也包括了外观质量,变形和开 裂等内容。

的适用性问题。自前结构构件某些参数有多种检测方法,各种 检测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偏差,因此, 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选择相应的检测 方法,并在检测鉴定方案中明确。当采用非标检测方法时,应 在方案中表明非标检测方法的自的、原理、方法、数据采集及 评价等信息

实性是建筑物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可作为检测鉴定的重要依 据,因此,根据建设程序是香完整、结构图纸和施工技术资料 的是否齐备且真实,将鉴定检测的抽样分为A和B两类。 对手A类建筑,由手建设程序完整且图纸、技术资料齐全 抽检自的主要是验证技术资料的可靠性,故抽检数量可参照新 建工程,即参照《混凝士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 50204和相关检测规范:对于B类建筑,图纸、技术资料有缺 失,抽检数量适当增大,根据一般的工程经验,在A类建筑的 基础上增加检测量。 建设程序不完整及无结构设计图纸的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安 全性检测鉴定,可参照本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

5.1.4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测抽样方案的制定原则。检

也就是委托鉴定的范围:对于材料强度、几何尺寸、配筋等参 数的检测采用抽样评价的方式:对于结构损伤采用全数普查的 方式:对于连接构造抽样检查的方式

5.1.5为了避免实体检测对结构的损伤应根据实际情

可能选择无损检测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半破损或破 法验证。

5.1.7本条规定现场检测应做好安全防护,保证检测和其他相

5.1.7本条规定现场检测应做好安全防护,保证检测和其他相 关人员的安全。

5.2.9~5.2.11规定了图纸测绘的基本要求。

5.3.3:oS≤R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现有计

5.3.3:S≤R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现有计 算技术未能够全面反映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仅凭R YoS的比值评判既有建筑基础结构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易出偏

颇。因此,对于上部结构整体性较好、或基础整体性较好的晚 有建筑物,基础结构承载力的判定应以工况为主R/.S的比值 为铺。但对手跨度较天的单层厂房柱下独立基础之类的基础结 构,由手上部结构刚度小,基础计算简图与实际工况较接近, 采用R/S<1作为判定基础结构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并作为进 一步检查与检测的依据是可行的

构,由手上部结构刚度小,基础计算简图与实际工况较接近 采用R/YcS<1作为判定基础结构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并作为进 一步检查与检测的依据是可行的。 5.3.4施工资料的可信性应根据4.3.1建设程序落实情况 4.3.9~4.3.16施工资料完整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检查情况并 结合现场检查检测结果与原资料比较的符合情况综合分析判定。 5.3.5既有建筑物基础开挖检查与检测结果可作为了解施工 质量的资料,但由手开挖深度有限,耕基础结构安全性评级仍 应结合资料检查情况和地基基础工作状态综合考虑。 5.3.6~5.3.8由于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已隐蔽,直接检测 基本需要开挖:操作难度较天,工程实践证明,地基基础及具 边坡的稳定性可从沉降、水平变形等宏观参数来量化反映,往 生比直接开挖检测更有效,这些参数的获取操作性更强。 5.3.9明确给出四种情况下可不作补充岩土工程勘察并给鉴定

基本需要开挖:操作难度较大,工程实践证明,地基基础 边坡的稳定性可从沉降、水平变形等宏观参数来量化反映 往比直接开挖检测更有效,这些参数的获取操作性更强

5.3.9明确给出四种情况下可不作补充岩土工程察并给

单位留下综合分析判断的余地。隐含的前提条件是:使用活 可载基本送到设计要求:对于民用住宅和办公楼,使用活荷载 所占比例较小,一巨使用即可认为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其 他建筑的使用荷载应按实际情况测算判定:②使用时间不少于2 年:③使用效果为建筑物未见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主要考虑: 1一般多层建筑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与最终沉降量之 比:砂土地基可认为已完成80%,花岗岩残积土和其他低压缩 生可认为完成50%~80%,建造在这类地基上的建筑物使用2 年后的剩余沉降量可以忽略。 2采用挤密原理设计的振冲桩和砂石桩,其实质是地基中 设置砂石散体材料后士的孔隙比减少:只有砂土地基才能在挤 密过程达到孔隙比减少的挤密效果(碎石王一般不作挤密处 理):粉土、黏性土等其他地基设置砂石散体材料属于置换原

