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美澳清水湾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山东临沂市美澳清水湾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9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山东临沂市美澳清水湾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2.1.4混凝土的供应做到及时、连续、匀速、保质。

2.2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现场管理

2.2.1商品混凝土进场时,检查运货单上的技术要素、灌装时间,出罐时混凝土是否有离析现象,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2.2.2混凝土坍落度测试每一施工段不应少于二次DBCJ 004-2017 长沙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以浇筑点实测值为准,并做好记录。

(3)对混凝土小票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分析。

混凝土浇筑时运输车辆由搅拌站提供,数量以满足混凝土浇筑时的搭接时间为准,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

正常施工时,本工程选用两台HBT80C型拖式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浇筑地点,泵车的安放地点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1.1泵管的布置原则:距离尽可能短,弯管尽可能少;宜直,转弯缓,管线短,接头严和管架牢固。水平配管接头处设马凳,转弯处必须设井字形支架。

3.1.2泵体引出的水平管必须转弯90度,并设泵送承台。垂直配管用吊架支设,管与楼板、墙间的缝用木楔塞紧。

3.2.1泵送前检查泵机就位是否牢固,布管是否准确,混凝土罐车导入缸料槽布置是否正确。

3.2.2检查水源、电源接通情况,测电压,并注意保护电缆线,不得使电缆线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损坏。

3.2.3混凝土在泵送以前,应先泵送同配比减石子砂浆,使管壁处于充分滑润状态。润管用水泥砂浆不允许直接泵入结构内,应泵入桶内备用。

3.2.4浇筑混凝土中,混凝土泵送按初始泵送、正常泵送、短时间停泵、长时间停泵的操作规程作业。

3.2.5泵送结束后,应及时拆开锥形管,塞进海绵球,泵出料斗内混凝土,接通泵管,往料斗内放满水,开始泵水清洗泵机及管路。

4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采用泵送技术将混凝土直接送到浇筑区域加快边界浇筑速度,克服泵送管道长,温差大,浇筑混凝土困难的因素,确保浇筑的整体性,避免出现冷缝现象。现场设置混凝土调度电讯指挥中心,保证混凝土搅拌站与现场直接联系,配合协调,时间安排有序,运输通畅,浇筑连续,同时安排另一商品混凝土厂家,做备用,确保万无一失。

本工程基础底板厚度主楼为500mm;地梁断面较大,按大体积混凝土组织施工。

基础底板施工按已设计留置的后浇带划分,本工程后浇带为温度后浇带,待60天后用比原构件标号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将缝灌实,并加强养护。灌缝前须将缝内杂物清除,梁板接缝处须剔除表面浮渣至坚硬处并刷结合层。

基础底板浇筑按后浇带划分,分3个浇筑段。

4.1.1浇筑难点: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突出难点有二,必须加强控制:一是底板与地梁一次浇注,防止地梁出现漏振、吊脚现象;二是混凝土连续浇筑,如供应不及时,易造成冷缝。

4.1.2浇筑方法:基础底板与地梁一并浇筑混凝土,以避免留置更多的水平施工缝。浇筑时先浇筑基础底板,再浇筑地梁。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自然流淌、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方法。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拨,插点有序,无漏振,也不过振。浇筑时注意振捣密实,分层搭接及时,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分层浇筑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小于50mm。

4.1.3浇筑流向、浇筑宽度

浇筑流向:根据泵的固定位置,从短边向长边、由远到近的原则。

浇筑宽度:根据泵车用量、运输车辆数、运距、外加剂种类、混凝土坍落度、气温、混凝土初凝时间等参数计算确定。

4.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的措施

4.2.1为降低C35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减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为此必须会同搅拌站实验室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还要对泵送、缓凝和防水性能等进行研究,并同设计协商,合理选取外加剂,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与搅拌站签订“技术协议”,双方签字认可后,按技术协议的内容供应混凝土。

4.2.2由于每次浇筑混凝土量较大,应提前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站签定技术和供应合同,一方面要如何保证连续供应,使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最大时间间隔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以底板后浇带为界分块浇筑,采用斜面推进,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混凝土振捣要加强,防止漏振。

4.2.4加强混凝土表面处理: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4-8小时内初步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约12h后喷表面硬化剂,并按规定覆盖养护。

4.2.5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在混凝土搅拌站和现场分别按200m3做一批试块,其规格为100×100×100,每批4组,即7d,28d,60d,各一组,留一组备用,做现场与实验室两种养护。对抗渗混凝土按实际需要每块底板留置1~2组。

