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4.31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3 施工平面布置在二次形成、并尽量满足施工生产、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做到分区、合理、紧凑、有序的布置。

1.4 地下室施工阶段临时设施用地由项目部就近租用场地加以解决。

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第二节 施工平面布置内容及位置

2.1 施工平面布置内容

2.1.1 根据该工程施工需要及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平面布置内容考虑了施工围墙、临时设施、临时道路、材料堆放场地等,同时布置了机械位置、临时水、电及场内排水线路及方向。

2.1.2 临时设施考虑了业主及监理办公室、项目经理办公室、施工办公室、技术办公室、质安办公室、材料办公室、计划统计室、后勤办公室、安装办公室、会议室、搅拌机房、水泥库房、材料库房、钢筋及木工加工房、配电房、厕所等内容。

2.2 施工平面布置位置

2.2.1 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地下室施工阶段,由于场地周边限制及土方开挖等因素的影响,为满足生产及生活基本需要,临时设施安排如下:

2.2.1.1 施工现场沿规划红线采用砖砌围墙临时封闭围护。入场大门分别设于靠东北线道路侧。

2.2.1.2 生产区域主要为钢筋加工棚, 地下室钢筋加工考虑安排在地下室坑底进行;配电房设在西北角。

2.2.1.3 办公区域(临时办公室)布置在现场东侧。

2.2.1.4 其余办公、生产及生活设施考虑在东侧场外空地就近租用。

2.2.1.5 地下室施工时的主要垂直运输机械为塔吊,塔吊基础放置于地下室抗渗板之下,具体定位详塔吊专项方案。塔吊底座处抗渗板混凝土留施工缝待其拆除后浇筑,此处施工缝加强做法同设计后浇带做法。

2.2.1.6 施工用电从业主指定的位置直接引入场内临时配电盘,场内埋地或架空送至各用电部位。

2.2.1.7 施工用水从业主指定的施工用水驳接口引入,现场内用水管线埋地敷设。

2.2.2 主体及装饰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主体及装饰施工阶段的平面布置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外侧土方回填夯实后形成,逐步形成本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内容:

2.2.2.1 办公区域集中布置在现场东侧。采用二层活动房搭设,一层为施工、质安、材料、后勤、安装办公室、会议室及现场管理人员临时住房;二层为项目经理办公室、业主、监理办公室及技术办公室、预算室。

2.2.2.3 生产区域主要为钢筋、模板加工棚、搅拌机房、水泥库房、钢筋、砂石等材料堆场设于现场东、西、北侧。

2.2.2.4 生活区域包括职工活动室、职工临时住房、浴室、厕所及盥洗台等均在场外就近租用和搭设。

2.2.2.5 场内临时道路沿东、西、北三侧及场地中央设置。

3.1 临时设施的安排

3.2 临时设施的作法

3.2.2 办公用房:采用二层彩钢板成品临时活动房搭建。

3.2.3厕所:采用240标砖,M5混合砂浆砌筑,石棉瓦单坡屋面。

3.2.4 材料库房、配电房:采用240标砖,M5混合砂浆砌筑,石棉瓦单坡屋面。配电房宽度为5.0m。

3.2.5 钢筋加工棚采用型钢组装;模板加工棚:采用钢管搭设,彩钢瓦双坡屋面。一侧为敝开式。

由于工程开挖后表面土质松软,对原材料堆放及现场文明施工有较大影响,因此,场内地面包括大门入口两侧及钢筋、模板、周转材料堆放范围内地面需在夯实后作150厚C20混凝土的硬化处理。

场内车辆行走道路作200厚C20混凝土面层。大门入口处道路由建设单位委托作300厚C20加筋混凝土加筋路面,宽度为8.0m,其余道路宽度为4m。

场内排水设施主要考虑了排水暗管及排水明沟两种形式,生活、生产废、污水通过沉淀池处理沉淀后才能排放。

5.1 生活废水的排放

生活设施,包括住宿、浴室、厕所、盥洗台等布置在场内东侧。生活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暗埋的Ф200混凝土管排入业主指定排水管网。

