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PSTC 81-2021 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技术规程.pdf

T/CSPSTC 81-2021 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9 M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标准
资源ID:34797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SPSTC 81-2021 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技术规程.pdf

T/CSPSTC81—2021

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技术规程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发布

人工挖孔桩试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T/CSPSTC81—2021目次前言III引言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5技术准备5.1资料收集与调查5.2施工准备5.3现场准备6植物选择与配置6.1基本要求6.2植物选择6.3植物配置边坡安全性治理7.1削坡整形7.2填坡7.3钢筋混凝土格构7.4柔性防护网防护7.5锚喷坡面防护7.6其他边坡防护8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8.1基本要求8.2喷播施工8.3种植施工8.4飘槽绿化施8.5植生袋绿化施工8.6蜂巢土工格室绿化施工149施工与峻工后成效监测10养护管理1610.1基本要求1610.2养护技术要点16绿色施工1711.1基本要求1711.2施工场地布置

T/CSPSTC812021

11.3 资源节约 11.4 环境保护措施 11.5安全施工措施 2质量检验 3工程验收 村录A(资料性)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工艺 附录B(资料性)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大样图 附录C(资料性)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表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浙江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铁人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久核地质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核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地质局、中节能铁 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兰 州有色治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浙江省岩土基础有限公司、湖南 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州新开元碎右有限公司、内蒙古煤炭建设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责任 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华勘资环勘测 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广西大学、山东康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地质建设工 程公司、中煤地华盛水文地质勘察有限公司、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湖南绿风生态科技有限公 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充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辽宁工程 技术大学、创新联盟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标准联合咨询中心股份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余好、阮仁酉、潘磊、林茂宏、张云峰、郭霞、田冲、周玉县、张明、丁志良、赵亮 赵明生、陈天镭、邓宇杰、孙凌凯、赵斌、虞利军、胡惠华、钱伟民、唐恒、周桂松、曾武清、贾会会、万大福、 张学明、左红堂、杨建勋、吴胜春、余红兵、王培鑫、王建超、吴辉、黄泽斌、张国强、王同智、郝亚飞、 张将军、孙晓然、魏盛辉、邢鹏飞 白成绪、郝宇花、邓建强、米德强。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导和规范矿山生 态修复工程实施,增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管理与技术水平,统筹推进“山水林由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露天矿 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实践经验和现行技术标准,借鉴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先进理念与技术,充分吸收 了自然资源、水利、铁路、公路、城建、规划、林业、市政等相关行业类似工程实践经验和最新成果,在广泛 证求了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高等院校、自然资源等行业主管部门意 见与建议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规定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原则、施工前提、施工材料、 施工技术、施工顺序、施工要求、质量控制、隐蔽工程验收的要求;技术准备,明确资料收集与调查、施工 准备、现场准备的规定;植物选择与配置,明确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的规定;边坡安全性治理,规定削坡整 形、填坡、钢筋混凝土格构、柔性防护网防护、锚喷坡面防护、其他边坡防护(挡土墙、边坡截排水)的施工 要求;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明确喷播施工、种植施工、飘槽绿化施工、植生袋绿化施工、蜂巢土工格 室绿化施工的施工工艺;施工与峻工后成效监测,明确施工期间施工效果监测和安全监测、峻工后成效 监测的内容与规定;养护管理,规定植被防护、施肥、灌溉、刘割、修剪、补种、植物保护、坡面防护工作的 要求;绿色施工,明确施工场地布置、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措施、安全施工措施;质量检验;工程验收,规定 中间检验和竣工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提炼、总结了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的经验,为矿山生态修复建设提供系统性的依据和参考,对 提高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水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T/CSPSTC81=2021