4.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4.3.1必须解决两个主要技术问题。其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的大量水化热,造成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过大的温度差,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将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即产生温度裂缝。其二: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失水而发生干燥收缩,尤其硬化早期收缩大且快,而此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很低,当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的极限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此时的极限强度时,混凝土便产生干缩裂缝。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这两类裂缝。

4.3.2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般认为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是是由于存在于水泥胶凝孔隙中的水分而发生的毛细孔张力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即混凝土存在中存在有极细的孔隙,水从中逸出,在这些毛细孔中产生毛细孔张力使混凝土变形,造成干缩,而这些干缩变形又受水泥浆中的毛细孔的大小和数量所左右。因此,要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就必须降低毛细孔的数量或降低毛细孔液的表面张力,毛细孔是由于混凝土中满座水泥水化成水泥石以外的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形成的,要降低毛细孔的生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减水剂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从而减少混凝土中游离水蒸发时遗留下来的毛细孔体积。

所以,掺加减水剂可以减少毛细孔的生成数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膨胀剂常用来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水泥中加入某种膨胀剂,利用其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膨胀应力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这一预压力能抵消混凝土结构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拉应力。同时,膨胀推迟了混凝土的开始收缩的时间,使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有时间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有利于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因此,膨胀剂的使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减少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具有较大的作用。可以通过预先确定不同的限制膨胀率来控制大体积补偿收缩的幅度大小,从而满足工程抗裂计算所要求的结果。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随水泥用量增加而提高,一般可达50℃—70℃,与环境温度出现温差效应,其持续时间达40~60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如无其他措施温差可达20℃~40℃,其冷缩值为0.02~0.04%,很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变形造成开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搀加缓凝剂可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水化热也随之减低,水化温升高峰出现的时间也相应推迟,对混凝土绝热有延峰削峰作用。因此,缓凝剂的搀加虽不能减少水泥的总发热量,但可推迟混凝土最高温升出现的时间,故可有效的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但在缓凝剂的使用上必须注意缓凝时间长引起的泌水现象。

(d)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尽可能用矿渣水泥。

(a)在炎热气候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入模温度,选用中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保温保湿养护,掺入粉谋灰或缓凝剂等,以期降低温差带来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b)通过机械手段,如浇筑时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大孔,降低混凝土的总空隙率,从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值减少。

(c)尽可能使混凝土缓慢的降温,缓慢的收缩,使其在变形不大的条件下,由于徐变作用,其内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即应力松弛,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变形的目的。

(d)混凝土成型后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过早暴露在大气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将迅速蒸发造成毛细孔彼此连通,加大混凝土的收缩,出现龟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至关重要。

(e)采用分段施工法,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f)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故加强测温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温差≤25℃,夏季施工注意湿养护,宜蓄水养护。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应力。

(g)防止混凝土过振,以免层面产生较厚的砂浆层,造成表面裂缝。

(h)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表面裂缝。

4.3.3测温孔设置:均设置在地梁上

(1)测温管埋深:用金属管作埋管,埋端封闭。表温管埋深150mm,中温管至梁中心,底温管设在梁底向上150㎜。

(2)埋管分布:埋管间距一般约6~7m,每处设表温和中心温度、底部温度测管各一根。

本工程混凝土主要采用集中浇筑,使用布料机分布浇筑,其优点:布料机管端接入软管能伸入墙内,使混凝土的浇筑点到位,下料高度得到控制,同时塔吊作为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强度的辅助浇筑。

5.1柱、墙混凝土的浇筑

5.1.1严格控制下料厚度(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得超过振动棒有效长度的1.25倍,即不得超过50cm)及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杜绝蜂窝、孔洞,墙留置在梁底部位的水平施工缝标高要准确,不得超过,并形成一个水平面,否则造成梁板施工困难。

5.1.2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当剪力墙遇到有门窗洞时,尽可能采用对称分层浇筑;加强对墙体前导混凝土的振捣,防止烂根现象。

5.1.3浇筑柱墙板下部混凝土时,应备强照明用具,并派有经验的技工操作,避免漏振或过振。特别对柱墙的顶部混凝土防止过振,以免面层形成软弱混凝土,影响结构质量。

5.1.4当竖向构件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用软管等下料,以防混凝土离析。

5.1.5浇筑墙体时,为避免墙跟产生蜂窝现象,在底部先铺一层5~10cm厚与待浇筑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以保证接缝质量。

5.2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5.2.1梁板混凝土浇筑前,正确分开高强度与低强度的浇筑部位,对梁、柱节点的留槎使用双层铅丝网隔开,以防低强度混凝土流淌入高强度区域。