理,应另当别论。 3出现地面沉降的地基必然属于欠固结地基,根据珠海地 区工程资料,欠固结地基上的桩基础一旦沉降,10年内难以稳 定,故不予包括在内:对于正常固结地基上的桩基沉降出现一 般较早,如果2年内不出现明显沉降,2年后的沉降量将更小, 也可忽略。

5.4.2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很多,根据广东省大量的鉴定工 程实践经验、回弹法钻芯法、回弹一钻芯修正法、超声回弹 综合法应用较多,且反映良好。

5.4.3既有建筑物结构构件钢筋力学性能的检验是一个难点

工程上一的做法有3种:一是根据钢材的形态,判断钢材的 型号、查找相关规范,确定钢材的强度,可称之为经验判断法: 由于无法确认钢材的类型,因此有较大的误差。此外,采用这 种方法需要检测人员对钢材有很深的了解。三是采用表面硬度 法进行现场检验,如里氏硬度法。这种方法现场操作有一定的 难度,且有定的适用范围。三是现场取样试验法,这种方法 对结构有损伤,修复的难度大,此外,结构中的钢筋已处于受 力状态,其变形性能发生变化,测试结果也有一定的误差。 5.4.4构件的轴线偏差既包括水平构件的轴线偏差,也包括竖 可构件的轴线偏差。一般来讲:水平构件的轴线偏差比较容易

5.4.4,构件的轴线偏差既包括水平构件的轴线偏差,也包

向构件的轴线偏差。一般来讲,水平构件的轴线偏差比较容易 控制,通常是满足要求的。竖问构件的轴线偏差控制不好、则 影响竖向力的传递,引起局部应力集中,在工程鉴定中,我们 曾发现上下层柱的轴位偏差达30%,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因此, 在本标准中规定对构件的轴线偏差的检测做了相应的规定。

5.4.5结构构件的配筋检测强调了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雷达波法

等无损检测方法与局部凿除钢筋保护层核对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对手不同构件,明确配筋检测

5.4.6本条规定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构造检测的要求,应

出,由于技术手段的局限,例如钢筋的锚固长度,连接等项目, 自前仍然无法检测,节点的配筋和核心区的混凝主强度也无法 检测。因此,在工程鉴定中,有赖于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结构使 用工况、变形和裂缝等表象进行综合判断

.4.7~5.4.8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缺陷及损伤对手混凝王结构

构件的安全性有较大影响,这两条强调了缺陷及损伤检测的基 本内容及要求。一般鉴定人员容易忽视结构构件缺陷的检测, 事实上,既有建筑物结构构件混凝土表面一般有装饰层,肉眼 难以观察,采用超声法、雷达波法探测是可行的办法。因此 本标准规定,当怀疑混凝主构件有缺陷时,应进行相应检测

5.5.2钢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其材料较为单一,工 程鉴定实践经验表明,既有建筑物中的钢结构的材料性能、连 接与构造,构件的尺寸与偏差等参数与新建相比变化不大,故 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

5.5.3钢结构的材料性能是钢结构鉴定工作的基本内

结构同批的钢材或者直接从结构中取样来检验较为可行、有效, 但取样时应注意安全

5.5.4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构件通常工厂制

现场拼,构件截面具有多样性且形式复杂,因此需要检测多处 的截面尺寸值。

5.5.5钢结构的连接与构造是钢结构鉴定的重点内容。钢

的连接类型较多,比较常用的有焊接、焊钉(栓钉)、螺栓(高 强度螺栓)等,每种连接类型的检测均有相应的检测或验收标 佳,检测时可参照相应的标准。

5.5.7钢网架由于其轻便、易于安装等特点越来越得到广泛运

5.5.7钢网架由于其轻便、

用,与常规钢结构相比,节点的承载力、钢管杆件的壁厚、杆 件的不平直度和钢网架的挠度等项自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天, 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测。