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技术规程

本文件确立了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技术准备、植物选择与配置、边坡安全性治理、边圾 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方面的主要工艺类型、施工方法、技术要求、施工与峻工后成效监测、养护管理、绿 色施工、质量检验及工程验收的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 本文件不适用于放射性矿山。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又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件。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10070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5063 复合肥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352.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20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32864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GB50026 工程测量标准 GB50086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50905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CJJ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J555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JGJ13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场地修复,再实施边坡生态修复工程。 4.3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应弱化人工痕迹,构建与环境融合的坡面植被,慎重引进外来植物,优 先使用乡土植物。 4.4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应根据矿山特征、当地经济水平与生态修复目标,选择适当的施工技 术,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 4.5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等的质量要求应满足设计 要求。 4.6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GB50026的相关规定开展施工测量工 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工程难点制定相应的安全和技术保障措施。对专业性较强及结构复杂、危 险性较大的项目,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且宜经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4.7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并开展施工安全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 害体的稳定情况及变形特征,做好监测记录。当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相关单位查清险 情原因,及时启动应急措施控制险情。 4.8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的前提应是矿区已达到安全、边坡稳定、安全隐患消除的状态,重建后的植 被应有利于维护边坡和场地的稳定与安全。 4.9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同步开展施工地质工作,记录及追踪施工过程中的相关 地质条件变化情况,特别是对工程设计有重要影响的地质要素,如滑动带等进行专项描述、记录及拍照 4.10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应采用信息化施工,一旦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吻合时应及时 反馈给设计方,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监测数据和设计变更报告对施工方案及时优化,优化的施工方案 应得到业主或监理单位的认可。 4.11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地质结构变化时,应及时通知业主单位,补充地 质勘查或专门地质勘查应遵守GB/T32864的相关规定。 4.12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隐蔽工程验收,并做好各 项记录。

a 主要内容应包括:自然地理、光照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土地分类现状、坡度、坡向 边坡面积等, 应收集边坡地质勘查报告、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宜采取收集资料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5.1.2矿山地质环境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a 主要内容应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矿 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确定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级别等;坡面有无崩塌、落石、泥石流、滑 坡等;坡面有无张拉变形、剪切裂缝、树木歪斜等;有无爆破振动、并挖、加载、冲蚀、风化等因素 对坡面稳定造成潜在危害;坡体上有无涌水、陷穴等。 b)应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验证。 5.1.3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遵守下列规定: a 主要内容应包括:矿山开采年份、规模、开采范围及方式、是否闭坑等。 b)宜采取收集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内容应包括: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极端低温、无霜期,大于 或等于10℃的年积温、0℃左右温度变化、冻土深度、年平均降水量、各月降水分布、年平均风 速、月平均风速、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年蒸发量等。 b 宜采取收集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5.1.5植被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a) 主要内容应包括:矿山边坡及采矿场周边植物群落类型、乡土植物种类、常见植物种类和优势 物种等。 b)应以现场调查为主,必要时辅以样方调查。 5.1.6土壤调查遵守下列规定: a) 。主要内容应包括:调查坡面及周边土壤,核查土壤类型、质地、结构、有机质、肥力和pH值等指 标,且应优先调查采矿场占压及扰动区的耕植土。 b) 宜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资料与实验室分析。 5.1.7施工条件调查遵守下列规定: a 主要内容应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电力、水源、场地、工程主材市场供应、价格、运距、坡面所在 地用工状况及劳务信息等;调查与分析表土资源、天然有机物料资源和植物(物种)资源等的可 利用性。 b)宜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资料分析, 5.1.8对场地进行污染情况调查,污染物超过相关国家标准限值的应向相关部门报告

5.1.5植被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5.1.7施工条件调查遵守下列规定

5.2.1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在现场踏勘的基础 上,综合考虑工程特征、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确保施工能够安全、高效地实施 总体施工工序可参考附录A中图A.1。 5.2.2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安全监测方案,安全监测方案应经业主单位、监 理单位等认可后实施, 5.2.3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学习并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明确设计意图,参加图纸会审 活动,对图纸中存在的疑点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并取得答复,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5.2.4施工单位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参与技术交底活动,交代工程特点、施工工艺方法、工序流程、关 键工序质量控制、技术质量要求与施工安全,形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5.2.5应按照设计的要求,提前做好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及试验检测等工作。 5.2.6采用新的施工工艺时,应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工艺试验,确定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

5.3.1施工前应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布置,施工营地(工棚)应搭建在安全区域。 5.3.2施工道路应满足施工车辆行驶要求,对路堑或路堤边坡应进行必要的支挡处理。 5.3.3施工用电应进行设备总需容量计算,所用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用电负荷要求。 5.3.4施工用材料的存放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材料的质量,加工场地的尺寸与平整度应满足 要求。 5.3.5施工机具进场前应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性能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进场施工前应完成施工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5.3.6施工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进场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并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3.7施工单位应配备满足工程项目施工需要的项目管理机构和人员、工程施工机械和设备。提前进 行施工现场布置、临时设施建设、场地硬化、施工道路修建、临时水电配置、施工人员设备进场、施工围 挡、临时排水、场地绿化及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等

5.3.8施工单位在开工前需要充分与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在

对施工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前交接测量控制点。 5.3.9正式开工前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写和评审工作。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 方案、现场布置图、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施工机械设备选用、施工进度计划、现场重要工程管理措施、 保障措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成本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及其他约定的事项等。方案中对 工程测量放线、主要技术环节的质量控制、工期部署和工程验收方案进行安排,并做好施工记录填写 准备。

