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至汕尾国家重点公路干线福建省浦城(闽浙界)至南平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天津至汕尾国家重点公路干线福建省浦城(闽浙界)至南平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7.15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天津至汕尾国家重点公路干线福建省浦城(闽浙界)至南平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生活营地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备临时的生活污水汇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入建溪河流及沿线水网、支流或其他沟渠;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桩基施工泥浆沉淀池,并用泥浆运输车将泥浆运至南平市环保部门指定地点。

对有害物质和施工废水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优先安排电动机械施工,对柴油机械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GB8108-2014 车用电子警报器,避免漏油污染。

8.8.4 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8.8.4.1 污染源及其影响

污染源:大气环境的污染源主要为车辆、燃油机械施工、生活营地炉灶等。

影响: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粉尘、废气。

8.8.4.2 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保持湿度、控制扬尘。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等。

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在平台上建库存放,散装物料露天堆放场进行覆盖。

对进出施工营地的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标准。

8.8.5 噪声环境的保护措施

8.8.5.1 污染源及其影响

污染源:噪声环境的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施工活动、运输车辆造成的噪音。

影响:噪声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参建职工的生产活动等造成噪音污染。

8.8.5.2 噪声环境的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控制和降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造成的噪音污染。

施工组织采用两班制或三班制作业,使工人每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允许工人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

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正确安装、固定,减少阻力及冲击振动。

采用低噪音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出入辅助施工区域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以避免或减少噪音。

8.8.6 振动环境的保护措施

8.8.6.1 污染源及其影响

污染源:振动环境的振动源主要有钻机作业、震动沉桩等施工活动。

影响:振动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为对生产活动所造成影响。

8.8.6.2 振动环境的保护措施

其控制措施与噪声污染防治基本相同。

对土石方爆破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工艺,加强对爆破震动的监测。

8.8.7 固体废弃物

8.8.7.1 污染源及其影响

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固体废弃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影响。

8.8.7.2 固体废弃物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扫,砂浆、混凝土倒运时采取防落措施,对于固定废弃物每天进行清理,并运输至集中地点,然后定期清运至指定地点。

8.8.8 水土保持措施

8.8.8.1 水土保持方案

本合同段工程上场后,对水土保持工作将做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时与当地水土保持机构取得联系,遵守有关水土保持的法规,从组织管理、水土保持等多方面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8.8.8.2 水土保持措施

尽可能做到路基土石方基本平衡,尽量减少取弃土占地及污染周边环境。

路基工程尽可能以挡护工程收坡,避免破坏天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路基排水设施设置于地质稳定、地形平缓地段,并以最短路径排至天然沟槽,避免造成人为冲刷而破坏天然平衡。

充分考虑集中取弃土,取土场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绿化或返还地方用地;弃土不占压天然沟槽,避免引起不良冲刷和水土流失。

路基开挖地段,选择对地形、地貌和植被影响小的施工方法。边坡挖成后,及时做好防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植被破坏。

山地、台塬切坡时尽量采用机械作业;筑好挡土墙后再切坡,防止弃碴毁坏河道、农田和造成水土流失。

弃土本着高土高弃、低土低弃、劣土废弃、优土还田的原则。合理确定弃土堆位置与高度,尽量考虑移挖作填,防止水土流失、淤塞排灌沟渠。

取土场取土后恢复植被、弃碴场设置挡墙、护坡等适宜的防护工程,防止雨水冲刷,给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为防止水土流失,对路基边坡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桥涵基础的开挖土方按规定弃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弃土流失。

对隧道洞门做好处理,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对桥梁施工采用的土石围堰在施工完毕后及时清除出河道,避免淤积河道。

9.1 缺陷责任期的保证措施

缺陷责任期内,维护组定期对所建工程进行全面、仔细的组织检查,对出现的工程缺陷登记清楚,分析缘由,及时向相关单位上报缺陷数量、缺陷范围、缺陷责任及原因等,并立即组织维修。

缺陷责任期内工程的维护,服从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确定需要中断运行时必须在相关单位同意下才可进行。

各项缺陷修复均符合规范要求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和相关单位认可。

缺陷责任期内,维护组保证管段排水畅通、路面洁净,各种设施齐全无损害,行车标志醒目无毁坏。

本着既对工程建设负责又对文物保护负责的原则,施工中,发现有历史文物、古墓葬、古生物化石及矿藏等,立即停工,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及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办理有关手续。

