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15-107-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DBJ15-107-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15-107-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7532
下载资源

DBJ15-107-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15-107-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线的综合设计,每套的管线应户界分明。 5.6.7装配式建筑不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完毕后剔凿孔洞、沟 槽等。

线的综合设计,每套的管线应户界分明。

5.6.8预制构件的接缝,包括水平接缝和竖向接缝是装配式结

构的关键部位。为保证水平接缝和竖向接缝有足够的传递内力的 能力,竖向电气管线不应设置在预制柱内DB3204/T 1002-2019标准下载,且不宜设置在预制剪 力墙内。当竖向电气管线设置在剪力墙或非承重预制墙板内时, 应避开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范围,并应进行统一设计,将预留管线 表示在预制墙板深化图上。在预制剪力墙中的竖向电气管线宜设 置钢套管。

5.6.9一般建筑的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称为同层排水;排水横

管设置在楼板下,称为异层排水。住宅建筑卫生间、经济型旅馆 宜优先采用同层排水方式。1.给排水管道不应敷设在结构层内, 预留孔洞宜在预制构件内设置完成。2.住宅套内排水管道宜同 层敷设,器具排水竖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另一套内,同层排水的 卫生间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渗漏水措施。3.给水支管可敷设在架 空地板内、吊顶内或明装,不宜敷设在找平层内

6.1.1装配式结构的适用高度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 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并适当调整。根据国内外多 年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区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当采取了可靠 的节点连接方式和合理的构造措施后,装配整体式框架的结构性 能可以等同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对装配整体式框架结 构,当节点及接缝采用适当的构造并满足本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要 求时,可认为其性能与现浇结构基本一致,其最大适用高度与现 浇结构相同。如果装配式框架结构中节点及接缝构造措施的性能 达不到现浇结构的要求,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墙体之间的接缝数量多且构造复 杂,接缝的构造措施及施工质量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影响较 大,使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很难完全等同于现浇结 构。世界各地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研究少于对装配式框架结构 的研究。我国近年来,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已进行了天量的研究 工作,但由于工程实践的数量还偏少,本规程对装配式剪力墙结 构采取从严要求的态度,与现浇结构相比适当降低其最大适用高 度。当预制剪力墙数量较多时,即预制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剪力较 天时,对其最大适用高度限制更加严格。在计算预制剪力墙构件 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占该层总剪力比例时,一般取主要采用预制剪 力墙构件的最下一层。如全部采用预制剪力墙结构,则计算底层 的剪力比例,如底部2层现浇其他层预制,则计算第3层的剪力 比例。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自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体系。考 虑自前的研究基础,本规程中提出的装配整体式框架一剪力墙结

构中,建议剪力墙采用现浇结构,以保证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 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性能与现浇框架等 同,因此整体结构的适用高度与现浇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相同。 对于框架与剪力墙均采用装配式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待有较充 分的研究结果后再给出规定。 6.1.2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参照现行行业标 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并适当调整。 6.1.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丙类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抗震等级参 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现行行业标 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制定并适当 调整。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剪力墙结构 以及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核心筒结构的抗震等级与现浇结构相 同;在装配整体式框架一斜撑结构中,斜撑作用与装配整体式框 架一现浇剪力墙中剪力墙的作用类似,因此装配整体式框架一斜 撑结构的抗震等级与框架一一现浇剪力墙一一致:当斜撑抵抗的倾覆 弯矩不足50%时,应按框架结构确定。由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 结构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国内外的工程实践的数量还不够 多,也未经历实际地震的考验,因此对其抗震等级的划分高度从 严要求,比现浇结构适当降低。 6.1.4艺类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 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提出要求。 6.1.5、6.1.6装配式结构的平面及竖向布置要求,应严于现浇 混凝土结构。特别不规则的建筑会出现各种非标准的构件,且在 地震作用下内力分布较复杂,不适宜采用装配结构。 6.1.7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根据结构方案的特殊性、选角适宜 的结构抗震性能自标,并应论证结构方案能够满足抗震性能目标 预期要求。

