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工程施工方案

高架桥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59.1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架桥工程施工方案

用于钢筋较难对中的场合

用于连接不同直径的钢筋

用于两端钢筋均不能转动而要求调节轴向长度的场合

钢筋完全不能转动,通过转动套筒连接钢筋,用锁母锁定套筒

沪崇苏立交桥梁工程PHC管桩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的接头有标准型、异径型及正反丝扣型等三种型式。

2}、施工工艺及检验方法:

滚压直螺纹的单向拉伸,应满足强度和变形两方面的要求;

丝头:其长度应为1/2套筒长度,公差为+P(P为螺距)以保证套筒在接筒的居中位置;

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端部不直应调直后下料。

滚压头与钢筋轴线不得大于4°的偏斜,滚压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不符合质量的滚压头,应先切去再重新滚压,不允许对滚压头进行二次滚压。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5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也为一批。

钢筋在加工场集中配料并加工成半成品,挂牌编号,运至现场进行绑扎。绑扎钢筋前可在模板上弹上墨线,钢筋对号入座,两侧及底层用大理石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准确。钢筋绑扎时可先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待第一次箱梁混凝土浇注并拆模后再支模绑扎顶板钢筋。

1、预应力细化设计及施工准备

仔细审阅图纸,熟悉掌握设计意图和要求;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进行二次预应力深化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预应力分部工程施工方案;根据主体工程进度编制预应力工程进度计划;根据图纸计算材料用量,编制材料组织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材料进场后根据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一是按照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出厂合格证核对其品种和数量;二是目测其包装是否良好,外观是否有锈蚀现象;三是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师按规范要求取样复验。

预应力锚具进场后,应根据锚具和联接器的出厂合格证核对其品种及数量,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并根据规范要求,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抽样做硬度试验。并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组装成三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试验。

预应力钢绞线选用金属波纹管。波纹管进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做弯曲渗水泥浆性试验。排气孔和灌浆孔的留设采用塑料压弧板,而后用PVC管引出梁面。

B、预应力材料技术标准

予应力筋应采用国家Ⅰ类锚具。

A、予应力筋的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B、根据予应力筋的种类、每束根数及张拉吨位采用4套YCW—400型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配套油泵采用ZB2×2—50型电动油泵,每套张拉设备应配备倒链一个,以备张拉时使用。另准备小型穿心式千斤顶4台备用,定位支架制作及固定采用小型电焊机,挤压设备采用预应力YDJ型挤压机。

C、孔道灌浆采用UB—3型活塞式灌浆泵及灰浆搅拌机。

D、张拉设备张拉前应进行系统标定,以确定实际张拉力与设备油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设备标定应按GB/T50204—2002规范规定进行,并选择有资质的部门检定,且有张拉设备的标定报告。

E、电焊机两台及配套的电闸箱。

波纹管、予应力筋的铺放、锚垫板及螺旋筋的安装由专业队伍完成。人员配置为:预应力下料班一个,共计8人;波纹管安装、穿束班2个,共计30人;预应力张拉班两个分为四组,每组3人;灌浆班一个,共计8人。电焊班一个,分为两组,每组2人。现场管理人员两名,进行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监督,现场负责人一名,负责预应力工程的全面工作。

人员设备及材料进场,材料复验及下料

安放波纹管、留设泌水孔、排气孔

封端模,做预应力梁隐检

设备标定→张拉予应力筋←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

予应力筋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予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综合考虑其曲率、张拉千斤顶所需长度等各方面因素,并列出下料长度表。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

L总=L曲+L直+2M+L0

L曲:曲线段予应力筋的长度

L直:直线段予应力筋的长度

L0:千斤顶工作所需的予应力筋长度(两端张拉时取2L0)

为保证予应力筋下料长度的准确性,既符合施工要求又节约材料,下料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1:1放大样来确定予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并编制各种尺寸型号予应力筋的下料尺寸表。

根据下料表的尺寸下料,下料时应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有死弯的钢绞线应在死弯处切除,并对下完的予应力筋分别挂牌悬空堆放,并用防雨布覆盖,以防止钢绞线生锈。

(8)予应力筋定位筋的制作与固定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前计算出预应力筋的矢高。并计算出间距1000mm马凳的高度,作为施工控制预应力筋矢高的依据。

预应力筋矢高、预应力筋长度、预应力筋伸长值等有关参数计算完成后,将计算结果绘图报设计批准作为施工依据。在非预应力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计算出的相应位置的曲线坐标将定位筋与大梁的箍筋焊接牢固。