5.6.1本条参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CB/T50344的相 关内容。砌体结构的检测依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B50203、《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技术规程》JCJ/T136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CB/T50135等。 5.6.2~5.6.4规定了材料性能、构件的尺寸与偏差和连接与 构造的检测要求。其中,砌筑砂浆强度的方法有多种,实践证 明人法比较方便实用且可靠。构造检测是砌体结构鉴定的重 要内容,内容较多,本条规定了实践中总结出来比较重要的内 容。

5.6.5缺陷和损伤是砌体结构鉴定的重要内容,一般容

5.7结构构件的变形和裂缝检测

5.7.1结构构件的变形是判断结构构件工作状况的重要指 必须满足在正常使用极限状体下的验算要求。而在实际工作 多被鉴定人员忽略,因此,本标准规定在结构检测时,必须 测水平构件的挠度和竖向构件的倾斜或侧移

5.7.2~5.7.3结构变形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具体可参见

筑变形测量规范》JC8,但天量的鉴定工程实践表明,条文中 列出的方法比较实用。考虑到既有建筑结构的变形包含施工偏 差,一般情况下没有施工完毕的初始值,鉴定人员应根据经验 加以判断。

7.4~5.7.7裂缝的检测与监测是鉴定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此,必须规范裂缝的检测与监测的方法。此外,相当多的鉴 技术人员习惯于用文字来描述裂缝的性状,实践表明,用文 描述结合裂缝分布图来表述更清晰、准确。

6.1.1对于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分析,所取用的荷载和作 用和拟建建筑物是不同的,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拟建建筑物各种 荷载和作用的统计参数都是以设计基准期T=50年为依据得到 的:而既有建筑物结构构件采用基于结构自标服役期的极限状 态计算方法验算其承载能力,因此荷载和作用的标准值需要对 其概率分布调整后重新确定,使其能更好地反映结构上荷载和 作用的实际情况,这与《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CB50023是一致的。需要说明的是,荷载和作用调整前后的建 筑结构可靠度水平是不变的应符合《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 标准》CB50153的要求。 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鉴定的结构分析时,荷载和作用可 按6.3和6.4节调整。但对不按正常建设程序施工或存在改扩建 情况等的既有建筑物进行结构分析时,不应考虑自标服役期对 楼(屋)面活荷载和作用的折减。 6.1.2自标服役期的确定应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和现行规范的要 求,鉴定单位在应用自标服役期对荷载和作用调整时应依据充 分,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自前,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广东省存在未报建而提前开 工或工使用的非法建筑,政府考虑到历史原因与现实情况 采取了多种方法予以解决,其中通过补办相关手续,使之合法 化是一种途径,亦即对部分符合条件(用地、规划、消防、建 设等)的房屋,可以补办房产证。虽然这与当前工程建设的法 律法规、规范标准矛盾,但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否则,若无视

求,鉴定单位在应用目标服役期对荷载和作用调整时应依据充 分,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自前,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广东省存在未报建而提前开 工或竣工使用的非法建筑,政府考虑到历史原因与现实情况 采取了多种方法予以解决,其中通过补办相关手续,使之合法 化是一种途径:亦即对部分符合条件(用地、规划、消防、建 设等)的房屋,可以补办房产证。虽然这与当前工程建设的法 律法规、规范标准矛盾,但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否则,若无视

