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某街道分离式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跨某街道分离式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9.95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跨某街道分离式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触击波纹管使其变形或破裂,造成堵塞现象。

每批浇筑混凝土时除了按照常规留立方体试块外,预应力箱梁尚应做150×150×300毫米的弹性模量试件二组,每组三块。强度试件及弹性模量试件均应做标养与随梁养护两类分别测定作比较用。

5.10.5拆模板及拆支架

拆箱梁模板时,应先由跨中逐段向两边支点方向降低螺栓设施或对口楔子,降到箱梁底模板与混凝土箱梁底板脱离为度,以免除先松支点处或无次序的乱松,造成拆模困难,或导致箱梁混凝土产生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及外聘教师集体宿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5.10.6箱梁预应力张拉

波纹管的安装和连接波纹管的定位采用给定设计高程,井字钢筋焊接固定,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置改变,直线段约为75厘米一道固定装置,曲线段加密;波纹管的连接采用专用管接头连接,并用胶布封裹严密。

钢铰线检验下料及穿束:钢铰线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应满足规范的要求。钢铰线的下料在平整后的场地进行,防止污染,下料应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采用穿束机和人工配合的方法穿束。

编束时,应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不缠绕,每隔1.0~1.5米用20#软铁丝绑扎一道,在每束的两端2.0米范围内保证绑扎间距不大于50厘米。

钢绞线伸出锚垫板长度,下料前务必要核对图纸长度,确定无误后方可下料。

穿束采用钢套牵引法,要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捅坏波纹管。钢绞线切割采用冷切割。

锚具的联结器使用煤油或柴油洗净全部零部件表面的油污、铁屑、泥砂等杂物。锚垫板上要采取适当的定位措施,保证钢束与锚垫板垂直。

预应力钢筋通过联结器可以分段进行张拉,其工艺按操作规程执行。

张拉工作依设计张拉说明和设计张拉顺序进行,操作程序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执行,预应力张拉质量检测采用张拉应力和钢绞线伸长值“双控法”。伸长量作为校验,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较误差应保持在±6%以内,如发现伸长值异常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各批钢束张拉时应为对称张拉。

钢束张拉完毕后,待应力比较平稳时,采用真空压浆,及时灌浆,水泥浆标号不低于50号。要求密实可靠,每个孔道一次压浆完成,不得中断。

灌浆顺序自上而下,灌浆前用清水冲孔,并注意各放气孔的情况,灌浆至另一端出现浓浆为止,并以此浆做试块,以备检。

箱梁外模板必须选用平顺光洁的模板,经专人检验合格后方可铺模。

波纹管在使用前应注意检查,不得使用有绣包裹及沾有油污、泥土或有撞击、压痕、裂口的波纹管。砼浇筑时,有专人检验波纹管内钢铰线情况,及时“动束”,以免堵孔、堵束。

张拉工作必须在梁体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进行,以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准。

连结器喇叭口及连接器与已完成箱体断面处的密封连接必须严密,避免漏浆。锚垫板、喇叭管及螺旋筋应采用厂家供应的定型产品。

灌浆前的清孔必须干净彻底。在波纹管竖曲线顶部应留排气孔,以保证灌浆质量。

桥面系施工包括桥面铺装层、栏杆、伸缩缝、隔离带及人行道垫梁等。

5.11.1铺装层施工

桥面铺筑层为C30防水砼,塌落度小于9cm。浇筑前应用钢管搭设砼运输通道,以确保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桥面铺装层砼采用翻斗车从桥的一侧运到到桥面上,人工摊铺,插入式及平板式、振动梁等联合振捣。

浇筑砼前应对箱梁顶面进行清理,防撞栏杆内侧立模处弹墨线及在梁顶面设置砼块以控制铺装层砼标高,然后绑扎桥面铺装钢筋网片,并对梁顶面砼面浇水湿润,冲洗干净后浇筑砼,砼浇筑分块浇筑,采用砼路面施工工艺,砼浇筑初凝后覆草袋浇水养护,以防产生裂缝。伸缩缝范围内先在板梁上放一层彩布条,以防砼漏进伸缩缝内,预留区域以梁样中心为中心线,预留区域宽50cm。

