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丽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那丽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34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那丽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5)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6)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7)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DB52/T 1483-2020 政务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9)善后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1)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2)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3)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4)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5)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2)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3)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4)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搜集事故物证、痕迹,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责任者,协助上级安监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报上级部门结案。

7.5.6预警预防机制

7.5.6.1事故隐患信息监控与报告

安质部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从安全检查、安全评价、隐患治理、相关部门和单位信息共享中获取事故隐患信息,对可能引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险情信息应及时上报,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能够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

7.5.6.2预警预防行动

7.5.6.3预警支持系统

(1)安质部及作业队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项目部内部、局指、监理单位和钦北建指公司的信息反馈。

(3)负责地质超前预报单位的灾害预警。

7.5.6.4应急响应

(1)事故报告和前期处置

1)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施工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并立即报告班长或作业队负责人。

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5000万元(含)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10人以下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以下的事故。

13788190188

18775719159

13317779978

18775709200

18775709698

13768170188

7.5.7.3报警程序

(3)报警人员报警内容应包括:

1)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具体地点;

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坍塌、中毒等);

7)对事故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作出初步判断。

(1)发生各级响应条件的安全生产事故;

(2)接到上级关于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增援的指示;

(4)执行其他应急预案时需要启动本预案。

7.5.9.1进入启动准备状态

2)开通与作业队的通信联系,实现指挥系统和现场的互连互通;

3)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有关成员做好应急准备。

3)派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4)提供相关的处理措施、装备、物资等信息。

5)善后处理组紧急展开现场卫生处置工作并将受伤人员紧急送往医院。

7.5.9.2进入启动状态

2)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做好交通、通信、物资、财政等支援保障工作;

3)及时向局指等上级有关部门上报事故应急救援信息。

1)提出事故救援方案并组织救援,调动有关装备、物资支援现场救援;

2)按照各自的职责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和外围控制,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3)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维护现场秩序,控制无关人员进入抢险现场。

(3)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4)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7.5.10.1善后安置

善后处理组直接或协助上级部门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安置工作,包括:事故现场死亡人员的清运处理,伤亡者家属的接待工作;救济款物的管理发放和人员安置,征用物资补偿;对伤、亡人员发放褒奖和抚恤金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早恢复正常秩序。

善后处理组负责与保险机构联系,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7.5.10.3事故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7.5.10.4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

7.5.11.1通信与信息保障

7.5.11.2应急支援与保障

(1)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2)医疗救援物资由安质部管理,其他储备物资、设备的管理由物设部进行统一管理。救援设备平时用于施工,物设部要加强维修、保养,确保机况良好。

3)储备物资的调用必须由应急救援小组下令后方可领用。

4)储备物资的定期检查、更新、补充、调整工作由物设部负责,安质部监督。

5)储备物资、设备的使用培训工作由综合部组织,安质部、工程部、物设部进行培训。

氧气呼吸机、清洗器具、备担架、急救药品等

项目部在保证按安全规程要求完成了对各项安全措施的投入外,在安全专项资金外还利用工程款做好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确保安全救援的资金充足。

7.5.13宣传、培训和演习

7.5.13.1公众信息交流

7.5.13.2应急人员培训

⑵专业培训:项目部组织对应急救援队进行桥梁附近山体滑坡、突水、坍塌、触电、火灾、爆炸及其他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及医疗急救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具备一定抢险救援的专业技术技能。项目部将邀请钦州市“红十字”会和钦州市公安局消防科来工地帮助我们培训学习,提高应急救援技能。

7.5.13.3应急演练

⑴由安质部编制科学合理的应急演练方案、计划。

⑵开工初期(暂定2010年7月15日前),分别组织员工对桥梁附近山体滑坡、突水、坍塌、触电、火灾、爆炸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⑶应急演练时必须邀请局指安质部、监理工程师参加,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评估,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解决,完善应急预案。

(1)专人负责建设协调和征地拆迁工作,优先处理征地拆迁、施工临用地和三电、管线迁改、施工过渡等控制主体工程展开的外在因素,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以硬化合同管理为手段,确保各种生产资源的有效投入,做好物资供应。根据施组安排,提高物资供应计划性和超前性,积极做好物资调剂。及时投入装备、人力和资金,为工程进度按期开展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4)落实节点工期,在实施中及时优化调整,保证总工期目标的有序实现。根据工程进展,实行施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施组以适应施工情况发生的变化。