采取严密的专人看守与保护现场措施,绝不允许人员移动及损坏任何这类物品。

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必要的其它保护,并将对文物遗迹的各类现场保护情况及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9.3 劳动卫生保证措施

贯彻国家、福建省劳动卫生部门劳动卫生管理条例精神,落实各项劳动卫生保障措施;杜绝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及流行,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隧道施工氧气含量每立方米不小于20%,粉尘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2mg以下,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在有关法规的要求以内;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把职业病控制在最低限度。

9.3.2 劳动保护措施

9.3.2.1 重视劳动保护工作

施工中,加强行政管理,搞好劳动保护工作。建立工作时间的限制和休息时间,规定休假制度,从时间角度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采取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措施,从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

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和禁止使用未成年人的保护,从生理方面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施工前与施工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使施工组织措施符合劳动卫生保障要求。

合理组织劳动力,严格按照劳动定额设计组织施工。在实际施工中,由劳动卫生保障中心负责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落实,必须强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施工顺利完成。

9.3.2.2 劳动保护用品配备

视施工需要、施工场所中危害因素和劳动安全与卫生的要求,合理配备足够、齐全的劳保防护用品。

选择齐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雨衣、雨靴、手套、防护口罩、面罩等,既要使用方便,又要对危害和危险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选购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证质量,选购时应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9.3.2.3 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建立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管理规定,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接受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是否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是否正确,是否穿戴足够防护用品。

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掌握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正确发挥防护用品的作用,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9.3.2.4 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施工现场由于机械震动多,噪声大,在水泥装卸、搅拌及电焊中,工人常接触、吸入大量粉尘,易引起矽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聋、震动病等。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等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有毒或粉尘多的地方,作业人员要戴防毒、防尘口罩。

改变施工工艺,减少生产性粉尘。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替代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

改善作业环境,对产生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场所,设置除尘设备及消毒设施,增加通风换气装置和采光照明设施。

取消和减少手持震动机械,操作时使用防震垫、防震手套。

电、气焊作业尽量实行隔离作业,电焊工必须戴专用的防护用品。

在施工、生活区域内设置标志、信号和防护装置,在坑、洞、沟等设置防护装置。在经常过往的地点,设置通道、便桥,安装防护设施和照明设施。

机电设备安装防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在运转机械上设置安全启动和迅速停车装置,在高空作业时,为防止落物伤人、坠落摔伤设置工具箱和防护网等。

9.3.2.5 卫生勘察

组织专职人员进行现场卫生勘察,收集气象水文资料、传染病、地方病的流行分布等情况,对水质净化、预防控制疾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9.3.2.6 健康教育

进驻施工现场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开设职工健康教育课,以《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手册》为培训教材并做到人手一册,使每个人都了解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施工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熟悉常见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积极宣传防寒保暖和各项活动时的卫生要求。

进驻施工现场后,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进一步健康宣传教育,向广大施工人员宣传各类疾病的生理反应和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防止贻误病情。加强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宣传,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9.3.2.7 降低劳动强度

据国家规定,每人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施工作业尽量采取机械化,体力劳动强度保持在中等强度以下。如必须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则缩短一次持续劳动时间,增加劳动休息的交替次数。

9.3.2.8 实行劳逸结合

施工现场由于工序施工、工作条件及特殊性需要,工作日不受固定工作时间限制,采用无定时工作日工作。因此要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到有劳有逸,劳逸结合。

加强施工生产的计划性,根据本施工组织方案,制定更加合理的劳动组织,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如工序需要延长工作时间,采取部分职工轮岗休息方式。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避免长时间延长工作时间。让职工经过必要、充分的休息,再进行更好地工作。

9.3.2.9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对施工中可能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予以监测,建立完整的监测技术档案,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对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含量超过规定允许标准时,提出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含量的技术方法、措施、方案,在治理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使施工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始终处于允许范围和受控状态。

9.3.2.10 定期体检

对所有上场人员进行体检,并对施工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施工中严密监测各种传染病,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9.3.3 医疗卫生保护措施

9.3.3.1 卫生防病措施

对施工地段进行卫生学勘察,对该地区传染病、地方病的流行分布,传播途径,病媒生物,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并提供可行的保障措施。

工中体检时,严密监测,防止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的发生。及时发现,及早处置。

始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雇佣于现场的所有职工与劳工免受病虫害侵袭,并减少对健康的威胁以及由此造成的普遍危害。遵守当地卫生当局的所有规章并安排使用经批准使用的杀虫剂对建于现场的所有房屋进行彻底的喷洒,此类处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或按卫生局的要求进行。