5.2 生产废水的排放

生产废水的处理主要通过二级沉淀,沉淀池设置在大门入口处,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才能排放。

场内沿临时道路布置排水明沟,场地水通过排水明、暗沟有组织排放。

化粪池、沉淀池、排水明沟均采用240标砖、M5水泥砂浆砌筑。其中,化粪池规格为3#,沉淀池为1200×1800,排水明沟宽度240,坡度5‰。

排水出口标高根据整个现场排水管网标高确定。

临时施工用水分为工程用水、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工程用水、消防用水拟取地下水。

工程用水前期暂时从地下取水,待建设单位办理完自来水驳接手续后采用自来水。

用2.2KW的潜水泵抽入蓄水池,经沉淀过滤泥沙,加压泵加压后,送至各楼层。地下水应先送有关机构检测,满足混凝土配制和养护的性能标准后才能使用。

∑Q1N1

q1 = K1×K2× 其中:

8×3600

6.1.1 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K1取1.05, K2查表得1.50;

6.1.2 ∑Q1取混凝土浇灌最大台班工作量250m3;

6.1.3 N1查表得300(L)

250×300

则q1 = 1.05×1.50× =2.08 (S∕L)

P1N3K4

q2 = 其中:

6.2.1高峰期人数P1=800人,生活用水定额N 3=25+15(L∕人);

6.2.2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30,t取1:

800×40×1.30

则:q2= =1.44(L∕S)

1×8×3600

Q=q1+q2=2.08 + 1.44=3.52(L∕S)

由于Q小于最小消防用水量10 L∕S要求,因此,以消防用水量作为施工现场总用水量计算基础,管网漏水损失系数取1.1:

4Q

d= =0.074(m)

ЛV1000

故供水主管接口管径Φ80,场内布置支管选用DN32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6.1.2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为地下取水,利用施工现场东、西侧设置的两个蓄水池取水点通过施工用变频泵加压给水,完全满足施工现场消防需要。

生活用水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分为施工场地内的生活用水和员工生活区的生活用水,由建设单位指定给水点供给。

根据施工机械高峰期用电量统计,

7.1.1 电动机额定功率以临时用电方案为准。

本工程施工总用电量为797.63 KVA。施工现场设置配电房,从业主配电房引入,动力照明线路采用380/220伏三相五线制分色配线,其截面选择根据BLA持续允许电流表确定。动力供电和照明线路分回路布置,分别用于塔吊、施工电梯、钢筋加工房、木工加工房、生活及施工照明用电。

电源进线中间及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保护,电阻小于10Ω,配电箱开关带漏电保护装置。动力线路采用暗敷,照明线路穿管明设。

7.3 分包单位施工用电

根据分包单位提供的施工用电量为197.53 KW,根据实际施工现场情况总包方只考虑基础施工降水五口降水井的用电负荷。

第八节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安全文明规划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进场后及时与所在区域环保部门联系,按要求控制各种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并将工地环境卫生纳入现场总体规划。

8.1.2总平范围及现场周边场地设专人每天2~3次洒水后进行清扫,并对场内绿化定期洒水冲洗,保持洁净。

8.1.3装饰施工阶段设置的砂、石堆放场地四周设500高砖砌挡墙,表面覆盖彩条布,防止粉尘污染环境卫生。

8.1.4每一大门处设车辆冲洗台,并设专人对沾带泥土的车辆进行冲洗,以保证周围道路干净整洁。

8.1.5 为防止混凝土或砂浆搅拌时水泥灰扩散,搅拌站处设置喷淋设施降尘。

8.2.1 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噪声扰民,并尽量采用低噪音机械,特殊情况下(如混凝土连续浇灌的时候)如需夜间连续施工,应提前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及其他相关手续,同时,与业主一同搞好周边关系,。