构中,建议剪力墙采用现浇结构,以保证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 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性能与现浇框架等 同,因此整体结构的适用高度与现浇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相同。 对于框架与剪力墙均采用装配式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待有较充 分的研究结果后再给出规定。

6.1.8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建议采用现

构,主要因为底部加强区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很重要,尤其在 高烈度区,因此建议底部加强区采用现浇结构。并且,结构底部 或首层往往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不太规则,不适合采用预制结 构,且底部加强区构件截面大且配筋较多,也不利于预制构件的 连接

6.1.9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层受力较大且在地

6.1.13本规程要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基本等同于现

1在正常使用状态,竖向荷载和其他可变荷载作用下叠合 构件(包括框架主梁、次梁及楼板)的裂缝宽度、挠度等要达 到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控制水准。 2在正常使用状态,竖向荷载和其他可变荷载作用下结合 面抗剪应在弹性范围,保证梁端竖向结合面基本没有滑移,叠合 楼板能够共同工作。梁水平结合面滑移变形量与抗剪强度有关, 参照国外的相关资料,偏保守控制,把滑移变形量控制在0.3mm 以内,以保证结合面的滑移变形不影响使用功能要求。 3在承载力极限状态,结合面应具有基本等同于现浇混凝 土结构相应部位的强度。 4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允许发生结合面剪切破坏先于塑 性铰出现的情况,以保证装配整体式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 相同的破坏模态和基本等同的变形能力。 5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验算,以保证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节点 性能基本等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 结合部的连接措施是指结合面的抗剪传力机构,如接触面受 压抗剪、剪切摩擦抗剪、剪力键作用、钢筋销栓作用等。

6恢复力特性关系到结构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恢复力特 性基本等同是指,把结合面变形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结合面 附加变形引起的结构位移在总位移中所占比例很小,以保证在同 一振幅反复变形时,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耗能能力基本相当于现浇 昆凝土结构,达到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地震反应也基本相当于 现浇混凝土结构。 采用本规程连接措施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 具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基本等同的变形能力及恢复力特性。当采 用其他连接措施时,应专门论证。 7预制构件的耐久性、耐火性关系到装配式结构的耐久性, 符合本规程要求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可基本等 同于现浇结构。

6.3.1在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及后浇混凝土的接缝 处,当受力钢筋采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且接缝处新旧混凝土 之间采用粗糙面、键槽等构造措施时,结构的整体性能与现浇结 构类同,设计中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 析,并根据本规程的相关规定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采用预埋件焊接连接、螺栓连接等连接节点的装配式结 构,应该根据连接节点的类型,确定相应的计算模型,选取适当 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6.3.3本条按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IGI1的

.3.3本茶按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工结构技不规程》JG1的 规定以及装配式混凝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装配整体式框架结 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与现浇结构相同。对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 构,当按现浇结构计算而未考虑墙板间接缝的影响时,计算得到 的层间位移会偏小,因此加严其层间位移角限值。 6.3.4根据理论分析,当结构楼层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 较小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第3.4.5条对考 虑偶然偏心影响多遇地展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的水平位 移与该楼层相应平均值之比的限值要求可适当放大。建设部有关 部门编制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第十条第(七)款中规定:“当计算的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 值很小时,扭转位移比的控制可略有放宽。”根据研究结果,扭 转位移比限值的建议值可参考下表取用。

表2建议的扭转位移比限值随楼层平均层间位移值变化表

注:1表中“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接本规程第6.3.3条。 2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的扭转位移比 限值。

6.3.5本条参考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 定,结合本规程的实际情况给出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 间位移的限值规定,

6.3.6叠合楼盖和现浇楼盖对梁刚度均有增大作用,无后浇层

6.4.1应特别注意预制构件在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承载能力的验 算,对预制构件在脱模、翻转、起吊、运输、堆放、安装等生产 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在制作、施工安 装阶段的荷载、受力状态和计算模式经常与使用阶段不同,预制 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此阶段尚未达到设计强度。因此,许多 预制构件的截面及配筋设计,不是使用阶段的设计计算起控制作 用,而是此阶段的设计计算起控制作用。