6.1.1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治理后的生态治理效果,确定所需要恢 复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目标。 6.1.2确定目标植物应根据矿山生态环境调查提供的生态环境特点、立地条件、恢复地植被恢复的难 易程度资料和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演替理论,结合恢复地的社会需求功能的要求综合确定。对群落的 构成应依据植物的形态、生态等特性进行施工。 6.1.3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露天矿山的地形特点,在不同部位建立不同的植物种群和群落,形成立体 多彩的绿化景观。 6.1.4植物群落的建立是否合适应根据其与自然的协调性进行论证,与自然协调的植物群落的基本条 件是: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适应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功能近似于自然;植被的景观近似于 自然。 6.1.5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宜通过人工辅助建立拟自然植物群落;物种前期以草本为主,灌木 为辅,草灌结合;后期需要为灌木和小乔木的生长创造条件;植物种植以播种(喷播)和移植相结合的 方式。

6.2.1植物材料品种、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 6.2.2不应使用带有严重病虫害的植物材料,非检疫对象的病虫害危害程度或危害痕迹不应超过树体 的5%~10%。自外省市及国外引进的植物材料应有植物检疫证。 6.2.3植物材料质量应符合CJJ82的相关规定

6.3.1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光照、地质条件、地形特点、生态修复目标,合理配置植物。 6.3.2需要考虑植物的物种多样,灌、藤、草有机结合,形成灌藤草多层次、多品种组合的稳定的复合植 物生态系统。 6.3.3应以常绿植物为主,配置一定量落叶量较大或固氮能力较好的植物物种,便于形成功能稳定的 植被生态系统。 6.3.4需要考虑物种习性,避免种间相斥

.3.1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光照、地质条件、地形特点、生态修复目标,合理配置植物。 6.3.2需要考虑植物的物种多样,灌、藤、草有机结合,形成灌藤草多层次、多品种组合的稳定的复合植 物生态系统。 6.3.3应以常绿植物为主,配置一定量落叶量较大或固氮能力较好的植物物种,便于形成功能稳定的 值被生态系统。 6.3.4需要考虑物种习性,避免种间相斥

.1坡面安全性治理工程施工前应对坡面进行排险清坡及削方整形,清除坡面不稳定的岩土体并 坡面。 .2施工中应采取保持坡体稳定的技术措施,不应因施工降低坡体稳定性。边坡防护工程停工

间,应采取确保边坡安全的临时防护措施。 7.1.3施工过程中出现边坡地形、岩土性质与勘查设计不符时,及时报告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必要时 进行工程设计变更。 7.1.4削坡整形应逐级开挖,逐级支护,自上而下分层分区开挖,同一坡面上下不应同时开挖。 7.1.5采用爆破方法对岩质边坡削方时,应编制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对周边环境进行专项调查,评估爆 破振动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和爆破飞石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必要时应设置滚石拦挡结构。爆破削方应 遵守GB6722的相关规定。 7.1.6削坡整形后的坡面应平整、无松动岩块,坡比及平整度、边坡坡面平台的宽度和标高均应满足设 计要求。 7.1.7雨天不宜进行削坡与填坡施工,开挖面应及时进行防护,不宜长期暴露。雨期施工应及时排导 坡面积水,防止雨水冲刷并渗人坡体。坡顶、坡面、坡脚和安全平台应设置截排水系统,坡面防护工程外 围应设截水沟, 7.1.8削坡整形的弃渣应及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稳定,不应在边坡潜滑塌区堆载。优先考虑弃渣再利

7.2.1填坡施工之前,应清除原地面上的树木及杂草,当基底为松土时应对基面进行分层碾压夯实,或 对基层换填处理,

基层换填处理。 .2填坡应按照先低处后高处顺序进行,回填土料宜尽量采用同类土,不同类土回填时应按照土 平分层、分段铺填,宜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并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应 同一填料,不应混合填筑,应分别进行碾压试验。 .3填坡施工中应作必要的截、排水措施和坡面保护,防止坡面产生滑移

