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J 075-2016 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pdf

XJJ 075-2016 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9.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952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XJJ 075-2016 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pdf

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

Building energy dissipation damping applicationprocedures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某酒店、宾馆综合建筑排水与电气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Building energy dissipation damping

主编部门:乌鲁木齐市建设委员会 批准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17年2月1日

僵维吾尔自治区建设标准服务中

关于批准发布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新建标[2016]16号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6年12月23日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 合理运用消能减震技术建筑,使该技术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确保质量。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的《关于下达 2014年自治区第四批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新建标函 (2014]25号)的要求,由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 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 编制组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认真组织结构试验验证,结合新疆 地区特点,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经 专家深人论证,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八章六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 本规定、地震作用与作用效应计算、消能器的技术性能、消能减震结 构设计、消能器和结构的连接与构造、消能部件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及附录A~F。 本细则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乌鲁木齐建筑 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 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

5.4屈曲约束支撑 (31) 5.5消能器产品检验与力学性能参数确定· (32)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34) 1 6.1一般规定 (34) 6.2消能部件布置原则 (34) 6.3消能部件设计与减震效果评价 (35) 6.4结构设计 (38) (40) 6.5消能减震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消能器和结构的连接与构造 (42) 7.1一般规定 (42) .· 7.2预埋件计算 (42) 7.3支撑和支墩、剪力墙计算 (43) 7.4节点板计算 (43) 7.5消能器与结构连接的构造要求 (47) 8消能部件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51) 8.1一般规定·· (51) 8.2消能部件进场验收 (51) 8.3消能部件的施工安装顺序 (52) 8.4施工测量和消能部件的安装、校正 (53) 8.5.消能部件安装的焊接和紧固件连接 (53) 8.6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验收 (54) 8.7消能部件的维护 (56) 附录A曲线记录数据 (58) 附录B自由振动衰减法计算附加阻尼比 (88) 附录C 消能减震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粘滞消能器)设计方法 航一汁 (00)

消能器和结构的连接与构造

附录D消能减震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粘滞消能器)设计方法 之二(近似方法一调度对比法)· 附录E消能减震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粘滞消能器)设计方法 之三(近似方法一—预设阻尼比对比法)···……····.(95) 附录F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黏滞消能器进行抗震加固设计的近 似设计方法 ..(97)) 本规程用词说明 ..(99) 引用标准名录 ···。 (100) 条文说明· (101)

1.0.1为了在建筑结构中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 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 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疆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新建 和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工程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结构设计、施工、验收 和维护。 1.0.3按本规程设计与施工的新建消能减震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 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可 发挥部分消能功能,主体结构不受损坏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应充分发挥消能功 能,主体结构可能发生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 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应 发挥最大消能功能,主体结构不发生严重破坏;必要时可采用更高的 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 1.0.4既有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时,主体结构抗震设防目标不 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规定。 1.0.5消能减震建筑结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要 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2:1.1消能器energydissipationdevice

由各种不同特性金属材料元件或构件制成,利用金属元 件抵抗地震作用中发生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由核心单元、外约束单元等组成,利用核心单元抵抗地震作用中 发生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屈曲约束支撑可分为承 载型屈曲约束支撑和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本规程所涉及的屈曲约 束支撑均指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

由缸体、活塞杆、活塞、黏滞材料等部分组成,利用活塞在黏 中运动,产生与活塞运动速度相关的阻尼力,耗散地震输人结杆 量的减震装置。

由消能器和支撑或连接消能器构件组成的部分。

3.1.11附加刚度additionalstiffn

位移型消能器抗力与消能器两端相对位移关系的设计骨架曲线 斜率改变点对应抗力。

位移型消能器计算屈服力与计算屈服位移的比值。速月 器的阻尼力与活塞位移构成的滞回曲线上阻尼力为零处 斜率。

2.1.18消能器设计位移designdisplacementofenergydissipat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两端可能受到的最 变形值。

2.1.19消能器设计速度designvelocityofenergydissipation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速度型消能器两端可能受 大相对速度值。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具有的大于设计位 端相对变形能力。

2.1.21消能器极限速度ultimatevelocityofenergydissipatior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速度型消能器可以承受的 计速度的两端相对速度值。

2.1.22设计延性系数designductilityfactor

位移型消能器设计位移与设计屈服位移的比值。 2.1.23极限延性系数ultimateductilityfactor

位移型消能器极限位移与计算屈服位移的比值。

2.1.24设计屈服(阻尼)力

消能器在设计位移或设计速度时产生的最大计算输出抗力或试 验加载力,也称最大阻尼力。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Fy 设置消能部件的主体结构层间屈服剪力; T: 消能减震结构的第i阶振型周期; S 消能减震结构总阻尼比; S 主体结构阻尼比; 结构自振频率; W 一 uy 设置消能部件的主体结构层间屈服位移; T 结构自振周期; X: 位移振型坐标(j振型i质点的x方向相对位移);

3.1.1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可分为新建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和既有消能 减震加固结构设计。 3.1.2消能减震结构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 需求,分别选定针对整个结构、局部部位或关键部位、关键部件、重要 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消能部件的性能目标。 3.1.3确定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案时,消能部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消能部件宜根据需要沿结构主轴方向设置,形成均匀合理的 结构体系。 2消能部件宜设置在能使消能器产生较好消能效率的楼层和 部位。 3消能部件的设置位置及连接构造宜便于检查、维护和更换。 3.1.4消能器的选择应考虑结构类型、使用环境、结构控制参数等因 素,根据结构在地震作用时预期的结构位移或内力控制要求,选择不 同类型的消能器。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消能器使用的环境、检查和维 护要求。 3.1.5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160m、120m、80m

的大型消能减震建筑,应按规定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建筑设计应预留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和空间。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3.2.1消能器选择应符合下列

1消能器的极限位移应大于消能器设计位移的1.2倍。速度相 关型消能器极限速度应大于消能器设计速度的1.2倍。 2在10年一遇标准风荷载作用下,金属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 不应产生屈服。 3消能器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 3.22消能器的性能参数应在设计文件由注明

3.2.2消能器的性能参数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3.3.1消能减震结构分析模型应正确地反映不同荷载工况的传力途 径、在不同水准地震动下主体结构和消能器所处的工作状态。 3.3.2消能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应根据主体结构、消能器的工作状态 选择,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线性、非线性)时程分析法、静 力弹塑性分析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3.3.3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应为主体结构阻尼比和消能器工作 消能效果附加给主体结构的有效阻尼比的总和,结构总阻尼比应根 据主体结构处于弹性或弹塑性工作状态及不同水准地震动激励状态 分别确定。 3.3.4消能减震结构的总刚度应为主体结构刚度和消能部件附加 给主体结构的有效刚度之和,且应考虑不同变形状态导致的刚度 差异。 3.3.5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应采用成熟的模型并经试验验证。

3.3.1消能减震结构分析模型应正确地反映不同荷载工况的传力途 径、在不同水准地震动下主体结构和消能器所处的工作状态。 3.3.2消能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应根据主体结构、消能器的工作状态 选择,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线性、非线性)时程分析法、静 力弹塑性分析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3.3.3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应为主体结构阻尼比和消能器工作

T/CCMA 0118-2021 流动式起重机 排气烟度 履带起重机测量方法.pdf3.3.4消能减震结构的总刚度应为主体结构刚度和消能部件附加

3.3.5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应采用成熟的模型并经试验验证

效果评价,宜采用不少于两个合适和成熟的不同软件进行对比分析, 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3.3.7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的设计位移计算,应通过结构整体弹塑 性分析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