(5)在过程控制中,加强调度管理,实行施工进度报告(日报、周报)制度,掌控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比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分析成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6)建立进度管理激励制度,奖优罚劣;确保参建全体人员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达到掀起施工高潮,加快施工进度的效果。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水土保持报告书》及批复意见。

本桥在施工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环保措施;

(1)在生态影响方面,当遇到需要保护的名木古树等植物时,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一道采取移栽方式进行保护。加强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调整工程施工时段和方式,减少对动物的影响,在桥下采用加密绿化带、自然景观植被恢复,撒草籽绿化、以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绿化补偿。防止灯光和噪声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2)将弃碴尽量集中堆放,减少弃土场的数量。挖基土及钻孔桩的泥浆晾晒后再堆放在弃碴的最上层,对有条件复耕的弃土场优先采取回填表层耕土的措施,对于无条件复耕的,采取撒草籽进行绿化。

10.1水土保持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施工区,按照设计及时完成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工程施工严禁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得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保证地表径流的排泄。

基础施工的弃土及时运输到指定弃碴场堆放,不得堆弃河滩;开挖山体边坡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时,临时堆碴场地和施工污水处理设施与水源的距离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临时堆碴场采取设置挡碴墙等措施、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施工结束,及时清除水中杂物,作到工完场净,并及时恢复原地貌。

施工前派人前往当地进行生活、习惯、禁忌、宗教信仰等“社情”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能够自觉地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在施工期间协调好与当地居民、当地政府和就近铁路单位等的关系,共建路地文明窗口。

制定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如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会议制度、专业制度、检查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

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的综合管理,减少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使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真正出成效。组织对文明施工现场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给予评分和奖惩,组织经验交流。

现场临时设施布置符合规定要求,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化作业要求。现场工程概况牌、施工组织网络牌、安全记录牌、放火须知牌、事故记录牌、施工平面图等设置齐全,规格统一、内容完善、位置醒目。

施工中的弃碴等杂物,通过正式公路运输时,防止落石掉碴和扬尘,避免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好施工弃碴的处理措施,严格按批准的弃碴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碴,防止任意堆放弃碴降低河道的行洪能力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协调好各方关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搞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创造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按合同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开挖的边坡及时进行支护和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注意保护饮用水源免受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

按国家及施工所在地的规定,加强对噪声、粉尘、废气、废水的控制和治理,努力降低噪声,控制粉尘和废气浓度以及做好废水和废油的治理和排放。

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限制由其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它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和妨害。

确保因其活动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不超过发包人要求中规定的数值,同时满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数值和要求。

12、桥梁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

主体结构细部节点施工质量通病防治.pdf12.1沉降观测装置埋设

在桥台电缆槽外预埋1根长20cm顶部为半圆形的Φ18mm不锈钢棍,作为桥台结构物的沉降观测桩;在桥墩墩身距地面0.5m处或距河流洪水位以上0.5m处预埋1根长25cm的Φ18mm的L形不锈钢棍,弯曲部分竖直向上,顶部为半圆形,作为桥墩结构物的沉降观测桩;在涵洞帽石预埋1根长15cm顶部为半圆形的Φ18mm不锈钢棍,作为涵洞结构物的沉降观测桩。

桥梁墩、台的沉降观测在墩、台支承垫石完成和涵洞在帽石完成后即测好初始数据,作好记录。桥梁墩、台的沉降测量在桥梁施工期间每三天观测一次,桥梁施工结束后每7天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全线通车。在箱梁架设时每天观测一次。涵洞的沉降观测与路基沉降观测同步进行。桥梁墩台和涵洞沉降观测的观测方法、观测精度与路基沉降观测的观测方法、观测精度相同。

12.3沉降动态观测数据整理、分析和工后沉降分析

经过动态观测和沉降值分析,向监理单位上报沉降分析报告。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高级酒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那丽双线特大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那丽双线特大桥施工进度控制网络图》

《那丽双线特大桥形象进度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