5.11.2地袱的施工

地袱模板用专门定做的定型钢模板,采用吊模施工工艺,详见附图,地袱混凝土浇筑前注意做好地袱栏杆铸钢柱钢板的预埋工作。

栏杆采用铸钢栏杆,铸钢支柱与底脚采用螺栓连接。栏杆钢管采用无缝钢管,与主次立柱采用焊接。在桥面伸缩缝处,栏杆间隙与桥面伸缩缝距离相等。

5.11.3桥面伸缩缝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要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路基施工包括填土路基和石灰粉煤灰路基。

填土的选择以就地取材、运距短和取运方便为前提,选用砂土或亚粘土。提高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可以用“截、密、掺”三个字概括。“截”,就是采用各种方式拦截和阻止水分侵入路基;“密”,就是用夯、压等措施提高路基土密实度;“掺”,就是在路基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石灰(土基为潮湿粘土、粉土时)、砂(粘土、粉土时)等,以改善土质。

填路基的土的选择要本着防吸水性过大,遇水湿软,造成水挤出后的沉陷;路基填土还不得夹有草、木、大块石、以及过湿土和冻土等。

填筑路堤必须从原地面按全宽,逐层、逐段填筑;并注意分层压实和排水,保证雨水流出路基以外,避免路基因填土方法不当而引起不均匀沉陷或形成水囊和滑动坡面。相邻不同土质填土段的交接处做成斜面搭接,以利于土基强度的和缓过渡。

粉煤灰石灰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两侧灰土与粉煤灰石灰填筑同时进行,填筑后的石灰粉煤灰必须及时碾压,做到当天摊铺,当天碾压完毕,以防止水分蒸发而影响压实效果,碾压时应使石灰粉煤灰处于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辗压顺序遵循先轻后重、先低后高的原则,采用震动压路机压实。铺筑上层时控制卸料汽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不得在下层灰面上调头、高速行驶、急刹车等,以避免造成压实层松散。

5.13加筋土挡墙施工

挡墙块预制——测量放线——开挖基坑——灰土、碎石、砼基础——砌筑挡墙块——钉塑钢拉带——分层回填——整平——碾压——养护

开工前,测量人员施放出基坑中、边线,给出基坑底标高,每做一段基础或每砌一层砌块均应进行验线、验高。

5.13.3按测量人员给出的边线开挖基坑,挖至基底高程进行整平、碾压。若基坑深度大于1m时宜施放边坡以利基坑边部稳定。坑底压实度按路基填筑标准进行。基坑开挖后,验线并将标高引入基坑。基坑两侧做排水沟以利排水。

5.13.4在检验合格的基坑底上施做碎石、砼基础。

5.13.5根据引路填筑进度,在现场砌筑挡墙块前一个月将其预制完毕,严格控制外观、外形尺寸、及强度指标等。

5.13.7砌筑合格后,将提前加工好的塑钢拉带与砌块联结,吊环涂刷防锈漆两道。注意拉带拉力一致,铺土时拉带不得拱曲。

5.13.8分层填筑后,整平、碾压与路基填方基本相同,施工时注意不要让任何车辆直接碾压拉带,为保证边部稳定,用手扶振动压路机碾压边部。

5.14.1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12:40:48)

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施工前,对已填筑路床进行整理碾压,检测其压实度、弯沉值及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均应采用戗灰补强等方法进行处理。

在检验合格的路基上,测量放线给高,每20m一个断面订立中、边桩,并在指示桩上标注设计路面高程。

本工程所用粉煤灰石灰土混合料采用预拌的方法进行施工,预拌时注意严格控制水泥、石灰、土的摊铺厚度,做到计量准确。使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先将土与粉煤灰进行拌合,用推土机快速排压一遍,推土机按松铺厚度摊铺石灰再拌合一遍,调整好含水量后,装载机装车运至施工现场。

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按计算好的断面用量,打格卸车,推土机按虚铺厚度进行摊铺,用履带快速排压一遍。

整平采用平地机,按粗平和细平两步进行,随时检查高程,平地机由横坡下坡脚向上坡脚进行,以保持良好的横坡度。粗平后用轻型压路机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细平要慢。碾压以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为原则。使用16t钢胶轮振动压路机,每次错半轴挂振碾压,压完全宽即为一遍,至压实度合格。用15t全胶轮压路机追压两遍,以消除表面轮迹。

碾压结束后,加强成品保护,禁止履带车及重型车辆通行。同时,使用洒水车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

5.14.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5%)

对材料的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碎石的抗压碎值应小于28%。集料的级配组成严格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水采用人或牲畜饮用水。

