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口洞口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进口洞口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38.0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隧道进口洞口专项施工方案

⑤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5.3.3.4钢筋网挂设

施工方法:洞外制作网片GBT 33776.602-2017 林业物联网 第602部分:传感器数据接口规范,现场拼接。

挂网作业可以分为现场编网和半成品网片现场拼接两种方式。现场编网需占用较长的循环作业时间。

(2)挂网:挂网在初喷砼及施作锚杆后进行。采用人工挂网,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焊联:挂好网片后,将网片之间的接头以及网片钢筋和锚杆头、钢架等焊接牢固,避免网片超出喷砼厚度和喷砼时网片晃动。

钢筋须经试验合格,使用前进行除锈,在洞外分片制作,安装时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尺寸。人工铺设钢筋网,贴近岩面铺设并与锚杆和钢架焊接牢固。钢筋网焊接在钢架靠近岩面一侧,以确保整体结构受力。喷混凝土时,减小喷头至受喷面距离和控制风压,以减少钢筋网振动,降低回弹。

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尺量:每50m2检查2个网眼

凿孔检查:每20m检查5点

与受喷岩面的间隙(mm)

尺量:每20m检查10点

钢筋网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不晃动。

5.3.4套拱、管棚施工方法

5.3.4.1套拱施工

①截面尺寸:200*55cm;

②混凝土标号:C30;

③拱架:I20a,4榀;

④导向管:φ133×4mm;

⑤导向管间距:环向0.4m。

明挖段开挖至暗挖段拱顶开挖轮廓线高度时,垂直下挖至设定的上半断面底部,临时喷射混凝土封闭暗洞掌子面。测量组精确测量放出洞口位置,同时定出套拱的位置。

沿开挖轮廓线环向紧贴安装4榀I20a型钢钢架,每榀钢架间焊接环向间距为1m的Φ22钢筋。导向管采用φ133×4mm的钢管,间距0.4m,导向管外插角为2°,方向与线路中心线方向平行。施工时在型钢上标注导向钢管的位置,环向间距0.4m,逐根焊接于钢架上固定。外侧其它型钢钢架,内、外层钢架采用钢筋焊接。立模加固,套拱厚度为0.6m,长度为2m。导向管两端封堵,以防进浆。浇筑采用C30混凝土,为暗洞开挖作准备。

套拱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

5.3.4.2长管棚施工

①钢管规格:热轧无缝钢管φ108mm,壁厚6mm,左、右线进口管棚长度为30m(不包括套拱长度),节长3m、6m。

②管距:环向间距40cm。

③倾角:2°(不包括路线纵坡),方向:与路线中线平行。

④钢管施工误差:径向不大于20cm。

⑤隧道纵向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临钢管的接头至少须错开1m。

(2)管棚施工方法及工艺

在管棚施作前,首先完成施工支架搭设,测量放样工作。钻孔前,根据纵坡及外插角调整钻机钻进角度,使钻机钻杆角度与线路方向呈2°夹角,调整完成后,固定钻机位置。

钻孔:选择PG115型管棚钻机作为管棚钻孔施工使用的机具。随着孔深的增大,需要对回转扭矩、冲击功率及推力进行控制和协调,尤其要严格控制推力,不能过大。

顶管作业:将钢管安放在管棚钻机上后,对准已钻好的引导孔,低速推进钢管,其冲击力控制在1.8~2.0MPa,推进压力控制在4.0~6.0MPa。

封闭钢管尾部:先用麻布条封堵管棚钻孔空隙,后用环形楔环顶紧,最后用电焊将楔形环焊接在管棚上。

③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m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为6m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m长钢管。

④为保证成孔质量,防止邻孔钻进时前面的成孔坍塌,钻孔间隔进行。先钻奇数孔,后钻偶数孔,严格控制成孔直径,以便顺利安装φ108×6mm钢花管。

⑤施工过程中,每钻完一孔就顶进一根钢管,钻进过程中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倾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时,及时纠正。

施工前做注浆试验,以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管棚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注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初压0.5~1Mpa,终压2Mpa。

