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01-2020 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规范.pdf

DB37/T 4301-2020 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426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4301-2020 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规范.pdf

ICS03.200 CCS A 10

DB 37/T 43012020

DB32/T 3825-2020 创新科技产业园区智慧平台建设规范.pdf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厂发布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规划布局 5.1区位要求 5.2空间布局 5.3交通便利性 设施环境 6.1环境要求, 6.2设施要求 功能品质 运营管理及保障 商业步行街评价 9.1评价原则 9.2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规划布局 5.1区位要求 5.2 空间布局 5.3交通便利性 设施环境 6.1环境要求. 6.2设施要求 功能品质 运营管理及保障 商业步行街评价 9.1评价原则 9.2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商务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商务厅、琅阁产业发展(山东)有限公司、临沂 伟光汇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来永钧、罗翔、杨玉娥、刘利红、张永沛、赵红、张梁、龚鲁燕、寇高杰、白 华、尤作祥。

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基本要求、规划布局、设施环境、功能品质、运营管理及 保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商业步行街的改造提升及评价工作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8849绿色商场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CJJ27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四至”范围rangedimension 街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边界。

4.1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足存量、提档升级: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的原则。 4.2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应加强规划布局、完善交通设施、美化街区环境、提高品牌效应、打造智慧 街区、增强文化底蕴、规范管理运营。 4.3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应因地制宜,不宜大拆大建,防止拆旧建新

4.1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足存量、提档升级: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的原则。 4.2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应加强规划布局、完善交通设施、美化街区环境、提高品牌效应、打造智慧 街区、增强文化底蕴、规范管理运营。 4.3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应因地制宜,不宜大拆大建,防止拆旧建新

5.1.1位于区位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区位商业中心范围,与区位总体规划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衔接,有 专门发展规划和配套改造提升方案。 5.1.2“四至”范围明确,功能分区合理,主街突出、辅街协调、功能互补。 5.1.3区位功能定位明确,符合城市高质量发展、商业创新、消费引领、历史文化体验和国际交往等 要求。 5.1.4具有丰富的商业资源,与周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统筹规划,与城市核心商圈、城市中心广场 中央商务区等协调发展

5.2.1纯步行长度达到300米(含)以上,占地面积1公项(含)以上。 5.2.2商业建筑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含)以上。 5.2.3有足够的商业广场、休闲广场、历史文化体验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和休息空间。 5.2.4宜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预留未来发展拓展空间

5.3.1与交通干道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仅在限定区域、限定时间内通行,步行空间满足客流需求。 5.3.2形成街区道路慢行系统,与周边道路连接的路口设有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 5.3.3公共交通应便利、运力充足,距离街区200米范围内设有地铁站或公交站点,距离街区100米 范围内设有出租车停靠点和非机动车停放点。 5.3.4街区周边设有可供消费者停车的机动车位,车位数量充足

6.2.5网络及通信设施健全【冀】12J13: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构造,满足日常及突发通信保障需要。 6.2.6设有综合治安管理处或报警点、防暴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及应急设施区域。

.2.5网络及通信设施健全,

7.1宜有明确的功能品质定位,街区业态、品牌及特色与功能品质定位相适应。 7.2街区业态丰富,业态结构合理,有满足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综合消费需求的经营 业务。 7.3制定街区业态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引导业态调整方案,推动商业步行街特色化、品质化、多元 化发展。 7.4综合型步行街宜注重消费的多样性,街区品牌丰富,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开设旗舰店,新品牌开设 首店。 7.5专业型步行街宜注重街区特色、文化底蕴建设以及文化设施、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的保护和传承 发展,有一定数量的文化体验类场所。 7.6加大智慧街区建设,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供停车、导购、营销、支付等方 面的智慧服务。 7.7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运行安全监测、客源监测和消费行为分析,引导商户科学调整经营策略 7.8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及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主题活动,提升商业步行街聚客、吸客能力。

8.1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营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独立的运营管理组织。 3.2建立商户自律组织,有明确的议事程序和协调机制。 3.3提供统一的商户入驻、大型活动管理、环境维护等公共服务。 3.4保障街区公平公正和诚信经营,建立打击假冒伪劣、失信惩戒、投诉处理等管理措施, 3.5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街区安全保卫、应急处理、消防等措施

001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pdf商业步行街评价应遵循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分类指导、优中选优的原则。

9.2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