5.2.2先使用塔吊浇筑梁、柱节点高强度混凝土,然后再使用布料机从一端向另一端方向顺序浇筑。

5.2.3为了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0m,如高度超过2.0m,应设软管。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歇时,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2.4混凝土面层在墙边用长刮尺刮平后打磨压实(便于贴海绵条),楼板中间用扫帚扫出细纹。

6.5.3楼梯混凝土浇筑:梯段混凝土比楼板的混凝土提前浇筑1~1.5h,以免梯段与上部平台板交接处产生下沉缝隙的现象。

5.4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

5.4.1施工缝的位置

(1)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最下一道留在基础反梁面向上300mm;地下部分留在地下室外墙与顶板上、下交接处,施工缝为台阶型。地上外墙的水平缝:留在板底面或楼层板面处。

(a)竖向:留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的交接处。

(b)横向:留置在板底或梁底以上20mm,最后沿施工缝周边弹线,用切割机切直、切平。

(3)梁板垂直施工缝:留置在梁板跨中1/3范围内。

5.4.2施工缝的设置要求

施工缝应与板或梁垂直设置,可用钢丝网或木板闸槎,施工缝不得斜向留置;施工缝处闸槎应严密,防止漏浆。

5.5墙、板接槎处理:

6.1留置数量: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要求留置。冬期混凝土增加两组同条件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临界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

6.2见证试块:浇筑混凝土前应书面通知监理或相关单位,做好见证试块。

6.3同条件养护试块置于钢筋笼内,放在楼层同条件处。试块养护到期后及时送试验室,并要求试验室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混凝土养护设专人负责,常温施工时,柱墙混凝土拆模后及时喷专用混凝土养护液。由于柱墙混凝土截面较大,在喷洒养护液的同时还要对混凝土进行补水的养护工作,平台板浇筑抹平后,用塑料薄膜纸加以全面覆盖并洒水养护。

常温下一般混凝土养护7d,防水混凝土和后浇带养护14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不须浇水养护。冬期时按冬期施工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7.1楼面混凝土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上人操作。

7.3混凝土阳角的保护:用木条或竹夹板护角。

引起楼板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四大原因,即外荷载、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施工操作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外荷载,防止楼板结构裂缝的措施如下:

外荷载引起楼板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强度达1.2MPa后上人。

荷载过于集中,是梁、板裂缝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钢筋、模板、泵管等料具吊放于100×100mm的木枋上,木枋置于顶撑处,避免楼板混凝土强度初期直接受荷。

支撑支点布置有平面图,楼层支撑上、下基本对齐。

适当减小间距,经计算复核刚度满足要求。

设备吊装未考虑梁板承载力

吊装须复核梁板承载力,必要时采取卸荷措施。

(六)、钢板止水带及止水条施工

按照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要求,有抗渗要求的墙的水平施工缝位置需要设400mm高,δ=3mm厚的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底部用直径12的二级钢,间距1000固定。水平钢板止水带在砼施工缝上、下各250mm,钢板止水带搭接处必须双面焊接,且要满焊,搭接长度不小于2厘米。

(七)、底板防水施工:

本工程底板、地下室外墙采用高分子聚乙稀丙纶防水卷材的防水方法,混凝土抗渗等级S6。基础底板及外墙外侧均采用高分子卷材。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相交处及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均采用3mm厚、400mm宽钢板止水带。

7.1.1施工缝是混凝土防止渗漏的重要环节,关键是做好施工缝表面的凿毛、湿润、接浆、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后浇带处后浇灌混凝土应提高一个等级并掺加微膨胀剂UEA。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和装修特点,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如下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至地上二层,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外脚手架;三层以上结构施工采用工字钢外挑脚手架,挑出高度可同时满足八层作业面,完全能满足主体结构施工和外装修作业使用。

8.1脚手架材料的选择

用于本工程外脚手架的所有材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8.2.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钢管的材质使用力学性能适中、稳定的Q235钢,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相应规定。用于立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长度宜为4—6m,便于工人操作。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本工程所用外脚手架上钢管均外涂防锈漆,以保证外观形象。

8.2.2扣件:扣件应采用GB978—67《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应与钢管管径相配合,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制造。扣件的附件要用的材料应符合GB700—88《碳素结构钢》中Q235钢的规定,螺纹均应符合GB196—81《普通螺纹》的规定,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无出厂合格证,变形,锈蚀的扣件。扣件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扣件表面应涂刷黄色防锈漆。