厂拌法施工:拌和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混合料的配合比经实验室按照设计要求的级配确定。开始大面积施工,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匹配,能否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粒料拌和时,拌和时间和投料称量应准确,应视运输的远近和天气情况,在征得监理的同意后,调整加水量,以保证混合料在压实前达到最佳含水量。拌和好的混合料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摊铺、碾压。碾压用重型震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

运送及摊铺:拌合好的混合料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及时运到施工现场,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时采用全幅施工的方式进行。为保证摊铺后的标高和路拱,在路面边缘挂设钢丝线,钢丝线高度与设计路边虚铺高度一致,摊铺机按此控制摊铺厚度和横坡度。摊铺前应在原路面上洒水,摊铺时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清除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或粗料带应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摊铺过程中注意采用3米直尺随时检测,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养生:碾压完成后第二天开始养生,采用洒水养生,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和湿润。养生7天,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5.14.3沥青砼面层施工

沥青砼面层施工前,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松散、凹凸不平处进行整理。测量人员按每10m一个断面放出中、边线,订立铁橛,其上按设计高程架设金属基准线,以便摊铺机按此基准进行摊铺。

混合料运至现场有专人侧温,温度达不到130℃的混合料禁止摊铺。使用具有自动找平系统的摊铺机两台。按阶梯形排列,纵向以基准线进行摊铺,两台摊铺机相距10m以内。

混合料摊铺后立即进行碾压,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进行,三个阶段严格控制温度及速度,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碾压结束后,交通一定断绝,停放一昼夜后再开放交通。

5.15.1管涵沟槽的开挖采用明挖沟槽的方法。开挖采用人机配合的施工方法。挖掘机挖至距设计槽底约20厘米时停止,余土用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基面土。土方施工前先挖排水沟,做好集水井,后开挖土方。排水沟与集水井应设专人疏通,经常保持畅通。及时抽水,防止地下水浸泡沟槽。

5.15.2基础施工:沟槽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平整后,按照设要求分两层回填60cm级配碎石作为垫层,蛙式夯夯实,复测高程符合要求后方可下管。

5.15.3混凝土管安装:下管可采用吊车安装。下管操作时要有明确分工,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下管时应保证吊车等机械及坑槽的稳定性,起吊不能过猛。槽下运管,在平基上通铺草袋和顺板,将管吊运到平基后,逐节横向均匀摆在平基上,采用人工横推法。操作时,应设专人指挥。管道安装,首先将管逐节按设计要求的中心线、高程就位,注意打眼固定,并控制好两管口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0—1.5厘米)。

5.15.4接口及沟槽回填土施工: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沟槽回填土不得带水回填,应分层夯实,严禁用推土机或汽车将土直接倒入沟槽内。回填土时应保持构筑物两侧回填高度均匀,避免因土压力不均导致涵管位移。回填土超过管顶0.5米以上方可使用碾压机械,严禁管顶上部使用重锤夯实。还土质量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回填土应达到最佳含水量,必要时应改善土壤。

6.1平面高程桥位控制措施

导线起讫点应与业主提供的测量成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要求。即角度闭合差(〝)为±12√n,n是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水准点闭合差为±16√L,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6.1.2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

施工期间每月复测一次导线点和水准点。

6.1.2.1导线复测

导线复测采用全站仪测量,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

原有导线点进行加密,保证在桥梁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能相互通视。

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固定方法可采用交点法。所设护桩应牢固可靠,桩位应便于架设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以外。

6.1.2.2中心复测

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线路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线的起讫点等。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

恢复中线时应与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如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

6.1.2.3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

使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对。

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300米,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段水准点闭合。

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察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至少1米深的砼桩上。

6.1.3.1平面控制网

在平面控制网中,选择适当的位置设定几点高位点形成三角形组成的平面控制网。

为满足施工需用,在控制网基础上,插入一定数量的平面控制网,所有插入点应稳定可靠并通视良好,不易被破坏且能控制整个区域,方便施工。并在全工程控制网中严密平差。在以上导线的基础上,报监理认证,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点位施工放样。

6.1.3.2高程控制网

根据桥梁施工的精度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建立全工程高程控制网。

为满足施工的要求,在首级高程网的基础上,插入一定数量的水准点,所有插入点稳定可靠并通视良好,不易被破坏且能控制整个区域,方便施工。

6.1.4施工过程测量放样

6.1.4.1桥梁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桥位中线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桥位具体位置桩。在距桥中心一定安全距离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米。桩上标明桩号与桥中心相对高度标志。