8.2.2 垂直运输设备用对讲机联络,严禁在塔吊下以敲打金属件形式通知操作人员。

8.2.3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特别是钢筋、钢管、钢模等,严禁抛掷或汽车一次性翻斗下料,杜绝野蛮施工。

8.3 安全文明施工布置

8.3.1在围墙外侧及大门处设置安全警示牌。

本工程现场绿化主要考虑以下部位:

8.3.3.1 大门口及办公、生活区域前的绿化;

8.3.3.2 建筑物四周立面采用绿色环保安全网密封。

8.3.4 现场设专职保卫人员,实行出入证制度,现场大门专人24小时值守,工地内24小时进行巡逻,现场内严禁任何形式的打架斗殴及其他违法乱纪的扰民现象发生。

9.1 施工平面布置图

见施工组织设计附图――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主体及装饰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9.2 临时水电及排水沟线路布置

见施工组织设计附图――临时水电线路布置

第一节 建筑物定位和高程控制

1.1 测量人员及仪器选择

1.1.11 本工程1、2、4、5栋为18层;8栋为24层的住宅楼,共用同一地下室底板作为基础,故测量时应首先仔细定位地下室,然后在地下室范围内再分别定位这五栋住宅楼,2#楼人防部分按人防施工图及人防会审记录内容施工。

测量工作为工程施工重点之一,本工程将安排具有丰富测量经验的测量工长邓军负责,由各栋号工长组成测量小组,负责轴线的投测及标高控制,同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责任工长进行复测。

1.2 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1.2.1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确认或检测定位依据 → 根据设计定位条件测设建筑物控制图 → 测定大角柱及轴线的控制桩。

1.2.2 建筑物的基础放线

检测轴线控制桩 → 投测大角主轴线 → 测定基础细部线位。

1.2.3 各层的标高控制

测定±0.00水准点或水平线 → 测定±0.00以下各负整米数水平线 → 校测±0.00以下同一标高的水平线 → 测定±0.00以上各起始标高线。

1.2.4 垂直度控制

测定大角轴线延长线桩 → 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在大角轴线延长线上向上逐层投测 → 在施工层,以投测的大角轴线测定其它轴线。

根据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红线以及业主提供的放线通知单进行放线和给定的坐标控制点。

1.3.2 轴线的定位放线

1.3.2.1 定位放线前先与有关部门办理测量控制点复测与交接工作,对施工现场四周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以及有关控制点和控制线的标高、坐标进行核实,经项目管理部和监理公司现场工程师确认后,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放线施工前必须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强制检验,并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1.3.2.2 施工轴线控制网布设原则: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选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1.3.2.3 定位放线时,首先根据总平面图上提供的道路红线四大角的坐标值,计算出地下室横纵轴的交点坐标值;然后根据给定的附近已知坐标点位测量其他的坐标值,计算出该已知坐标点与点之间的边长、方位角,并在该已知坐标点架设经纬仪,利用极坐标法施放出本工程的主控点。

1.3.2.4 计算出各主轴线端点的坐标,由已施放的主控点或已知坐标点位反算细部点位,利用偏角法或极坐标法施放各主轴线端点点位,从而连线投测出地下室的主轴线。

1.3.2.5 以地下室各主轴线控制线为依据,根据极坐标法、偏角法或直角坐标法和角度交汇法投测出1、2、4、5、8#楼工程的主轴线和其它细部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要求后,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引桩到开挖线以外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布设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到时形成放线成果图及放线记录.