(8)钢绞线进场后,按国家标准进行拉力实验,并同时提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作为预应力筋伸长值管理的依据。依据设计选定符合国标的Ⅰ类锚具,锚具进场后,按国家标准进行锚具进场检验和硬度检验,同时做锚具静载锚固实验,材料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工作。

(9)所有专业施工技术人员进场前均应进行培训教育工作,保证持证上岗,按章作业。

采用先穿预应力筋的方法施工。波纹管在使用前应进行渗水性试验,以保证在浇筑过程中不被水泥浆液堵塞孔道。波纹管用φ10钢筋焊成井字型定位架定位在钢筋骨架上。定位架沿梁长方向每500mm按钢绞线纵、平面设计坐标固定一道,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定位架焊在构造钢筋上,使波纹管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上下左右移动,保证波纹管的稳定性。

4)、留设排气孔和灌浆孔

内模板的顶模采用木模板支模,模板采用木龙骨。

浇筑时设专人用插入式震捣器和平板震捣器进行震捣,并不得用震捣器碰撞波纹管,以免碰撞造成漏浆事故。在张拉端和锚固端,钢筋比较密,应采用φ30mm的振动棒进行振捣,并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值班。

同时仍需设专人,反复拉动钢绞线,对孔道进行不间断的疏通,以确保孔道的畅通。

1)、预应力张拉准备:

(1)按照设计要求,试验报告显示与现浇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张拉要求后,方可进行张拉。

(2)张拉前应根据配套张拉设备校验时确定的张拉力与油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出各控制应力下的油压表读数。并建立每套张拉设备的各控制应力与油压表读数的关系对应表。

(3)张拉前应将锚垫板表面及外露钢绞线上的混凝土和杂物清理干净,并对承压板后的混凝土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蜂窝空洞,如有应及时处理。并检查预留孔道是否畅通,如不通畅,应采取清孔措施。

(4)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安装张拉端锚具时,应将夹片打紧并外露一致。安装工具锚时,应注意钢绞线束不得在千斤顶内发生扭绞。安装工具夹片时,应将工具夹片打紧并外露一致。

(1)张拉施工顺序:先张拉箱梁横梁预应力束的50%,再张拉箱梁纵向的预应力束,完成后再张拉横梁预应力束到100%。在张拉过程中保持对称张拉。考虑到施工进度和安全,设计要求两端张拉的,两台千斤顶分两端布置,张拉作业时,两台千斤顶同时工作,进行对称张拉;设计要求单端张拉的,两台千斤顶对称布置,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进行张拉。

(2)开始张拉时,应当首先张拉至初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10%),量测千斤顶伸长初值,然后张拉至控制应力,再次量测终值,两值之差即为从初应力至张拉控制应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ΔL1。核算伸长值符合要求后,卸载锚固回程并卸下千斤顶,张拉完毕。

(3)如果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大于千斤顶的行程,可采用分级张拉,即第一级张拉到行程后锚固,千斤顶回程,再进行第二次张拉,直至达到张拉控制值。

(4)张拉作业,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同时用张拉伸长值作为校核依据。实测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的偏差应在(±6%)范围之内,超出时应立即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后再继续作业。

a.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经试压表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同时用张拉伸长值作为校核依据。

本工程张拉控制应力以设计为准;

(6)张拉伸长值的管理

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

△L=FP*LT*{[1-e-(kLT+μθ)]/(KLT+μθ)}/(AP*ES)

LT: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

ES: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F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实测伸长值的测量:伸长值的测量以测量千斤顶张拉缸伸出的长度来测定。初应力前的伸长值应根据实测值来进行推算,实际伸长值为实测值与推测值的和,在本工程中,初应力取为0.1δcon。张拉前,应计算出不同种类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并由此推算出初应力以后的理论伸长值,以实测伸长值与此伸长值进行比较,实际伸长值应在理论伸长值的±6%范围内波动。如超过允许的范围,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后,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因为此工程预应力筋长度较大,张拉时伸长值很大,而千斤顶行程有限,因此采用分级张拉的方法。量测伸长值时应注意第二次加压时,应在夹片打开,油压表读数与第一次张拉锚固时油压表读数达到一致时再开始量测伸长值。