6.1.4.2机械施工中,应在中心桩处设立明显的旗招标志,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整体工程竣工,在平面上中心线每20米测一点,且测定竣工高程和桥位偏差。形成竣工测量材料。

6.2提高砼工程外观质量技术措施

混凝土浇注前,要提前检查模板,防止漏浆,混凝土落距不得超过2米,超过2米时应使用串筒。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厘米距离,同时要注意掌握振捣时间振捣混凝土要设专人负责。

混凝土要根据气温条件,加强浇水养护,平面要用草袋片复盖,柱子采用塑料薄膜养护,预应力梁要充分养护7天。

对于异形模板,振捣过程中气泡上升会受阻,而常留在模板表面,混凝土浇筑严格掌握分层浇筑施工,使气泡充分溢出,尽可能减少表面的气泡。

6.3集中搅拌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现场设砼搅拌机3台,1台备用,混凝土运输车8部。混凝土搅拌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设备部门打灰以前对2台搅拌机进行全面的检修,保证打灰期间搅拌机的正常运行。材料选择时必须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水泥除梁及伸缩缝砼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其余砼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保证砼有良好的和易性,砂采用中砂,石子采用5—25mm连续级配。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原材料进场采取双控措施,不合格原材料坚决禁止进场,进场原材料由试验人员按标准进行抽样复试。工程施工前要将现场材料送公司实验室开据各部位砼配合比。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粗、细骨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特别是每次材料进场后及雨后对材料含水量必须进行检测,根据材料含水情况,将设计配合比转化为施工配合比。砼搅拌过程前,试验人员根据配合比现场订泵,全过程监督材料计量投料情况,随时测量砼工作性,对工作性不满足要求的砼不得用于工程中。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试件应随机在浇注地点制取,按规范要求制作,重要部位不少于3组,同时有标养和自然养护。

6.4夏、雨季施工措施

6.4.1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夏季施工问题,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

碎石等木料在气温高时应进行洒水降温。

砼工程应避免在高温时段施工。

砼浇筑要连续进行,并尽量缩短浇筑时间。

砼施工要加强覆盖浇水养生。

6.4.2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雨季施工问题,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混凝土搅拌要严格控制水灰比,随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

原则上不在雨天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如有部位必须施工或施工完毕遇雨,其表面要采取随浇随盖塑料布及草袋子,雨后要及时掀开,大雨天气则不得浇筑混凝土。

雨天施工人员必须穿绝缘靴,带绝缘手套,所用机具电器设备也要有防雨安全措施,雨季施工要设专门电工值班,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进场材料(水泥等)架离地面并搭设防雨棚,以防雨水淋泡。

6.5防止桥头及桥梁伸缩缝处跳车的技术措施

6.5.1桥头跳车原因一般是由于靠近桥台处填方体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设计规范要求。造成桥台与台后填方差异沉降变形,形成台阶,车辆通过台阶时产生跳车。

6.5.2桥梁伸缩缝处跳车原因

施工过程中,梁端伸缩缝间距没有按设计要求完成,人为的放大或缩小,定位角钢位置不准确,致使伸缩装置不能正常工作。这样会出现下列情况:由于缝距太小,橡胶伸缩缝因超限挤压凸起而产生跳车;由于缝距过大,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力以及车辆行使的惯性,会将松动的伸缩橡胶带出定位角钢,产生另一类型的跳车。施工时伸缩装置的锚固钢筋焊接得不够牢固,或产生遗漏预埋锚固钢筋的现象,给伸缩缝本身造成隐患,施工时伸缩缝装置安装的不好,桥面铺装后伸缩缝浇筑的不好,接缝处桥面凹凸不平,使用过程中,在反复荷载作用下致使伸缩缝损坏,引起跳车。

6.5.3桥头跳车防止措施

台后填料采用石灰粉煤灰轻质材料,以减轻路基填料重量改善路基的压实性能,使其易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填料的施工层厚度,以压实后小于20cm为宜。

桥头设置搭板过渡,设置搭板可以使柔性结构路段产生较大的沉降通过搭板逐渐过渡至桥涵结构上,车辆行驶就不至于产生跳跃。

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一般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使用,认真施工,给以充分压实。为了便利大型压实机械的使用,当受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以能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台背碾压。对于压路机不能靠近台背时,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人工夯实碾压,最终使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为了使沉降差尽量小一些,应该将台后填方体的压实要求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除了路基顶部土层可提高到98%或更高外,整个填方体的压实度都应提高。必须完善施工工艺、方法和强化施工管理质量,比如压实土层厚度可以适当减薄以及增加压实遍数。

