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桩)预制管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锤击桩)预制管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47.1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锤击桩)预制管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4)压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需要压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宜两周左右。

6)拔起管桩,用钎或洛阳铲探明地下障碍物,较浅的挖除,深的用钻钻透或爆碎;对桩要吊线检查;

7)桩不正直,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一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超过40;钻孔插桩;钻孔必须垂直,垂直偏差应在1%以内,插桩时,桩应顺孔插入1、环岛超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得歪斜;

8)打桩注意打桩顺序,同时避免打桩期间同时开挖基坑,一般宜间隔14d,以消散孔隙压力,避免桩位移或涌起;在饱和土中沉桩,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挖沟降水或排水措施;

9)位移过大,应拔出,移位再打,位移不大,可用木架顶正,再慢锤打入;障碍物不深,可挖去回填后再打;浮起量大的桩应重新打入

1、现象:接桩处经施工后,出现松脱开裂。

1)连接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油迹等。

2)采用焊接连接时,连接件不平,有较大的间隙,造成焊接不牢。

3)焊接质量不好,焊接不连续,不饱满,焊缝中有夹渣等。

4)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接桩处产生曲折,压入时接桩处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

1)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份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才能使用。

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碎裂、坍塌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打坏。

1)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机具等因素,混凝土设计强度偏低,或者桩顶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距离过小。

2)桩预制时,混凝土配合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等。

3)混凝土养护时间短或养护措施不当,致使钢筋与混凝土在承受冲击荷载时,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桩顶容易严重碎裂。

4)桩顶面不平,桩顶平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过厚。

5)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桩沉入时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面局部受集中应力而破碎。

6)沉桩时,桩顶未加衬垫或衬垫已损坏未及时更换,使桩顶直接承受冲击荷载。

1)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主筋不得超过第一层网片。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在达到设计强度后,宜有1~3个月的自然养护,以增加桩顶抗冲击能力。

2)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地选择桩锤。

3)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面有无凹凸情况,桩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采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能使用。

4)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方能施工。

5)稳桩要垂直,桩顶要加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要更换。

1、现象:桩身垂直偏差过大

1)场地不平,打桩和导杆不直,引起桩身倾斜

2)稳桩时桩不垂直,桩顶不平,桩帽、桩锤及桩不在同一直线上

3)桩制作时桩身夸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桩顶、桩帽倾斜,致使沉入时发生倾斜

3、预防措施:安设桩架场地应整平,打桩机底盘应保持水平,导杆应吊线保持垂直;稳桩时桩应垂直,桩帽、桩锤和桩三者应在同一垂线上;桩制作时应控制使桩身弯曲度不大于1%;桩顶应使与桩纵轴线保持垂直;桩尖偏离桩纵轴线过大时不宜应用;产生原因4的防治措施同“桩顶位移”的防治措施

1、加强对成品的保护的管理

2、由于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容易出现二次污染、损坏和丢失,影响工程进展,增加额外费用。我们将要制定成品(半成品)保护的主要措施,并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3、在施工过程中对易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和半成品要进行标识和防护,由专门负责人经常巡视检查,发现现有保护措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4、工序交接检要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5、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的控制桩,不得碰撞和振动,以免引起位移。

6、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加盖回填密实。

7、压桩完毕的基槽开挖时,应制订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土体挤压引起桩的位移或倾斜,甚者断桩。

8、截断过长的桩头,严禁用横锤敲打,以免造成断桩各产生横向裂纹。

9、在施工场地受限时进桩量应近进度,防止二次转运,既花工又易损坏管桩;

10、严禁用工程成桩作支点拖拉管桩;

11、严禁重型机械在工程桩上端走动辗压;

1、根据本工程工期目标,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进度目标,将进度目标细分到各施工队和施工班组。并建立工期实施的目标体系。

2、及时组织足够的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进场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制订日施工进度计划和周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进度不能达到计划时,及时增加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并分析进度落后的原因,保证计划按时完成。

3、抓紧前期准备工作(如铺设临时道路、测设测量控制点、机械材料进场等),完工后及时组织退场、配合工程验收,以保证总工期实现。本工程工程量大,要协调好各队、各班组、各施工作业面的关系。