管棚注浆顺序原则上遵循着“先两侧后中间”、“由稀到浓”的原则。

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M30水泥砂浆紧密充填,以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水泥浆必须边拌制边使用,失效的水泥浆个严禁用于管棚及其他部位注浆。大管棚单根注浆量为0.5m3,注浆时采用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双控制。

六、道路改移及安全防护方案

改移道路标准为:路面宽度9m,路基横坡填方双面坡2%,线型根据实际地形调整。基底填筑隧道洞渣处理并作好防护,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压实度不低于95%。路面为采用C25混凝土,厚度20cm。

6.2临时道路改移方案

(1)施工前,对原有S303省道改移前后500米范围内进行安全防护,设置安全警示牌;

(2)临时公路改移长度245米,宽度9m;

(3)根据附近的地形及征地拆迁情况,为保证改道后路基满足行车要求,对不满足公路地基要求地段进行地基处理;

(4)基底处理采用隧道洞碴进行换填,换填后采用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并检测合格;

(5)路基主体结构填筑完成,施工两侧排水沟,确保流水畅通,防止积水渗透至路基,影响路基结构安全。

(6)路面采用C25混凝土,厚度20cm。采用人工摊铺,机械振捣,施工完成后加强养护管理工作,保证路面结构强度要求。

(7)临时改移道路纵坡和平面曲线均满足省道规范要求。

6.3临时道路改移安全措施

6.3.1改移道路期间安全措施

施工期间按有关规定实行交通管制,道路接口向东西方向延伸各100m范围内制作警示标志指引车辆通行,并在施工地点前方布设反光标和指示灯。确保公路交通安全畅通。施工期间施工车辆设置专用通道以减少交通干扰,尽可能不影响交通。在机械作业时必须派专人对过往车辆在安全距离示意临时停车,通过后及时恢复车辆正常通行。

现场交通指挥人员必须身穿显亮安全反光服,必须为经过培训的安全员。在改移道路与施工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区,防止车辆驶入施工区域造成安全事故。在隔离区内设置警示牌和限速牌。在车辆高峰期时间内增加交通指挥人员确保行车和行人安全。在夜间施工时增设零时道路照明装置,确保夜间行车和施工安全。

6.3.2主体工程施工期间安全措施

(1)施工前先与道路管理部门、当地交警、交通执法大队、道路运管保护及安全检查办等部门取得联系,并积极与其合作协调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和通行环境。

(2)加强对施工人员进场前的保通知识教育,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道路畅通对工程顺利施工、企业信誉的至关重要性,达到人人重视保通工程,人人关心保通工程。

(3)XX隧道进口紧邻S303省道,保证既有省道的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对施工区内的交叉路口除派专人进行警戒外,同时在夜间增设照明及引道设施,保证夜间行车安全。

(4)在施工地段的两端竖立显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标志,施工标志牌。

(5)施工所用的工程材料,严禁堆放在既有公路上,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不得在既有公路上停置。

(6)按照规范设置施工标志牌、道路封闭标牌、限速标志、交通安全锥等。

(7)爆破施工时,严格遵守爆破操作规程,配置规程所要求的各种标志,施工中严格按规程使用各种标志。

(8)石方爆破施工期间,派专人值班封锁爆破区域,建立警戒线和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在危险区的道路设置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车辆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9)施工爆破完毕,立即派施工机械对爆破后的土石进行清理。派专人检查爆破段山坡是否有滚石,若有须及时清除,全部检查完毕、确定无安全影患后,方可放行车辆。

(10)整个施工期间,对合同段内公路进行维护,保持路面完好;当有车辆发生故障停在道路上、有可能防碍交通时,积极协助车主、交警将事故车辆转移到适当地方,以保证交通、保证安全。

(11)改移道路两端,依次设立前方1公里施工、前方500米施工、限速50、前方200米施工、禁止超车、限速30、禁止停车、禁止掉头等标志,并利用锥形标对车道进行渠化。

(12)施工影响区域内,设立减速带、围挡、警示牌、警示灯等。

7.1质量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2)各施工队成立QC活动小组,由施工部部长担任组长,组员由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班长组成。

组建测量小组,配备计算机、全站仪、经纬仪、激光铅直仪等仪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坚持换手测量,杜绝测量错误。