6.5.4桥梁伸缩缝处跳车防止措施

施工时伸缩装置的定位角钢一定要依据安装时测定的气温,计算伸缩缝的伸缩量来调整两块定位角钢之间的距离,并按桥面高度将定位角钢焊接到预埋钢筋上,严格控制缝距。定位角钢附近的混凝土在施工中振捣比较困难,死角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加强人工振捣。

为了保证伸缩缝与桥面铺装层之间相接平顺美观,应按先铺桥面沥青磨耗层,然后再施工伸缩缝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在铺沥青前先在伸缩缝处用低标号砼进行临时密封,然后摊铺沥青磨耗层。施工伸缩缝前,先按伸缩缝宽度两边弹线切割沥青,凿除安装伸缩缝位置上的沥青,然后根据两端沥青面的高度控制伸缩缝安装和浇筑锚固区砼。锚固区砼浇筑完毕后应加强养护。

7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专利技术

开展真空灌浆技术在预应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提高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

8施工进度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施工总进度计划为:实用总工期112天,若我单位中标,将在23天内完成全部施工准备;30天内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任务,承台15天,墩柱25天,帽梁15天,桥台15天,60天内完成梁预制任务,35天内完成预应力箱梁任务,15天完成湿接头施工和后连续工作,97天内完成桥梁主体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穿插进行施工,流水作业。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8.2.1组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及熟练的生产工人参加施工,配备性能优良的设备进场施工,以提高工作效率。

8.2.2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工程技术、质检人员认真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尽量要求图中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使各分项工程施工操作人员明确做法和要求。

8.2.3做好职工教育工作,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两班至三班制,需要连续作业的部位遇节假日不休息,采取措施坚持小雨天气照常施工,以加快工程进度。

8.2.4强化现场协调:与业主密切配合,大力加强对外部协调工作,减少外界干扰,同时做好与相关部门及单位的施工协调工作,合理安排工作面。

8.2.5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作业面,采用平行施工、流水作业,“以点连线”、“以线扩面”即合理安排一个作业面正常施工的同时,还要做好见缝插针的穿插施工。

8.2.6建立现场调度值班室,实行工地调度值班制度,使各工程项目协调一致,减少干扰,使各工序衔接紧密,消除换班空挡,最大限度提高机械利用率,发挥机械化生产的优势。

8.2.7做好材料的计划供应及进料工作,并确保材料质量,不因材料供应问题而延误工期。

8.2.8机械修理工实行24小时值班制,设备定期检修制和服务到现场制度,作到故障随时排除,提高机械完好率和使用率。

8.2.9后勤保障有力,财务充分调拨资金,物质按计划按质量超前进料,充分保障一线需要。

7.2.10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搞好环境卫生,使职工身心健康,以提高工效。

7.2.11自检及时、报检迅速,资料齐全,一次通过,避免反复。

7.2.12工地预制钢筋、模板的加工场需搭建工作棚,即使在恶劣天气做到施工不间断。

7.2.13按计划倒排工期,每周对照每月比较、分析原因,消除不利因素,调整施工布置,加强薄弱环节,力保工期,争取提前。

7.2.14自备发电机,确保线路断电时,施工不断,避免因停电而生产停工现象。

9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确保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在工程实施中,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每道工序进行质量目标控制。主要检查项目合格率为100%,一般项目达到合格标准。

9.2.1针对本工程创优目标及特点制定出桥梁工程质量内控标准,加强工程细部质量控制,提高工程的外观质量。

9.2.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创优小组,每月进行检查评比,对质量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做得不好的进行处罚。发扬优点,及时改进不足点。

9.2.39签订的内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质量目标,设质量保证金。工程优质工程目标后对各项目部进行重奖,达不到则重罚。

9.2.5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三级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切实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落实质量签证会签制度。

9.2.6坚持“三检”“三不”制度,即隐蔽工作检查制;不定期质量抽检制;单项工程竣工检查制。以及材料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下道工序不施工;试验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9.2.7切实服从质检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9.2.8做好各种材料的试验验收及计量工作,施工中的各种材料需具备质保单并经试验合格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9.2.9及时填报隐蔽工程检查、工序验收及试验验收记录,请监理工程师及时签证,做好施工日记及各种施工记录。