大量非法建筑的使用,**就**:若强拆,则不可能也不现 买。对手这类建筑的房屋安全鉴定,:应依据现行相关斯察、设 计、施工验收等规范标准,不能套用本标准,在结构分析时 不对荷载和作用进行折减。 2现行设计规范对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有规定,但现存大 量既有建筑物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却普遍在役。 因此,鉴定人员依据设计图纸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荷载 和作用折减,应告知委托方并取得同意。 3当建筑物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而需要继续使用或委托方要 减少剩余使用年限时:鉴定单位应与委托方协商自标服役期 并在合同和报告中明确。

6.1.3自前业界主流观点,对于包括改变使用条件和功能在

的改扩建建筑物的结构分析应依据现行规范。考到改扩建工 程可能采用新材料,其恒载标准值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CGB 50009未规定的:因此本标准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6.2.1~6.2.3结构复核时,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儿何尺寸、 配筋等参数应按实际检测结果取用。当材料性能、儿何尺寸、 配筋等参数的施工偏差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充许范围之内时 可按原设计取值。 当抽检的数量足以对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指标进行批量评 定,且批量评定结果高于设计要求时,可以批量评定结果作为 结构分析的参数。

6.3.1当建筑物不存在改扩建(包括改变使用条件和改变使用 功能)时,结构分析时的荷载应根据建筑物现在的状况确定, 当建筑物存在改建、扩建情况时,荷载应根据建筑物改扩建后 预定的使用状况确定。

最大荷载稳定且位置不变,可取其荷载的最大值作为恒载标准 值。

6.3.3本条规定了不同自标服役期的民用建筑的楼(屋)

荷载标准值的修正系数。修正系数适用于对住宅、宿舍、旅馆 和办公楼等普通民用建筑,不宜用手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 建筑以及书库、档案馆等荷载密集的建筑。 既有建筑物的自标服役期一股不同于设计基准期,因此楼 屋)面活荷载的标准值取值应对其概率分布调整后重新计算确 定。在既有建筑的目标服役期「O,T内,最大荷载Q的概 率分布函数F()可用下式表示:

XO 任意时点荷载Q的概率分布函数: mT [0,T]内荷载Q的平均出现次数。

由活荷载在自标服役期内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个分位值可 角定活荷载的标准值。本标准该分位值的取值与现行《建筑结 荷载规范》CB50009的取值相一致

6.3.4~6.3.5由于没有工业建筑楼(屋)面活荷载和吊

6.3.6本条规定了不同目标服役期的基本风压值的修正系

对应于不同目标服役期的基本风压值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的计算方法确定,其中重现期为50年的基本风速 用重现期为目标服役期对应的最大风速代替。

5.1当既有建筑物的实际结构布置、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节

6.5.1当既有建筑物的实际结构布置、结构构件截面万

5.1当既有建筑物的实际结构布置、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节 连接等与原设计要求不一致时,应按实际的结构布置和构件 成面尺寸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当既有建筑物的使用功

能(荷载)与原设计要求不一致时,应按实际使用功能(荷载) 进行结构分析。 当材料性能的劣化(如钢筋锈蚀导致其与混凝王的粘结破 环等):和损伤(如混凝王构件开裂)可能影响结构构件的安全 生时,或者结构构件的工作环境(如高温、侵蚀)对材料性能 存在不利影响时,或结构变形过天而产生附加应力时,、应在结 构分析时予以考虑。

6.5.2在所有的情况下均应对结构整体进行分析。结构中的

要部位、形状突变部位以及内力或变形异常变化的部分,应另 外进行更详细(如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局部分析或进行结构荷 载试验验证。

