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31026-2012 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pdf

NB/T 31026-2012 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31026-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91749
下载资源

NB/T 31026-201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31026-2012 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pdf

8.6中央控制室及其他

8.6.1中央控制室的位置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运行、维护管理方便: 2注意避免和减少噪声及工频磁场干扰的影响; 3工程造价; 4适应分期建设等其他条件。 8.6.2中央控制室内的布置应为值班人员工作提供良好舒适的环 镜条件、方便适用、室内色彩协调,力求美观大方,有良好的照 明、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防噪声的条件。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 和通风,有必要时应有隔热遮阳措施和防虫措施。

8.6.3中央控制室的净高不小于3m。 8.6.4中央控制室邻近应有供值班、值守人员交接班、工作休息 待命以及存放资料、工具和生活用品的场所;面积宜满足值班人 员的需要。 8.6.5对于中央控制室布置在升压变电站生产楼的情况,二次设 备室宜与中央控制室相邻布置。二次设备室应设有电缆沟。 8.6.6计算机室宜布置在中央控制室附近,其环境条件应符合有 关标准的规定。

8.6.3中央控制室的净高不小于3m

8.7.1风电场应设置电气试验室,安排必要的工作场所,配置一 定的试验仪器仪表设备,以便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试验、调整、 检验和修理等有关工作。 8.7.2电气试验室可包括继电保护试验、自动装置试验、仪表试 验和修理等几个部分。 8.7.3电气试验室的布置应该考虑试验工作的不同需要,便于试 验仪器仪表设备的搬运T/CDHA506-2022标准下载,以及良好的工作条件等因素决定。电气 试验室宜设在生产楼内。

8.7.4各试验室必须有良好的、符合不同要求的工作条件

NB/T310262012

附录A防止风电场大规模脱网的电气设计措施

随着我国政府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法的高度重视及《可再 生能源法》颁布实施,风力发电作为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 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发展速度居于各种可再生 能源之首,我国风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场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距离负荷中心较远,大规模的风力发 电无法就地销纳,需要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到负荷申心,因此风 电场一般采用经过多次升压集中送电方式。根据风电机组布置特 点,风电场出现大量的集电线路,其电压一般为10kV35kV。 由于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除带来调峰、调压、频率控制、功率 控制及电网波动性明显增加等方面的难题外,同时由于风机性能 不足,风电设计安装存在隐患,入网监测手段不足等原因,致使 风电并网后发生多次故障,并引发多次大面积脱网事敌,对电网 安全稳定运行构成较大威胁。鉴于此,结合已运行风电场的设计、 施工和运行经验及风电场脱网事故的分析,基于电气设计角度提 出防止风电场大规模脱网的措施。

A.2风电场目前的现状及故障分析

我国前儿年风电场主变压器低压侧多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方 式,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一般选用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和消弧 消谐装置或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经调研,从实际运行情况,在 正确投运的风电场,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 置的选线动作正确率只能达到70%~80%,这给运行人员查找并

NB / T 31026 2012

NB / T 31026 2012

及时切除故障线路带来了定的困难。 2011年发生的儿次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中,经调研发 现,风电场在发生单相电缆终端故障的情况下,小电流接地选线 装置和消弧消装置未能正确动作(有的风电场在消弧消谐装置 退出运行的情况下,风电场仍继续运行),使系统较长时间带单相 接地故障运行,引起绝缘薄弱环节被击穿,进而迅速发展为相间 短路(从故障波形分析单相接地发展为相间故障的时间一般为 4.9s11s),有的导致电缆终端、过电压保护装置发生燃炸或损坏。 由于发生相间短路后系统电压降低,造成了一批不具备低电压穿 越能力的风电机组脱网:大量风电机组脱网后,因风电场动态无 功补偿装置多在手动位置运行而无法自动投切,导致系统无功过 剩,系绕电压又迅速升高,使得更多的风电机组因过电压保护动 作而脱网,事故范围进步扩大。这也是前几次风电场大规模脱 网的主要原因

A.3防止故障发生的措放

结合已运行风电场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经验,特别是总结风 电场发生大规模脱网事故的分析,基于电气设计方面,防止风电 场发生短路事故是防止风电场大规模脱网事故的主要措施,因此 在电气设计中应重视如下要求:

应充分考虑风电场的特点,特别是风电场局部地区可能出现 需流和龙卷风的现象。应注重机组升压变压器单元设备连接方式, 该位置应尽量避免布置在转角位置,对布置复杂的杆型选用架空 绝缘导线:选用冷缩型或预制型电缆终端,并建议对冷缩型电缆 终端适当提高其绝缘水平。对通过结构比较复杂的杆型安装机组 升压变压器单元设备时,如上引线采用裸导线时则务必合理控制 设备连接导线弧垂,同时T接点应选用T型线夹,或对某些部位 的导线采用架空绝缘导线,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各部位导线对地

电气安全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A.3.2风电场设备选择和技术要

NB / T 31026 2012

根据风电场运行的特殊环境条件,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类型与 参数,是保障设备可靠运行的前提, 1对设计最大风速超过35m/s的风电场及重冰区段,经技术 经济比较后,集电线路宜选用直理电缆方式。 2对海拨超过3000m的风电场,35kV开关柜宜选用SF6充 气柜或散开式设备等。 335kV及以下系统应选用伏安特性较好的、不易饱和的 电压互感器,但应尽量避免多台电压互感器并联运行,以免恶 化其伏安特性,避免产生铁谐振。每组电压互感器均应设置 消谐装置。 4对于35kV及以下电压无功补偿回路选用真空断路器时, 其真空管必须做老练处理,制造广应提供老练试验相关报告;在 新路器与电容器之闻装设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倍数。 5合理地选择过电压保护装置,对设备及集电线路相关设备 做好接地设计。

3.3参与电气设备验收和现场安

电气设备出广试验、现场交接试验及安装质量是保障设备运 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重视电气设备验收试验方案的选择,严格按照预订的试验程 序进行电气设备试验,对电缆、电缆终端验收试验不建议使用直 流试验方索:风电场建设周期短,设备供货周期也短,安装时间 也往往与设备需要的安装条件不相适应,因此要加强设备试验验 收和现场安装指导。

根据风电场运行和维护特点,在电气设计上应尽量避免运行 过程中误操作的可能性。

NB / T31 026 = 2012

A.4防止事故扩大措施

风电场电气事故往往由于其事故扩大而导致风电场大规模脱 网,由于风电场电气设备较多,特别是集电线路发生短路事故儿 率较大,因此,防止事故扩大是避免风电场大规模脱网的关键因 素。在电气设计中应重视如下几点:

1风电机组应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 2应提高风电机组过电压运行能力。 3风电机组应具有在线动态调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 因数的能力

A.4.2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我国3kV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 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 非故障相的相电压升高,但线电压却依然对称,因而不影响风电 机组的连续运行,系统可运行1h~2h,这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 最大优点。 但是对于风电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不能用配网的观念来 进行。原因是由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准确动作率一直是近几 年电力系统的一个难题,根据实际运行经验,由于风电场集电线 路采用较多的高压电力电缆,从发生单相接地到发展成相间故障 的时间为4.9s~11s,为获得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风电场 10kV~35kV系统宜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如下: 1过电压(含弧光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等)水平低于小电流 接地方式,从而相对增加了网络和设备的绝缘裕度,提高了可靠 性。 2大接地故障电流(100A~600A),故障定位容易,可以正 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

A.4.3合理选择无功补偿装置和技术要求

NB/T31026—2012

自前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类型有SVG、SVC、TCR、MCR等。 SVG技术先进,占地面积小,响应时间短,暂稳性能好于SVC 自生的谐波量很小,从目前的应用情况看,其技术有待进一步成 熟;TCR响应速度较快,但是占地面积大,冷却问题较突出,静 稳性能和SVG相当,但自生谐波量较大,必须配置滤波回路; MCR自生谐波量小于TCR,具有较好的过电压抑制能力,但需 采用合适的控制技术提高其响应速度,使之能满足风电场、电力 系统运行的要求。其中SVC可以满足大容量的需求。 风电场选用无功补偿装置时,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并结合 风电场特点,合理选择无功补偿装置,以便在风电场正常运行时 能够快速地调节并网点的功率因数,满足接入系统要求(即风电 场并网点不交换无功功率)。同时也应能够在相邻风电场发生故障 引起电压波动时,起到调节电压的能力,因此要求无功补偿装置 正常运行时宜投入自动运行状态,并且装置应具有恒压/恒功率因 数切换方式。