做好施工机械的选型配套,使其性能满足施工及设计要求。

坚持严格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制度。坚持“三检查”制度,对各道工序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操作要求交底,质检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技术交底要求。

严格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评比。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按照“查不出原因不放过,责任不明确不放过,拿不出处理措施不放过,处理结果不验证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整改,杜绝同类质量问题重复出现,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7.3.1工艺控制措施

单位工程开工前,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交方法、交工艺、交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7.3.2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按《技术规范》和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工序质量,填写中间交工证书,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对存在个别缺陷的工序,限期改正;对质量不合格工序坚决返工。

(3)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使安全工作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氛围,并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安全否决权评比管理制度。

(4)建立高效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定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施工中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信息(如执行“三同时”、“五同时”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落实、确认信息,安全隐患、险肇事故及工伤信息等),并设专人负责予以处理。

(5)制定好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6)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包保责任制度、施工申报审批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火工品领用、发放和使用制度、安全事故申报制度等。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把以下各项作为安全控制重点:施工用电、火工用品及爆破施工、施工脚手架、防火、防洪。

8.3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8.3.1火工用品及爆破施工

选用长期从事爆破施工的专业队,队伍精干,人员素质高。在工程开工前,邀请爆破工程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爆破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1)建立爆破设计审批制度

我们将严格按照当地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提前将审查过的爆破设计送给相应的公安部门审批,在安全管理方面争取得到当地公安部门的及时指导。

(2)建立爆炸物品管理制度

建立爆炸器材库,设围墙、警犬、并派专人看管,严格按照《国家安全规程》中有关条款进行操作,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做到专人保管、专人使用,随用随取,及时归库的原则,领取时办理交接登记。

施工用脚手架施工前,要根据搭设高度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其立杆间距和横杆步距要经计算确定,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禁止施工用电器线路穿越脚手架,脚手架要做好接地防雷设施。在进行开挖时应注意加强支护,减小扰动,防止仰坡滑塌,然后在护拱和超前支护的保护下进洞,进行开挖,及时进行仰拱及填充层的施工。洞口仰坡及边坡防护以临时加固为主,洞口开挖原则:以尽量减少洞口刷坡,适时进行洞口开挖。

8.3.3洞口工程施工安全规定

(1)洞口的路基及边、仰坡断面应自上而下开挖,一次将土石方工程做完,开挖人员不得上下重叠作业。在高于2m的边坡上作业时应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

(2)边、仰坡以上松动危石应在开工前清除干净;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特别是在雨雪之后,发现松动危石必须立即清除。

(3)爆破作业应符合爆破作业的规定。爆破作业后应在清除边、仰坡上的松动石块后,对松动岩层应进行支护。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把本工程建成“内在质量优、外在形象美、科技含量高、环境保护好、文化氛围浓”的优质工程项目。

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方法,使施工人员树立起强烈质量意识、“质量第一”和“一切为用户服务”观点,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现场配置专门现场质量监督员把关。

(2)各作业队分别设现场质量管理小组,由作业队负责人、质检员、工班长等人员组成,制定各施工范围的创优计划,质量实施措施,并在现场施工中落实。

(3)各工班设工序检查小组,使每道工序施工质量落实到具体人员,形成在施工中每道工序、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的组织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是我单位在建工程综合素质考核的指标之一。项目部制定工地规则,即安全防卫工程安全,工地出入制。环境保护措施;工地周围及近邻环境保护的附加规则。使现场按章作业、布置有序,危险地段设置防护栏,警告标志。

(1)加强文明施工宣传力度,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守纪守法教育,创造团结、进取、友好的共事环境。

(2)做好沿线的宣传工作,取得沿线群众及过往车辆的支持和配合。

(4)重点施工地段,砼构件预制场,以及施工队,工区驻地均应设置鲜明醒目的施工宣传标语及树立施工企业形象的宣传标志、设宣传栏,对工程进展情况及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导。

(5)班组长以上人员及安全监督员,质检员均应配戴岗位证,实行挂牌上班。

(8)机械设备:按需配置,登记造册,定期检修、摆置规矩整齐。机械作业采用一定消声措施,降低噪音。

(9)材料堆放要分类堆放,并使其产地和技术指标标识清楚。

(10)生活区要求整洁清新,雅致舒适,饮食卫生,饭菜可口。

(11)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着装规范,团结默契,行为文明,作风严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3)对已成形的构造物,作业机械严禁碰撞,影响外观质量。

