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SCTS 14-2022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技术规范.pdf

T/JSCTS 14-2022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325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JSCTS 14-2022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技术规范.pdf

T/JSCTS 14—2022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

500kV沧江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Specificationforintelligent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 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systeminsubwaystation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5.1一般规定 ... 5.2系统组成 5.3数据采集 5.4委 数据传输 5.5控制执行 5.6系统平台. 通风空调系统监控 6.1 1一般规定 6.2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监控. 6.3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监控 6.4车站空调冷源及水系统监控 6.5车站轨行区排热系统监控… 6.6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监控..…..· 11 系统运维与节能控制· 7.1一般规定. 11 7.2参数设定 11 7.3系统运维 ·12 7.4节能控制 12 能效监测与专家系统 13 8.1一般规定 13 8.3专家系统 14 故障报警. 14 9.1一般规定·. 9.2故障类别与分级 14 9.3故障报警与处理 1: 10 信息化管理 1b

10.1 般规定 LO 10.2技术资料 16 10.3人员管理 10.4设备台账 10.5检修管理 10.6工单管理 17 11施工安装 18 11.1一般规定 11.2配管配线与敷设 18 11.3设备安装 18 11.4施工安装验收.. ·19 12系统调试 20 12.2调试前准备 ** 12.3单机调试 20 12.4单系统调试 20 12.5系统联调 21 13峻工验收 21 13.1一般规定 21 13.2验收条件 21 13.3峻工验收 22 13.4移交

10.1 般规定 LO 10.2技术资料 16 10.3人员管理 10.4设备台账 10.5检修管理 10.6工单管理 17 11施工安装 18 11.1一般规定 11.2配管配线与敷设 18 11.3设备安装 18 11.4施工安装验收.. ·19 12系统调试 20 12.2调试前准备 ** 12.3单机调试 20 12.4单系统调试 20 12.5系统联调 21 13峻工验收 21 13.1一般规定 21 13.2验收条件 21 13.3峻工验收 22 13.4移交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建 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 捷高技术有限公司、米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车轮飞、刘俊、冯腾、徐新华、王庆亮、漆伟、吴晶、黄昕、李安桂、阮长龙、周春云、 古宏、高晓鹏、谭琼亮、许常宜、郝盛、张奎扬、廖承波、王晖、林昶隆、付维纲、蔡崇庆、夏继豪、李森生、 李国栋、张雄、陈慧、张之启、胡忠炜、胡轶衡、梅方晨、杨长青、潘昊垠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建 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 捷高技术有限公司、米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车轮飞、刘俊、冯腾、徐新华、王庆亮、漆伟、吴晶、黄昕、李安桂、阮长龙、周春云、 古宏、高晓鹏、谭琼亮、许常宜、郝盛、张奎扬、廖承波、王晖、林昶隆、付维纲、蔡崇庆、夏继豪、李森生、 李国栋、张雄、陈慧、张之启、胡忠炜、胡轶衡、梅方晨、杨长青、潘昊垠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 技术规范

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

本文件确立了地铁车站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规定了通风空调系统监控、系统运行与 节能控制、能效监测与专家系统、故障报警、信息化管理、施工安装、系统调试、峻工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包括埋深大于50m的各种型式的地铁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的设计、施 工、调试和验收.其他类型轨道交通车站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7981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GB/T26155.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GB/T26759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GB30439.8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第8部分:电动执行机构的安全要求 GB/T34068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 GB/T37486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分类与代码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6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 GB50606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GB/T513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 GB/T51357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气调节与供暖设计标准 GB/T51409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JGJ176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T177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aircondntioningandventationsysteminsubwaystation 以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空气调节和通风为目的,对工作介质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 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智能运维管理系统Intelligentoperationandmaintenancemanagementsyst of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insubwaystation 为提高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运行与维护效率、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提升系统智能运维水平、降 运维成本和保障通风空调系统持续良好运行而开发的系统。 注:简称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3.3 数据采集dataacquisition 通过数据采集装置从各传感器、计量装置以及设备控制器中收集、识别和选取数据的过程。 3.4 数据传输datatransmission 通风空调系统的被监控对象与数据采集装置之间、数据采集装置与系统平台之间依照标准的通 协议,经过一条或多条链路传送数据的过程。 3.5 完余redundancy 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人并承担故障部件的 作,由此延长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3.6 执行机构actuator 将控制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动作以控制阀内截流件的位置或其他调节机构的装置。 3.7 接口interface 不同设备或系统之间传输信息的物理连接和数据交换。 3.8 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10μm)particulatematter;PMno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um的颗粒物。 注: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3.9 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particulatematter;PM2.5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 注:也称细粒颗粒物。 3.10 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1.0μm)particulatematter;PMi.0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um的颗粒物。 3.11 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COP 名义制冷或制热工况下,机组以同一单位表示的制冷(热)量除以总输人电功率得出的比值。 3.12 调试testing,adjustingandbalancing 对各个系统在安装、单机试运转、性能测试、系统联合试运转的整个过程中,采用规定的方法完成