6.4.2预制梁、柱构件由于节点区钢筋布置空间的需要,保 护层往往较大。当保护层大于50mm时,宜采取增设钢筋网 片等措施,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裂缝及在受力过程中的剥离 脱落。

6.4.4预制构件中外露预埋件凹人表面,便于进行封闭处理。

输、安装等有具体要求或特殊限制时,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具体 要求

6.5.1装配整体式结构中的接缝主要指预制构件之间的接

6.5.1装配整体式结构中的接缝主要指预制构件之间的接缝及 预制构件与现浇及后浇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包括梁端接缝、柱 顶底接缝、剪力墙的竖向接缝和水平接缝等。装配式整体式结构 中,接缝是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关键部位。 接缝的压力通过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坐浆材料直接传递; 拉力通过由各种方式连接的钢筋、预埋件传递;剪力由结合面混 凝土的粘结强度、键槽或者粗糙面、钢筋的摩擦抗剪作用、销栓 抗剪作用承担;接缝处于受压、受弯状态时,静力摩擦可承担一 部分剪力。预制构件连接接缝一般采用强度等级高于构件的后浇 混凝土、灌浆料或坐浆材料。当穿过接缝的钢筋不少于构件内钢 筋并且构造符合本规程规定时,节点及接缝的正截面受压、受拉 及受弯承载力一般不低于构件,可不必进行承载力验算。当需要 计算时,可按照混凝土构件正截面的计算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 取接缝及构件混凝土材料强度的较低值,钢筋取穿过正截面且有 可靠锚固的钢筋数量。 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坐浆材料与预制构件结合面的粘结抗 剪强度往往低于预制构件本身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因此DB44/T 994-2012 建筑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U-PVC)隔热板 瓦.pdf,预制构 件的接缝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本条对各种接缝的 受剪承载力提出了总的要求。 对于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控制区域,即梁、柱箍筋加密区及剪 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接缝要实现强连接,保证不在接缝处发生破 坏,即要求接缝的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被连接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乘以强连接系数,强连接系数根据抗震等级、连接区域的重要性 以及连接类型,按本规程第7章有关规定执行。同时,也要求接 缝的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设计内力,保证接缝的安全。对于其他区 域的接缝,可采用延性连接,允许连接部位产生塑性变形,但要 求接缝的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设计内力,保证接缝的安全。 本规程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规程,针对各种形式接

缝分别提出了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列在第7、8章的相关条 文中

6.5.2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框架柱的纵筋连接宜采用

灌浆连接,梁的水平钢筋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机械连接、焊 接连接或者套筒灌浆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 墙竖向钢筋的连接可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 锚搭接连接,水平分布筋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搭接等。

6.5.3有关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应用技术规程正在编制中。目

前,采用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时,该类接头的应用技术可参照《钢 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中有关I级接头的要求。规定套 简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套筒之间 的混凝土可以浇筑密实。

6.5.4浆锚搭接连接是一种将需搭接的钢筋拉开一定品

接方式。这种搭接技术在欧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也被称之为间 接搭接或间接锚固。早在我国1989年版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的条文说明中,已经将欧洲标准对间接搭接的要求进行了说 明。近年来,国内的科研单位及企业对客种形式的钢筋浆铺搭接 连接接头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已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这项技术的关键TD∕T 1029-2010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pdf,包括孔洞内壁的构造及其成孔技术、灌 浆料的质量以及约束钢筋的配置方法等各个方面。鉴于我国目 前对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提出较 为严格的要求,要求使用前对接头进行力学性能及适用性的试 验验证,即对按一整套技术,包混凝主孔洞成形方式、药束 配筋方式、钢筋布置方式、灌浆料、灌浆方法等形成的接头进 行力学性能试验,并对采用此类接头技术的预制构件进行各项 力学及抗震性能的试验验证,经过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或鉴 定后方可使用

6.5.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抗剪键槽是指通过凹凸形状的混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