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大型会展中心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市大型会展中心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58.5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市大型会展中心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敷设在封闭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大于线槽净面积的50%。

9、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均应彩阻燃(非燃性)材料制成。

1、穿线时不得污染设备和建筑物,应保持周围环境整洁。

2、使用高凳及其它工具时、应注意不要碰坏其它设备和门窗、墙面、地面等。

3、在焊、接、包全部完成后,应将导线接头盘入盒、箱内比目鱼-BIM机电操作经验.pdf,封好盒、箱盖。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在施工中存在护口遗漏、脱落、破损及与管径不符等现象。应及时补齐或更换。

2、导线线芯受损。是由于用力过猛或剥线钳使用不当造成的,削线时应根据线径选用剥线钳相应的刀口。

3、接头部分包扎不平整、不严密。应按工艺要求重新进行包扎。

4、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管路可能进水或者绝缘层受损都会造成绝缘电阻值偏低。应将管路中的泥水及时清干净或更换导线。

三、元器件和消防设备安装

1、各种探测器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且是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符合国家现行质量规范要求的产品,有产品合格证。

2、区域报警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功能,应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3、集中报警器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功能,应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4、其它材料:配套镀锌螺丝、螺母、垫圈、接线端子、塑料绝缘粘胶带(或黑胶布)、终端电阻等。

1、钢丝钳、尖嘴钳、电工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剥线钳。

2、万用表、兆欧表、木梯、工具袋等。

1、土建内外装修及油漆浆活人武部完成。

2、导线间绝缘电阻经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并编号完毕。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遮挡物。

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3

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应居中安装,距离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距离的1/2。

5)探测器应水平安装,如果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

6)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底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至少安装一只探测器。

7)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应将探测器安装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内。

8)下列场所可不设置探测器:厕所、浴室等潮湿场所;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不便于使用、维修的场所(重点部位除外)。

1)探测器安装主要包括预埋盒、装饰圈、底座、探测器本体安装。预埋盒在配管时一并埋入,底座在穿管布线时事先安装完毕。

2)探测器底座安装应固定牢固,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安装底座时,探测器的确认灯应朝向主要走道或出入口方向。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底座应选用专用底座。

3)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4)烟感、温感探测器在装修油漆完成后安装。烟感、温感探测器安装应顾及到吊顶天棚的整体美观。

1)火灾报警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高度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高度安装。

2)火灾报警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

3)引入报警器的电缆和导线,应配线整齐,固定牢靠。端部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导线绑扎成束,进线管应封堵,并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4)火灾报警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并有明显标志。

(1)设置在专用竖井内的端子箱,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高度及位置,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将箱体固定地墙上,管进箱处应带好护口,将干线电缆和支线分别引入。

(2)剥去电缆绝缘层和导线绝缘层,使用对线耳机,两人分别在线路两端逐根核对导线编号。

(3)将导线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然后绑扎成束,分别设置在端子板两侧,左侧为从控制中心引来的干线,右侧为火灾探测器及其它设备的控制线路,在压接线前应再次摇测绝缘电阻值。

(4)原则上先压接从中心引来的干线,后压接火灾探测器的线路。

本工程的消防受控设备主要有:电梯控制箱、空调控制箱、排烟风机控制箱、卷帘门控制箱、消防广播控制箱及消火栓给水泵、喷淋给水泵等各灭火系统的泵类等等。

(1)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瘃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2)如果采用槽钢作基础时,应先将槽钢调直除锈,并刷防锈漆,根据要求安装在基础地面上。安装时用水平尺、小线找平找正后用螺栓固定,并将接地线焊好。

(3)消防报警总控柜在安装前应先检查柜(盘)型号是否按设计图要求排列。根据柜内的固定孔距,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栓固定,用拉线找平找正后再将各个螺栓紧固。

(4)连接柜(盘)内的控制线:各回路的干线均应对号入座。

(5)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其长度不应大于2m,用管卡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采用锁母固定。

(6)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7)广播扬声器配合二次装修进行安装,安装时应兼顾吊顶天棚的整体美观。