(7)张拉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张拉时,操作人员要控制好加油速度,给油要平稳,持荷稳定,测量人员要配合好;操作人员不得立于千斤顶的后面,量测伸长值时,不得碰撞触摸千斤顶;张拉时,要仔细观察油压表的指针情况,如有异常抖动应停止张拉,查出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要有专人对混凝土进行观察,并注意聆听孔道内的预应力筋是否有异常声音发出,如有异常,应停止张拉。

(8)张拉程序:0→10%σk(测量伸长值起点)→105%σk(持荷5min)(测量伸长值结束)→锚固

(1)灌浆水泥采用42.5R硅酸盐水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体标准强度大于40MPa。

(2)灌浆材料为水灰比≤0.45的水泥浆,并掺入10%的微膨胀剂,若流动度偏小可适当加入减水剂。

(3)水泥浆自搅拌到灌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30min。

(4)灌浆不得使用压缩空气,灌浆过程要求连续,并且灌浆嘴不得离开灌浆孔,以免空气进入孔道。

(1)灌浆前切割外伸钢绞线,钢绞线露在夹片外的长度应控制在30~50mm,然后用水泥浆密封所有张拉端,以防浆体外溢。并将排气孔部位的波纹管逐个打通,为下一操作做好准备。

(2)灌浆采用UB-3灌浆泵。灌浆前,应进行机具准备和试车。

(3)灌浆时应先灌下层孔道再灌上层孔道;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

(4)灌浆孔设在张拉端垫板上,水泥浆从一端灌入,灌浆压力控制为0.5~0.6MPa。孔道较长或灌浆管较长时压力宜大些,反之可小些。

(5)灌浆进行到排气冒出浓浆后,可堵塞此处排气孔,持压后1min停止灌浆。

(6)灌浆过程中制作2组70×70×70的立方体水泥净浆试块,标准养成护28天后送交实验室检验试块强度,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灌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以及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从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控制。

灌浆后张拉端锚具用与结构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封堵(掺加微膨胀剂),外露钢绞线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后浇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预应力结构施工时应满足设计及以下标准、规程要求;

预应力施工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钢绞线、锚具出厂质量证明

钢绞线、锚具质量检测复试报告

预应力张拉设备标定报告

预应力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在预应力张拉前从下人孔拆除内模板,外模及支架在预应力张拉结束后拆除,落架时从跨中向两端进行。

混凝土采用甲方指定搅拌站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泵车进行泵送。为保证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出现施工冷缝,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浇筑时,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箱梁边腹板至箱梁顶板下表面以上1cm处,根据规范整体一次连续进行浇筑。见浇注顺序示意图。箱梁混凝土浇筑示意图见下页。

桥面及附属工程2004年8月29日完工。

1.将所有粱与粱之间的缝隙全部堵好,缝隙宽者下面吊板;

2.桥墩上梁端头之间的缝隙,除按连续板作法以外者,均须用软料堵严,不得使石子或砂浆进入;

3.在桥中线处测出桥面装梁后的纵断面,除在桥中及两桥台设测点外,最远每隔2m测一点;

4.根据设计桥梁纵坡,计算相应点应浇筑混凝土的厚度,最好堆设面积10cm见方的砂浆堆(注意砂浆强度应与桥面铺装层相同);再按纵断面上不同各点高程根据设计横断面坡度,也按每2m一点计算该点的高程,亦可按堆砂浆堆的方法控制浇混凝土的高程;如果桥面宽度允许,夯板长度适宜,则可在相应的纵断面点的两便道附近设一相应高度的砂浆堆,以控制夯板一端的高程;

5.按上列各点浇筑混凝土,使用平板震捣器振实并进行抹面、拉毛。抹面时应严格控制高程;

7.7.2铺装层伸缩逢施工

伸缩缝施工应在钢筋防水砼钢性面层施工完后,最后施工伸缩缝工程,伸缩缝施工质量的优劣是衡量桥头跳车与否的关键工序,故我们高度重视、保证施工质量,增强行车的舒适感。

1.预留锚槽的检验与清理

在安装装置前必须检验锚槽内锚筋与设计无误,位置准确,槽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高出设计要求者应立即剔凿。最后将锚槽里所有尘土、杂物全部清除。

