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管桩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静压管桩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6.5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静压管桩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静压管桩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

及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桩基工程作为一项隐蔽工程,需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压桩工艺流程《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工艺,确保工程质量。

(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件的性能,以保证正常作业 (2)检查管桩外观质量,注意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管桩标记是否清晰 (3)根据施工图绘制桩位编号图 (4)测定和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10mm (5)在桩身上划出以m为单位的长度标记

4、压桩顺序编排原则 (1)本工程桩基距建筑物较远,桩较密集部位,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2)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 (3)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 (4)根据建筑物的高层与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

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操作四个行走手柄,配合操作四个升降手柄,即可使桩机纵向或横向移动,达到对准桩位的目的。

为保证压入桩的垂直度,压桩前需将桩机机身调平通过操作四个升降手柄,并配合观察装在操作台面板上的全方向水平仪是否对零,即可完成此项工作。

(3)供桩就位前必须检查桩位编号桩的型号截面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桩身出厂日期浇捣日期标号外观质量,如无误才允许吊桩,进行供桩就位。

先栓好起吊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在管桩吊立吊点应控制在距离桩端0.293桩长位置用索具捆绑住桩,再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可卸去索具。

桩插入桩位后,先插入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单桩用经纬仪双向校正,第一节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3%,桩在压入前,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便于在施工中观测记录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强行校正,必须采用必要的纠偏措施。

当上节桩起桩就位时,经纬仪双向监测工程桩垂直度,当上下节桩中心线在一条垂线上,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开始电焊接桩。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施焊完毕,及时检查焊缝宽度平整度及连续施焊性,符合要求后,才能允许上节桩启动静压。

接桩时,在距地面1m左右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要小于10mm,节点折曲矢高不大于10mm,接桩处入土前,对外漏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在沉桩时,经纬仪跟踪监测,并及时正确无误地记录下节桩起讫时间入桩时间,下节桩桩长按设计要求送桩,其桩的中心线与桩身要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送桩留下的桩孔;立即回填密实。

(8)上节桩启动静压时,必须用经纬仪(双向)跟踪监测桩的垂直度,水平仪控制桩顶标高。

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达到设计标高时,要进行中间验收,压桩以桩长及压力值双控。压力值控制要求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2000KN的1.2倍,压桩油压值维持时间不少于2分钟,桩身压入值不大于10mm,反复加载3次,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

(1)管桩施工前应再次逐根检查,即检查混凝土桩有无严重质量问题,对管桩两端应清理干净,施焊面上有油漆杂物污染时,应清刷干净。桩压入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非常困难,因此就位时应正确安放。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必须保持位置及方向正确。开始要轻压,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拔出重压。桩的垂直度安排专人采用两台经纬仪进行监控,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且大约互成90°的方向上,并经常加以整平,监测导架保持垂直,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及停留进行调整。

(2)底桩就位前,应在桩身上画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压力表的压力读数。底桩就位后对中和调直这道工序对成桩质量起关键作用。“调直”,就是要使桩身垂直。并按规范要求底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否则不得施压。测量管桩桩身包括打桩架导杆的垂直度,可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打桩机15m以外成正交方向进行观察,也可以在正交方向上设置两根吊砣垂线进行观察校正。每台打桩机应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量测桩身的垂直度。

接桩前要清除焊接范围内的泥土等杂物,然后进行对称分段焊接,减小变形和残余应力。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要清除焊渣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应补焊,只有经有关人员确认后才能继续施工。

(6)接桩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沿接口周围宜对称焊六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施焊。

(7)管桩现场堆放、场内倒运及预检要求

B、管桩倒运:如有少量桩需现场倒运,应轻吊轻运,严防碰撞,起吊吊点符合规范要求(两点起吊时分别置于距离桩两端0.207桩长的位置),起吊时钢索与桩的夹角大于45°。

C、预检:我公司工作人员将在压桩前对进场的桩进行预检,外观有质量问题的桩不予使用。

(三)静压管桩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①桩运至现场定点、定品堆放,在压桩前对桩身外观和几何尺寸进行检查;

②施工前应对压桩机油压表送交专门机构校验;

③施工前对压桩机进行各项性能检测;

④由于工程桩的规格型号较多,在开工前一定要和供桩厂家做好桩的交底工作(桩身一定要有明确的标志,标明该桩是那种型号);

⑤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传达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组织精神。

①建筑平面定位:在施工区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统和施工方格控制网,建立三角点复核(数量坐标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站,设立测点,测量方位角及距离。

②平面控制:采用控制点坐标测定,各点进行角度交会控制。

③水准点复核:现场水准点必须引测在永久性的房屋上(或构筑物上),且距离施工区域大于50M。

a.三角点、控制点、水准点等测量标志,均应严格保护好。

b.桩位位置放样、标高引测均须通过自检、建设单位(监理)复检验收,方可施工。

c.保证测量原始记录的完整、技术资料符合建设单位和监理要求。

d.控制误差(相对于三角点)小于±5mm,桩位误差<10mm,建筑位置符合设计及建设单位的要求。

①每根桩根据轴线进行测放,并经有关人员复核后方可施工并做好样桩保护工作。

②桩就位前施工员和班组必须进行桩位复查,凡误差>10mm应重新校正,校正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必须控制桩的垂直度。

③压桩前要用两只垂球架在桩的相邻的两面作垂直度观察,确保桩身垂直。

④送桩时,垂球跟踪调整送桩器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值应<0.5%。

⑤施压前管桩吊立吊点应控制在距离桩端0.293桩长位置。

⑥桩尖进入持力层后,最后两个两分钟的贯入速度按试桩决定。

接桩时,上下节桩必须接直、接牢。桩接头焊接前,桩头埋设铁件必须除锈。接桩就位时,下节桩头可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节桩找正接直,如桩节之间间隙较大,用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沿接口圆周对称点焊六点,分层施焊,按规定保证焊接质量。

施工前在场地围墙上设置控制点,用水准仪测出自然地坪标高,每根桩按图纸有关数据必须有两人分别进行计算和复核,准确计算出送桩深度,确认无误,方可标于送桩器上,确保桩顶标高偏差在规范内。如设计要求以压力作为终压条件时,必须在满足设计的终压条件下方可停压。

6、沉桩时,管桩的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可在通视安全处(一般距离桩机远于15m),约成90度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测量桩的垂直度,桩的垂直度不得超过0.5%,如果超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须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须拔出重插,不得采用强拔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以免将桩身拉裂、折断。

7、逐节接桩时,上下桩节必须接直焊牢预应力空心板桥梁预制加工施工组织设计,上下桩节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1000桩长,且不大于20mm。

8、沉桩力求连续施工,不得人为中断。沉桩过程中遇到有较难穿透的土层时,接桩宜在桩尖穿过该土层后进行。

施工时按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各项记录。记录必须及时真实、齐全、清晰,要求逐项填写。

(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预制桩必须提前定货加工,打桩时预制桩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2、桩身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断裂《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pdf,没有发现而致。应及时检查。 3、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造成。应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

4、接桩处拉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接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原因所造成。应保证接桩的质量。

5、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   静压管桩施工时,若发生个别桩长达不到设计深度,其原因可能是:桩尖碰到了局部的较厚夹层或其他硬层;中断沉桩时间过长。由于设备故障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沉桩过程突然中断,若延续时间过长,沉桩阻力增加,使桩无法沉到设计深度;接桩时,桩尖停留在硬土层内,若时间拖长,很可能不能继续沉桩;发生管桩沉不下去时,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才能继续施工,切不要盲目加大压桩力强行沉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