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地下室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室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根椐地下空间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其施工涉及的土层有:①耕土;②粘土;③粉质粘土;④泥炭土;⑤细砂;⑥基岩层。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根据钻孔揭露,地下水位为基底高程以上0.5~4.0米,其水位起伏与地面起伏基本一致。

广场范围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表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土石方开挖工作时间为2013年1月10日~2013年4月20日,计划工期100天(包括预留土、施工坡道收尾等工作)。

项目经理部建立进度实施、控制的科学组织系统和严密的工作制度,依据施工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进度实施系统发挥监测、分析职能并循环运行,即随着施工活动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地将施工实际进度信息,按信息流动程序反馈给进度控制者,经过统计整理,比较分析后,确认进度执行无偏差,则系统继续运行。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偏差GB/T 36944-2018标准下载,系统将发挥调控职能,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及时对后续施工和对总工期的影响,必要时,可利用进度控制目标留有余地的弹性特点,对原计划进度做出相应地调整,提出纠正偏差方案和实施的技术、经济、合同的保证措施,以及取得相关单位支持与配合的协调措施,确认切实可行后,将调整后的新进度输入到进度实施系统,施工活动继续在控制下运行。当新的偏差出现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施工项目全部完成。

三、施工进度计划调查、整理、对比分析

采用每日进度报表、作业状况报表、现场实地检查方法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测、收集信息。将调查资料整理加工成与施工进度计划具有可比性的反映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将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计算出计划的完成程度与存在的差距,并经常结合计划图进行对比分析。

四、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通过检查发现施工进度发生偏差后,判断偏差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并依据施工工期要求提出处理意见,在必要时做出调整。每次检查之后都要及时调整,力争将偏差在最短期间内,在所发生的施工阶段内自行消化、平衡,以免造成影响太大。在原网络计划的基础上,不改变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而是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压缩后续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弥补前面工作产生的负时差。

表2 施工机具及测量装置配备计划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一、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由于本工程设计基底高程在▼481.00(±0.000)以下8~13m。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由于受地下工程不可知的因素影响较多,因此深基坑开挖工程是一项安全隐患较大的工程,即从已知条件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基坑施工方案,在施工中也要采取信息法施工。由于本工程土质较差,且基坑开挖施工要与基坑排水、深井降水、基坑支护密切配合,所以基坑开挖要采用安全可靠的措施,严密组织,科学施工。尤其是要坚持“慎开挖、快支护、勤监测、早处理”的原则,方能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和基坑工程的安全。

基坑开挖必须与基坑支护和降水的方案实施保持一致,充分考虑土方开挖的前提条件是挖方区域处于无水状态,基坑支护做到万无一失是开挖顺利进行的保障,基坑降水是整个开挖乃至基础施工全过程的核心。

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开挖顺序按由上到下、先四周排水沟、后中间挖方区域;先南北两边向中间逐层开挖、最后一层再中间向南北两边开挖的原则(预留30cm人工清基)。

H区 D区 D区 I区

层厚3m

基抗开挖分层和开挖方向示意图

H区 D区 D区 I区

基坑最后一层开挖方向,留30cm保护层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降水系统和监测系统,严禁碰撞、挤压、拖动工程桩。

基坑开挖应遵循分层、分段、按先后顺序开挖的原则。

按此顺序分四层开挖到基坑底:

现场首先要确保场地外道路进出口的畅通,本基坑的出土口大部分在基坑东侧,尽量减少坑内运土路程,减少对工程桩的影响。汽车场内施工道路宽度5m,回填1.0m厚片石(按0.5m厚一层,分层回填碾压),其上再铺筑0.3m厚砂砾石,以确保运输土方车辆的顺利通行。

据现状,在土方工程施工必须做好基坑施工区域至长青路已建市政道路的临时道路,并且在出口处设立洗车台。

由于受场地限制,所有土石方均外运至10km外业主指定弃土场弃置。

本工程主要分四层开挖:第一层开挖▼481.00(±0.000)以上土石方;第二层由两边向中间开挖到▼481.00(±0.000)以下3m位置;第三层由两边向中间开挖到▼481.00(±0.000)以下6m位置;第四层由中间向两边开挖到▼481.00(±0.000)以下9m筏板底标高位置。预留30cm土方厚度人工修整,将所需长度、宽度、深度不一的各承台、排水沟等部位的土方挖掘干净并吊运出基坑。任何部位基底的30cm土方均为人工开挖。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并用汽车泵浇筑,局部采用塔吊吊运。

