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 1406-2017 安防线缆应用技术要求

GA/T 1406-2017 安防线缆应用技术要求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A/T 1406-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3844
下载资源

GA/T 1406-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A/T 1406-2017 安防线缆应用技术要求

a)线缆宜按照先下排后上排,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使用管孔; b)在整个管道路径,同一条线缆宜敷设在同一个管孔,不宜变换管孔; c)管道宜预留(2~3)个备用管孔; d)线缆不宜直接敷设在管孔中,宜采用塑料导管防护

.8.1楼层间垂直布线宜设置在弱电竖井内。如受条件限制强弱电竖井必须合用时,安全防范系统线 路和强电线路宜分别敷设在竖井两侧。 .8.2穿防火楼板处应对敷设的线缆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8.3当线缆从建筑物外进入建筑物内时,应做好防水和封堵措施,线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件应就近 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7.9监控中心、设备间(机房)线缆敷设

.9.1监控中心内控制合和设备机柜之间应采用槽盒敷设。 7.9.2当监控中心与其设备间未设置在同一空间或未相邻设置时,应符合6.9.3的规定。 7.9.3线缆应从机柜上方或下方引人机柜并绑扎,绑扎间距宜为100mm~200mm或线缆束直径的 (3~4)倍,绑扎力量不宜过紧。信号/控制电缆、同轴电缆、电源电缆等宜分类绑扎。 7.9.4引人机柜的线缆应从两侧垂直敷设至需连接设备的高度,再水平敷设至连接点。 7.9.5在机柜内部.线缆应排列有序、固定牢固、标示明晰。

HG/T 2122-2020 釜用机械密封辅助装置.pdfGA/T14062017

7.9.6监控中心、设备间的线缆应适度允余,电缆宜预留长度为0.5m~1.0m,光缆预留长度宜为 3m~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7.9.7余线缆应盘成圆形平放在机柜底部或地板下。线缆盘绕圆形的半径应大于其最小弯曲半径。

0.1室外宜采用管道方式敷设线缆 0.2当两建筑物屋顶之间架空敷设线缆时,线缆应置于防雷保护区以内,同时不应防碍车辆 行。 0.3引出房屋的线缆出口应做好防水和封堵措施

7.11前端设备线缆敷设

1.1前端设备至接线盒或导管间的连接线缆宜加软管保护 1.2前端设备引出的线缆宜留有适当的余量,不应影响设备的机械活动。

7.12特殊环境线缆敷设

7.12.1跨越河流敷设线缆的,有桥梁的应采用桥上管道或槽道敷设方式,在桥身伸缩接口处应对敷设 线缆作(3~5)个“S”弯的处理措施。 7.12.2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沼泽地、流砂、大型建筑物附近)敷设线缆,应采取措施(如预留线 缆长度,用板桩或排桩加固土壤等)消除因线缆位移作用在线缆上的应力

8.1.1电缆和设备的连接,宜用与设备性能相符的连接器件。 8.1.2电缆终接和中间接续应做到导体连接良好,绝缘可靠,密封良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8.1.3电缆接续点或分支点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 8.1.4电缆接续不应损伤芯线。 8.1.5电缆宜采用焊接方式接续。 8.1.6带屏蔽层电缆的接续,应采用金属箔等屏蔽材料对屏蔽层的接头进行包覆,并确保金属包覆 与原屏蔽层良好接触。 8.1.7电缆接续点应在施工记录中注明

8.2.1芯线线序应正确接续,芯线间不得交错连接。 芯线间的接续点应相互错位,如图3所示。接续点的焊接应牢固光滑

8.2.1芯线线序应正确接续,芯线间不得交错

.2采用压接方式接续的,宜选择金属压接器件;压接器件和电缆表面应无氧化和沾污物,确保良

GA/T 14062017

接触及压接牢固、不易脱落

接触及压接牢固、不易脱落。 8.2.3每个芯线接续点应做绝缘处理。电缆接续位置应做绝缘、防水、防腐蚀及加固处理。

485总线信号电缆的连报

8.4.1终接时,每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5类电缆扭绞松开长度不应大于13mm,6类电缆应尽量保 持扭绞状态,减小扭绞松开长度。 8.4.2数据电缆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头或插座相连时,应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 标和编号应符合图4的规定。 8.4.3两种连接方式均可采用,但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8.4.4数据电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8.4.57类布线系统采用非RJ45方式终接时,连接图应符合相关规定。 8.4.6屏蔽数据电缆的屏蔽层与连接器件终接处屏蔽罩应通过紧固器件可靠接触,电缆屏蔽层应与连 接器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屏蔽层不应用于受力的场合。 8.4.7对不同的屏蔽数据电缆或屏蔽电缆,屏蔽层应采用不同的端接方法。应对编织层或金属箔与汇 流导线进行有效的端接