1.3.2.6 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建立轴线控制桩。控制桩采用Ф48×3.5钢管打入土中,入土深度不小于1.5m,上部用C20砼固定,施工过程中应加以妥善保护,详见下页图。轴线控制桩距基坑边2m~3m。并在四周围墙或临设上用红漆标注后视桩。

1.3.2.7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利用轴线控制桩在不同的施工期(如:地下施工期、地上施工期等)进行多次测设,故对轴线控制桩妥善管理,认真复查、复核。

1.3.3 地下室轴线的控制测量

1.3.3.1 根据轴线控制桩和地下室施工平面图,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施工。

1.3.3.2 待垫层完成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复核控制桩,将轴线投放到垫层上。

1.3.3.3 经校核无误后,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以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1.3.4 主体(±0.00以上)的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1.3.4.1 在地下室顶板浇筑砼前,四大角预埋尺寸为200×200×6的垂直度控制铁件,作为上部结构施工的投测控制点。

1.3.4.2 ±0.00以上的结构施工时,要求每层楼板在底层预埋垂直度控制铁件的相应位置留设垂准孔,其尺寸为200×200。楼层轴线引测时采用激光铅垂仪,在垂准孔安置投点接收板,用接收板上的十字中心对准铅垂激光束,从而完成基准点的投测,然后再用钢尺量出各主轴线位置。

1.3.4.3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如下表:

1.3.4.2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1.4.1 高程控制依据

从建设单位指定的水准控制点处,用水准仪将其引测到建筑物附近的不沉降固定体上,并在施工现场周围的永久性建筑物上作出±0.00的明显标记。

1.4.2 基坑(±0.00以下)的高程控制

1.4.2.1 土方开挖前在坑边固定体上引测±0.00水准标高,并用红漆标注,然后利用该标高控制土方开挖标高。土方开挖时随时检测向下的整米数标高位置并在护壁上涂一条宽100mm的白漆带作为临时标注。

1.4.2.2 接近挖土标高时,在坑底打入标高控制钢管,在钢管上引测±0.00水准标高,并用红漆标注,然后利用该标高准确控制坑底标高,指导人工修边检底及垫层的浇筑。

1.4.3 主体(±0.00以上)的高程控制

1.4.3.1 各施工层的标高控制均以±0.00相对标高为准作标高传递,传递时至少由3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和分段施工。

1.4.3.2 引测时,首先根据±0.00水平线,在各引测点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再用50m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将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各层抄平时,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1.4.3.3 标高的测设应经常复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大的误差,确保标高的累计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

1.4.3.4 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等长,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必须经过检查,测量时,尺身应铅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1.4.4 装饰阶段标高、轴线控制

主体施工每一层模板拆除后,将轴线和标高经复核无误后,分别弹在柱子上,用红色三角标识,以便砌筑、装饰及水电安装的引用

1.5 工程垂直度(竖向)的控制

1.5.1 工程的垂直度(竖向)的控制采用经纬仪外控法中的延长轴线法进行,方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延长轴线的控制桩上,后视首层轴线后,抬起望远镜将轴线直接投测在施工层上。

1.5.2 投测前应对经纬仪轴线关系进行严格校核,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1.5.3 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投测时,必须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累积误差。

1.6 建筑物定位及高程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1.6.1 所使用测量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器具应固定使用、妥善保管;测量小组成员应固定且不少于三人的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的延续性和准确性;建筑物定位及高程控制中使用的测量标志(控制桩等)必须确保完好,且随时检查校正,作好记录。

1.6.2 工程的测量放线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等资料为依据,测定出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即轴线控制桩)。在基础施工中以此为基准,临时加密各轴线的控制桩,以便施工。

1.6.3 基础施工前,一定要将整个建筑物外形轮廓放线确定出来,并对照放线总平面图标明与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关系,找出测量误差,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点应该返工重测,并找出错误原因认真总结。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对楼面标高,房屋及部位垂直度、梁的位置、尺寸及各轴线位置进行复检,满足规范要求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1.6.4 基础施工以建筑红线为基准进行定位,由各轴线控制桩测定出各基础的纵横轴线,并用细线交叉,再以交叉线为准用钢尺测定出各基础的位置,并做好各施工测量的轴线标记。

1.6.5 施工放线前,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掌握各个细部尺寸,放线前检查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放线时作好测量记录,放线工作结束后,重新复核一遍,使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1.6.6 施工测量放线后,后续工作施工时,以所放线为依据,同时依据施工图进行复核,进行工程施工,如:钢筋绑扎时,钢筋尺寸与模板支设后构件成型尺寸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测量放线的正确性。