4、紧紧围绕关键工期,按正确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根据关键工期,确保按时完成。

5、建立奖罚制度:对提前工期的班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拖延工期的施工班组进行处罚或更换施工班组,做到工期与经济效益挂钩。

6、协调好与甲方、监理、设计单位的关系,各单位互相配合,对图纸上标不明、错误或设计变更的部份及时提出,不能因施工图纸方面的原因拖延工期。

7、协调好与管桩供应商的关系,要求管桩供应商根据工程总进度和总工期的要求,制订管桩供应商的关系,要求管桩供应商根据工程总进度和总工期的要求,制订管桩供应计划,保证管桩的及时供应。

8、加强质量检查,保证施工质量,出现超短桩及时与设计院联系,避免由此而影响工期。

9、做好雨季施工的防护措施,给工人配备雨衣、雨鞋等,备足能及时排除积水的抽排水机具,将雨天对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安员

┏━━━┻━━━┳━━━━┻━━━━┳━━━━┻━┓

材料部施工部技术部机电部

(二)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省、市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

2)督促本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工长及班组长在各项目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安全工作,不违章指挥。

3)组织制定或修订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项目工程业务承包,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5)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如确有分包项目时,必须经公司及甲方、监理公司批准。认真做好专业队和上岗人员安全教育,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7)不打折扣地提取和用好安全防护措施费,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实行安全达标。

8)项目经理及安全员每天亲临现场巡查工地,发现问题通过整改指令书向工长或班组长交待。

9)定期召开工地安全工作会,当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进度必须服从安全。

10)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2、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项目副经理)职责

2)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3)经常检查生产现场和机械设备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原材料、成品、工作地点以及生活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4)按时提出本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经上级批准后负责对措施项目的实施。

6)经常对本项目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思想和技术教育,对新调入项目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现场教育;对特种作业的工人,必须严格训练,经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合格证,方可独立操作。

8)开展各项工作时,要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

9)每季度向安全第一责任人填报季度报告书。

3、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职责

1)对工程项目生产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工程项目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参加或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4)主持制定技术措施、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工程项目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6)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7)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8)参加、配合员工伤亡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2)督促项目财务提足安全技术措施费,做到专款专用。

4)参加项目组织的定期安全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认真进行整改。

5)配合工长开展好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要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制度,组织班组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

6)对劳动保护用品、保健食品和清凉饮料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如实向事故调查组反映事故情况。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作业违章。

3)经常检查所辖班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及各种设备设施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做到不违章指挥。

4)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所辖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接受安全部门或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提出的不安全问题。

6)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上报。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经常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断提高自保能力。

3)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讲话,不违章指挥、冒险蛮干。

5)认真做好新工人的岗位教育。

1)工人在入场前要办理有关合法的劳务用工手续,经劳资等有关部门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人场教育。

2)工人入场教育合格后,项目部的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使安全教育工作处在受控的状态中。

3)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着装应统一、整齐,佩带工作牌,内容包括姓名、照片、标段、单位、班组、职务、工号、工种等。管理人员安全帽采用蓝色,工人安全帽采用黄色。工作牌的工号与安全帽的工号一致。

4)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教育制度,除对工人进行文字安全技术交底,并对交底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并由交底人签名确认。除此外,班组长还应根据当天作业环境等因素,对本班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安全教育,做到中检查班后总结。

5)积极利用板报、标语、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使工人从中受到健康、有益的安全教育。

6)严禁施工人员擅自进入其他标段内,或在岛内公共区域聚众和长时间逗留,以免引起民事纠纷,或影响岛内人员及治安管理。

1)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

3)建筑施工现场每周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要作好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和考评打分记录,同时要做好日检安全记录,及时掌握现场的安全状况,发现隐患应认真对待及时整改。

4)在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中,要虚心听取甲方和监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以与甲方和监理人员联合组织安全检查工作。

5)搞好争创文明安全工地评比达标工作,公司一级、项目经理部一级按月、季的安全检查打分情况和根据日常的安全检查情况,进行评比安全工作。

1)落实安全“三宝”使用。凡一切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否则,不准进入现场。

2)施工洞口,临边防护要严格按规程或方案要求进行安全防护。做好“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工作,施工时留有洞口、井口、各临边的地方,必须设专人及时做好防护围栏工作,如设置安全设施、安全网、围板和警示标志。

3)做好夜间施工的照明工作,保证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槽坑等危险地区要设红灯示警。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范要求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健全安全用电管理的内业资料。

2)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严禁在基坑边护身栏杆上挂设电缆,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料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3)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外应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停止使用时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4)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5)配电箱必须设两级以上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1)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2)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操作人员应建立机组责任制.