.2.2填坡应按照先低处后高处顺序进行,回填土料宜尽量采用同类土,不同类土回填时应按照土类

月同一填料,不应混合填筑,应分别进行碾压试验。 .2.3填坡施工中应作必要的截、排水措施和坡面保护,防止坡面产生滑移

成型。 7.3.2宜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可采用料车输送或混凝土泵输送, 7.3.3高陡边坡宜采用肋柱梁,肋柱定位应准确,钢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肋柱混凝土应按照 混凝土柱施工方法浇筑,若因敌中断浇筑,其接缝处应凿毛、冲洗十净后方可继续浇筑。逆作法施工时 助梁柱应有可靠的临时支挡措施。 7.3.4格构梁下端设支墩时,应控制支墩坑截面及深度、混凝土搅拌及浇筑质量,支墩与其上方格构梁 的连接应紧密。 7.3.5格构梁施工应保证钢筋制安、模板安装质量,现场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留取混凝土试块。混凝土 浇筑前应检查锚杆与格构梁钢筋连接是否牢固,控制混凝土搅拌及浇筑质量。 7.3.6混凝土格构施工除应按照本文件实施外,尚应遵守GB50204的相关规定

7.3.5格构梁施工应保证钢筋制安、模板安装质量,现场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留取混凝土试块。混凝土 浇筑前应检查锚杆与格构梁钢筋连接是否牢固,控制混凝土搅拌及浇筑质量。 7.3.6混凝土格构施工除应按照本文件实施外尚应遵守GB50204的相关规定

7.4.1主被动防护网为定型产品,系统部件为标准化的部件,其技术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7.4.2边坡柔性网防护工程中有关钢筋、混凝土、锚杆等工程的施工应按照GB50204、GB50086等标 准的相关规定执行。柔性防护网施工可参照T/CAGHP028的相关规定执行。 7.4.3柔性网防护工程应先行施工永久性或满足暴雨、地下水排泄需要的临时性坡面排水设施。

7.5.1锚喷坡面防护施工应按照GB50330的相关规定执行。 7.5.2锚喷坡面防护分为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挂网喷射混凝土及素喷混凝土等类型,应根据不同镭 喷坡面防护类型组织相应工序,素喷应一次成型,挂网喷应分上下两层成型。 7.5.3施工前应对坡面进行削坡整形,清除坡面不稳定及松散的岩土,整形后的坡面坡比、平整度应满 足设计要求 7.5.4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泄水孔、变形缝。 7.5.5做好喷射混凝土的顶、底和两侧的封边

7.6.1.1应根据使用要求、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选择挡土墙的形式,岩质边坡和挖方形成的土质边坡 宜采用砌体挡土墙,挡土墙地基较差时宜采用混凝土挡土墙,高填方边坡宜采用扶壁式混凝土挡土墙。 挡土墙施工应按照GB50330的相关规定执行 7.6.1.2挡土墙地基应保证稳定,不应产生基底滑移和剪出破坏,挡土墙基槽尺寸应满足要求。 7.6.1.3墙背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压实度不宜小于90%

7.6.2.1边坡排水应随坡就势,应利用自然地势条件,截排水沟应设置在地形低凹处,能方便地表水的 汇集及排泄。 7.6.2.2坡体横、纵向排水沟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排水沟应与原有排水设施相连通 7.6.2.3高陡边坡或岩土稳定性欠佳边坡的排水工程应采取分级截流,纵横结合排水的方法来进行处 理。坡顶以外的地表水从截水沟排走,分级边坡每个台阶设一截水沟排水,坡脚设边沟排水。 7.6.2.4截排水沟施工除应按照本文件实施外,尚应遵守GB50330的相关规定。

集及排泄。 .2.2坡体横、纵向排水沟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排水沟应与原有排水设施相连通。 .2.3高陡边坡或岩土稳定性欠佳边坡的排水工程应采取分级截流,纵横结合排水的方法来进行 坡顶以外的地表水从截水沟排走,分级边坡每个台阶设一截水沟排水,坡脚设边沟排水。 .2.4截排水沟施工除应按照本文件实施外,尚应遵守GB50330的相关规定。

8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

8.1.1植被重建主要有喷播、种植、飘槽绿化、植生袋绿化、蜂巢土工格室绿化等。 8.1.2植被防护需要根据矿山边坡坡形、坡比选择适宜的植被生态防护方法。 8.1.3高陡边坡绿化的种植方式分喷播和种植,森林型和观赏型植物群落多采用种植,草灌型植物群 客多采用喷播,草本型植物群落既可采用播种也可采用种植 8.1.4排水设施应在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之前进行设计和施工。

8.1.1植被重建主要有喷播、种植、飘槽绿化、植生袋绿化、蜂巢土工格室绿化等。 8.1.2植被防护需要根据矿山边坡坡形、坡比选择适宜的植被生态防护方法。 8.1.3高陡边坡绿化的种植方式分喷播和种植,森林型和观赏型植物群落多采用种植,草灌型植物群 落多采用喷播,草本型植物群落既可采用播种也可采用种植。 8.1.4排水设施应在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之前进行设计和施工

