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PSTC 170-2018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pdf

T/CSPSTC 170-2018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SPSTC 170-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5339
下载资源

T/CSPSTC 170-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SPSTC 170-2018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pdf

T/CSPSTC172018

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包括场所和设施)。 注:改写GB18218—2009,定义3.4 3.6 事故隐惠 accidentpotential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 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7 重大隐患majoraccidentpotential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 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惠

T/CCIAT 0014-2019 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pdf重大隐患majoraccidentpotential

4.1.1风险管控原则

4. 1.2系统过程原则

4.1.3全员参与原则

4.1.4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 L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参照图1所示的基本流程,逐步推进本企业双重

T/CSPSTC 17—2018成立工作机构(5.1)人员培训(5.2)策划与准备(5.3)危险源辨识(5.4)风险评估(5.5)事故风险分级(5.6)和变制定风险清单(5.7)化风险分级管控(5.8)条件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图(5.9)*隐惠排条件形成风险分级管控运行机制查治理(5. 10)(5. 11)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估(5. 12)持续改进(5.13)图 1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流程图5建设要求5.1成立工作机构企业应在现有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专门或合署成立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的责任部门,并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该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分工种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企业应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在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或人员能力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可聘请外部机构或专家帮助开展相关工作。5.2人员培训通过参加专题培训、企业间交流观摩等方式加强对企业专职人员的培训,使专职人员具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通过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日常班组会议等方式组织对全体员工开展风险意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5.3策划与准备5.3.1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方案,明确要实现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及经费预算等。3

T/CSPSTC 17—20185.3.2基础资料收集在开展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前,需要收集企业相关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相关工艺、设施的法定检测报告;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运行规程、维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工艺物料的理化性质说明书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本企业及相关行业事故资料。5.4危险源辨识5.4.1辨识内容和范围5.4.1.1辨识内容危险源的内容一般按照“二个类型、四个状态、九个方面”进行辨识,见表1。表1危险源辨识内容分类方面举例和解释能量如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辐射能、声能、生物能等危险根源危险物质如氧气、乙炔、汽油、油漆等大量有毒有害的气、液、固态等化学物质如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保护装置失效,控制系统失灵,通风装置故障,超载限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或起升安全装置失效,围栏缺损、安全带及安全网质量低劣等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设计不合理,制造缺陷、指挥失误、操作失误、未戴劳保防护、未见警示标志等管理缺陷计划、制度、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中的缺陷环境不良室内外作业环境不良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活动场所的地质地貌、自然灾害、居民分布、周围环境、自然气象、风俗民情、水地理位置文水质、资源交通、抢险救治等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布置、危险品设施布置、作业流程布置、施工机具、吊车站位布置、临时建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运输线路及库房等建(构)筑物的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开门;应急、消防、急救、基础设施逃生、劳保、警示、防护、监视、报警设备设施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和服务九个方面辨识毒物、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通风不良、照明不良、空间狭窄、地面湿作业环境滑、烟雾弥漫、色彩等,以及野外作业可能存在的大风、大雾、雷电、雨雪等不良天气生产工艺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主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物料性质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说明书和急救与防护措施4

5.4.1.2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人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辅)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人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辅)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对于设备设施类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等方法(见附录A);对于作业活动危险 原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见附录B);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法(HAZOP)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企业危险源辨识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详细地剖析生产系统,确定危险源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 、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描述。 对于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类,应遵循天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 原则; 对于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 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在辨识过程中,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

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 注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过去时态主要是评估以往残余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确定这种 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现在时态主要是评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 范围;将来时态主要是评估计划实施的生产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影响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注2:“三种状态"是指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即 正常生产活动,异常状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生产设施故障,紧急状态是指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 危险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附录C列出了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及其适 用范围, 选取风险评估方法时应根据评估的特点、具体条件和需要,针对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目标 经认真分析比较后选用。必要时,可选用几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互相补充、互为验证 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之后,应建立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 签类别、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内容。企业应将重大风险进行汇总,登记造册,并对重大风险 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 职责等进行详细说明。对于重大风险,企业应及时上报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8.2风险管控措施类别

风险管控措施类别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5.8.3管控措施制定原则

企业在选择风险管控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重点突出人的因素。风险控 制措施在实施前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充分论证: 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企业应在重点区域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天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 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同时,企业应以岗位安 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为重点,强化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