9.3.3.3 食品卫生管理措施

保证所用食品及饮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防止食物中毒。

重视食品的运输、贮存、保管,防止食品污染、冻害、腐烂变质。

采用合理的烹饪方法。配备食品加热设备。

配备消毒设施。做到饭菜热熟,尽量采用减少营养素损失的烹饪方法。

9.3.3.4 生活区卫生措施

职工宿舍:分项目经理部及各施工队营地,配备防暑降温及取暖措施。宿舍内定期撒药灭跳蚤、蚊虫。定期投放毒铒灭鼠。分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宿舍卫生检查。

饮水:饮用水源须进行水质检验,感官理化、微生物各项指标符合饮用水要求方可饮用。采用热水器加热,保证人员饮用水烧开热饮。严禁饮用生水。

食堂: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设计符合要求的职工食堂,食品制作保证饭菜做熟,营养合理。食品制作人员必须进行培训,了解食品制作的特点和要求。严格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

洗澡间:设置有取暖设施的洗澡间,配备淋浴设备、盥洗设备和洗涤设备,保持个人卫生。洗澡间设更衣室及存衣箱,配备工作服的洗涤、干燥、消毒设备

9.3.4 职业病防治措施

9.3.4.1 预防及监测

存在、使用放射性、高毒的仪器设备或化学品根据有关规定通过企业社会职能管理部门向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申报,实行特殊管理。

分项目经理部负责将工作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劳动者调动工作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变时,重新或补充订立劳动合同。

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降低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之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明确管理责任人,确保正常运转。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工程(包括工程的部分作业环节)转移给不具备有效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或个人。

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材料。

9.3.4.2 防治措施

矽肺病是一种职业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性较大,它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有害气体和粉尘较大的工作环境中从事长期或经常性工作造成的。目前隧道中产生粉尘及有害气体的主要施工过程为凿岩、放炮、喷射砼施工等。针对上述原因,为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措施如下:

施工通风符合现行隧道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洞口安设通风机,通风机功率经严格计算,确保洞内空气换气量。

隧道内空气成份进行取样检验、分析。洞内空气有害气体含量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具体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控制在2mg以下;一氧化碳不大于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时浓度最高可为100mg /m3以内,但工作时间不超过30min。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大于0.5%。氮氧化合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隧道放炮后,进行喷雾洒水,并进行机械通风。为加强排烟效果、减少排烟时间。

为减少出碴时粉尘,出碴前对碴体进行淋水。

喷射砼时采用湿喷工艺,以减少粉尘的产生。钻孔均采用湿式钻孔法,禁止采用干式钻孔作业方式施工。

所有进洞人员均配备防尘口罩。

9.4 冬、雨、夜施工措施

由于本合同工程根据总体工期安排跨越四个年度,即经过三个雨季、三个冬季。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安排好冬、雨季施工,减少冬、雨季对工程的影响,相对延长有效的施工时间至为重要,为此,我们在冬、雨季施工期间做如下安排。

9.4.1 冬季安排与措施

9.4.1.1 冬季施工安排

根据设计提供的气象参考资料,结合本工程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冬季主体工程正常安排施工,但如混凝土圬工等项目受气温影响较大,则在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可安排冬季施工,采用符合规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根据总体工程进度安排,部分混凝土工程(如预制梁板)在冬季时须进行施工,为保证质量,选用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浇筑尽量选择白天气温较高时施工。当气温太低时,混凝土拌和必须使用热水,水温以40~50℃为宜。并按规范掺加减水剂、防冻剂等,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尽量减少混凝土运输距离,且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拆模后覆盖蓬布养护;梁板则采用蒸汽养护。

在冬季时应备齐各类防冻、取暖的劳保用品物资,作好防火工作,机械车辆要掺加防冻液,要防滑保安全,水管等采取覆土封盖。总之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人员、设备以及工程成品、半成品安全越冬。

9.4.1.2 冬季措施

1、 冬季施工测温与保温措施

施工现场在入冬前建立测温组织,每日对大气温度、混凝土温度、砂浆温度进行观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测温工作,并派专人测温。专职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测试数据真实可靠。

测温时间和所测温度值详细记录,整理归档。每天、每施工段停止测温后,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查。技术员定期将测温记录归入档案,以备存查。

测温人员保持与供热、保温人员联系,如发现供热故障或保温措施不当使温度急剧变化或降温过快等情况,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报告进行处理。

水源及消火栓提前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暂设工程的水管、供热管在入冬前做好保温维持工作,保证冬季施工时能正常供水供热。