9.2.10要特别加强测量放线、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架子工程及砼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把关,使砼施工允许偏差控制在比设计、规范及部颁质量验收标准要求更高的内控质量验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9.2.11做好施工现场交接,进行平面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复测,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保护现场桩位,在制度上保证测量复核工作的三级管理制度。

9.2.12质量保证体系机制(见框图)

8.2.13质量验收签证制度

9.2.13.1各施工工序检查验收前质量员应提供上道工序的所有有关质量记录(要求已签证认可的),并要求每道工序验收后及时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

9.2.13.3试验员负责整个工程的试验工作,检查、督促各种采购材料的取样、分析、试验工作,协助材料部门做好各种采购材料的检查工作,把好采购材料进场的质量关,对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抽样送检,进行砼试块的制作、养护、送检及强度评定工作,负责采购材料的文件资料、检验与试验报告的收集、整理工作。

9.2.13.4材料员负责采购材料的质量验收和检查制度。对采购材料均需有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保证书,有关施工技术参数及试验报告等,各种材料进入现场,试验员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测试工作,并做好抽检及验收工作,无质保单或抽检不合格的采购材料严禁使用,特殊材料应在采购前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9.2.14技术交底工作制度

根据设计施工图,施工技术规范、编写各工序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的施工方案经业主和监理同意批复后方可施工。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测试人员及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活动,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与掌握设计要求,施工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标准及施工操作规程,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均符合控制要求。

9.2.15完善的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对忽视质量、不按操作规程或施工方案引起的,可能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的施工活动,工程质量处有权责令其停工或返工。

9.2.16工程变更联系单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的,或施工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或材料代用等需变更设计时,应以项目部统一的工程洽商记录提出,未经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签证的工程变更均属无效,完成项目也将以不合格品处理。

9.2.17文件资料和质量记录的整理,收集工作对各种文件资料和质量记录的分类汇总工作应做到标准统一,查询方便,准确无误,未经检查验收签证的部位一律不得列入完成产值数量,每月月底由质量测试组资料人员负责整理有关质量记录上报项目部。

9.2.18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制度,认真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10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0.1.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1.2.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各项目部具体落实,贯彻“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10.1.2.2落实工地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如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2本台帐、工程预测预防和覆盖工地的安全网络及检查、整改等处置措施和文件。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及施工安全细则,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及施工安全细则,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人进场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人变换工种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

10.1.2.3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以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向以技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手段发展。工人应掌握本工程的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0.1.2.4认真建立“职工劳动保护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10.1.2.5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实行三级安全管理,各级设专职安全员,做到责任到人。

10.1.2.6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需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者、受底者须履行签字手续。

10.1.2.7特殊工作作业人员必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10.1.2.8项目部每旬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有时间、有要求、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

10.1.2.9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并履行复查手续开展班组“三上岗,一讲评”活动,班组在班前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实行考核。

10.1.3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0.1.3.1架子工必须经市级以上劳动部门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作业。

10.1.3.2高空作业必须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穿好胶鞋),临边作业和高空架子搭设必须系好安全带,并由施工员或班长进行上岗前安全交底。

10.1.3.3施工用脚手架搭设,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经总工程师审定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脚手架搭设必须在现场施工员指导下按搭设方案进行。如遇特殊情况需作部分更改时,需经总工程师签字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10.1.4机械设备管理

10.1.4.1起重司索人员及起重指挥人员需经考核,持证上岗,信号指挥人员应有明显的标志,做到定机、定人、定指挥。

10.1.4.2吊钩、起重限位器、力距限位器,吊钩保险,起重量指标器等应齐全、灵敏、有效、灯光、嗽叭(警铃)、倒车镜等完好无损。做到经常和定期检查。

10.1.4.3各种制动器、离合器方向和其他操纵机构灵活可靠、润滑良好,油路系统液压油充足无渗漏。

10.1.4.4起重电机绝缘电阻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要求设置过载保护器,有防雨措施,电机的起重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电缆线绝缘良好,无接头,不乱拖乱拉、压物浸水等。