1.6.7 填充砖墙砌好后,弹出各个房间的水平控制线,并作好标记,以便在抹灰后重新弹出控制线。水平控制线作为水电安装预留预埋、室内抹灰、门窗安装、吊顶安装的依据。

1.6.8 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各部位的标高。柱、梁轴线放线前,必须先绘制放线图,经检查无误后才进行正式放线。并另由专人认真复核。

1.6.9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由邓军同志专门负责,并另由责任工长许继奎同志复核的控制办法,并再由监理公司现场工程师复核,以确保测量放线准确。

1.6.10 施工测设记录应真实可靠,随测随记。认真做好对各栋号工长、班组的交底工作,栋号工长、班组人员要切实掌握各测设标志的具体数据,进行施工操作。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成果永久标志、临时标志和测量记录,以便前后续测量工作的检验与验证,同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点。

1.7.1 各层轴线的投测和标高的引测均应作好记录和校核检测,经内部复核无误后,交业主及监理公司复核签字。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地面上有18层、24层,地下一层地下室,鉴于该工程结构的特殊性,对建筑物必须进行沉降观测。在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好沉降观测点,以备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勘测单位长期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具体详专业勘测单位专项方案)。

第二节 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2.1 地下工程施工情况简介及施工顺序

2.1.1 地下工程施工情况简介

2.1.1.1 本工程设计有一层地下室。1、2、4、5、8#楼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8#楼24层1.2m厚,其余18层0.8m。地下室车库基础采用抗水板下设独立柱基础,底板厚0.35m,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20kpa。

2.1.1.3独立柱基、地下室筏板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人防部分抗渗等级为S8;地下室外墙、顶板为C40抗渗等级为S6,人防部分抗渗等级为S8;基础垫层C15混凝土。

2.1.1.4 地下室底板纵横设置有多条后浇带,将底板分为若干板块,施工时以后浇带为界,组织流水作业。

2.1.1.5 地下室底板按设计置于稍密卵石层上,超挖部位用C15混凝土回填。

2.1.2 地下工程施工顺序

降水 → 土石方及护壁施工→C15混凝土换填→ 垫层→砖胎模→ 底板防水施工 →防水保护层→ 独立柱基、底板钢筋及侧墙插筋绑扎 → 独立柱基、底板混凝土浇筑 → 地下室侧墙及柱钢筋、模板、顶板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 → 侧墙外壁及地下室顶板外的防水层施工→外防水保护层施工→随施工进度适当插入后浇带、土方回填夯实等的施工。

2.2 降水、排水施工

另详深基坑及降水专项方案

2.2.3 施工场地临时排水

2.2.3.1 该基础工程施工正是雨季,施工时还需考虑地表雨水、坑底积水等的排水问题,所有排水发生的台班以实际签证为准。

2.2.3.2 土方开挖后,为防止地表水进入坑内,沿基坑上口周边500宽表面用100厚C10混凝土封闭,并在基坑上口周边道路上砖砌挡水线。详见下图。

2.2.3.3 基坑坑底周边设置砖砌集水坑和排水沟,排水沟断面200×240,起坡处250mm深,坡度1%,周边的集水坑500×500×800,坑底转角及每隔15m~20m设置一个;后浇带集水坑500×500×1000长,坑底做防水,设置于转角及后浇带交叉处每隔10m~15m设置一个,坡度0.5%,后浇带存渣区为240㎜。

2.2.3.4 配备一定数量的潜水泵以加强基坑排水。抽出的废水采用排水管排入砖砌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场外排水管网,排水台班以现场签证为准。

本工程的基础土方开挖、人工修边检底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分包商承担,具体施工方案详专业分包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2.3.1.1 开挖前,先对建筑物轴线进行复核,按开挖要求在施工现场放好挖土灰线。

2.3.1.2 将基坑开挖范围内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引出到机械活动区域以外,以免遭到破坏。