(1)消防系统工作接地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钢或金属软管。

(2)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穿墙时应穿入钢管以作保护。

(3)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4)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

(5)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分层夯实后摇测接地电阻值填写在隐检记录上。

首先是外部检查。经常检查各种配线情况利用图纸对照设备,观察其相互关系,判断接线是否正确。

对接线板、元件、设备上的接线螺丝要逐一拧紧,以防接触不良,造成误报警或不报警。检查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是否正确。

将两根线一端分别接万用表,另一端短接,测量其电阻,即可判断是否导通。

测试回路绝缘电阻,采用500V兆欧表,其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MΩ。并将测试结果填写在检测记录上。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总流程编排原则

(1)控制主线,突出重点,以土建施工进度为主线,以大楼的主体结构进度为重点。先进行配合土建结构中安装需埋设的管线、盒及套管和预留孔洞的工作,大楼的主体结构结顶后转入管道支架的制作安装及管线的下料、组对、安装、试压、灌水、测试、隐蔽验收等工作。同时通过加大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的投入来确保土建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

(2)突出重点、合理划分施工段,实行系统安装人员施工责任承包检查验收制度。采用平行、立体交叉施工。将大楼的消防安装工程以水、电系统为生产班组责任承包体。待主休结构结顶后就进行管道、桥架的安装,以便不影响工程进入粗装饰施工的正常进行,实行与土建、装饰立体交叉的施工目的。

我公司作为国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曾多次建造过与本工程类似的建筑物安装工作,无论是常规施工,还是有特殊工艺要求的施工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施工管理、协调控制能力上有很大的优势。在组建工程的项目管理班子时,我公司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选择多次施工过类似安装工程项目,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场进行本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并在开工时配齐项目的所有职能人员,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连贯性,从而为全面管理、全面协调、全面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驻现场项目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总包、业主、设计、监理、专业分包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各个方面。设备安装施工将按土建工序的进度进行,反之,设备安装配合的优劣和步骤将会影响施工的总进度。因而需要总单位负责组织项目各方面定期、不定期召开协调会,检查总结项目前一段时间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完成情况,及时解决协调施工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个阶段各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协调关系。安装项目部一定积极配合土建的协调和安排,愿意在业主、监理的监督下,配合土建工作,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1、进场后熟悉设计图纸,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图自审和施工图会审工作。

2、将质量目标按要求进行分解,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并做好进场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教育及技术交底的准备工作。

3、做好施工预算的编制工作,以便按施工进度要求进行材料的进场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预算单的要求做好材料的准备和进场工作,同时按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落实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的数量、规格以及编制材料的进场计划。

根据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要求,落实机械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制定机械设备进场详细计划,并做好进场后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能正常运行。

根据劳动力配备计划,落实各工种的人员配备,制定劳动力进场详细计划,并做好人员的进场教育。

针对会展中心工程的特点,进场后主动与业主、监理、总包单位联系,倾听他们对工程的总体管理要求和建议,并就他们的要求和建议结合工程特点、综合考虑,拟定针对性的施工防范措施,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三章 工程的特点与难点 第一节 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

本工程的消防工程为一般综合楼的消防工程,管道工程和电气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上都是一般常用的。但本工程消防设施比较齐全,基本具备了各种消防灭火系统和联动装置功能。(因除消火栓和喷淋灭火系统外,其余的雨淋、水幕、水喷雾、FM200及高压CO2灭火系统还需要业主确定专业厂家再深化设计。因此,对雨淋、水幕、水喷雾、FM200及高压CO2灭火系统不做详述。)

针对设计要求消防水系统中管径大于DN100的管道采用机械沟槽连接,因该施工方法属新工艺,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再加上消防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要求也较高,所以机械沟槽配管是本工程管道施工的特点也是难点之处。熟悉和掌握机械沟槽配管的施工工艺,是保证管道安装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消防电气工程施工中,配管和探测器的安装都较为常见,施工工艺并不复杂。针对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消防灭火系统以及各种联动装置较齐全的特点,做好消防系统的调试工作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

1.1施工程序(见上页)