8.5.1光缆接续要求

图4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连接

.1.1应根据相关工艺要求接续,纤芯应采用熔接方式接续。 .1.2光缆接续时,应根据接头套管(盒)的工艺尺寸开剥光缆外护层,不得损伤光纤,并按纤序对

GA/T14062017

8.5.1.3光缆接头盒应选择密封防水结构,并具有防腐蚀和一定的抗压力、张力和冲击力的能 8.5.1.4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必须固定牢固,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应成电气断开状态

8.5.2光缆终接要求

8.5.2.1应采用光缆纤芯连接盘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盘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 要求。 8.5.2.2 光缆纤芯与尾纤连接可采用熔接或机械连接方式, 8.5.2.3 光缆纤芯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 8.5.2.4光缆纤芯连接盘面板应有标识

8.5.3光缆链路要求

光现按续后,应测单信道 测量出的最大光表减(介人损 耗),打印光纤通道全程波

9.1.1应对系统所使用的线缆进行统一编码,编码规则参考附录E的相关要求 9.1.2线缆的编码应准确反映线缆的类别、属性、连接关系并具有唯一性,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中的系 充图、施工图等要求编制线缆编码表。 9.1.3线缆敷设完成后,应在线缆两端、接续位置及需要维护的部位设置“永久性标识”,标识的位置应 易于查看。 9.1.4标识应字迹清晰,不易脱落、褪色,附着力强且耐磨损

.2.1标识可选择粘贴型、套管型、吊挂型等形式。 9.2.2标识的材质可选择过塑面纸质、塑料、金属等,应与使用环境相适应。 9.2.3标识内容宜选择印刷或打印方式。 9.2.4接地体和接地导线的标识,应使用专用接地标识符,标识应设置在靠近导线和接地体连接处的 明显部位。

.2.1标识可选择粘贴型、套管型、吊挂型等形式。 9.2.2标识的材质可选择过塑面纸质、塑料、金属等,应与使用环境相适应。 9.2.3标识内容宜选择印刷或打印方式。 9.2.4接地体和接地导线的标识,应使用专用接地标识符,标识应设置在靠近导线和接地体连接处的 明显部位

10.1.1应对进场线缆进行现场取样检验,检验项目至少包括:外观、长度。电缆还应检测导 鼓编织密度,光缆还应测试损耗

10.1.2线缆外观按下列要求检查:

a)以卷/轴/箱为单位全部检查,检查结果应满足合同要求;

a)以卷/轴/箱为单位全部检查,检查结果应满足合同要求; b 进场线缆的每批次均应具有本批次满足GA/T1297一2016的检测报告或证书; 线缆所附标记、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包装应注明型号、规格和长度; d)线缆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无损,线缆无变形、扭曲和松散现象

a)以卷/轴/箱为单位全部检查,检查结果应满足合同要求; b) 进场线缆的每批次均应具有本批次满足GA/T1297一2016的检测报告或证书; 线缆所附标记、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包装应注明型号、规格和长度; d)线缆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无损,线缆无变形、扭曲和松散现象

GA/T 14062017

GA/T 14062017

10.1.3 线缆长度按下列要求检验: a) 电缆长度应按型号抽检,每种型号抽检率应不低于10%; b) 电缆测量长度应以米标为基准,长度应不小于10m,测量结果误差应小于0.5%; c) 光缆测量长度应以米标为基准,长度应不小于50m,测量结果与标称值误差应小于0.5% 10.1.4 电缆导体电阻按下列要求检验: a) 电缆应以卷/轴/箱为单位,每种型号抽样应不少于该型号总量的5%; b) 截取1.5m左右电线电缆测量导体电阻值,测量结果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10.1.5当采用编织屏蔽时,电缆屏蔽编织密度检验应按式(1)计算,结果应不低于产品标称值

10.1.3线缆长度按下列要求检验

mnd 21 1+ 元D

mnd 21 1+ 元D2 ·( 2

式中: k 编织密度; ks 单向覆盖系数: D 编织层的平均直径,成缆外径加上两倍的单丝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 编织用金属圆单线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m 锭子总数; n 每锭金属圆单线的根数; 1 编织节距,单位为毫米(mm)。 10.1.6 光缆纤芯衰减测试结果每公里的最大衰减值应不大于表6的规定

10.2线缆敷设过程检或

0.2.1.1隐蔽施工结束前,应根据施工图对敷设的线缆进行型号、规格等的一致性复核。 0.2.1.2隐蔽施工结束前,应根据施工图对敷设线缆进行桥架、管槽等适用环境进行一致性复核 10.2.1.3隐蔽施工结束前,应根据施工图对线缆的敷设工艺进行一致性复核