试、调整和平衡的工作

4.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应具有通风空调系统监测、系统运行与节能控制、能耗监测与能效评估、故障报 警与处理等基本功能,并宜具备专家系统、信息化管理等子扩展功能。 4.2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宜基于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数据预应力钢丝拉伸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采用智能化分析,在数据累积和选代 过程中可自动优化运行和维护策略,实现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 4.3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监控范围应包括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空 调冷源及水系统、车站轨行区排热系统以及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地面高架车站可参考执行。 4.4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的能耗监测、能效评估的规划、布局与设计应注重系统性,按照国家节能管理相 关要求以及自身能源管理和信息化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整体统筹。 4.5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专家智能分析功能应基于通风空调系统监测、系统运行、能耗监测与能耗评 估、故障报警与处理、信息化管理等数据展开。

5.1.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应根据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型式、规模、功能、运行环境的要求进行 设计。 5.1.2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结构、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应满足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功能和性能参 数指标的要求

5.1.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应根据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型式、规模、功能、运行环境的要求进行 设计。 5.1.2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结构、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应满足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运维功能和性能参 数指标的要求 5.1.3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结构符合下列规定: a)应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充、使用和维护; b)应在服务器上实现大容量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处理,数据应完整; c)系统采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应具有通用性; d)宜在本地网络控制的基础上兼顾云平台的功能; e)应预留对外的数据接口,具备通过接口方式向综合监控系统提供数据的功能; f)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功能应通过总控平台实现,软件宜由物理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组成。 5.1.4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硬件应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网络设备,应实现通风空调系统状态信息采 集、存储、传输、查询、显示等功能,并符合下列规定, a)用于采集电压、电流、温湿度、振动状态信息的数据采集装置应具有高精度、多通道、低功耗的 特点,并预留信息传输通信接口。 b)应具有组网接口,并可根据上层监控平台需求进行组网。网络应为千兆自适应以太网,并采 用通信光纤线网级联网。 c)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层宜与地铁车站综合监控系统的相关数据采集层进行共享。 d)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宜采用余配置,冗余设备宜分机柜设置,智能运维管理系 统应满足故障或灾害不扩散、不传播的要求。 e)车站级和线网级的硬件设备的电源配置应与通风空调系统现有的电源配置等级保持一致。 5.1.5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并符合下列规定: a)系统宜采用专用传输网络,采用有线公网传输和无线传输时宜采取信息加密措施,系统可对重 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b)应有防病毒和防网络入侵等的网络安全措施,连接外网时应采用网络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系统应对用户和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应对用户和设备基本信息、属性信息以及身份标识信息等 进行管理。 d)基于不同传输网络的系统和设备联网时,应采取相应的网络边界安全管理措施。 5.1.6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不应干扰被监测设备的事故工况运行,地铁车站火灾及事故状况下的运行控 制相对于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应具有优先权。

5.2.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宜由数据采集系统、控制执行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系统平台构成。 5.2.2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应配置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工作站、显示屏、网络设备、现场控制器、数据 采集装置、传感器、计量装置和执行器等。 5.2.3数据采集系统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智能仪表或现场控制器(柜)组成,现场控制器(柜)宜 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现场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5.2.4智能仪表应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通讯技术有机结合,宜内置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可完成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对外数据通信。 5.2.5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可采用局域网内部平台部署,也可采用云平台部署。 5.2.6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网络部署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云平台部署时,本地服务器宜将本地的 数据通过有线网络或4G/5G、微波等无线网络连接到云平台,终端可直接访问云平台。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服务器宜与数据库服务器分开配置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宜采用集散或分布式网络结构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和 管理

5.3.1数据采集的来源应包括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内的传感器和计量控制装置。 5.3.2现场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或设备的状态数据宜通过现场控制器(柜)采集,并以通信的方式将测量 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

a) 具备良好的散热、抗震和防尘性能,并应便于维护; b) 具有RS232、RS485或RJ45等标准通信接口,支持TCP/IP等标准通信协议; C) 具有自动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存储NB/T 10238-2019标准下载,主动将有效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的功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