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2017年6月)

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2017年6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7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489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2017年6月)

分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以滞、蓄、净、排等策略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发达水系、 衣田、水塘等水体,完善片区内水系联通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洪涝滞蓄能力。 ①村镇建设用地应加快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并采取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系统; ②新建与改建项目必须配建绿色屋顶等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每10000平 方来新建或改造的硬化面积至少配建500m3的雨水调蓄设施:土壤适宜 区域的绿地中至少有50%建设为下凹式,市政道路与广场中70%以上的非 机动车道路铺装必须采用透水铺装; ③自然保护区应进行生态保育,确保森林覆盖率不降低,对坡度大于15 度的次生林、果园等人工植被,依据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分别采取适宜

施,每10000平方米新建或改造的硬化面积至少配建500m²的雨水调蓄 设施;土壤适宜区域的绿地中至少有50%建设为下凹式,市政道路与广 场中70%以上的非机动车道路铺装必须采用透水铺装: ③尽量避免填埋红旗水库等大型水体,鼓励恢复或新挖分散型的小型水体, 均衡提升各个流域的水面率,

分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以蓄、排等策略为主,避免过度填埋水面、不得擅自占 线内水域。 ①村镇建设用地应加快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并采取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系统, 尽量避免填理面积大于0.1公顷的水面,不降低各个流域或排水分区的 水面率; ②新建与改建项目必须配建绿色屋顶等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铅锌冶炼废渣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每10000平 方米新建或改造的硬化面积至少配建500m3的雨水调蓄设施;土壤适宜 区域的绿地中至少有50%建设为下回式,市政道路与厂广场中70%以上的菲 机动车道路铺装必须采用透水铺装。 ③村落周边大片水田,应该及时进行水系清淤蔬浚、综合生态治理,充分 进行农田的水文调控等工程,保障水田有效调蓄深度不得低于0.3m;

分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以滞、蓄、净、排等策略结合为主,避免过度填理水面、 不得擅自占用蓝线内水域;加强管网、泵站的提升建设与管理,保证城市排水安 全,避免内涝积水;完善雨污分流建设,完善污水管网等设施系统建设,削减生 舌污染等城市点源污染。 ①村镇建设用地应加快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并采取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系统 ②沙公堡等村落周边大片水田,应该及时进行水系清淤疏浚、综合生态治 理,充分进行农由的水文调控等工程,保障水由有效调蓄深度不得低于 0.3m; ③尽量避免填埋黄山鲁森林公园周边的水体,鼓励恢复或新挖分散型的小 型水体,均衡提升各个流域的水面率。

分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以净、用、排等策略为主,控制沿海滩涂围垦,凹凸曲 沂岸线,提高分维数,粗糙边滩,增加水阻力和生物多样性, ①建设用地应加快完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并采取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系统 尽量不填埋面积大于0.1公颅的水面,不降低各个流域或排水分区的水

面率。 ②新建与改造的建设项目配建绿色屋顶等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新建与改 建项目必须配建绿色屋顶等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每10000平方米新建 或改造的硬化面积至少配建500m3的雨水调蓄设施;土壤适宜区域的绿 地中至少有50%建设为下凹式,市政道路与广场中70%以上的非机动车道 路铺装必须采用透水铺装。

第三十九条海绵城市分类建设指

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分为公共服务类、居住小区类、旧城改造与综合整 冶类、工业仓储类、市政道路类、广场类、公园绿地类、黑臭河涌类、湖泊湿地 类,共九类。各主要类别建设指引详见下述各表。

第七章海绵城市分期建设规划

第四士条近期海绵城市建设区域

第四士条近期海绵城市建设区域

规划到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范围达到358.5km²,覆盖建成区面积228.6km², 占全市建成区总面积的20.9%。

