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设计

公建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63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公建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设计

6.11振动危害控制措施

振动会干扰发音,影响手眼配合,影响注意力集中和作业能力,长期性作业可能出现前庭器官刺激症状如眩晕、恶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睡眠障碍,还会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如肠胃发泄功能减弱,食欲下降、椎间盘突出、脊椎骨关节病等。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6.11.1技术措施。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液压、焊接代替铆接。振捣器、冲击钻等使用合格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振捣时禁止振动器接触钢筋和模板,以减少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6.11.2人体防护。发放隔振手套、防声耳罩等。对接触全身振动的女工更应加强劳动保护,经期、孕期、脯乳期的妇女应更换其工作,不使用振动棒等施工机械。

6.11.3建立合理的工间休息制度、工作轮换制等某大型购物商场CFG桩施工方案-secret,尽可能控制每天接振时间。

6.11.4保健措施。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振动损伤的施工人员,并采取适当措施及早防治,另外加强卫生宣教,做好振捣作业工人的日常保健工作。

6.12粉尘危害控制措施

吸入粉尘量过大或长期吸入粉尘会引起鼻黏膜、气管、支气管至口皮受损,导致肺内粉尘沉积量增加,引发支气管哮喘、尘肺、肺癌等疾病,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粉尘的飞扬,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6.12.1.1场地硬化:本项目现场设临时道路,采用厚10CM现场搅拌砼进行道路硬化处理。

6.12.1.3砼搅拌站扬尘的控制:搅拌站应搭设除尘棚,采用合理下料顺序减少水泥等粉尘的飞扬。

6.12.1.5打磨作业采用湿作法,用水使粉尘加湿而抑制粉尘扩散飞扬。

6.12.2卫生保健措施

6.12.2.1个人防护。从事粉尘作业工作的施工人员如打磨工、砼搅拌站操作工作业时佩戴粉尘口罩、防尘面具,保护呼吸器官不受粉尘侵害。

6.12.2.2健康监护。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对体检确认有严重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的工人不安排其从事打磨、砼搅拌等工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个人体质,从而提高防疫能力。

6.13紫外辐射危害的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电焊、气氢焰切割、等离子体炬焊接等都会产生紫外辐射。紫外辐射将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如遭受过程紫外线照射,皮肤会发生红斑、有痒感和灼烧感,并形成水疱和水肿,常伴有头痛、疲劳等症状,长期接触紫外线还会诱发皮肤癌。另外紫外线对眼睛危害也很大,会引起急性结膜角膜炎如闪光眼炎、弧光眼炎,是常见的职业性眼病之一。

6.13.1.预防措施。电焊工在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面罩,电焊辅助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凡可能接触紫外线者,要求其戴防护眼镜,镜片必须有防紫外线性能的黑色材料制成。

6.13.2.加强对焊工、切割工的技术培训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工人充分认识到紫外线的危害,使防护措施得到落实。

施工现场施工机械、机具数量与种类较多,并且高处、交叉作业多,临时设施多、不安全因素多,作业环境复杂,属于危险因素较大的作业场所,容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按照规定,施工现场应当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阶段,有针对性地在施工现场的微笑部位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警示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避免事故发生。

6.14.1安全标志的设置与方式

高度:安全标志牌的设置高度应与人眼的高度一致,“禁止烟火”、“当心坠落”等环境标志牌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不能小于2m;“禁止乘人”、“当心伤手”、“禁止合闸”、等局部信息标志牌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角度: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度,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不小于75度。

位置:标志牌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和明亮的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他所表示的内容。环境信息标志宜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部件)附近的醒目处。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顺序:必须同时设置不同类型多个标志是,应当按照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排列设置。

固定:建筑施工现场设置的安全标志牌的固定方式主要对附着式、悬挂式两种。在其他场所也可采用柱式。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标志牌和支架应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6.14.2危险部位安全标志的设置

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基坑边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属于危险部位,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类型、数量应当根据危险部位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如在施工机具旁设置“当心触电”、“当心机械伤害:等警告标志;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等指令标志,在通道口处设置”安全通道“、”注意安全“等指示标志;在施工现场的沟、坎、深基坑等处,夜间设红灯示警;在木工加工及库房等处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等禁止标志、