2.3.1.3 基坑开挖边线须避开护壁,将距离护壁表面100~200mm的周边范围做为人工修边地带,精心施工,严禁碰击护壁。

2.3.1.4 土方开挖随护壁分层开挖,挖完一节后插入护壁周围的人工修边以及护壁施工,然后再继续……直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以上300mm处停止机械开挖,人工钎探完成后组织各有关单位及人员进行基础验槽工作。

2.3.1.5 基础验槽后,进行人工修边检底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位置。人工检底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在坑底设置多处“先挖带(坑)”,即先在场地内选择数个位置挖出小坑,并进行人工钎探,钉入钢筋,在钢筋上标明垫层底标高;②然后开始大面积的人工检底施工,挖土过程中应随时拉线控制标高,不允许超挖,破坏原土。③集水坑位置应专门放线按设计要求开挖。

2.3.1.6 高层住宅的筏板基础、地下室底板、底板下独立柱基的底标高各不相同,其交接处土方呈45度坡度开挖,施工前计算好开挖边线避免超挖。

2.3.1.7 为避免基土长时间暴露受到扰动。人工修边检底完成后,由总包单位及时请业主、设计、质检、监理和地勘单位共同验槽,达到要求后及时封闭。

2.3.4.5、8#楼电梯集水井斜坡处换填砼采用支模浇筑。

2.3.5 软弱土层的处理

2.3.5.1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基坑持力层位置存在软弱土层、弱质土层,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甲方、地勘等有关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案,然后照方案执行。8#楼处的换填,采用C15砼原槽浇灌,回填至设计标高;如需其他地基基础处理并及时请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经有关单位检测合格交总包单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4 地下室防水施工

2.4.1 地下室防水施工简介

2.4.1.1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抗渗等级S6,2#楼人防部分按人防施工图及人防会审记录内容施工为S8。设防做法为混凝土自防水,外加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外墙做防水保护层(建设单位现场临时定)。地下室顶板的防水层上设置4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4.1.2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卷材施工在其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侧壁防水待底板及侧壁混凝土施工完成且拆模后进行。

2.4.1.3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穿墙管道预留洞、转角、坑槽、后浇带等部位和变形缝等地下工程薄弱环节应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办理;120厚砖保护墙周围500范围内用富粘土回填。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300厚,夯实后≤200,其密实度>95%,边处需补夯密实,并注意不得损伤防水层。

2.4.2 地下室防水卷材施工

2.4.2.1 水泥砂浆找平层必须平整牢固,表面清洁干燥,其阴阳角处做成圆弧状,(其作法详见防水卷材施工专项方案)。

2.4.2.2 防水卷材施工前,将找平层清扫干净,基层表面必须清洁、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

2.5 地下室钢筋施工

地下室钢筋工程的材质要求以及一般作法、质量检查等执行本方案及结构施工图纸的有关规定。人防部分按人防施工图及人防会审记录内容施工。

2.5.1 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顺序

底板下部钢筋网绑扎 → 安放钢筋支撑架 → 底板上层钢筋网 → 侧壁插筋 → 侧壁定位筋。

2.5.2 地下室侧壁钢筋绑扎顺序

固定侧壁竖向筋 → 绑扎侧壁水平钢筋 → 用呈梅花形布置的“∽”拉结筋将内外墙筋固定。

2.5.3 地下室钢筋的制作、绑扎施工

2.5.3.1施工前根据结施说明明确独立柱基、筏板、底板、侧壁、顶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地下室底板(筏板)下部钢筋为40mm;地下室底板上部钢筋、外墙内侧钢筋为15mm;地下室外墙外侧钢筋为20mm;梁为35 mm、柱为30mm;板20mm。

2.5.3.2 施工时采用不同厚度的花岗石垫块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其平面尺寸为50×50mm。

2.5.3.3 底板(筏板)的水平钢筋从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角度考虑,其钢筋接长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施工时钢筋制作机械下基坑,现场焊接,现场绑扎。