5.8.5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企业应对重大风险重点管控,制定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或)技术改造才能 控制的风险,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具体方案,落实防控经费。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重大风 险,不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的,可以采取制(修)订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来有效控制风险。企业可根 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建立重天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重大风险分级预警和事故应急响应,做到风 险预警准确,事故应急响应及时。

5.9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图

企业在确定安全风险清单,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之后,应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至少绘制安全风

5.9.1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企业应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标示在 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

5.9.2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关键任务,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地理坐标图中标示,应利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不同作业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 实现对重点环节的重点管控。

5.10形成风险分级管控运行机制

5.10.1运行效果评价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 可靠性; 完善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志:

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地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5.10.2闭环管理机制

对本企业风险防控措施运行效果进行评价,现有控制措施不能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时,应通 过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事故隐患,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 面,通过强化隐患排查,分析其规律特点,相应查找风险辨识的遗漏与缺失,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薄弱环 节,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5.11.1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 防控职责,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 现并消除隐惠,实行隐患闭环管

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惠排查治理标 或排查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 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 验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建立隐患信息 当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企业组织有关人员对本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做出认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应将相关 方排查出的隐惠统一纳人本企业隐患管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及时对隐患进行治理。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 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 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 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 备设施。

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 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 门机构进行评估

5.11.5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

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 情况

5.12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估

组织外部技术专家、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至少每年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 估,及时修正发现问题和偏差,确保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完善,持续保持有效运行。重点评估以下方面 内容: 一双重预防机制是否按计划有效开展; 一双重预防机制是否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 一双重预防机制是否取得实际效果;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文件是否健全完善等

5. 13. 1定期更新

5.13.2管理机制的融合

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 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运行过程中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年度自评,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进行风 险辨识、评估、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 已经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企业应按照GB/T33000一2016要求,补充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内 容;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企业应按照基本规范要求,结合本标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 建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企业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主体,要落实体系建设责任。企业要全方位、全过程深入排查本单位生 产系统、环境条件、职业健康、操作行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体系。企 业主要负责人要将其作为重要工作部署,发动职工全员参与,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保障体系建设所需资 源和资金投人,加强内部管理考核。企业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责任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查体系建设与运 行成效,并定期组织绩效评估。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法(SCL)

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 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 有关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判别检查。适用于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安全间距、作业环境等存在的 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A.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

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A.4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

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见表A.1); 依据《设备设施清单》,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危险源,对照安全检查表逐个分析潜在的 危害; 对每个危险源,按照《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十LEC)评价记录》(见表A.2)进行全过程的系统 分析和记录

综合考虑设备设施内外部和工艺危害,识别顺序如下: 厂址、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周边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

T/CSPSTC17—2018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设备设施布置、内部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具体的建(构)筑物等。表A.1设备设施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No:序号设备名称类别位号/所在部位所属单位是否特种设备备注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账,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表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EC)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No:检查风险建议新增不符合标准情序号标准现有控制措施ECD(改进)项目级别备注况及后果措施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1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通过对作过程的逐 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包括但不限于: 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 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 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 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 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 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人《作业活动清单》(表B.1)

B.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

表B.1作业活动清单

(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表C.1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LEC评价法(格雷厄姆评价法)

LEC评价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 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 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 ger,危险性)来评价风险大小,即式(1)所示: D=LXEXC

表D.1事故发生的可能

表D.2人员暴露的频繁程度E

表D.3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性C

表D.4风险等级判定表

合自身特点,确定红、橙、黄、蓝风险等级风险值数值范围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风险判定矩阵法 风险判定矩阵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为 五个等级(见表E.1)。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风险判定矩阵法

风险判定矩阵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 等级(见表E.1)。

SL352-2006水工溷凝土试验规程(代替SD105-82和SL48-94)(1)表E.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见表E.2))

表E.2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SY/T 5534-2019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油气田专用车通用技术规范.pdf风险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E.3)

T/CSPSTC17—2018附录F(规范性附录)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和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安全风险四色分布示意图和作业安全风险比较示意图见图F.1和F.2配电房空压机房维修车间成品仓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生产车间停车场研发大楼生产车间物料存放区生产车间办公楼食堂生产车间四门卫室花坛红色风险区域橙色风险区域黄色风险区域X×公司安全风险四色分布示意图蓝色风险区域图F.1安全风险四色分布示意图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800700600 500 400 300200100图F.2作业安全风险比较示意图19

T/CSPSTC17201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