3.2.1.1喷播绿化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场地条件选择喷播方法和施工工艺。喷播施工大样图如附录 B中的图B.1

3.2.1.2喷播绿化施工工序:

挂网客土喷播:坡面修 初期养护 b)液力喷播(湿喷):坡面修整→基质配制(液态)→喷射基质→初期养护。

C 普通喷播:坡面修整一→基质配制一→喷射基质一→初期养护。 CBS植被生态混凝土和高次团粒喷播施工工序参照挂网客土喷播。 8.2.1.3 喷播材料选择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相关规定,使用前应确定土源,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取样检测,检 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b) 肥料的各项理化指标应符合GB/T15063的相关规定,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肥和化肥。 C) 草本种子质量应符合GB6142、GB6141的相关规定,木本种子质量应符合GB7908的相关 规定。

.2.1施工前应调查边坡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道路交通、材料堆放、临建设施布置等。 .2.2植物种子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测定发芽率,不易发芽的植物种子在喷播前应进行催芽处理, .2.3其他材料应测定主要质量指标

8.2.3.1坡面平整度较差及存在软弱岩土层、渗水等不良地质条件的边坡,应制定边坡修整方案, 8.2.3.2 边坡修整应自上而下、分段施工,避免上、下交叉作业。 8.2.3.3 边坡修整坡率、坡形及危岩体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修整后边坡坡面应利于喷播基质附着 8.2.3.4 坡面上存在的裂缝或溶洞等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封堵措施,确保其密实稳定。 8.2.3.5 坡面存在的渗流或泉水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引流措施,避免引起坡面冲刷。 8.2.3.6 坡面深凹或局部反坡处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处理【隧道】隧道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doc,保证边坡稳定, 8.2.3.7 坡度大于50°的边坡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防止喷播层滑落和利于植物生长措施。 8.2.3.8 边坡位于人、车活动频繁区域时,边坡修整施工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

8.2.3.1坡面平整度较差及存在软弱岩土层、渗水等不良地质条件的边坡,应制定边坡修整方案。 8.2.3.2 边坡修整应自上而下、分段施工,避免上、下交叉作业。 8.2.3.3 边坡修整坡率、坡形及危岩体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修整后边坡坡面应利于喷播基质附着 8.2.3.4 坡面上存在的裂缝或溶洞等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封堵措施,确保其密实稳定。 8.2.3.5 坡面存在的渗流或泉水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引流措施,避免引起坡面冲刷。 8.2.3.6 坡面深凹或局部反坡处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处理,保证边坡稳定, 8.2.3.7 坡度大于50°的边坡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防止喷播层滑落和利于植物生长措施。 8.2.3.8 边坡位于人、车活动频繁区域时,边坡修整施工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

8.2.4.1 铺网钉网作业应自上而下进行,网应牢固固定于坡面。 8.2.4.2 横向和纵向相邻网安放及之间搭接和连接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3 网、网钉的品种、规格或型号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4 网钉间距、人岩(土)深度及与坡面垂直度或夹角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5 网钉加固水泥浆的水灰比及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灌浆网钉应在浆体终凝24h,并应满足设 计强度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网钉的抗拔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6 网面应与坡面保持间距,间距宜为喷播厚度设计值的2/3。 8.2.4.7 铺网向坡顶上部延展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8 加固的坡面,网、网钉与支护结构间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1 铺网钉网作业应自上而下进行,网应牢固固定于坡面。 8.2.4.2 横向和纵向相邻网安放及之间搭接和连接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3 网、网钉的品种、规格或型号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4 网钉间距、人岩(土)深度及与坡面垂直度或夹角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5 网钉加固水泥浆的水灰比及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灌浆网钉应在浆体终凝24h,并应满足设 计强度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网钉的抗拔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6 网面应与坡面保持间距,间距宜为喷播厚度设计值的2/3。 8.2.4.7 铺网向坡顶上部延展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8.2.4.8 加固的坡面,网、网钉与支护结构间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

8.2.5基质材料、种子及配比

8.2.5.1喷播基质、种子的品种、规格或型号、技术参数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8.2.5.2喷播基质材料理化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8.2.5.3基质材料与种子的配比应满足设计要求

DB14/T 713-2018标准下载8.2.5.1喷播基质、种子的品种、规格或型号、技术参数等应满足设计要习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