1.2.1楼层为依次施工的自然段,自下而上施工。每层平面按土建施工分区划分安装式段。每个施工段的管道按系统划分施工线,即有生活给排水、雨水、消防给水、喷淋系统、卫生器具等系统,每个系统为一条施工线,由每个专业班组的不同作业小组实行平行流水施工。各条线的综合施工顺序为:室外管道→室内立管→水平横干管→支管→设备接口→卫生器具→试压试水→防腐、保温。

1.2.2每条施工线根据土建施工顺序和所能提供的安装作业面,相机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各段的起点和施工流向。以系统“线“为经,以平面“段“为纬,组织线段结合的流水施工。

2.消防、喷淋等金属管道安装

2.1按核对无误的管道单线图,实测管线标高、走向、支架位置,选择正确的支架形式,按国标图纸制作。支架应在预埋件上焊接或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钢结构网架上固定支架时,不准直接焊接,只能用抱箍或挂件。

2.2管道安装前仔细清理管道内部,确保无异物,无污垢。

2.3管道穿越楼板和墙壁时,应设套管。套管采用比管道大2号的硬塑管或钢管。楼板上管顶部高出楼板50mm,底部与楼板平齐,穿墙套管两端与墙面平齐。套管与管道间填塞密封胶,用水泥砂浆封口抹平。

2.4管道穿越水工构筑物及屋顶时,按S312做I型或IV型刚性防水套管。

证接口部位接触面密封垫清洁、平整。

4.6有排水栓的洁具,排水栓与洁具底面的连接应平整且略低于底面,地漏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其篦子顶面低于设置处地面5mm。

4.7洁具排水口与暗装管道要连接良好,严密无漏水,且不影响装饰美观。

4.8阀门、水嘴开启灵活,不漏水。水箱铜器位置要摆正,不漏水。给水配件装饰法兰罩与墙面接触良好。

5.管道与设备接口、保温

5.1管道与设备接口要用挠性接头过渡。

5.2管道与设备接口,管口要自然到位,中心对准,间隙正确。不能强制组对、硬性连接。

5.3热水供回水管的支架,要用标准木托衬垫。

5.4热水管道接口附近的保温必须完整,保温套管内径必须与水管外径吻合,接缝严密,套管与管壁粘贴紧密。

6.1.1塑料管敷设,支架间距、膨胀节间距都应小于金属。管道与金属支架间,要用塑料弧板衬垫。

1.1.1熟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图自审和施工图会审工作。

1.1.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时间,组织人员、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设备进场。做好材料预算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工作。

1.2.1教育施工人员增强责任心,严格控制有效工时的利用就率,提高工人的施工技能。

1.2.2在该工程施工中,要配合精明强干的施工员和经验丰富的施工班长,派专职质技监人员把好质量关。

1.2.3根据土建的进度,紧密配合,互相促进,使工种进度顺利进行。

1.2.4对该工种进度的各节点要严格控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处理。

1.3.1施工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准备好提交的交工资料。

1.3.2对未完的工程提前盘点,尽早落实各项收尾工作的措施。

1.3.3有预见性地提出收尾工程所用的物资和材料计划。

1.3.4采取消项法来检查收尾工程的完成情况。

1.3.5组织好联合试车的各项工作。

2.1通风系统施工要点

2.1.1要做好风管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了解土建和其它专业工种同本工种的相关情况,核实风管系统的标高、轴线、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是否符合安装条件。备足安装用的各类辅助材料,准备好吊装机具和安装用的其它工具,对风管系统划线定位等工作。

2.1.2风管的组对:将成品或预制好的风管运至安装地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再按编号进行排列,风管系统的各部分尺寸和角度确认准确无误后,即开始风管组对工作。风管各管段之间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接口处要求严密不漏风。

2.1.3一次吊装风管的长度要根据建筑物的条件,风管的壁厚,吊装方法和吊装机具配备情况确定,组对好的风管可把两端的法兰作为基准点,以中间法兰为测点,拉线测量风管的连接是否平直,偏差大时要进行调整,吊装前,要对风管支、吊架,吊装机具,选用吊装机具的支、吊点,是否正确、牢固进行检查,起吊前要仔细检查,把杆、滑轮、绳索等是否固定,绑扎可靠,并要清除吊装范围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起吊时,首先要进行试吊,当离地200-300mm时,停止起升,再一次对吊装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继续起升到所需高度。把风管固定在支、吊架上之后,才能解开绳索,拆移吊装机具。