10.1.4.5搅拌机、砂浆机等机体安装平稳坚实,有接地接零保护,设一机一闸。保护操作棚符合防雨要求,并设置排水沟或沉淀池,且排水畅通。

10.1.4.6搅拌机、砂浆机等各离合器、钢丝绳、防护罩灵敏、安全有效,料斗链钩、操作杆保险装置、各种防护罩齐全有效,并做到定人、定机。

10.1.4.7木工机械各外露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罩,平刨刀刃处装有护手防护装置,压刨设有回弹安全装置。同时,必须接地线接零保护,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10.1.4.8钢筋加工机械安装平衡,牢固,外露传动部位有防护罩,机体必须接地或接零,并安装漏电保护器,室外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棚,作业区符合要求。

10.1.4.9手持电动机具防护罩壳齐全,橡皮电线不得破损,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接地接零良好。

10.1.4.10电焊机外壳必须完好,1~2侧接线防护罩必须有且牢固,露天使用要有防雨措施,电焊机必须连保护零线。

10.1.4.11各类气瓶有明显标志,并设有防震防暴、防晒措施,乙炔气瓶必须装有回火防止器,工作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应大于米。

10.1.4.12所有用电设备电源线不得破损、老化,接地接零良好,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

10.1.5施工现场管理

10.1.5.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戴安全帽,扣好帽带,严禁赤脚,赤膊,穿拖鞋上岗作业,并佩戴胸证。

10.1.5.2施工现场制定防火责任制,易燃易爆物品设专人管理,并配有足够合格的消防器材,逐步统一消防器材专用箱。

10.1.5.3木工间设禁烟牌,及时清理木削、刨花等。并配有足够的灭火机等消防设备。

10.1.5.4施工材料应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分类堆放,做到堆放整齐、稳妥、安全。

10.1.5.5各项目部进场前必须对全体职工、民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后才能上岗,并及时做好记录和签名,建立三级安全教育卡,工人变换工种时须进行新工种安全技术教育,并记录入卡。

10.1.5.6所有参加施工的职工、民工都必须熟悉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

10.1.5.7编制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要有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字盖章。

10.1.5.8项目工程开工前各项目部必须向职工、民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危险部位施工时必须制订危险部位预测预防措施,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材料,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10.1.5.9特殊工种(电工、起重工、焊工、机动车驾驶员、架子工等)必须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建立包括机械操作工在内的花名册,总公司安保处每月进行抽查。

10.1.5.10各项目工程部施工现场必须指定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管理,防止现场被盗案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10.2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10.2.1文明施工管理

10.2.1.2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文明施工管理,并相应建立文明施工班,负责项目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维护等工作。

10.2.1.3工程开工前均应设置安全护栏,围护一律彩用热涂蓝色薄型彩钢板,围护高度不得低于1.8m,底部用砖砌50cm墙脚外加粉刷(见围护立面图),如发现脏了要及时冲洗,保持周边环境整洁。彩钢板围护一律用钢管做架,上口必须平直,统一插上标识旗,并安装红灯示警。标识旗和红灯每隔6—8米交叉安装,做到整洁统一。

10.2.1.4施工现场六小设施、建筑材料堆放,施工用动力照明线路设置和场内运输便道设置,均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如在实施过程中需作调整时,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到下,经工程主要负责人同意方可调整,但应有调整记录。

10.2.1.5施工现场六小时临时设施,即:办公室、医务室、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等必须统一使用标准的活动房或砖结构临时房,与施工现场之间应有明显的分隔围墙或绿化带隔离,临时设施内外必须粉刷,室内外地坪必须硬化,食堂、浴室、卫生间必须用瓷砖贴面。六小设施内电器线路安装必须做到整齐、合理、美观,不得乱拉乱接影响安全用电。

10.2.1.6现场宿舍床铺拟采用双层木板床,室内通风良好,电源线、灯头、开关均符合标准。

10.2.1.8项目部必须统一安全帽,即:管理人员为红色,施工人员(包括民工)为黄色。

10.2.1.9在开放交通或半封闭交通的地段施工,应指定专人配合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确保不发生因施工引发的交通事故。

10.2.1.10确因工程需要进行夜间施工的除应及时申办夜间施工许可证外,应合理安排工序,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周边居民、单位的影响,为周边居民创造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

10.2.2临时电力照明系统

10.2.2.1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及沿线单位和居民进出的照明需要。

10.2.2.2保证日夜正常施工用电及照明需要。

10.2.2.3美化施工环境,防止犯罪活动。

10.2.3相关配电措施

10.2.3.1现场拉线主要采用架空线,架空线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架设在专用电线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它物体上或顺地拖。架空线门最大弧垂与地面距离公别为:施工现场4M以上;机动平道6M以上。