6.5.3对于受力状况复杂的结构构件,可以综合整体结构分

析、局部详细分析(如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荷载试验等 结果,对其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7.1.1目前国内对既有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买用鉴定法、模糊评定法和概率论方法。近年来可靠性鉴定理 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这些进展都局限于结构构件 层次上,在结构体系方面采用概率论方法计算体系可靠度,由 于条件众多和计算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尚难应用。本标准考虑 到现行国标在体系可靠度评价的欠缺,将简化的层次分析法和 买用鉴定法、概率论方法相结合,其可行性和实用性都较国标 有所提高。 将建筑物分层是一种简化的层次分析法。首先,引入层的 靓念易于结构工程师对建筑的层次性的把握:其次,在结构设 计中,层间的关系往往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关键。这样在评定建 筑物安全等级的时候思路就清晰了(构件一层一整体):第一 采取极限状态法评定每个构件的安全性等级:第二,评定每 层的安全性等级:第三,评定建筑安全性等级。 7.1.2:如果建筑物有地下室底板,则将地下室底板和相应的地 梁合并到基础层一并考虑。当地下室底板标高超过基础承台标 高0.5m时,可将地下室底板和相应的梁当作基础层上面的另外 一层。 7.1.3,由于引人了层的概念,所以不同层次的评级的符号有所 区别,构件层次的等级是a、b、C.、d.4个等级;层内主要构 件安全性等级、一般构件安全性等级、层间结构侧向位移等级 和地基基础层的评级,由于是为评定层的结构安全性等级而服 务的,所以其符号为A。、BCuD;到了建筑物整体层面

梁合并到基础层一并考虑。当地下室底板标高超过基础承台机 高0.5m时,可将地下室底板和相应的梁当作基础层上面的另 层。

7.1.3由于引人了层的概念,所以不同层次的评级的符是

区别,构件层次的等级是a、b、c.、d.4个等级;层内主要利 牛安全性等级、一般构件安全性等级、层间结构侧向位移等 和地基基础层的评级,由于是为评定层的结构安全性等级而 务的,所以其符号为A。、B、C、D;到了建筑物整体层面 层的结构安全性等级,结构整体性等级、结构侧向位移等级

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是为评定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等级服 务的,所以其符号定为A。、B.、C.、D.:最后给出的建筑物安 全性等级定为AB、C、D.4个等级。其中和国家标准概 念相同的等级符号,就是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相应规定给出的。

2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评

.2.1~7.2.4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292和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144的相关规定给出

7.3!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评级

7.3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评级

3.1~7.3.4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292和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144的相关规定给出

7.4砌体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评级

7.4砌体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评

7.4.1~7.4.4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292中 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的相关规定给出

5地基基础层的安全性评级

,5.1~7.5.4带安说明的有: 1场地和地基的抗震稳定性不符合要求时不一定有即时危 险,应单列处理。 2靠近河岸、边坡等临空面的建筑物场地稳定性在出现问 题前有的没有征兆,也宜单列处理。 3、影响地基基础安全等级的因素很多,7.5.3给出考虑问 题的方向和评级的主要条款,并留下兜底条款由鉴定单位结合 当地工程经验进一步完善。在7.5.3条中还需说明的有: (1)能够较好反映地基基础工况的参数是沉降量或流降差 由于我省天多数既有建筑物在施和使用期间未做沉降观测 鉴定阶段难以获得系统的沉降观测资料:无法准确掌握建筑物

7.6结构层的安全性评级

7.6.1采用分开层内主要构件、,层内一般构件以及层间结构债

7.6.1采用分开层内主要构件层内一般构件以及层

1.6.米用分开层内主要构件、 层内一般构件以及层间结构便 向位移等级这3个项自进行层的安全性等级评定是和国家标准

向位移等级这3个项自进行层的安全性等级评定是和

7.6.5工业建筑结构的层间侧向位移等级,由于国家标准有较

7.6.5工业建筑结构的层间侧向位移等级,由于国家标准有 为完善的表述,这里就直接参照《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144中表7.3.9给出了等级限值。

GB50144中表7.3.9给出了等级限值。 7.6.6层的安全性等级(不含基础层)由取为层内主要构件 全性等级和侧向位移等级的较低值:然后根据层内一般构件 全性等级进行调整,这是和国家标准相符合的