2.1.4水平干管经找平找正并固定在支、吊架上后,就可进行支管的安装。立管可在水平干管安装前进行安装,支架间距不应大于4m,每根立管固定件不应少于二个。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2.2通风设备安装施工一般程序

2.3通风系统测试与调整

2.3.1调试的一般程序

2.3.2测试后的调整

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和常用调整方法对:送风状态、气流速度超过允许值、噪声超过允许值等进行调整。

3.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3.1.1施工班组应严格按质量目标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到班前有交底、布置,班后有自检、自查。

3.1.2严格按国家最新颁布的通风施工及验收规范组织施工,同时按工程质量标准组织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接受现场质监人员的检查、监督,认真按纠正措施组织施工。

3.1.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停工待检点,凡工程的停工待检点均需预先通知监理代表及业主代表共同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3.1.4施工班组应严格按计划并预先进行自检,共同协助项目部搞好本工程的通风工程安装质量,为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共同努力。

3.2.1加强擀教育工作,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3.2.2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图纸和GBJ50243-97施工及验收规范做。

3.2.3施工前,施工员要了解综合图纸、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内容,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规范、标准的要求、施工程序、检查方法,要着重说明容易影响质量的部位或工序,要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3.2.4建立施工班组自检和工序交接的互检与专职检查相结合的质量检验制度。

3.2.5要定期开展QC小组活动,应用质量管理统计技术,找出差距,循序渐进。

3.2.6严格执行材料、部件、设备的验收和发放制度,所有材料、部件、设备必须有合格证和质保书。

3.2.7严格控制计划器具的检查周期,确保计量数值准确性。

3.2.8材料、部件、设备及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在一次和二次运输中,要加强产品的保护,防止损坏或变形。

3.2.9对到货的每台设备,在安装前严格对设备质量、随机附件和技术文件,进行验收、清点、检查。

3.2.10系统风管、部件、设备安装的自检记录必须准确,要经监理代表和业主代表检查后方能隐蔽。

3.2.11确保施工机械的加工精度、检查、保养和维护。

3.2.12在施工过程中如有设计变更、材料代用、规格变更,一定要有监理代表、业主代表或设计单位的变更手续,并要及时办理各种技术核定单和签证。

3.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3.1建立安全保证措施

3.3.2组装风管、法兰应用尖冲撬正,严禁用手触摸。

3.3.3吊装风管和管道用的索具要牢固,吊装时应加溜绳稳位,并要与电线保持安全距离。

3.3.4在高空安装风管、部件和管道时,所用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

3.3.5吊装风管、管道、配件或材料时要与电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3.6不能在风管上站立和行走。

3.3.7在风管和管道安装前应先检查脚手架、扶梯等支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8所有用电设施均要有接地、接零和安装漏电保护器。

3.3.9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3.3.10高空作业时,严禁穿高跟、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3.3.11乙炔瓶与氧气瓶不得放在一起,距易爆易燃物品和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

3.3.12制定防火措施,建立动火审批制度,设专人看火值班。

3.3.13加强产品保护工作。

3.4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4.1尽力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在提高工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有效工作时间,这是工程进度的时间保证。

3.4.2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组织生产部门、材料供应部门有计划地组织人员、材料进场,保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3.4.3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土建单位的配合,综合协调,这也是保证工种进度的有效措施。

4.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验收及规范》 GB50243-97

4.2《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4-87

5.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5.2施工管理记录:交工项目、文件记录 施01

开工报告 施02

图纸会审记录 施03

工程变更联系单 施04

技术交底 施05

竣工验收证明 施08

主要材料合格证复印件

塔吊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doc5.3通风工程施工记录:交工项目、文件记录 施01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通01

基础验收记录 通02

JJF(桂) 75-2020 热延伸试验仪校准规范.pdf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通04

设备安装记录 机03-1

通风系统调试记录 风0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