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办公楼外架施工方案

检测办公楼外架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31.5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检测办公楼外架施工方案

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距离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柱距的1/2。

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至少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并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宜采用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构造应按下图设置

193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终版4.5连墙杆构造要求:

4.5.1由于挑架每一挑杆既做水平挑杆又做水平连接杆,因此挑架水平整体刚度很强。但在框架柱处仍然需做加强处理。节点处理大样如下:

4.52:所有水平连接杆件与建筑物必须用扣件锁紧,不得晃动。

4.5.3敞开式立网封闭的脚手架的连墙杆纵横向间距为3.0×3.6M。连墙杆应均匀布置,形式为并排。

4.5.4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4.5.5连墙杆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墙面设置,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为下斜,不容许上翘。大样图如下。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为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在外侧立面长度和高度上设置剪刀撑。建筑物拐角及四角必须设置,中间连续均匀布置。

剪刀撑接头要求同立杆接头要求,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洞口处(卸料平台)增设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优先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洞口两侧增设的横向支撑应伸出增设的斜杆端部;伸出长度根据卸料平台尺寸大小确定。

4.8.斜拉杆:每层挑杆应设置向上的斜拉杆进行卸载,斜拉杆与卸载挑杆相连(该部分挑架与外架同时拆除)。落地式外架要求在五层采用Φ16钢丝绳斜拉卸荷,钢丝绳间距3.0米,每根绳长8米。

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防护,要求密目安全网满挂,竹芭子在每一个操作层进行防护。

在外挑架底层应满挂水平安全网,中间间隔一层满挂平网,水平安全网应用尼龙绳绑扎牢固,外架与建筑物之间架体与建筑物之间用旧层板进行防护,不得留有缝隙。在外架底层和施工作业层满铺竹跳板。

5.1地下室~二层外架搭设技术要求:

将长4M左右的连墙杆按3.0M长度、3M高度间距沿建筑物边布置,在地下室砼浇注后,通过高窗与内架相连。一端固定在楼层上,另一端与外架立杆扣接牢固。

在外架施工操作层及操作面之间满铺脚手板。

在施工操作层面处,外侧防护栏杆高度1.5m,挂密目安全网

一层一层地搭设并与结构连接好;

水平挑杆端部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拆除架子时与搭设相反的顺序进行,不允许先行拆除水平挑杆。

5.2一~八层落地式外双排架的搭设技术

5.2.1基本尺寸:立杆横距1.05米,纵距1.5米,步距1.8M,内立杆距建筑物0.3M。立杆高出施工作业面1.5M左右。

5.2.2吊环采用Φ12的一级钢筋予埋深度不得少于钢筋锚固长度,作为连墙杆在楼层的连接点,设置在外边梁上,每根挑杆应设两道,间距1米,当吊环在板内锚固长度不够时,可将吊环与板底钢筋焊接或采用钢筋加强。吊环应与钢管挑杆通过扣件所紧,中间间隙用木楔楔紧。

5.2.3架体在五层底用Φ14钢丝绳卸荷,上端拉在六层地面的锚环上,中间采用花篮螺丝拉紧。

(1)为增加水平挑杆安全储备,在每层框架柱处增加斜向钢管拉杆。

拉杆与结构外边梁、或框架柱拉接牢固。

(2)落地式外架完成后在五层间隔3.米设置钢丝绳,钢丝绳采用φ14,花篮螺丝连接。钢丝绳应与主节点相连,上端与吊环或通过过墙螺栓孔与主体拉接。

项目技术负责人按外架施工方案逐级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按照规范、规程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集水。

6.2.1检查钢筋吊环:

钢管挑杆在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吊环是否有烧伤,混凝土应在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穿管。

落地架搭设顺序:放线铺木垫板立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斜拉杆与结构满堂架临时固定,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当搭至有连墙杆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杆。

铺设脚手板的注意事项:

应铺满、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搭设栏杆、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1.2M,中栏杆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

7.脚手架的搭设与验收措施

外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必须符合外架验收规定。完装完毕,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均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量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验收表中规定确定,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搭设完毕,必须经过外架搭设班组、项目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工程部门联合验收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8.1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措施,并有技术负责人进行逐级交底。

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地面设置好安全警戒线,任何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搭拆脚手架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严禁入内。

备好安全带、安全帽等劳保用品。

8.2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

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所有连墙杆(水平挑杆)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时,应增设连墙杆加固。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除连墙杆。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要求设置连墙杆和横向支撑加固。

外架拆除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接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8.3卸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要求及时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放整齐,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拆除时应先从东西两侧开始时,材料直接运至楼层。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搭设。

脚手架搭设应按下列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脚手架未经验收严禁使用。

1)当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操作应有防滑措施,应及时清除积雪。

2)本挑架仅做结构施工时防护使用,操作层上仅考虑施工操作人员施工操作,严禁堆放材料,施工荷载不允许超过1KN/M2。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的输送泵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的杆件有: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连墙杆,支撑,栏杆、挡脚板。如要拆除必须上报项目部。

4)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严禁任意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上报项目部。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有关规定执行。脚手架的防雷接地,当外脚手架高度达到30M时,沿外架长度每隔20M设置一点接地装置,用Φ10的钢筋直接与结构接地装置连接。

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

1、小横杆、大横杆、连墙杆同挑架,不再验算。

2、外架立杆稳定性计算:

外架最高搭设高度为36米,最危险截面在单立管根部。考虑风荷载组合:

N/¢A+Mw/W≤f(1)

N=1.2(NG1k+NG2k)+0.85×1.4∑NQk(2)

NG1k=0.39×36/1.6=8.42KN

NG2k=2.854KN

∑NQk=6.72KN代入(2)式:N=22.186KN

L0=kµh=1.155×1.5×1.6=2.772M

λ=L0/i=2772/15.8=175.4

Mw=0.85×1.4×Wk·La·h2/10=0.146KN·M

N/¢A+Mw/W=22186÷(0.232×2×489)+146×103/5080=126.52N/mm2<205N/mm2故能满足要求,安全。

3、立杆允许搭设高度计算:

Hs={¢Af-[1.2NG2k+0.85×1.4(∑NQk+Mwk/W×¢A)]}/1.2gk

={0.232×489×205-[1.2×3.348+0.85×1.4×(6.72+0.146×102÷5.08×0.232×4.89)]}/1.2×0.1278=51.9M>36M

JTS/T 178-2020 港口工程清洁生成设计指南.pdf[H]=Hs/(1+0.001Hs)=49.3M安全系数K=1.25

允许安装高度为:[H]/1.25=39.5M

实际搭设高度为36米。

N≤RdN=28.25

T/CAQ 10204-2017标准下载N/Ad≤Kc·Fgk

N/Ad=28.25÷0.45=63.3KN/M2

Kc·Fgk=0.4×20=80KN/M2>63.3KN/M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