3)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应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操作。

4)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将机械放置于安全位置,并将操作室锁好,或把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5)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必须设专人负责安装、维修、保养、使用、检测、自检等项工作,并要有详细的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应有施工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测方案。

6)卷扬机等重要的机械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否则禁止使用。

1)建立消防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编制防火技术措施。

3)现场必须满足消防车出入和行驶的道路,按要求在路旁设置消防栓。现场灭火器材合理布置。

4)按施工平面布置做好临时消防龙头和消防水池,并时刻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现场通道、消防出入口、紧急疏散楼道等,有明显标志或指示牌。有高度限制的地点应有限高标志。

5)现场禁止使用明火,动火作业必须履行专职安全员审批制度。

6)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照明、动力电路皆由专业电工按规定架设,任何人不得乱拉电线。

7)材料保管对储存物品进行火灾危险性的分类并分开存放,各种气瓶等危险品单独设库存放。

8)电、气焊作业:焊割作业区与气瓶距离,与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距离都应大于安全规定距离,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要保证完整有效,作业前应有书面防火交底,作业时备有灭火器材,作业后清理燃物,切断电源、气源。

9)施工现场内宿舍、办公室、仓库禁止使用电热器具取暖和煮饭

7、管桩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1)压桩施工前应对邻近的建筑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

2)机械司机在施工时,必须听从指挥信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经常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处理。

3)桩应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起吊,100%方可运输和压桩。

4)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没有提出吊点要求时,当桩长在16m内,可用一个吊点起吊,吊点在桩距离两端头0.21桩长处。

5)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B垫木与吊点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C同桩号(规格)的桩应堆放在一起,桩尖应向一端,便于施工。

D多层的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的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

1)打桩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台。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严禁从高往下投掷物件。

2)作业前必须检查桩机部件及起吊用的钢丝绳,转动部分须加润滑和防护装置。检查各部分的灵敏性能,试机是否正常。在作业中,当其最后10击贯入度值小于10mm时,立刻停止作业。

3)桩机所配置的电机、内燃机、液压装置等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施工场地按坡度不大于1%,地耐力不小于100kpa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

4)桩机行走时,由专人指挥,注意上空障碍物和地面面耐力变化情,以便保证桩架稳定平衡,确保移机行走的安全。吊机起吊时也要有专人指挥,扒杆下严禁站人,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在吊运管桩过程中要轻放,避免剧烈碰撞伤人。

5)定期或不定期由专职人员对桩机设备进行检查或抽查,主要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及安全指标装置,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起重卡、索具,如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6)作业区有明显标志或围栏,严禁闲人进入,作业时,操作人员距离桩锤中心5m以外监视。插桩后应及时校正桩的垂直度,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不得超过0.5%。桩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7)电焊接桩时,先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严格执行动火审批规定。做到动火前“八不”,动火中做到“四要”,动火后要做到“一清”,预防火灾事故发生。易爆物品如乙炔、氧氯等按消防防火有关规定隔离贮藏,设置各种消防器材及工具其周围不得堆放物品,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8)压桩设备、附属装置、随机工具经常保持整洁、完好、齐全。作业后,将桩机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将桩锤落下,切断电源。

9)雷雨季节施工的桩机,应装避雷器,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在雷电交加时,工作人员必须远离桩机。遇到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时停止作业。当风速超过七级或有强台风警报时,将桩机顺风停置,并增加缆风绳,必要时,应将桩机放倒在地面上。

10)压桩作业分两班以上时,机械设备实行交接制。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操作人员要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夜间作业时设置充足的照明。

11)施工班组及时、准确地由专人填写各项原始记录,施工技术人员详细填写施工日志,便于跟踪管理及可追溯性,确保安全生产资料整洁、齐全。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根据GB/T24000—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在充分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绿色生产”。

