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610-1996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pdf

DLT 610-1996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525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610-1996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pdf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SN/T 3480.2-2013 进口电子电工行业成套设备检验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线电缆制造专用设备.pdfGuidefor200MWgradeboileroperation

本导则是200MW级锅炉及主要辅助设备的启动、运行、维护、事故分析与处理、锅炉 试验等技术规定,适用于国产200MW级燃煤锅炉。燃油、燃天然气和引进的200MW级锅 炉亦可参照使用。

为适应电力工业生产发展,加强锅炉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延长设备寿命,达到 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对200MW级锅炉运行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各电力企业可根据本导则、制造厂 技术文件和具体情况编制现场运行规程。在编制现场运行规程时,锅炉机组应具备的图纸和 资料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

锅炉设计规范包括铭牌、主要参数、燃料特性、热平衡和锅炉主要部件等,凡涉及到参 数、数据和单位,应根据制造厂和电力设计院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具体内容见附录C(提示 的附录)。

下列各项装置试验合格: a)转机拉合闸、事故按钮; b)各种连锁装置; c)保护和灯光信号及报警装置; d)程控装置; e)电(气)动阀(或挡板)远方开关; f)点火装置; g)灭火保护装置; h)锅炉水压、安全阀调试、炉膛和烟道漏风。

5.1.2.1本体及尾部烟道:

a)炉膛、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无渣块和杂物,管壁清洁; b)汽包的吊挂装置、本体刚性梁完整牢固,炉墙完整; c)月 所有人孔、看火孔、检查孔等完好,确认内部无人后关闭; d)汽包水位计完好清晰,刻度正确并投入; e)安全门可靠,无卡涩现象,并投人; f)本体及烟道的防爆门完好严密,并可灵活动作; g)膨胀指示装置完好,刻度清晰。

5.1.2.2燃烧器:

a)燃烧器完整,调节装置灵活,指示正确; b)点火装置及系统完整好用,电源投入; c)各燃烧器的风门良好,并处于吹扫位置。

5.1.2.4辅助设备:

a)除尘器、吹灰器、除灰(渣)及疏水设备等完好; b)转动机械经试运行合格,处于备用状态; c)制粉系统、燃油系统的设备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5.1.2.5热控设备:

a)投入程控、保护装置和微机; b)投人所有热工仪表、声光报警显示系统。 2.6工作场所:

5.1.2.6工作场所:

a)地面平整,楼梯及通道畅通、无杂物,各种标志齐全清晰; b)照明充足(包括事故照明),齐全好用; c)消防设施齐全备用; d)有防雨、防冻、防风设施。

5.1.3.1水质要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上水温度与汽包下壁温差符合制造厂家规定, 如无规定时,其温差应不超过50℃。 5.1.3.2当汽包下壁温度接近水温时,可适当加快上水速度。一般上水速度控制在40~ 80t/h(或者2~4h)。 5.1.3.3上水至汽包正常水位线下100mmm

5.1.4.1为了使锅炉启动初期尽早建立水循环,缩短启动时间,在锅炉点火前月 推动,进行加热。

5.1.4.2加热速度应控制汽包下壁温度上升速度为0.5~1℃/min,前期慢些,后期可适当 快些。

燃油系统投人油循环。若与邻炉共用母管系统时,应检查炉前燃油系统,并处于备

态。 5.1.6除尘器 5.1.6.1湿式除尘器应将大罐和文丘里的水喷嘴投人,保持雾化良好,罐体内壁形成均匀 的水膜。 5.1.6.2电除尘器应达到备用状态,并投人加热装置和振打装置。 5.1.7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和除渣装置,应分别按8.4、8.5规定投入运行。

锅炉冷态启动一般采用滑参数启动方式,启动中应按滑参数启动曲线进行, 1 参 (提示的附录)。

5.2.2.1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吹扫,清除炉内积存的可燃物。对于燃煤炉,吹扫风量大于 25%的额定风量,燃油炉大于30%的额定风量。吹扫时间应不少于5min。 221投人暖风照本执网雨低

5.2.2.3锅炉点火前投人锅炉灭火保护和锅炉联动装置。依次启动吸风机和送风机,并采 用交叉运行方式,保持炉负压20~40Pa。 5.2.2.4点火器正常投入后,在油燃烧器投人10s不能建立火焰时,应立即切断燃油,待 查明原因消除后,可再次投油燃烧器。如风量一直维持在吹扫风量,则不必吹扫,但应等待 1min后才能再次投油燃烧器。 5.2.2.5炉膛突然灭火时,必须立即切断燃料,将炉膛吹扫5min,再继续点火。