8.2.3脚手板:钢脚手板用2—3mm厚的Ⅰ级钢板压制而成,厚度为50mm,钢脚手板规格为250×4000。

8.2.4安全网:安全网采用国家监督检验部门监定许可生产的厂家产品,同时应具备监督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安全网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5726—88《安全网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8.3.1地下室及主体结构3层以下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立杆纵距1.5m,立杆横距0.9m,内侧钢管距离结构立面35cm,步距1.8m,立杆下方通长铺设木脚手板。

8.5脚手架的使用规定

8.5.1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同时上岗操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操作时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8.5.2作业层每1m架面上使用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和施工设计值:施工荷载的标准值为3KN/m2,在架体上堆放的施工设备单重≤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构件的自重≤2.5KN。

8.5.3严禁将大模板堆放在外架上,支设模板时,严禁将模板支撑与外脚手架相连。

8.5.4在架面上堆放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跑动、退行或倒退拉车。

855作业人员在脚手架上的作业高度以可以进行正常作业为度,禁止在脚手板上加垫器物。

8.5.6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杆。确因操作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层完后及时恢复。

8.6脚手架的拆除规定

8.6.1脚手架拆除时拆除顺序与搭设顺序相反,须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脚手架顶端拆除其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栏→挡脚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连墙杆→纵向支撑→斜拉杆。

8.6.2连墙杆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除杆件都拆除后方可拆除。

8.6.3拆除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或卸下,必须绑扎牢固或装入容器内才可吊下,严禁向下抛掷,且在拆除下方设立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8.6.4拆除前须派专人检查架子上的材料、杂物是否清扫干净,否则不能拆除,拆除时应按规定程序拆除。

(九)、施工缝的设置及处理

1、内墙施工缝分别留设在梁底、楼板面底位置。

2、每次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施工缝位置应凿毛或放入直径为40毫米左右的石子,石子间距约为10厘米,石子进入施工缝一半,在施工缝以上一半,以增加施工缝的粘结力。

3、内墙在楼层面施工缝位置模板支设完成后,为了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在模板底部与楼板混凝土之间嵌入1:2水泥砂浆,以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

4、外墙吊模位置支设上部模板时在模板侧边粘贴海绵条防止上部剪力墙浇注混凝土时漏浆。

在进行回填土前一个星期,对所要进行回填的土样随机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击实试验,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在上述结果确定后,方可进行现场回填。现场回填时,必须按规范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在每一层回填结束后,现场试验员对回填部位按取样点平面布置图取样、编号,取土后连同环刀一并送试,测定其最小干密度,测定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土方的回填。

(1)基础四周基坑内已全部清理干净,脚手架已全部拆除。

(2)回填土前,清除基地杂物,注意避开雨天,雨天前及时压实已铺填的土层,现场道路通畅,人员机械准备充分。

(3)填土施工前,应对回填范围内基底和所有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并通过监理质监部门验收合格。

2、技术要求和施工工序

(1)土质要求:土质为粘土,同时清除回填土中杂草等有机物及粒径大于50㎜的颗粒,含水量要满足要求。

(2)回填土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平面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休整找平验收。

(3)回填土路线:根据现场情况,回填土先室外后室内,由西向东,由北至南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分层铺填夯实。

(6)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填土时应预留250MM的下降高度,填土接缝处不得留在墙角,上下两层填土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并做成阶段形。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夯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7)素土铺设应平整,夯打均匀,夯迹应互相搭接,防止漏压。

2、取样方法:环刀法,每层每段进行检验,在夯实层下半部(至每层表面以下2/3处)用环刀取样。各层取样点应错开,绘制取样平面位置图,标清各层取样点位。

1、取样平面布置图按各层段把取样点标示完整、清晰、准确,与土壤试验报告各点一一对应,并注明回填土的起止标高;

2、取样数量不能少于规定点数;

3、回填土质、填土种类、取样、试验时间等,应与验槽记录、有关隐、预检手续、施工记录、施工日志等相对应,交圈吻合。

4、将全部取样平面布置图和回填土试验报告按时间先后顺序装订在一起,编号建立分目录,整理归档。

5、质量检查和成品保护

回填土表面应平整,无松散,起皮和裂缝现象。夯打遍数应符合要求,夯打坚实,夯打声音清脆。

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测量定位桩、轴线桩和水准基点桩,防止碰撞移位。

夜间作业,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防止配比不准确和铺填超厚。

4、采取防雨和排水措施,刚打夯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素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素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素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1、灰土施工,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必须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防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处操作。

2、向基坑(槽)夯填灰土前,应先检查电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地线开关应符合要求,夯土时严禁夯击电线。