土方开挖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沙袋、木桩、竹片板等排险材料,以备基坑开挖时出现紧急情况之需。

由于本工程开挖时,空余面积较少。且本工程地下室施工正值雨季,围绕基坑四周统设800mm深、500mm宽的明沟,在基坑四周间隔50m左右处设2米见方、深1.5米的集水井,以拦截场外水,并及时用潜水泵把水井内的水排掉,经三级沉淀并流入城市下水道管网中。三级沉淀池长5500mm×宽4000mm×高3000mm,底板C15砼厚度200mm;墙体为240mm厚砖墙,用M5.0水泥砂浆砌筑,MU10.0的普通粘土砖。池壁内外均采用1:1防水砂浆抹灰20mm厚。

基坑开挖时将地面附加荷载减到最小,严禁在坑边堆载或通行重载车。开挖下层土时,保护上层支护的边坡,不得碰撞排水结构和支护结构。土方开挖以后及时施工支护结构,尽量减少土体变形,保证基坑安全。基坑内各区间台阶先放坡机械开挖,再人工修坡到位。同一层土方开挖施工应分层分段跳挖施工,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回填反压。每次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15米。及时检查现场的排水系统,做好基坑周围地表水及基坑内积水的排汇和疏导,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或被雨水浸泡。

3.土方开挖施工工艺和方法

测量放线→降水排水→分层开挖→边坡支护→地基处理→验槽→边坡监测(设沉降观测点)

放线是根据定位确定的轴线位置划出基坑开挖边线。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基底开挖边线离筏板结构边线3m,开挖坡度1:0.75,开挖标高为底板C15砼垫层底标高。

由于▼481.000(0.000)m高程以下基坑深度在8~13m之间,为确保边坡稳定,基坑边坡按1:0.75开挖,并在约▼476.000~▼474.000高程处设宽2.0m的马道。

①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由上而下,逐层进行开挖,层厚约3m。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不得相互影响。基坑最后一层开挖时,应由中部轴线为起点向南北两侧开挖,每一个分区开挖到设计深度时,保留30cm保护层。用小型履带式挖掘机加人工进行桩间、集水坑、电梯井及30㎝厚的预留土方的开挖。施工坡道收尾采用长臂挖机开挖,部分土方不在其旋转半径内的,则采用小挖机集土堆放到长臂挖机旋转半径内,二台挖机配合分段逐渐向基坑边后退,直至土方开挖完成,最后基坑中的小挖机用汽车吊吊出基坑。

②特殊部位处理:对于角落、敏感部位等不适宜挖机工作的部位,均采用人工开挖,配合塔吊或汽车吊等机械吊运到施工区域外装车弃置。

③淤泥开挖:由于施工区域多为水田、堰塘,地下水丰富,根据地勘水文资料,施工区域多为淤泥、饱水粉质砂土、液化细砂层。

由于施工区域土质液化,无法承载开挖机械,所以开挖采取边开挖边垫路的方式进行施工,距基坑道路较远的部位采用多次接力翻渣和翻晒后再装渣的方式施工。基础内道路顺着开挖方向填筑,先填块石料后填砂砾石,道宽度7m,块石料厚1.0m、砂砾石层厚0.3m,填筑料从场外转运至填筑现场。道路长度和填筑次数根据现场实际施工确定。

④为安全起见,沿基坑顶部周边开挖线4米外设置2m高的彩钢防护墙。

第五章 施工保证措施

一、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施工要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土标高、做到挖土工作面内,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有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下口线。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土方开挖后,及时跟进浇筑砼垫层,并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 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业主方土建代表和质量检查人员共同检查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基坑开挖前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系统、施工道路、基坑内挖土临时坡道、施工设施、材料堆场及生活设施等的布置安排。

基坑开挖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应设在不受基坑开挖影响区域内,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工作。