1)装置所预留伸缩间隙应根据安装时施工现场温度进行调整后,将夹具装上。

2)装置落入锚槽内,抬起装置抽出临时支撑用的工具模梁,将装置落入槽内就位。

3)对装置进行线位与高程的测量。

4)将锚固构件与预埋钢筋焊牢。

5)锚固构件与预埋钢筋焊牢后,取下运输夹具,装置承担桥梁结构伸缩活动。

6)安装浇筑混凝土用的模板必须接缝严密支架牢固,以防混凝土落入箱体内。

7)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C50,振捣密实。要特别注意锚固板处和箱体处混凝土密实,以及注意保持装置表面清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未达到强度前,严禁过车碾压。

1)伸缩缝设施表面必须与桥面接顺,不得有高、底的差异。行车跨越伸缩缝时,应无颠簸感。

2)埋设伸缩缝的预埋螺栓必须牢固,螺栓要与主梁锚固筋焊接,以加强预埋螺栓的强度。

3)安装伸缩缝时,应根据施工时的外界气温情况计算预留量。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7.8.1挡土墙及桥台

1)、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及桥台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要求。

2)、挡土墙及桥台钢筋在钢筋加工场下料加工成半成品后运至挡土墙处,按照图纸尺寸绑扎成型。

3)、模板采用δ=12mm双面覆塑竹胶板模板施工。

4)、浇筑混凝土与养护

(1)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6~8之间。

(2)模板立模安装后,在模板上口四周搭设操作平台,并满排安全网,以备浇筑混凝土。

(3)其要求是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下料厚度不宜超过30cm。

(4)振捣棒宜采用Φ60棒,棒管长6~8m为宜。

(5)振捣时宜采用块插慢提的方法,均匀的进行振捣,尽量将气泡赶尽,但不得过振或棒头触及模板,以防混凝土离析。

(6)雨天施工必须采取防雨措施,以防模内积水。

(7)混凝土养护不小于7天。

(1)拆模时间在24小时以后进行,过早的拆膜不仅混凝土容易粘膜,而且由于强度过低,施工中受到意外碰撞容易发生质量事故。

(2)拆除模板时严禁模板碰撞划伤混凝土表面留下无法修复的痕迹。

7.8.2地基土的选料运输及摊铺

开工前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导线点坐标、高程进行检查核对,若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固,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施工测量要求进行补测、加固,重新测校,并形成报告提交给监理工程师。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表和有关规定进行放样,包括路基中桩、路基用地及临时占地等的具体位置桩。 2)、路基填筑

路基填料由自卸汽车运输,根据每车装载的容量计算每车的卸料间距,填料用推土机摊开,平地机粗平后压路机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压实过程中,必须控制洒水量,使其在最佳含水量情况,达到最大压实度。

路基土每填筑一层后,应进行检测。检测主要内容,路基宽度中线偏位,压实度等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以便转序进行下一层填筑。

(1).本项工程结构处回填主要是桥头填土和挡土墙内侧填土回填。 (2).桥台基坑近路基部分需填透水性材料(石渣或砂砾)。并每20cm一夯实,人工或采用小型振动夯完成。 (3).台背换填:桥台台后2m每20cm一层自地面以上1:1.5坡度向上换填至路基底层,均选择砂砾,并充分压实;对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用小型振动夯夯实。

7.8.3水泥稳定碎石拌和、运输

施工前要安装、调试好拌和设备,并根据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找出各料斗闸门开启位置与各种材料流量的关系,并绘制成曲线,如因材料批次、含水量不同等因素而调整,须由试验室确定,以确保施工配合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混合料拌和应注意以下几点:

1)、配料准确:配料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碎石粒径大的要破碎,剔除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拌和要均匀、充分;

3)、混合料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在拌和生产中要计算好加水量与定时供水参数,检查自动开启闸门装置。

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均采用自卸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摊铺机摊铺能力,拌和机生产能力及运距进行合理调配。

2、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和整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先摊铺试验段,检查一下水泥稳定石屑的配合比并测出松铺系数。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中途不得随意停顿,混合料卸料、摊铺不能出现离析现象,应缓慢均匀卸料,送料器不停转动。在摊铺过程中,不断检查摊铺层的厚度,纵断高程及横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试验人员要经常抽检拌和均匀度、配合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

混合料摊铺成型后,用压路机开始碾压,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砂砾)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直至水泥稳定石屑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严禁压路机在已压完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在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

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采用洒水养生,养生期间,不允许车辆通行。如果由其他工序造成稳定层的损坏应立即进行修补。