7.6.6层的安全性等级(不

7.7 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评级

7.7.1在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评级中考虑维护结构系统的安 全性等级是为了规范的延续性。由于围护结构非主体结构,所 以在实际操作中,工程师如果认为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对维护 结构进行安全性评级,而是把围护结构的承重部分纳入到每层 中作为主要或者一般构件进行考虑。 区别手民用和业建筑两个国家标准的围护结构系统的安 全性等级,本标准定义了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以便于 统一化。 7.7.2民用建筑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即为其系统承重部

分的安全性等级,可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50292第6.4节进行评定,对应的4个分级即为7.7.1定义的 个分级。

7.7.3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为其承重围护结

的承载力功能评定等级和非承重维护结构的连接功能评定等 的较低等级,可依照《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 7.4节进行评定

7.8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评级

7.8.1采用层的结构安全性等级、结构整体性等级、结构整体

7.8.1采用层的结构安全性等级、结构整体性等级、结构整 厕向位移等级和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等4个项自进行 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评定是和国家标准相符的。评定的思

是首先由层的安全性等级、结构整体侧向位移等级的低者确定 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然后根据结构的整体性等级对建筑 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进行调整:最后再根据围护结构系统的安 全性等级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进行进行调整。

7.8.2结构整体性等级的概念和国家标准是一样的,等级评定

的标准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和《工业 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144中的相关规定给出:

7.8.3民用建筑的结构整体侧向位移等级的评定,根据实际

测值和计算值来综合评定。表7.8.3的位移限值参照《民用建 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292第6.3.5条的顶点位移限值给出 由于相关设计规范并无顶点位移的计算位移限值要求,所以该 条规定:只有当检测值没有超过表7.8.3的位移限值,且每层 的层间位移计算值均满足表7.6.4计算位移限值要求时,方可 评为A级

鉴定标准》GB50144有较为完善的规定,这里就直接参照《 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144中表7.3.9给出了评定等 限值。

7.8.5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取为所有层的结构安全

和整体侧向位移等级的最低值,然后在根据结构整体性等级进 行第一次调整,这是和国家标准的思路是一致的。 7.8.6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根据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 级做第二次调整。本条的表述涵盖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 准》GB50292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规定的

和整体侧向位移等级的最低值,然后在根据结构整体性等级进 行第一次调整,这是和国家标准的思路是一致的。

级做第二次调整。本条的表述涵盖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 准》GB50292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规定的 各种情况,、并作了相应调整,其中有两点区别 (1)如果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是A而围护结构系统的 安全性等级是C时,:《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292中 将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调整为B或C但《工业建筑可 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则只能降为C此时本规定与《民 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292相同

(2)如果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是B.而围护结构系统的 安全性等级是C.时::《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292中 将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等级降为CQ/SY 06520.4-2016标准下载,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 标准》CB50144则能根据实际情况定为B或C:此时本规定 则与《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CB50144相同。 由此可知,本标准在参照两项国家标准的同时,能让工程 师在评定中能更实事求是地给出评定的结果

8.0.1为使检测鉴定报告有较高的质量,本条规定了报告的编 写原则,以使检测鉴定报告表达清楚和规范,强调了检测鉴定 报告的准确性。

8.0.2从事检测鉴定工作的机构必须具有

资质,并在相应的检测鉴定报告盖章。鉴定机构将某项不具备 检测资质的检测项目委托给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时,该检测 报告可作为鉴定的依据之一,并作为鉴定报告的附件。由于结 构复核专业性较强,因此,本条规定结构复核必须由具备相应 资质的单位或注册结构工程师进行:根据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管 理的有关规定,设计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

8.0.4~8.0.10分别详细叙述了检测鉴定报告的各项

要依据,对被鉴定的既有建筑物提出原则性的处理措施和建议 有利于加固设计时的进一步调查和专门分析。做到实用、有效 经济、合理和抗震安全。 加固单位在进行加固设计前:应针对检测鉴定所发现的问 题,对同类构件进行全面的普查,以确定加固处理的构件数量 及范围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确保加固效果。 8.012览定单位在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安全性检测定后认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