A.4.4继电保护设计方案选择

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快速切除故障 点是防止事故扩大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合理地选择继电 保护设计方案是避免风电场大规模脱网的关键因素。在继电保护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儿点: 1继电保护配置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 要求。 2对手小电流接地系统,为了避免单相接地时由于消弧消谐 装置拒动而导致单相接地引起事故扩大,增加单相接地故障快速 切除故障点的保护功能。如小电流选线装置中增加跳闸功能,发 生接地故障后跳开故障线路。同时还应注意保护原理的选择,提 高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动作准确率及选择性。 3在10kV~35kV母线设置专用的母线保护

NB/T310262012

NB/T310262012

4在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的10kV~35kV系统中,各 支路以及主变压器低压侧增设有选择性的快速切除接地故障支路 的零序保护

A.4.5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保护装置不能正确动作的大部 分原因是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造成的,所以零序电流互感 器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设计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应选择统一型号、统一广家的产品。 因为幅值比较的前提是升压变电站各出线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特 性必须一致,否则可能因特性不一致而造成误判断,允其对已建 风电场扩容而新增加集电线路一定要注意。新增线路的零序电流 互感器必须与原有其他线路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型号、生产厂家保 持致。对于开合式零序电流互感器,开合接触面应无灰尘,确 保面接触。对有架空出线的线路,虽然可以用单相测量用电流互 感器滤出零序电流,但由于与电缆出线零序电流互感器特性不一 致,其误差会导致误判,因此开关柜出线宜为电缆出线,以便于 用同型号零序互感器。

A.4.6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

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不当,也是造成单相接地保护误动或拒 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零序电流互感器穿过电力电缆和接地线时的接法,防 止电缆接地时的零序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前面泄漏,造成误判。 2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问题。各配电线路的零序电流互感 器的极性必须一致,一般由母线向线路方间流出为正。 3某些线路出线为两根及以上电缆时,所有电缆截面置 致,并应尽可能选用内径较大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将两根及以上 电缆穿入同一零序互感器。 4施工完毕后,必须做好系统调试,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 问题。

A.4.7接地系统设计

NB/T310262012

机组及其升压变压器单元设备与其邻近集电线路接地网应采 用个总接地网,防止其间高电位、低电位的引入、引出,并应 分别设置适当数量的垂直接地极以加强雷电流泄流。

由子影响风电场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因素很多,为了在 发生故障时,有利于尽快查出故障原因,应合理配置故障录波装 置,有效地调节风电场的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综合调节风电场 并网点及风电机组出口电压等都是提高风电场稳定运行,防止风 电场大规模脱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风电场设计过程 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为了便于故障分析,故障录波装置置采集10kV35kV系 统电流、电压、断路器位置及保护动作信息。根据风电场的特点, 敌障录波装置启动暂态记录的参量除满足DL/T553要求外,宜增 加频率越限启动暂态记录,当频率大于50.2Hz或小于49.5Hz时 启动,或频率变化率df/dt≥0.1Hz/s时启动。 2风电场配置有功功率控制厂站端设备,风电机组应能够接 受有功功率控制的调节,接收并能够执行调度部门的有功功率控 制信号。 3风电场配置无功电压控制系统,通过对动态无功补偿装 置、固定电容器组、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的调节/投切及控制, 自动调节风电场发出(或吸收)的无功率。 4风电场应安装风功率预测装置。

NB/T310262012

B主变压器低压侧接线

NB/T310262012

B.0.2主变压器低压侧扩大单元接线方

NB / T 31026 2012

附录C机组升压变压器单元上引线布置

附录C机组升压变压器单元上引线布置方式

机组升压变压器单元上引线布置方式见图C.0.1、图C.0.2 供参考使用。

NB/T31026—2012

注:图中尺寸仅供参考,单位为mm。 图C.0.235kV门型杆上引线设备布置图(二)

NB /T 31026 2012

附录D10kV~35kV冷缩型电缆终端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以其施工维护方便、供电可靠性高等特点得 以广泛应用。冷缩电缆终端由于现场施工简单方便,其冷缩管具有弹 性,只要抽出内芯尼龙支撑条,即可紧紧贴服在电缆上,不需要使用 加热工具,克服了热缩材料在电缆运行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热缩 材料与电缆本体之间的间隙,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冷缩电缆终端制作的基本工艺原

利用冷缩管的收缩性,使冷缩管与电缆完全紧贴,同时用半 导体自黏带密封端口,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防潮效果。

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可 将恒力弹簧暂时绕在外护套切断处,以方便剥去外护套)。