第四十一条远期海绵城市建设区

第四十二条法定规划中落实

在各级城市规划编制阶段逐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布 高,并在竖系统、绿地系统、给排水系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市政基研 设施设计过程中实践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规划技术涉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总体规划 法定图则、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城市设计、项目选址建议书等)等四个层次 分别侧重于落实完整系统、宏观、中观、微观凸个层面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应在编制或修编的过程中,纳入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的主要指标、内容、结论,并同步调整衔接其他专项规划与主要内容,将涉及 地利用布局、竖向规划、生态格局等相关内容和有关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在法定图则层面,增加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内容,细化落实海绵城市 相关规划指标、要求、大型市政设施布局等规划内容,明确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 指标,并指导下层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项目规划管控工作。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项目前期选址论证等详细规划设计层面,细 化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控制指标,落实相应设施选择、布局、 可执行的总体设施规模及相关技术,将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和方法体现在场地规 划设计、工程规划设计、经济技术论证等方面,指导地块开发建设。

第四十三条相关规划优化建议

(1)城市总体规划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中,建议补充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具体如 下:

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补充海绵城市内

结合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竖向规划相关内容,建议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补充相关 补充城市竖向规划内容 内容。在分析现状地形地貌、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对城市低洼地区、城市湿地建 5 设区、内涝高风险区、水浸黑点影响区等进行识别,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融入竖 向规划内容中。

(2)专项规划 )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专项规划 《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具位

3)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加植被缓冲带,通过现状设施的海绵化改造,强化潜在海绵体的滞蓄、净化功能。。 严禁任何形式侵占面积在0.1公顷以上的绿地,在城市低洼地段增加绿地,均衡 3 优化绿地系统布局 提升各个排水分区的绿地率。

4)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优化如下内容:

7)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

第九章 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

(1)严格项目审批和验收制度

本规划经批准、发布后,作为指导广州市海绵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 部门需严格按照规划审批项目,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规划期间, 若遇到经济社会政策或其他重要原因需要调整时,按程序报批,立项(项目审批) 用地审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或者开工报告)、竣工验收等阶段均需符合法 规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峻工后,建设单位需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及质检部门进 行竣工验收。建设项目中雨水径流控制设施与排水设施应同步竣工,同步验收 验收依据和标准参照排水设施的验收依据和标准,通过接驳核准意见和排水许可 证,落实雨水径流控制要求

(2)加强绩效考核与责任制度

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项目落实到具体开发建设责任单位和政府监管部 门具体责任人,开展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工作,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标、指 标、任务和重点工程纳入各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实行每年考 核和期末总结制度。

DB14/T 713-2018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指南(3)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反馈制度

做好对纳人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项自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认真组织 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以三年行动计划、年度计划及重点项目计划为抓手,科 学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重大问题跟进研究和政策储备,确保 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4)建立技术及人才保障制度

建议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成立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联合有关重 点科研单位和高校,重点就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 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专业培训,提供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海绵城市建设专 业人才,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资格考核后,可登记成为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业型 人才,参与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具体建设、操作环节。

(3)提高投资建设效益

(1)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海绵城市建设及管理 修订现有的水务法规、政策,出台广州市防洪(潮)保险政策、节水政策 市水务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政策、水务信息化建设政策。各行政区应因地制宜 制订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研究编制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和技术导则。 (2)科学衔接各项规划,多规合一,协同建设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经批准后,下次编制或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将雨水年 经流总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将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作为其空间开发管制要素:编 制或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落实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编制或修改 成市道路、绿地、水系统、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应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充分衔 接。 (3)制定规划实施行动计划,有效落实,逐步实现建设目标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图 图1现状高程图 图2现状坡度图 图3现状降雨分析图 图4土壤类型分布图 图5土壤质地分布图 图6土地覆盖(下垫面)分析图 图7现状水系分布图 图8现状黑臭水体分布图 图9内涝点整治工程分布图 第二部分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图 图10综合水生态安全格局图 图11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图 第三部分海绵城市相关涉水基础设施布局图 图12水生态基础设施布局图 图13市域生态廊道规划布局图 图14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布局图 图15给水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图 图16雨水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图 图17污水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图 第四部分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图 图18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图 图19海绵城市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 图20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 图21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图 第五部分分期建设规划

HG/T 2099-2020 釜用机械密封试验规范.pdf第五部分分期建设规划 图22近期建设规划 图23远期建设规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