2.7当油燃烧器已投运四只及以上,炉膛燃烧良好,并且过热器后烟气温度 C以上时,可依次投人主燃烧器,以防止煤粉燃烧不完全,发生再燃烧事故。

.:1加强火焰监视,逐步提商燃烧器的出力,合理配风,右发现烟气温度有异常变化 时,应设法及时消除,否则应立即熄火。 5.2.3.2控制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上升速度,要保持同步平稳的升高。 5.2.3.3锅炉点火后为了保护再热器,应立即投入1、Ⅱ级蒸汽旁路系统,并随着蒸汽压 力的上升,I、Ⅱ级蒸汽旁路阀逐渐开大,旁路投入后应及时关闭过热器向空排汽阀。 5.2.3.4严格控制锅炉汽包上、下壁温差,汽包内饱和温度上升速度不应超过1.5℃/min, 必要时,可采取水冷壁下联箱放水,或提高给水温度等措施进行调整。 5.2.3.5应通过水冷壁下联箱的膨胀指示器监视水冷壁受热情况,尤其当压力在0.1~ 0.5MPa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如发现异常,应停止升压,待消除后再继续升压。为保证水 冷壁受热均匀,应对称地投人燃烧器,并且要定期轮换和加强下联箱放水。 5.2.3.6当锅炉蒸发量低于10%额定值时,必须控制过热器人口烟气温度不超过管壁允许 温度,尽量避免用喷水减温,以防止喷水不能全部蒸发而积在过热器中。 5.2.3.7承压部件经检修后应在蒸汽压力0.5MPa时热紧螺丝,此间蒸汽压力应保持稳定。 热紧螺丝时,应按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执行。 5.2.3.8应根据汽压适时关闭空气门和疏水门,冲洗水面计和热工表管,投入连续排污和 定期排污,进行减温器的反冲洗等工作。 5.2.3.9当汽轮机侧过热蒸汽压力升到1.5~2.0MPa时,过热蒸汽温度为250~280℃ 再热蒸汽温度为120℃以上时汽轮机可进行冲转。

5.2.4接带负荷后升温升压

5.2.4.1当汽轮机负荷提升到与汽缸壁温度水平相适应时,逐渐将调节汽门全开。按滑参 数启动曲线加负荷。 5.2.4.2当汽轮机加负荷至150MW,可逐渐关小调节汽门,锅炉应将过热蒸汽、再热蒸 汽参数提到额定数值。 5.2.4.3根据加负荷的需要及时地启动备用风机,采用定速泵时应及时切换给水管路。 5.2.4.4加强燃烧调整,注意保持燃烧稳定,防止结渣,及时解列油燃烧器,适时将电除 尘器投入运行。

5.2.4.1当汽轮机负荷提升到与汽缸壁温度水平相适应时,逐渐将调节汽门全 数启动曲线加负荷。 5.2.4.2当汽轮机加负荷至150MW,可逐渐关小调节汽门,锅炉应将过热蒸 汽参数提到额定数值。

4.3根据加负荷的需要及时地启动备用风机,采用定速泵时应及时切换给水管路, .4.4加强燃烧调整,注意保持燃烧稳定,防止结渣,及时解列油燃烧器,适时将 导投人运行。

5.2.4.5对全炉进行巡回检查。

5.3.1当锅炉具有一定温度、压力情况下的启动为锅炉热态启动。 5.3.2启动条件、启动初期升温升压要求均参照冷态启动进行。 5.3.3汽轮机带负荷后,应达到汽缸温度水平所适应的负荷,待调节汽门全开后,再按滑 参数启动曲线提升蒸汽温度和压力,增加负荷。

5.4锅炉启动中的安全规定

5.4.1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否则应停止升压,消除原因后再继续升压。 5.4.2蒸汽的升温速度为1~1.5℃/min,启动前期应慢些,后期可快些。 5.4.3汽包水位波动范围在0±50mmo

侧蒸汽温差不大于30℃,两侧烟气温差不大于50℃,并控制过热器、再热器管壁

5.4.4两侧蒸汽温差不大于30℃,两侧烟气温差不大于50℃,并控制过热

1Avm H人 5.4.6燃煤锅炉内的最小风量应大于额定风量的25%,燃油锅炉为30%。 5.4.7经常检查设备膨胀状况,若有发生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消除。 5.4.8热风温度达到200℃以后,方可启动制粉系统。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时,应达到锅 炉启动时投粉所具备的条件后方可投粉。燃用无烟煤时,热风温度需要达到更高些时才能启 动制粉系统。

5.4.9汽轮机带负荷之前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燃烧调整为主,尽量少用

6.1 运行的主要任务 6.1.1保持锅炉蒸发量在额定值内,并满足机组负荷的要求。 6.1.2保持正常的汽压、汽温。 6.1.3均匀给水,维持正常水位。 6.1.4保持炉水和蒸汽品质合格。 6.1.5保持燃烧良好,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6.1.6及时调整锅炉工况,尽可能维持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1 燃烧调整应使燃料燃烧工况良好,火焰均匀地充满燃烧室,并中心位置适当。 少受热面结渣和热偏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2.2燃料量的调节

6.2.2.1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当汽轮机负荷变动不大时,一般可通过调节给粉机的转速 改变燃料量;当负荷变动较大时,可以通过增减给粉机运行台数改变燃料量。 6.2.2.2直吹式制粉系统,当汽轮机负荷变动不大时,一般通过调节给煤机的煤量来改变 燃料量:当负荷变动较大时,可通过启动或停止制粉系统来改变燃料量。