10.2.2敷设过程记录复核

应接照7.2.1的要求对记录进行复核。

应按照7.2.1的要求对记录进行复核

隐蔽施工结束前,应根据测试方案对线缆进行导通检验 12

10.3线缆敷设后检验

10.3线缆敷设后检验

10.3.1施工质量检验

10.3.1.1线缆的敷设方式应与设计方案相符并满足第7章的要求。 10.3.1.2线缆敷设后应无机械损伤,线缆的连接应满足第8章的要求 10.3.1.3线缆施工标识应齐全、正确、清晰,满足第9章的要求。

10.3.2线缆传输性能检测

GA/T14062017

10.3.2.1检测设备及仪表要求: a) 检测设备及仪表应在有效期内; b) 检测设备及仪表宜采用具有测试结果记录存储功能,可将所有测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或打印 机进行文档管理,测试数据应不能被修改; C) 检测设备及仪表宜能提供所有测试项目、概要和详细报告;宜提供汉化的人机界面。 10.3.2.2同轴电缆检测要求: a) 同轴电缆应测试阻抗、环路电阻、衰减(插入损耗): b)6MHz频点的衰减应与该线缆出厂指标相符,不应低于GA/T1297一2016的规定。 10.3.2.3 网络数据线缆检测接GB50312一2016附录B的测试方法及内容进行 10.3.2.4光缆信道(包括接头与连接插座)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介人损耗)应不大 于表7的规定

表7光缆信道最大衰减

检验各阶段应形成检验记录

GA/T 14062017

A.1标准复合视频信号

根据GB50348要求视频信号衰减不能超过一3dB(保证图像信息不丢失)的要求,依据 GA/T1297一2016规定同轴电缆6MHz频点的衰减指标计算,在无信号(中继)放大情况下,不同规格 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见表A.1

A.2SDI数字视频信号

2SDI数字视频信号传

A.3.1信号波特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

GA/T14062017

A.3.2总线结构与传输距离的关系

GA/T 14062017

B.1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

B.1.1报警信号分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及RS485总线

报警信号从报警状态上可分为以下3种: a)入侵报警; b 防拆报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防盗报警控制器应有能接受探测器防拆报警信号的接口,其二 防盗报警控制器及其辅助设备应有装在机壳盖里面的防拆探测装置;当打开探测器或防盗报 警控制器机盖时或防盗报警控制器被移离安装表面时,应不受防盗报警控制器所处状态和交 流断电影响,提供24h防拆报警; C) 防破坏报警:当与防盗报警控制器互连的报警探测回路发生断路、短路时,应立即发出报警;当 报警探测回路为阻性,并接任何阻性负载时,应立即发出报警或不能破环防盗报警控制器正常 报警功能.A级、B级.C级要求

B.1.2报警信号的传输

入侵探测器的入侵报警信号和防拆报警信号应采用两条线路分别传输。两条线路可选择一根四芯 电缆共缆传输, 入侵探测器内应(开路报警时)串联或(闭路报警时并联报警匹配电阻,阻值由防盗报警控制器的 报警接口电路确定,参见图B.1。 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传输电缆通常选择六芯电缆,与电源共缆传输。 当入侵报警线路和防拆报警线路遭到人为破坏或发生线路故障造成断路或短路时,防盗报警控制 器会感知线路状态的变化,发出(防破坏)报警

图B.1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传输

RS485总线结构如图B.2所示,以主设备为起点,依次与各从设备逐一连接,形成首尾依 队列形式。

RS485总线结构如图B.2所示,以主设备为起点,依次与各从设备逐一连接,形成首尾依次相连 列形式。

总线上可连接的从设备数量与主设备的驱动能力有关。 总线主干线路两端应加120Q匹配电阻, 总线主干线路长度等于各设备线路之和

GA/T14062017

GA/T14062017

GA/T 14062017

D.1室内线缆敷设随工检验(验收)项目

室内、监控中心、设备间(机房)线缆敷设随工检验(验收)项目及内容见表D.1,详细要求见第7章 相应条款

及控制室(监控中心)与设备间线缆敷设随工验收

外线缆敷设随工检验(验

室外线缆敷设随工检验(验收)项目及内容见表D.2,详细要求见第7章相应条款

表D.2室外线缆敷设随工验收项目

GA/T14062017

端设备线缆敷设检验(验

前端设备线缆敷设检验(验收)项目及内容见表D.3,详细要求见第7章相应条款

表D.3前端设备线缆敷设验收项目

GA/T 14062017

E.2视频监控系统线缆编码

视频监控系统线缆编码宜符合表E.1的要求

JGJ312-2013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df视频监控系统线缆编码

E.3入侵报警系统线缆编码

入侵报警系统线缆编码宜符合表E.2的要求

表E.2入侵报警系统线缆编码表

E.4出入口控制系统线缆编码

出入口控制系统线缆编码宜符合表E.3的要求CECS 590-2019-T 岩溶空洞泡沫混凝土充填技术规程, 22

GA/T 14062017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