6.14.3安全标志登记

安全标识设置后应当进行统计记录,并填写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登记表。

七、环境因素辨识与保护

本工程环境保护总体目标:符合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要求。

7.1.1对公司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确认,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a.正常状态:指正常活动的。

b.异常状态:指关闭、启动、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c.紧急状态:不可预见何时发生对环境造成较大影的。

a.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b.现在: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将来:原材料的来源与生产过程,考虑到产品实现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还有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7.1.2识别环境因素和影响时应考虑的事项:

A.由于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所排出的水、气、声、渣、固等以及资源能源的消耗,可能在过去、现在、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造成的环境影响;

B.公司所需的原材料、外协件等的供给者、工程分包方、合同方、废弃物处理者及制品运输者等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7.2环境因素的评价:由安全环保部组织评价会议并做好评价记录。

7.2.1对有关大气、水体、土地污染、噪音、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因素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4.2.2对资源能源类环境因素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有效管理,符合自定指标

7.3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7.3.1采用4.2评分法,当a、b、c、d、e、f任何一项为5分或总分∑=a+b+c+d+e+f≥15分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7.3.2采用资源能源类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当a、b、c总分∑=a+b+c≥10分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7.3.4项目部使用“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识别和确定项目部涉及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因素,并按评价方法对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初步评价,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提交安全环保部。

副组长:韩建景安全员负责人于刚

7.6环境保护管理的思路

识别环境因素→确定环境目标、指标→编制环境管理方案→建立环保组织机构→培训、提高意识和能力→环保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督与监测→持续改进。

7.7.1施工现场场界噪声:

基槽施工:昼间<75dB,夜间<55dB

打桩施工:昼间<85dB,夜间禁止施工

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

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7.7.2扬尘控制:现场目视无扬尘,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7.7.3污水排放:生活污水中的COD达标(COD=300MG/L);

7.7.4废弃物管理:分类管理,合理处置各类废弃物,有毒有害物回收率100%;

7.7.5室内环境控制:从结构施工阶段开始到装饰装修工程,严格控制各项原材料中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7.8.1由项目执行经理沈有群负责,对施工现场按照各栋号作业范围划分环保责任区,明确职责和违约责任。

7.8.2按照责任范围,项目部在安全检查的同时对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进行定期的环保检查,发现不符合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并填写“隐患通知单”下发责任区域负责人进行整改。

7.8.3各栋号抽调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负责对现场进行日常的清洁、整理等。

7.9.1施工材料环保的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我单位已经与很多通过环保认证的材料供应厂家建立了供货关系,在施工时,特别注意控制材料的环保。

7.10降低烟雾污染的控制措施

7.10.1现场禁止燃煤及木柴或其他材料,严格消防管理,将烟尘控制到最小限度。

7.10.2现场供暖设施和炊事炉灶采用清洁燃料。

7.10.4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7.10.5茶炉采用电热开水器。

7.10.6施工现场不得油漆以及使用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7.11施工污水排放的控制措施

7.11.1工地生产、生活废水和雨水分开排放,单独设立管网;场内废水管网、雨水沟槽要分别和市政废水管线、雨水管线接口,雨水排放口沿现场周圈围墙布置,保证一定的泄水坡度,控制好流向。

7.11.2场内厕所废水出口设立化粪池,废水进入市政废水管;由专人负责定期掏淤积物。

7.11.3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7.11.4乙炔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废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运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7.11.5油漆油料库的防漏控制。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周转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7.11.6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7.11.7安全环保部门组织专人定期检查管线、沟槽的畅通情况,每半月定期清理淤积物,保证排放畅通。

7.10施工夜间照明的控制措施

7.12.1探照灯尽量选择既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或采取措施,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域而不影响周围社区居民休息。