搅拌机棚、水泵房、操作棚搭设好暖棚,准备好必要的取暖设备。

保温材料进场后,合理堆放苔盖。周转使用的材料每次使用时及时整理凉晒。

2、 冬季施工外加剂的试验与管理措施

冬季施工的外加剂,其技术指标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由产品合格证。并补做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新品种外加剂,应做掺外加剂混凝土和空白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及其它有关外加剂性能的对比试验。

冬季搅拌混凝土和砂浆使用的外加剂配置与掺加设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记录。

3、冬季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搅拌用水的加热温度控制在60~80度之间。温度超过80度的水避免与水泥直接接触。

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一般不低于20度。并根据其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予以调整。

外加剂的掺量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

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不得拆除保温设施。施工员根据试验结果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否则不准拆模。重点部位及特殊要求的部位进行拆模强度验算。

4、冬季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上岗证,才能上岗操作。

雨天、雪天不得在现场进行施焊,必须焊接时,采取有效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避免碰到冰雪。

9.4.2 雨季施工安排

土方调运、基础工程、圬工等受降雨影响的项目,雨季来临前,针对工程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视实际的天气情况,可安排受雨天影响较小的项目充分利用雨季中的间歇时间组织施工,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施工生产,尽可能地提高工效。

填筑路基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取得气象资料,根据气象资料调整施工工序,紧凑衔接。合理配置机械劳力,按施工区段精心组织、安排,施工一段,成型一段。

路基每一压实层面作成2% ~3%的人字横坡以利排水,保证路基面平整不积水。已摊铺好松土层在雨天来临前抓紧时间压实,来不及碾压的覆盖塑料薄膜,防止雨水进入路基。路基边坡保持平整,不留坑,以免雨水冲蚀。

做出路肩,并在路基两侧每间隔50m(局部可加密到20m)设置一道临时汇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在雨季路基上的水从汇水槽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桥梁水中墩安排在旱季施工,其它安排在雨季施工的墩台,进度适当放缓。

桥涵施工时,准备充足的的抽排水设备,基坑开挖后要及时组织施工,同时坑外设拦水设施,确保基坑不受水浸泡。钢筋加工存放场搭设防雨棚,以免钢筋淋雨。

9.4.3 雨季施工措施

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

坚持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

汛期加强与其它兄弟单位的联系,互相配合,相互支持。

对施工现场及构件生产基地,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四周水倒流进入场内。

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路基碾压坚实,做好硬化处理及满足排水要求,保证雨后正常交通。

防汛器材、工程防雨材料、防护用品及抽排水设备准备齐全。

机电设备的电闸箱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好接地保护装置。

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其符合规程要求。

对不宜遭受雨淋的原材料、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专人负责已施工段及现场设施的防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9.4.4 农忙季节及春节施工安排

由于本合同工程根据总体工期安排跨越四个年度,即经过三个春节和春种秋收六个农忙季节,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安排好春节和农忙季节施工,减少春节和农忙季节对工程的影响,保证合理、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投入,相对延长有效的施工时间至为重要。

9.4.4.1 施工安排

由于春节时正是建溪的枯水季节,是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本合同工程桥梁众多,且部分桥梁基础位于水中,应抓住此一有利时机,适当地多投入人员和设备,加快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的施工进度,为节后大面积组织墩柱等受水位影响较小的项目的施工创造条件。

春节正值冬季,因此所有的施工安排均需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按冬季施工措施采用符合规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安排上,春节和农忙季节不停工,但适当调整施工工序和进度安排,把影响减至最小。

9.4.4.2 采取的措施

制定相关制度,保证正式职工在位率,特别是关键岗位,在此期间不能休假。

配属的劳务工采取短休和轮休,严格批假制度,保证满足施工需求。

合理配置劳力,按施工区段和作业工序进行必要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

积极与地方劳动部门联系,取得支持,保证劳动力来源。

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提高相应待遇,最大限度地提高在位率。

在施工安排上,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以机械作业为主,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节后和农忙后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增加投入,扩大生产,确保工期不滞后。

9.4.5 夜间施工措施

辐射强噪音和强振动的施工机械在夜间停止施工作业。

加强夜间检查力度,防止发生施工人员因疲劳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现象。连续作业施工时要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提前检查供电线路与备用电源状况,并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联系,保障现场照明充足。