基坑开挖前2~3周应对开挖区域内土体进行预降水,以加快土体干燥,便于开挖期间坑内施工人员作业和加快土方挖运。基坑开挖前降水曲线宜在坑底以下0.5~1m,设计对降水深度有特殊需要的应满足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构筑物进行调查,请专业管线单位对基坑影响范围内管线情况进行交底,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根据需保护对象离基坑的远近、重要程度,相对应地制定监测、保护措施,做好监测控制点,并记录下原始数据备案。

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特点、土质情况、支撑形式,应合理选择挖土机械及运输数量,合理配备挖土机械。

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开挖条件进行检查,包括围护结构强度、降水深度、地基加固强度等,需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应变计、轴力计、孔隙水压力计、土压力计等各类传感器在埋设安装之前都应进行标定。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斜仪除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正,并在出具的合格证有效期内使用。

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分层开挖、先排水后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其挖土方法和排水顺序应与设计工况相一致。

对面积较大的基坑,土方宜采用分区、对称开挖和分区分块排水的施工方法,应充分重视控制基坑变形,尽量加快支撑施工进程,减少基坑在无支撑情况下的暴露时间。

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相邻区域的土体高差(高差一般不大于2米)放坡在粘性土层中可采用1:1,基坑开挖较深时,应防止挖土过快、边坡过陡,造成卸载过速而引起土体失稳、基底涌土、桩身倾斜等严重后果。

除支护设计允许外,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坡上行走操作,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排水沟、工程桩、围护墙和护壁。

机械挖土至坑底标高以上30cm左右的土方应采用人工修土,以保证原状土的完好,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清除浮土,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认真做好基坑降水及明沟排水工作,确保基坑干燥,加快施工进度,坑内可采用明沟、盲沟和集水井排水,基坑周围的地面排水沟必须保持畅通,并防止坑内排出的水和地面雨水倒流、回渗坑内。基坑边不宜堆置土方或其他设备和材料,以尽量减少地面荷载。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围护结构的检查工作,发现有渗漏现象应及时封堵。

加强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的监测工作,土方、支护、降水等施工应服从统一指挥,做好信息化施工,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体系必须与主体结构设计相匹配,确保主体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围护变形、不均匀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后要采取措施预防基坑被浸泡,以免引起坍塌和滑坡事故的发生。在制定土方施工方案时就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土方开挖及地下工程要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当地下水位较高、基坑较深时,应在枯水期施工,避免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土方施工;为防止基坑浸泡,除做好排水沟外,要在坑四周做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人坑内,坑内要做排水沟、集水井以便抽水;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和其他土方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挖方的深度和尺寸选用集水坑或集水井。

4.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规划部门测量核准。明确在施工阶段红线及定位桩是否产生位移,应及时校对核实。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在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白灰线。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用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

5.确保质量的组织措施

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和工程地质资料,参加设计交底。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以及对周围道路、地下管线、邻近建筑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基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基础实际挖深、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保护要求、工期、气候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编制,内容应包括降水设计与计算、挖土支撑、环境保护措施、监测、风险防范等方案,施工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基坑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检测项目、监测方法与精度要求、测点布置、监测仪器、报警指标、观测频率、观测资料分析及监测结果反馈制度等。

施工单位安全技术部门及总工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会审,并对组织设计给予明确意见。

针对安全技术部门及总工提出的问题应进行方案优化,确定最终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更,任何变更应办妥相关的变更和审批手续。

施工方案确定后应分阶段逐级进行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基坑开挖后,其边坡失稳坍塌的实质是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的抗剪强度。而土体的抗剪强度又是来源于土体的内摩阻力和内聚力。因此,凡是能影响土体中剪应力、内摩阻力和内聚力的,如土的类别、土的湿化程度、气候的影响、基坑边坡上面附加荷载或外力等,都能影响边坡的稳定。 为防止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沉降等,生成安全事故,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基坑边坡采用土钉墙+网喷混凝土作为支护形式。