7.12.2对于夜晚的照明灯产生的光污染,在布置镝灯时考虑灯光的照射方向,避免直射周边居民住宅的窗口。同时夜晚施工不超过22:00,做到工完灯熄。

7.13能源使用环保的控制措施

7.13.1项目部制定办公用品(纸张)的节约措施,通过减少浪费,节约能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7.13.2现场茶炉采用电力加热,严禁采用煤炉等污染环境的能源加热。

7.13.3加强建筑废料、渣土的综合利用,施工中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热再生利用,不得随意废弃,在综合利用过程中还应采取防止二次污染措施。

7.13.4现场所有临建房间采用节能灯。

7.13.5钢筋加工产生的钢筋皮、钢筋屑及时清理。

7.13.6建筑物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灰尘进入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

7.13.7木模通过电锯加工的木屑、锯沫必须当天进行清理,以免锯沫刮入空气中。

7.14防止施工扰民措施

为保障居民区休憩环境,避免产生不利影响,将是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重点。

7.14.1现场设接待室专人负责接待人员来访,及时解决周边人员反映的问题,以避免民扰带来的一系列麻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7.14.2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反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市容、场容整洁变成每个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

7.14.3规范每个员工的举止行为和言谈,不说粗话脏话,避免和周边人员发生纠葛;对于因我单位人员造成的纠纷,我单位将严格处理。

7.14.4混凝土输送泵、钢筋加工棚和木工加工房等主要噪音源采取降噪措施,尽量减少噪音污染源。

八、危险源识别及事故应急

8.1.1到施工办公生产场所直接观察各种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等获取危险源资料。

8.1.2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在各类安全检查中获取危险源资料。

8.1.3针对以往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获取危险源资料。

8.1.4危险源识别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考虑作业活动、使用机具、施工方法、作业环境,还可以按事故伤亡的类别等划分;

8.2.1风险评价方法:D=L·E·C

该方法是用于系统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的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每周一次暴露,或偶然暴露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8.2.2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共分为1—5级,其中1—2级为重大风险,3—5级为一般风险。

8.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8.3.1项目部使用《危险源调查评价表》识别和确定项目部涉及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源,并按评价方法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初步评价,将评价结果提交安全环保部。

8.3.2安全环保部按照评价方法确认项目部的评分结果,确定重大危险源,登记于“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该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项目部。

8.4.1应急小组组成:

副组长:执行经理—刘启蒙技术负责人—韩建景安全员负责人—于刚

组员:刘平周春平郭大河王敏杨庆华徐自义杨泽龙马立军

8.4.2应急小组职责如下:

组长: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

副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命令,组织人员开展抢险工作,并做好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负责各抢险专业队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组员:按应急预案的工作安排及组长调动严格执行。

8.5救援专业人员和分工

8.5.2专业抢险组:负责对进行现场救治,如采用挖掘机、吊机对工程拆除,抢救被围困人员,及时撤离伤亡人员。

8.5.3警戒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无关人员疏散和撤离,劝说围观群众远离事故现场。

8.5.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护,开设现场抢救所,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8.5.5交通运输组:负责现场抢险设备、人员、药品等急需物资的运送,疏散现场人员。

8.5.6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医疗救护组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安排伤员的转移。

8.5.7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伤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8.5.8机动预备组:弥补救援力量的不足,由组成临时决定调动和投入。

本工程安全检查分定期例行的检查和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工地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由工地各级负责人与有关人员参加,对整个工地从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各个方面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安全生产讲评;每旬进行一次的例行定期检查,由施工员实施,检查结果在班长会议上讲评,专职安全员每天对各区段进行监督、检查。

9.2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一般是为迎接省市安全文明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清理。或针对工地产生突发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落实。

按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定》等以及国家、部、省、市、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程、规定文件。

9.4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9.4.1检查项目负责人是否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安全和进度的关系。

9.4.2查教育北滘清越花园精装工程防护专项施工方案,在时间内容上是否落实。

9.4.3查防护,现场防护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9.4.4查制度,各项管理制度是否真正落实。

9.4.5查隐患,工地是否存在隐患和“两违”现象,“三定”落实情况。

十、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图(附图)

十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

十二、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布置图(附图)

盖板涵施工方案十三、施工现场排水网络图(附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