10.2.3.2电杆埋深主宜为杆为1/10加0.6M,但在松软土质处应加大埋设之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架空线路应固设在电杆横担木或铁横担绝缘上。在一个挡距内每一层架空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每一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

10.2.3.3施工现场根据需要放置固定配电箱和移动配电箱,配电箱均为钢板结构,在二级保护的基础上,临时加长电源线必须采用铁制接线盒。移动电箱、接线盒、碘钨灯等移动电器一律用橡胶护套软线拉接电源,不得用其它电源线代替,示警红灯电源线一律架空安装,间距小于15米,横空道路的示警红灯不得少于2只,如电源线必须从地面通过时地均应采用橡胶护套软线并埋于地下。其它横穿道路的电缆线无法架空时必须套防护管后再埋入地下,以确保安全。施工现场严禁用绝缘老化、破皮及绝缘差的电线。

10.2.3.4固定配电箱应安装端正、牢固、统一,电箱下沿距地面高度为1.3米,配电箱下方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配电箱下方地面平整,外壳接地。移动式配电箱应置于地势较高、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必要时应放置在干燥平整的木板上。配电箱上必须标明公司字样的电源标志。

10.2.3.5配电箱上按安装的漏电保护器一律实行一只保护器一只插座,(也可安装一只正相插座一只反相插座),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严禁动力、照明混用。

10.2.3.6配电箱内漏电保护器及其它开关电器应由专职电工安装、检查、维护,外壳破损、失灵时应及时更换,并做好维修记录,确保其正常运行。

10.2.3.7配电箱内刀开关、熔断器的熔丝不得随意加大,更不得用铜丝、铝丝等其它金属丝代替。大功率设备使用的配电箱应在配电箱子上标明“大功率设备用电箱”,其它电器设备不得接入。

10.2.3.8电气设备接入运行时,应按先插插头再开启电源;解除运行时,先关闭电源再拨插头的顺序进行。施工现场停止作业,应将配电箱断电上锁。当日工作结束后应由现场电工负责巡视检查,逐一落实。

10.2.3.9施工用照明灯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移动照明灯、危险场所和管道内施工应用36V安全电压灯,严禁用普通电压灯代替。

10.2.4机动车便道照明

10.2.4.1在机动车便道的围护上挂设红灯(见护栏构造详图)。红灯每隔15M一只,用绝缘棒支起,高度比彩钢板上边线高30CM。

10.2.4.2各便道叉口挂装室外照明灯,用木杆支撑,高度不得低于4m(具体分布见施工便道平面图)。

10.2.5施工场地照明

10.2.5.1相对固定场地,如木工棚、钢筋棚等布设常规照明灯具,数量根据场地面积而定。其它在施工方面相对集中处用碘钨灯照明。分散处用(500W-1000W)碘钨灯临时拉设。如照明灯直接拉入坑井、沟内,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

10.3.1树立环保意识,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的政策方件,对全体员工进行环保教育,强化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人类造福的思想。

10.3.2在安排施工生产计划时,要同时制定环保措施并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10.3.3施工场地水泥等粉尘物资要保持袋袋罐装、妥善管理,不得裸露空置以防随风吹飘浮。施工车辆运输土沙石装载不能过满,必须盖上蓬布。

10.3.4钻孔泥浆、施工污物和洗涤污水不得随意排放或漫流双楠。偶寓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沉淀后按环保部门规定地点排放或者采用泥浆船外运。施工场地应保持清洁整齐。

10.3.6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花草树木生长条件,不得随意破坏树木和洒放土石杂物和污泥浊水,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砍伐树木。

10.3.7施工临时土质道或土方施工时应适应洒水或覆盖,防止车辆行驶后尘土飞扬。

对工程成本采用: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管理机制,科学组织施工,严格管理,空间占满,时间不断。

建立规章制度,发动职工在节约上下功夫,在职工中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建立健全工、料、机管理制度,明确降耗指标。

建立材料消耗节超分析制度,找出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正措施,随工程进度及时进行成本核算。

12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工程竣工后严格执行XX市有关文件规定。工程的质量保修期为24个月,承包人按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关于工程质量保修的有关规定郁江大桥换梁施工组织设计,对交付发包人使用的工程在质量保修期承担质量保修责任,在交付使用期间定期派员进行回访和巡检,对缺陷和甲方不满意的地方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纠正,保证用户满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