2.5.3.4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筏板)钢筋施工涉及底板筋、独立柱基钢筋、集水坑加强筋、后浇带加强筋、侧墙插筋等众多施工点,节点复杂、穿插较多,施工时应全面熟悉图纸,弄清各部位的锚固、搭接方式,对节点处钢筋的摆放位置、穿插顺序进行合理编排,做到心中有数,对号入座。

2.5.3.5 底板钢筋施工前,应在防水或其保护层上弹墨线,标明钢筋摆放位置,保证钢筋绑扎质量。底板上部钢筋应待水电安装等安装工作完毕之后最后进行绑扎,防止被踩踏、损坏。

2.5.3.6 地下室筏板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22“几”字形钢筋支撑铁支撑,“几”字形钢筋支撑铁中间设置一根25通长钢筋,详见附图。

1、筏板上下1、2、3排之间垫铁钢筋选用φ25@1000的钢筋连续布置;

2、垫铁段长500㎜,与筏板钢筋呈45度摆放,且均与筏板上下层钢筋点焊固定;

3、撑脚部分在钢筋房先焊接成形,撑铁应先预留足够长度,8#楼及其他电梯坑处筏板上层钢筋绑扎均先用钢管架支撑,(钢管架高度可比计算高度高出5~8mm)待上层筋调整完毕后,再按支撑详细方案进行撑头焊接;

4、应将筏板四周及间距不超过6米的撑铁用斜拉纵横筋焊接成一个整体,以保证上层钢筋的整体稳定性。

5、以上焊接连接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逐步拆除钢管支撑架。

2.5.3.7 铁马凳只能用于筏板钢筋支撑,不能用于筏板混凝土浇筑架支撑。泵管支撑架如图所示。

2.5.3.8 柱基钢筋、剪力墙和柱的竖向预埋钢筋等都必须绑扎牢固,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有遗漏或位移。

2.5.3.9 剪力墙、柱竖向钢筋支设方式:本工程地下室共一层,其竖向钢筋分两次支设到位,接头位置分别留设在筏板上口500mm以上和地下室顶板处。施工时必须解决好柱竖向钢筋的定位问题,拟采用以下措施:

、剪力墙、柱插筋固定方式:预埋竖向插筋加工成“┘└”形状,弯折处长度按设计要求施工,竖向插筋直接支承在柱基底部钢筋上,通过点焊固定其位置,详见下图。

、侧墙混凝土浇注前,搭设钢管架支撑侧壁竖向钢筋,避免预留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发生位移。

[上海]住宅楼工程格构式塔吊施工方案(中天建设,135页).doc2.5.3.10集水坑、电梯坑钢筋支撑详见下图:

2.5.3.11对A、B标段分界后浇带部位的钢筋施工按2008年10月15日建设单位下发的标段划分确认函规定执行。

2.6 地下室模板施工

2.6.1 地下室筏板模板

2.6.1.1 筏板以下的独立柱基侧模、筏板基础模板以及厚度不同的筏板

2.6.1.2 地下室筏板侧模、筏板基础模、条基边模采用砖砌侧模,即:240厚砖砌侧模,内侧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砖模外侧连砂石回填夯实,面层30厚水泥砂浆抹光,筏板水平施工缝留设在筏板以上500mm处,该砖砌侧模同时兼作筏板防水层的侧面保护层,筏板侧模支模情况及施工缝留设情况详见以下附图。

2.6.2 地下室侧壁模板

2.6.2.1 地下室侧壁采用平面组合复合模;采用ф48×3.5双钢管作为内外支撑件,并搭设满堂脚手架以支撑固定。侧壁模板安装前先分段预拼成型,待预检合格后再正式拼装。人防部分按人防施工图及人防会审记录内容施工。外墙、抗渗板后浇带S6防水混凝土与人防S8防水混凝土交接处模按2.6.3中的抗渗板后浇带构造做法施工。

GB/T 50522-2019标准下载2.6.2.2 地下室侧壁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