土方开挖的准备工作包括:勘查现场,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碍物;做好施工场地防洪排水工作,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保护测量基准桩,以保证土方开挖标高位置与尺寸准确无误;备好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他设施;对于深基坑,要先做好挡土桩。 结合施工现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进度,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在边坡支护设计时应考虑堆土附加的侧压力。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土方开挖时要做好的安全准备工作。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安全通道出口。

a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严禁超挖。 b基坑四周不得任意堆放材料。 c挖土过程中如出现土体较大位移,应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d坑周围的地表水应及时排除。 e开挖土方时应有足够的照明,电工应日夜值班。

4.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a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至土方开挖区域。

b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个5000W大太阳灯照明。

c施工范围内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1000W小碘钨灯,每两个基坑配置一个灯架。

d现场上,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在特殊情况中,最主要的影响是地下水。该工程中的地下水具有水位高低不一、连续不断、流量大小不一、随时变化起伏等特点。该工程中的地下水及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弥补: (1)明泵排水:对于渗水量较小的孔采用污水泵集水井内明抽,边抽边挖,采用此法很见成效; (2)沟外堵截:对于大股集中流水、水压高、沟内无法堵截的,采用染色剂、探槽查找水源,另外开槽灌混凝土堵水; (3)集水疏导:对于水源情况复杂、无法确定水源方向的桩孔,采用机械开挖集水坑,集中抽排的办法处理; (4)表面降水井:对于水源情况复杂,而场地又无挖集水坑条件时,采用打浅层降水井,专门抽排地表水的方法处理。 需要综合利用上述各种办法方可取得成功。

6.土方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作多,土质条件差以及运土路线复杂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a每天检查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行修复;

b下雨期间进行挖土时,做好防滑措施;

c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水龙头、排水沟、集水池,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d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e为预防边坡塌方,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一侧放置材料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1.0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

f提前准备好编织袋、草袋、木桩等物,若边坡局部塌方,则可将坡脚塌方清除;

g若边坡经上述措施之后,仍有失稳现象,则应征得设计单位与临理单位同意,采用加大边坡坡度或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等方法,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

h阴雨天气,在边坡上应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边坡上的土体流失。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压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如不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时应具备如下条件: (1)基坑在开挖期间保持干燥状态; (2)保持基坑边坡的稳定和基坑底板的稳定; (3)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该工程施工机械较多,施工方法较复杂,我们将力争做到文明施工。

(1)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到计划用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运输散装材料时,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料车离场前,派人用水将料槽及车身、轮胎冲洗干净;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音施工机械设备,减少噪音扰民;

(4)夜间灯具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5)工人宿舍专人或轮流卫生值日,确保室内外整洁、卫生,工地厕所专人清扫,防止蚊蝇滋生。

四、周边环境变形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是深基坑施工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场施工中,要求通过适当的监测手段,随时掌握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基坑内部情况与设计模型之间的差异,以及支护土体的稳定状态和安全程度、基坑渗透水量的大小等等,及时反馈信息,现场工程师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修改施工方案,改善施工工艺。此时现场工程师的施工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监测资料还可以作为检验和评价支护结构稳定性的依据。

房屋设施的沉降、倾斜,道路、地下管线的沉降、位移;支护结构的变形,土体的位移;渗透流量的大小,渗透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等等都是监测的内容。

对周边设施的沉降观测,初步确定为每一天进行一次,待土方开挖全部完成以后每2天观测一次。待基坑回填完成以后不再观测。观测范围是周围50米以内的建筑物。对道路、地下管线的观测初步确定为每5天进行一次,待土方开挖全部完成以后每10天观测一次。待基坑回填完成以后不再观测。主要是沿河路的观测。对支护结构的观测每天进行两次,并一直坚持到土方回填以前。对土体渗透的观测每天进行四次,一直坚持到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

目测巡视监测:目测巡视监测具有监测实施快捷方便、信息反馈及时简明、宏观判断准确等特点,并可以和其他监测数据相互应证。目测监测有着其他监测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坑施工期间应设专人负责对基坑支护体系的位移、变形、渗漏;基坑底部地下水、涌砂;基坑周边环境异常情况(如地面、房屋出现裂缝等)进行不间断巡视检查,并做好专门纪录,拍照,提供书面报告等。