暂用恒力弹簧顺钢铠将钢铠扎住,然后顺钢铠包紧方向锯 环形深痕(不要锯断第二层钢铠,防止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 撬起(钢铠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铠,脱出钢铠带,处 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铠包紧方向,不能让电缆 上的钢铠松脱。

关键点:防止划伤铜屏蔽。

NB / T31026 2012

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 以防松散。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和划伤冷缩管。

D.2.4安装钢铠接地线

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除去钢铠上的油漆、铁锈, 用大恒力弹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为固定牢固,地线应预 留10mm~20mm,恒力弹簧缠绕一圈后,把预留部分反折,再用 恒力弹簧缠绕。

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 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

D.2.6固定铜屏蔽接地线

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固定在三相铜 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 开,不要短接。

D.2.7安装冷缩3芯分支

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D.2.8套装冷缩护套管

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可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赞外缠一层黑色自黏带,使冷缩指套 内的塑料条易于抽出。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点(从 重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时针将端塑料条拥 出。清洁屏敲层后,在指套端头往上100mm之内缠绕PVC带, 将冷缩管套至指套根部,逆时针抽出塑料条,抽时用手扶着冷缩 管未端,定位后松开,不要一直擦着未收缩的冷缩管,根据冷缩 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切除、加长冷缩管或切除多余的线芯。

在电缆芯线分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 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PVC带包下,防止铜屏蔽层松 开),或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

NB/T310262012

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 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D.2.10剥外半导电层

在离钢带断口10mm~20mm处(以说明书规定尺寸为准) 为外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1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 痕向末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条形半导电层从末 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 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 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 2不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从芯线末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真),在 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 且表面应采用砂带打磨光滑。(35kV电缆的外屏蔽多为不可剥离 型) 3安装接线端子 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 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压接线端 子。锉除接线端子压接毛刺、棱角,并清洗于净。

1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 痕向末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条形半导电层从末 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 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 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 2不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出m用用五直)木

D.2.11清洁主绝缘层表面

用专用清洁剂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注意应从绝缘 端擦向外半导层端,一般不要反向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 绝缘层表面

D.2.12安装冷缩电缆终端管

用填充胶将端子压接部位的间隙和压痕缠平。将冷缩管终端 套入电缆线芯并和限位线对齐,轻轻拉动支撑条,使冷缩管收缩。

NB /T31026 2012

黏带。这样,既能使冷缩管外半导体层与电缆外半导体屏蔽层良 好接触,又能起到轴向防水防潮的作用

.3制作冷缩电缆终端的注意事项

1冷缩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必须在关气晴朗、空气干燥的情况 下进行。施工场地应清浩,无飞扬的灰尘或纸屑。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2006)第6.1.3条规定:“在室外制作6kV及以上电缆终端与接头 时,其空气相对湿度置为70%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 温度或加热电缆。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 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禁在雾或雨中施工”。如果在制作 中不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电缆终端绝缘中会由于进入尘埃、杂 质等而形成气隙JGJ/T 486-2020 轻板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并在强电场下发生局部放电,继而发展为绝缘 击穿,造成电缆终端击穿的敌障。如果在潮湿的环境中制作,则 电缆容易受潮而使整体绝缘水平下降,另外也容易进入潮气形成 气隙而出现局部放电。 2剥除半导电屏蔽层并清除干净。 半导电屏敲层是电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缆导体 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 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 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 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屏蔽层:同样在绝 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 敌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 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 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外屏蔽层。 半导电屏蔽层在电缆中主要起均匀电场和消除气隙,降低或 消除局部放电电量的作用。但在制作电缆终端时必须要剥除并清 除干净,其主要自的是用来保证高压对地的爬电距离的。如果不

NB /T31026 2012

NB / T 31026 2012

缩短制作时间,降低侵入杂质、水分、气体、灰尘等的可能性, 必要的情况下应搭临时工作室。按照工艺流程,遵守工艺标准, 认真完成冷缩电缆终端的制作,从而杜绝或降低电缆终端因制作 质量而引发的各类故障。

NB/T310262012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导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T/CPSS 1006-2020 开关电源加速老化试验方法.pdf,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GB311.1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1094.1 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1984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1985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T2900 电工术语 GB3906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674 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 备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17467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T19071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 GB/T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23479 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发电机 GB50059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GB50060 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115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8一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 规范 GB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L/T 553 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5014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 定 DL/T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149 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 规范 DL/T5155 220kV~55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DL/T52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5242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 定 DL/T 5352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390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91 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5429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