环境保护是生态平衡的保证,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是施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公司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减少和避免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我项目部将在工程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环境。

(1)项目部将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地方性行业法规等相关法律条款。

(2)施工中严格按照全局管理,统筹规划,重点防范,综合治理,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3)项目部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林业部门签署《环境保护责任书》、《森林保护责任书》、《森林防火责任书》。

(4)项目部成立安全环保部,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5)从教育入手,认真组织学习《环境保护法》并执行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本标段沿线环境保护工作。安全环保部经常督促全体职工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认真接受业主和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

(6)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便道、营地等临时设施,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因弃渣破坏树木和地表植被。施工材料及废弃材料统一堆放管理,严禁随意堆放破坏地表植被。严禁破坏施工边线外地表植被。

(8)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及道路扬尘,对大气影响较大,施工现场需配备专用洒水车在施工场地及便道进行洒水,净化大气环境,防止扬尘污染,雨季施工做好沟渠疏通,防止填料因雨水冲刷造成环境污染及水土流失。

十二、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12.1应急预案的目的

为防止和杜绝进口洞口段施工发生坍塌、人员坠落、滚石伤人等事故,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结合现场情况实际制定本预案。

12.2应急预案方针和原则

12.3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成员组成

应急救援组织由项目指挥中心直管,应急指挥中心是坍塌、人员坠落等重大事故应急指挥现场应急的最高指挥机构,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副经理、总工及各职能系统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指挥中心下设通信联络组、应急抢险组、技术保障、安全保障、后勤救护组、事故调查组、信息处理组。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安保部,由安保部部长担任日常安全监控工作。应急指挥中心成员:

副指挥:赵海龙、吴志强

(2)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①负责应急救援的决策和指挥。

②组织制定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进行演习、评估和修改完善。

③识别和确定重大危险源或重大事故的级别,确定应急程序的启动与否。

④负责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建设和运转。

⑤通报发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处理的进展情况。

⑦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相关政府部门等的沟通和联系。

①保证救援指挥信息的畅通和及时传达。

③负责掌握、提供相应救援组织和人员的通讯联络方式。

④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确保通讯联络的畅通。

①负责控制事故蔓延,抢救受伤人员。

②负责应急处理,参与制订排险、抢险方案。

③组织抢险人员落实排险、抢险措施。

④提出并落实抢险救灾及装置、设备抢修所需的物资。

⑤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5)技术保障、安全保障组

①根据事故大小,及时为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②参与制订事故排险、抢险方案,组织落实相关的紧急措施。

③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

④组织清点、疏散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

⑤收集事故现场有关证据,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①负责抢险物资、设备设施、防护用品及抢险救灾人员食品、生活用品及时供应。

②负责受灾人员的安置和食品供应等工作。

③协助疏散、安顿受灾群众。

④做好伤员的现场救护、伤员转运和安抚工作。

②负责撰写事故调查报告。

理工大学体育中心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③负责做出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班组的处理结果。

(3)在抢险小组未到达现场之前,以管理人员为首,带头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迅速撤离。如在此期间,在完全确保人员安全的条件下,有能力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控制和隐患消除的,部长级别以上人员应谨慎安排提前抢险工作。

(4)工作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后,各工班组织、现场管理人员要及时联系值班房,及时清点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6)各小组到达现场后,由技术负责人制定可行方案,其他人员献言建策。要求安全抢险方案必须在15分钟之内商讨制定。

(7)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后勤救护小组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采取“先重后轻”的原则,并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及时送到相应的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8)若自身救援能力有限时,应立即上报项目部,请求紧急救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根据伤亡程度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坍塌损害情况,接受上级指令或进一步调查、处理。

(2)若为重大或特大事故,根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法律及条例的规定,对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给予经济、刑事、行政处罚。

GB/T 38831-2020 IPTV媒体交付系统技术要求 媒体分发存储子系统12.7应急恢复和关闭

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主要由现场抢险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组织调回救援设备和救援器材;现场保护组负责警戒解除和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现场救护组负责有关的善后处理事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