变形监测:护坡水平位移和沉降是基坑监测的主要项目,支护体系水平位移一般采用视准线法,采用高精度经纬仪配合刻度尺观测,选取远处一个基本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或埋设观测参照点,再在基坑四周设置观测点测出各点与视准线之间的距离。测量时用刻度尺一段对准测点,另一端用经纬仪读数,计算出测点与视准线之间的距离,不同次测量的距离差既为位移量。也可采用测角度的方法。共计设置沉降观测、沉降水准观测各20个点,采用Ni004型水准仪施测,基准水准点布设不少于3个,按一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观测点按二等水准要求施测,各观测点应组成环形或符合水准线路。观测工作贯穿整个开挖施工过程。

渗透水量检测 :对排水沟以及积水井每小时出水量进行观测,采用钢卷尺、秒表等进行观测,并提供出每分钟水位升高(降低)值,日平均水位的高度。

4.资料整理及信息反馈

使用工整统一的监测记录表格。每次观测的成果将对基坑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当发现异常情况或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业主、监理。

五、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及应急处理预案

基坑规模大、开挖深。拟建工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0.000以下13米 。基底面积约75000平方米,按不放坡考虑,尚应开挖土方80万立方米。

应急准备和相应工作程序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3.应急材料的配置计划

应急小组应配备下列救援器材:

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应急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照明器材:乎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应急材料:工地上准备适量的麻袋,薄膜、水玻璃,快硬水泥水泵、夹板、609钢管、槽钢、沙包、快干水泥、黄砂。

雨季施工时,现场排水系统应贯通,并派专人进行疏通,保证排水沟畅通,施工道路不积水,潮汛季节随时收听气象预报,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及防汛的应急材料。

混凝土浇捣时,必须事先注意天气情况,尽量避开雨天,若不得已情况,必须做好防雨措施,预备好足够的活动防雨棚,准备好塑料薄膜、油布等。必要时,需严格按施工规范规程允许的方式、方法,留置中止施工缝措施,事后按规程要求处理施工缝后,再进行续浇混凝土。

雨季必须连续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备足防雨物资,及时了解气象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施工。如中途施工应采取覆盖及调整混凝土坍落度等方法。加强计量测试工作,及时准确地测定砂、石含水量,从而准确地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开挖过程中,如遇雨天对未完成的工作面及放坡部位进行薄膜覆盖,防止雨水长时间冲塌边坡,对基坑周边道路上的裂缝要用砂浆灌实,防止雨水从裂缝中流入坑底,加强基坑的抽水工作。

雨季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等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具体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DB32/T 1691.8-2015标准下载,及时整改。

对高耸物如塔吊等必须检查避雷装置是否完好可靠。大风、大雨时,塔吊应立即停止使用,大风过后,应对上述设备进行复查试车,有破损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组织准备好抢险劳动力及抽水设备、材料,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进行抢险。

潮汛季节,安全员必须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情况、现场材料遮挡情况、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做详细的调查了解,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和加固。

(3)土方开挖施工措施

土方开挖阶段若遇基坑变形突变,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根据实际变形情况,必要时进行坑内回土,或采取钢管支撑,防止围护体系变形的进一步增加,同时及时边坡支护施工。在基坑开挖工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情况时对已经涌入基坑集水坑的水应用水泵及时抽出。在渗漏出打入注浆孔,进行注快硬水泥浆或水玻璃浆止水。

根据观测资料如发现支护墙体变形较大的情况后,应立即用钢管进行临时设撑国网(基建3)957-201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办法,预应力的增加荷载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业主、监理共同协商后确定。

当发现边坡失衡现象时,可采用加大放坡、坡顶卸载及坡脚打设木桩和钢板桩的办法来进行补救。

在开挖过程中,每挖一层即对暴露出的围护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渗漏水情况发生后,应及时处理,并根据渗漏水大小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堵漏。漏水的面积和出水量较小,可采用在围护内侧堵漏的措施。在渗漏部分凿槽,埋设开孔型PE泡沫条和注浆管。注浆管内压注水溶性PU注浆材料,用超早强微膨胀水泥封缝,最后并用氯丁胶乳水泥抹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