3、环境污染防治:施工期间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的法律规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施工噪声、粉尘(扬尘)、废气、振动等的控制,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

4、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本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为了能有地降低施工噪声,拟从以下几点着手:

1)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使施工噪声符合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要求:昼日75DB,夜间55DB。

2)装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对施工红线外的噪声影响。

3)对噪声较大的机械,在中午(12时至14时)及夜间(22时至次日7时)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5、工期间粉尘染的防治措施:施工车辆行驶会引起尘土飞扬,使附近的总悬浮颗粒物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了注重环保工作:

1)定时派人清扫施工便道路面,减少尘土量。

2)对可能扬尘的施工场地细料或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亦予遮盖。

3)汽车进入施工现场地应减速行驶,避免扬尘。

4、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

1)尽量将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在远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对施工红线外振动的影响。

2)对振动较大的施工机械,在中午(12时至14时)及夜间(22时至次日7时)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3)有需要时,可在场地四周设置减振沟。

4、施工期间水污染(废水)的防治措施

1)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防止机械使用的油类渗漏进入地下水中或市政下水道。

2)污水在排入市政排水系统前必须经过有效处理。

1)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由项目副经理主管,成员由专业骨干组成,做好建立环保管理资料。

2)建立健全环境工作管理条例,施工组织设计应有相应环保内容。

3)对下地管线妥善保护,不明管线应事先说明,不允许野蛮施工。

1、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四会市建设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的规定,确保达到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本工程按《四会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2)建立健全文明施工检查考评制度,项目部每周进行一次自检,同时要配合监理部门对文明施工的检查。项目经理部派项目副经理主抓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工作,并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成效优劣与否与各业班组和管理人员效益挂钩。

3)根据施工平面图,在工地门口设置明显的标示牌,标明建设工程名称、规模、标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建设单位工地总代表,施工单位总负责与总工程师的姓名,工程开竣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内容。并应同设置统一规格(800cm高*60cm宽)的施工标牌,简称七牌二图1)安全生产十大禁令;2)施工现场“十不准”牌;3)安全生产十大纪律;4)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5)防火须知牌;6)工程概况牌;7)安全生产计数牌;8)工地施工总平面图;9)卫生防火平面布置图。

4)工场地出入口应设置洗车槽,出场地的车辆必须冲洗干净。

5)施工场地道路必须平整畅通,排水系统良好。严格用地管理,临时工程等设施均安排用地红线内。

6)场地内的管线应严格按设计和安全规定架设,并严加管理。杜绝乱搭乱接。场地内临时设施均采用砖墙砌筑,水泥瓦盖顶,并建立工地文明施工、卫生、防火责任制,落实到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均应佩戴胸卡上岗,上岗时必须戴安全帽,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

8)工地现场机具设备及材料堆放合理有序,现场的废料应及时清运,场地在干燥大风时洒水降尘。

9)将日常整理列入文明施工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做到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干净整洁。

1)按桩机的每班保养项目进行保养主机。

2)检查全部机械的磨损和润滑情况,如发现磨损超过规定时,应立即更换。

3)检查各部联接螺栓和插销不应有异常现象。

4)检查各种安全限位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5)检查各电源线路不应有损伤和浮粒及裂皮漏电现象。

6)按规定对各部进行加油润滑。

1)清洁机体:机体上的溅渣、灰尘炸药库施工方案2,均须清除干净。

2)检查电路和开关:电路接头要牢固,开关接触要可靠交流接触器,

3)中间断电器的触点,应保持清洁有效。

4)检查各部螺栓:各部螺栓不得缺损,紧固要牢靠。

5)检查活动鞍座移动应平稳,焊机钳口不得有油污,钳口应适合焊体形状。

6)检查润滑情况(按润滑规定进行)。

7)检查上、下电极触面:烧损面积不得超过1/3。

8)检查接线板、接线柱:接线柱表面平整不得烧损,接线头上下面,应垫置铜垫圈加气混凝土条板墙面抹灰施工工艺标准,接连线头的螺栓,应紧固,接线柱如有破裂和烧损者,应予修理或更换。

9)检查夹具:当螺杆与螺母之间的游动间隙大于0.4毫米时,应更换螺杆,内螺母磨损超过30%时,应更换内螺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