7.8.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小型机械施工。

检查基层的宽度、路拱与标高、表面平整度、厚度和压实度等。如有损坏应用相同材料进行修补压实。

应按图放出中心线和边线,设置胀缝、缩缝、曲线起讫点等桩位,以及混凝土分块线。

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高度与面层高度相同。传力杆直接安装在模板内。

进行摊铺施工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卸料,以便较准确地估计卸料位置,在模板附近铺摊时,应用铁锹振捣,使灰浆捣出。摊铺好混凝土后,应用平板振捣器(2.2KW)和振捣棒均匀振捣。振动频率应控制在(6000~11000)范围内,最低振动频率不得低于6000r/min。振捣棒对面板全面振捣一次,同一位置不宜少于20秒。其次用平板振捣器进行全面振捣。以不在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安拉杆和传力杆

全面振捣后,用振捣梁往返拉3遍。对不平之处用刮尺和滚杠提浆滚揉表面,直至符合要求为准。

混凝土面板应用大木模整理,并根据设计要求整修。

6、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

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纵向和横向两大类。纵缝又可分为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横缝又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

纵缝应按图纸要求设置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平缝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预先在模板制作拉杆置放孔并在缝壁一侧涂刷隔离剂;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顶面的缝槽应以切缝机切成,深度为3~4厘米,并用填料填满。对已浇混凝土板的缝壁应涂刷沥青,并应避免涂在拉杆上,顶面不切缝时,施工时应及时消除已打好面板上的沾浆或用塑料纸遮盖,保持纵缝的顺直和美观。

缩缝的形式、尺寸、间距应按图纸的规定设置,缩缝的施工采用切缝法施工,混凝土结硬后应适时切缝,施工时应注意:切得过早,因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会引起集料从砂浆中脱落,而不能切出整齐的缝;切得过晚,混凝土板会在非预定的位置出现早期裂缝。合适的切缝时间应控制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而缩应力没有超出其强度范围时,一般为施工温度和施工后时间的乘积,为200~300个温度小时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8~10MPa时比较合适,为减少早期裂缝,切缝可采用“跳仓法”即:每隔几块板切一缝,再逐块锯,深度为板厚的1/3~1/4,切缝太浅会引起不规则断板。

横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漏浆,缝隙上部应浇灌填缝料,下部应按图纸或要求设置胀缝板,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端,或交错布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路中心线,误差不大于5毫米,传力杆长度的一半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应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必须与缝壁垂直。多车道路面胀缝应做成一条连续缝。

每天工作结束或浇筑混凝土工序中断超过30分钟,混凝土已初凝时,应设平接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设胀缝或缩缝处,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多车道施工缝应避免设置在同一横断面上,其处理方法按胀缝要求处理。

1)、混凝土面板所有接缝凹槽都应按图纸规定用填缝,填缝材料及方法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填缝前缝内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结紧密广东省某金融大厦混凝土超高泵送专项施工方案,不渗水,其灌注深度以3~4厘米为宜,当深度大于3~4厘米时,下部可填入多孔柔性衬底材料。填缝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应与板面平齐,冬天应稍低于板面,在开放交通前,填缝料应有充分的时间硬结。

8、水泥混凝土路面修整

水泥混凝土路面原则上不再修整,特别是禁止用加铺薄层的方式来修整水泥混凝土路面。但在下列情况下,允许进行局部少量的修整:

(1)对面板两边沿上角部的翘石、小裂缝、流浆现象,可用圆角抹修整光滑。后幅摊铺的纵缝,可用圆角抹修出灌缝槽,亦可锯出纵缝灌缝槽。

(2)应特别注意施工头部与桥面板的结合部和连续施工接头的平整度,施工头部应用水准仪抄平,接头应采用3米直尺边测量边修整,以保证这些部位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如果水泥混凝土已经硬化,发现这些部位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水磨石磨机研磨到平整度达到3毫米以内。

钻孔灌注桩首桩施工方案.doc9、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在养护初期,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被日晒雨淋,路面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方式。在两块薄膜对接处,对接长度不得小于1米。塑料薄膜覆盖养期最少为7天,人上路摆放覆盖物时不能踩坏路面的抗滑构造,亦不能让人、车辆上路行走。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一般应作弯拉强度试验,当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时,还应作抗压强度等试验。弯拉强度试验采用小梁试件方法测定,也可采用圆柱劈裂强度推算小梁抗折强度。当采用钻取圆芯检验的推算强度和小梁弯拉强度时,应同时符合规定的强度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