6.2.3.1遇过风量的调节使炉内保持的最佳氧量值,应根据锅炉结构的特点及燃用不同燃 料试验后决定。通常固态排渣锅炉燃用烟煤时,炉膛出口氧量值宜控制在4%~5%(CO 为14%~15%),燃油锅炉宜实现低氧燃烧。 6.2.3.2风量调节方式一般是通过送风机人口挡板开度调节供给炉内的总风量。根据炉内 燃烧的工况需要,也可通过分风门开度调节各燃烧器之间风量分配。 6.2.3.3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风量,后增加燃料;负荷减少时,应先减少燃料,再减风 量。但在低负荷时,因炉内过剩氧量较多,故在增加负荷时应先增加燃料,后加风量;减少 负荷时,则应先减少风量,后减少燃料。 6.2.3.4运行时应保持炉膛负压为正常值,在加负荷时原则上应先增大吸风量,而后应及 时地增加送风量和燃料量,在减负荷时应先减少燃料量和送风量,再减少吸风量。

6.2.4燃烧器运行工况的调节

.4.1为了使燃烧器运行工况良好,必须保持适当的一、二、三次风配比,使燃烧 风粉均匀混合、着火良好和燃烧稳定。在燃用设计煤种时,风量配比宜按制造厂说明 否则对于四角布置的燃烧器可参照表1数值予以规定。

0.2.4.2燃烷益运行中,应针对煤种、负荷、燃烧器结构的不向,米取不向的运行方式: a)负荷较大时,炉膛热负荷较高,燃烧比较稳定,但易结渣,宜多投人燃烧器;当负 荷低时,炉内热负荷低,尤其燃用挥发分低的煤时,易灭火,宜减少燃烧器数量,并应集中 投人,以利于稳燃。 b)四角布置的燃烧器,应对称投入,尽量不缺角运行,严禁把某一角的全部燃烧器停 掉。 c)在调整火焰中心的位置时,可通过改变燃烧器的摆角或增减上下层燃烧器的燃料量 和相应的二次风量(或启停燃烧器)进行调节。 d)采取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时,为防止粉仓内煤粉自燃或结块,任一燃烧器不能长期 停用,应定期切换。同层燃烧器的给粉机转速偏差应不超过5%。

谈架子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6.3.1蒸汽压力的调节

6.3.1.1机组负荷及燃料性质的变化均可导致蒸汽压力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可通过燃料 进行调节。 6.3.1.2定压方式运行时,负荷变化率不大于5%/min,若低于70%时,可采用滑压运行, 其负荷变化率不大于3%/mino 6.3.1.3在非事故情况下,禁止用开启安全阀和向空排汽阀降低汽压。 6.3.1.4当停用高压加热器时,锅炉最高负荷应通过试验确定,以防止受热面管壁超温结 渣和再热器进口压力升高

6.3.2蒸汽温度的调节

a)改变上、下二次风的分配比例。 b)改变给粉机运行方式。 c)改变减温水喷水量,一般过热蒸汽系统采用两级减温,第一级为粗调,以保持屏式 过热器的管壁不超温为原则。第二级为细调,主要控制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蒸汽温度过高 时,可相互配合调节。

6.3.2.2再热蒸汽温度:

a)采用烟道挡板调节时,应考虑过热器与再热器挡板同步调节,其开度在50%以上效 果较好,严禁将烟道挡板开度关到0。改变烟气再循环量也可以改变再热蒸汽温度,但在 140MW负荷以下不宜使用,否则会使燃烧不稳。 b)采用汽一汽热交换器三通阀开度变化进行调节时,应每两组相互配合使用,防止两 侧偏差太大。尽量少用或不用减温水调节,当采用减温水调节,再热蒸汽温度仍上升时,可 以采用事故喷水进行调节。 c)由于汽轮机侧运行工况的影响,而使再热蒸汽温度变化,应及时联系汽轮机值班员 调整,或者采用调节过热蒸汽温度的方法来达到调整再热蒸汽温度的目的。

6.4.1锅炉运行中,要经常对照就地和低位各水位表(计),以确保水位表(计)的准确 性。 6.4.2水位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给水调整阀的开度和调速给水泵的转速。一般保持给 水调整阀的开度在40%~70%为宜。采用调速给水泵调节时,给水泵运行中最高转速应低 于额定转速10%,并应保持给水调整阀全开,以降低给水泵耗电量。 6.4.3运行中给水压力过低,且不能满足锅炉负荷的需要时,应适当降低锅炉蒸汽压力, 以保持正常供水必需的压差。 6.4.4备用给水泵或给水管(有备用给水管时)应进行定期切换。 6.4.5定期进行水位扰动和事故放水试验。给水调节阀应有良好调节特性,其漏流量一般

6.4.4备用给水泵或给水管(有备用给水管时)应进行定期切换。 6.4.5定期进行水位扰动和事故放水试验。给水调节阀应有良好调节特性室内墙面贴砖工程交底,其漏流量一般 应不超过额定流量的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