提前检查维修施工设备与机具,确保夜间设备、机具运行状况良好。提前计划安排夜间施工组织、队伍,确保做到白班与夜班交替作业,避免疲劳与超负荷劳动造成安全、质量隐患。

提前计划安排夜间施工的现场安全防护、调度等人员值班计划,确保施工安全与行车安全。

9.5 文明施工措施

9.5.1 文明施工目标

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做到: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创建文明工地。

9.5.2 文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

9.5.3 施工现场管理

从工程上场伊始,就把文明施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场内的所有设施严格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做到图物相吻。同时根据工程进展,始终实行全面标准化管理。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设施,保证行人安全。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派专人管理,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在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的砂浆、混凝土及时清除。

混凝土拌合站及砂石料场地表用混凝土硬化处理。

砂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做到不洒、不漏。

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

9.5.4 现场机械管理

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现场的机械管理维修、保养、建立机械帐卡,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

保持机械状况的良好,机身清洁无灰尘。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在拌合站和使用的搅拌机、砂浆机等旁设有沉淀池,不得将污水直接排放。

9.5.5 现场物资管理

进场材料“三证”齐全,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和不同的规格、型号、品种码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水泥库做到上不漏水、下不积水、满足防潮要求。水泥按品种、标号堆码成方,底层离地面高20cm,堆高不超过2m,离墙保持30cm的间隙,并做到先进先用,零星先用。及时清运水泥库内外散落水泥,水泥袋认真打包回收。

钢材、木材、模板及钢拱架等材料按品种、规格、型号堆放整齐。

砂石料等分别堆放见方,方便施工,并挂牌说明。

贵重物资、装备器材存放于库内,并专库专用,加设明显标志,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9.5.6 施工营地及施工便道绿化

为更好地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和营地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规划和准备各项大小临时工程时,积极做好绿化规划工作。

根据现场施工营地的规划和布置情况,做好施工营地的绿化。营地四周采用植树绿化的方式,营地内设置花坛和种草。

临时施工便道两侧在与当地绿化部门协商后,进行植树绿化,以使便道两侧形成绿化带。

9.5.7 现场消防、治安措施

在工程区域内所发生的各类案件,当事单位和个人及时报告现场保卫机构和南平市公安局及其属地公安派出所,各施工队治保组予以积极配合,认真处理。

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向施工队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采取临时措施,防止发生问题。

严格执行消防有关要求,按规定配备各种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

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民工进行审查、登记造册、申报临时户口、发工作证,方可上岗工作。对民工中可疑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流窜犯、在逃犯等坏人混入施工队伍。

对管理不善、执法不严、防范措施不力而发生火灾、盗窃、破坏建设和设施等重大案件,影响工程建设以及隐瞒恶性事故不报的,追究单位主管负责人责任。

9.5.8 路基、桥涵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场地满足机械及人工施工的要求,施工人员及机械按规划的便道行驶。

严格按总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设施。做到布局合理,既有利于施工作业又确保安全。现场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保持临时道路良好、路面平整、纵坡合理,晴雨畅通。施工场地平整夯实,排水畅通。

在工地设置鲜明周正的施工标志牌。

编制详细的施工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做到材料不积压,不退料,钢材、木材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

建立工点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挂牌制度。施工现场设置鲜明周正的标志牌,标明责任划分(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点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形象进度(工程进度计划、工期安排、实际进度)及质量标准(路基压实度、最佳含水量、应达到的最佳密实度、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及运行道路施工。保证路基边坡整齐、平顺、宽度及高程符合设计要求。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卫生良好。

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板报、专栏。

9.5.9 隧道文明施工措施

在现场设置隧道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现场平面布置充分利用洞内外现场的自然条件,合理布局DB34/T 2746-2016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设计规范,既有利于施工作业,又能确保安全。

严格按确定的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设施,各种材料堆场及机具库设置合理。

保持通向隧道施工场地的道路状况良好,做到晴雨畅通。洞内运输道路平顺、整洁、排水设施良好,并有人定期维护。

机械设备库布局合理、方便施工机械进出,并做到上不漏水、下排水畅通,视线和通风良好,并有保暖措施。发电机、空压机、拌合机等设备安放合理、整齐、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并有可靠的安全操作规程牌,专人负责。

洞内“管、线、路”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顺直成线。

严格按设计规划要求弃土、弃碴,不乱倒乱堆。

零配件、边角料和水泥袋、包装纸箱等及时收集清运,保持现场卫生状况的良好,做到场容整洁、美观。

经常性安排和组织以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板报专栏等JBT 13876-2020标准下载,及时报道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及知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