3、施工时应注意安全生产,机械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以防触电。

4、使用蛙式打夯机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胶皮线。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打夯,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

(一)、质量管理体系(见附图)

(二)、物资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物资质量的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特制定以下措施:

无论是我公司自行采购物资还是顾客方供应的物资,进场时通知顾客方、监理方共同对其进行质量与数量的验证,着重对其外观进行质量检查,进行凭证验证和实物验证,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所有进场物资与设备、成品与半成品,不管是现场露天存放的还是库内存放的,都必须由材料员给予明确的标识,专人保管,其目的是保证物资正确的使用方向、完好的质量和配套供应。

按规定程序对物资妥善保管,物资尽量入库。严格控制有时效要求的物资保管使用时间。

严格执行“三按”“三检”和“一控”;

三按:严格按图纸,按工艺,按规范标准生产

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

对现场生产质量,要进行三分析活动,即要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应采取的措施;

主要工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材料检验制度,材料、设备进入现场,必须认真检验,并及时向监理提供材质证明及试验报告;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按“一按三工序”方法组织施工,即工序施工必须有施工方案,“三工序”即检查上工序、保证下工序、服务下工序,达到质量超前预控,尽量避免经常出现的质量事故,把事故苗头消灭在其发生之前;

夹墙检测手段,保证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加强测量工作,提高测量精度;

严格执行公司及临沂市质量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质量责任;

(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及按图纸、洽商设计变更施工。

(2)、认真贯彻自检、互检、交接剪辑分项工程的质量验评制度,对有不合格的分项工程质量立即返工决不迁就姑息。

(3)、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管理程序及浇筑审批程序。

(4)、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及操作工艺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5)、对质量通病落实责任,专人负责实施检查监督,加强过程控制。

(6)、坚持样板制,严格要求操作质量,使工序程序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

1、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管理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管理职责:安全员负责下的分级管理,分层管理,预控预防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因工死亡和重伤责任事故,轻伤负伤率控制在2‰以内;无火灾、交通、中毒事故的发生;隐患整改:一般隐患整达到95%以上,重大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积极参加开展各种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做好全国安全生产检查的迎接准备。认真执行国家和市政府有关噪声规定的控制实施。扬尘、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以内。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施工生产中的安全管理点。签定施工生产的安全协议书。

根据本工程场地狭小、临沂市区主干道特点,制定施工现场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应该合乎安全卫生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周围用钢管搭设围护栏杆,安全栏杆上设置“禁止接近,不许靠”、“危险”、“注意坠落”等标牌。

(3)、工地内的沟、坑填平,或者设围护、盖板。

(4)、施工现场设交通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禁止通行”等明显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5)、工地内架设的电线,其悬挂高度和工作地点的水平距离应按当地电业局的规定办理。

(6)、工地内设适当排水沟,通过运输道路的沟渠搭设能确保安全的桥板。

(7)、基槽、坑、沟护的防护,洞口、临边防护,料具存放安全要求,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操作人员个人防护等安全防护基本标准符合国家安全规范要求。

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前编制好,并经审批后正式下达施工单位指导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如设计发生变更,安全技术措施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补充。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变更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并及时经原编制、审批人员办理变更手续,不得擅自变更。

针对施工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作业可能给施工人员造成的危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必须由工程项目安全技术人员进行编制,编制人员必须掌握工程概况、施工方法、环境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

各工序施工前要由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与工程技术交底一样须分级进行。

安全资料由项目安全员负责。

(一)、文明施工的目的

施工现场是企业的窗口,是向市场推销自我,宣传企业、扩大知名度,在保证施工进度、质量。才能做到有名有实,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施工现场管理基本标准

现场砂石运输道路经常清扫,减少道路扬尘。

进出现场的车辆要及时清理以防将脏物带出现场。

现场设专用排污点,严禁污水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施工现场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的36地块住宅项目花篮拉杆式悬挑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做好周围群众工作。

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降噪措施和管理,并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严禁用油类及油棉纱生火,严禁在生活区进行易燃液、气体操作,无人居住时,要做到人走火灭。

木工车间,材料库,清洗间,油漆料配料室、工具房等部位不准生火和使用电炉取暖,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

在施工现场内,一律不准设暂住用房,不准使用炉火和电炉、碘钨灯取暖。因生产需要用火,安全部门应制定消防技术措施,经消防保卫同意后,方能用火。

施工中使用的易燃材料,要控制使用,由专人管理,不准积压,现场堆放的易燃材料必须符合防火规定,工程拆下的木方要及时清理,码放在安全地方。

DB65/T 4252.3-2019标准下载清水湾7#、8#楼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