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52.4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

  (5)锚杆锁定工作,应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锚具(略)。

  (1)锚杆锚固段的防腐处理

   临时性锚杆锚固段杆体应采用水泥浆封闭防腐,杆体周围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CM.

  (2)锚杆自由段的防腐处理

  临时性锚杆的自由段杆体可采用涂润滑油或防腐漆NB/T 42014-2013标准下载,再包裹塑料布等简易防腐措施。

  (3)外露锚杆部分的防腐处理

   临时性锚杆的锚头宜采用沥青防腐。

  (1)锚杆工程所用原材料、钢材、水泥浆、水泥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锚固体的直径、标高、深度和倾角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锚杆的组装和安放必须符合《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的要求。

  (4)锚杆的张拉、锁定和防锈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5)土层锚杆的试验和监测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1)水泥、砂浆及接驳器必须经过试验,并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有合格的试验资料。

  (2)在进行张拉和锁定时,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杆的轴线方向垂直。

  (3)进行基本试验时,所施加最大试验荷载(QMAX)不应超过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8倍。

  (4)基本试验所得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理论弹性伸长的80%,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

  (1)锚杆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MM.

  (2)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3%.

  (3)锚杆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也不宜大于设计长度的1%.

  (4)锚杆锚头部分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1)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钻进方法,认真操作,防止发生钻孔坍塌、掉块、涌砂和缩径,保证锚杆顺利安插和顺利灌注。

  (2)按设计要求正确组装锚杆,正确绑扎,认真安插,确保锚杆安装质

  (3)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浆水泥砂浆配合比,掌握搅拌质量,并使注浆设备和管路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根据所用锚杆类型正确选用锚具,并正确安装台座和张拉设备,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2)各种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

  (3)张拉设备应牢靠,试验时应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夹具飞出伤人。

  (4)注浆管路应畅通,防止塞泵、塞管。

  (5)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6)电器设备应设接地、接零,并由持证人员安装操作,电缆、电线必须架空。

  (7)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戴安全帽,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遵守有关安全规程。

  (8)锚杆钻机应安设安全可靠的反力装置。

  (9)在有地下承压水地层钻进,孔口必须设置可靠的防喷装置,一旦发生漏水涌砂时能及时封住孔口。

  (10)锚杆各条钢筋的连接要牢靠,严防在张拉时发生脱扣现象。

  (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水准桩,防止碰撞位移。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配合比不准确。

  (3)锚杆的非锚固段及锚头部分要及时作防腐处理,永久性锚杆必须进行双层防腐,临时性锚杆可采用简单防腐。

四、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支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建立技术负责人,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人管成群、群管成网”、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贮存。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经过的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作步骤等,经过分析研究、分类归纳,加以改进,将处理方法制定成规章制度。

(4)、强化全体管理、施工、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5)、全体人员进场后,及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质量目标和完成任务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方法,做到以优质的岗位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6)、严把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主要材料必须有原材料合格证方可以进场,碎石、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对所有材料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7)、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毕后,均应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实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规定和设计要求。

(8)、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建立建全各项管理制度

(2)、材料试验检验制度:应按照国家、部颁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试验和检验,并将试验结果存入工程档案。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进场的限期清理出场。砼试块应按现行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试验。

(3)、技术复核制度:是以重要环节进行复查、校核,以避免重大差错的一项制度。复核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4)、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三检”与“专检”相结合的全面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都要办理签证和验收制度。并列入工程档案。对不符合要求的工序要认真进行处理,未经检查合格者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技术档案制度:从施工准备开始到交工为止,应加强技术资料的取证、记录、检查和整理工作,各项技术资料要如实反映情况,经有关人员审定后严加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在交工前存有完整的技术资料。

(6)、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和质量奖罚制度。

修坡:挂线、验尺、不亏不盈、坡面角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准有伞沿,坡面平整无鼓包。

挂钢筋网:网格允许误差正负10mm,经、纬筋搭接点用扎丝扎牢,接头搭接长度为35倍的钢筋直径。

土钉制作:按设计选准材径、长度下料,土钉长度允许误差正负100mm,居中架间距2.0m一个,焊牢。

土钉安装:检查钢筋规格,长度和居中架是否符合本孔的要求,做到对号入座。同时清除孔内浮土,保证畅通,土钉能无阻碍进入孔底再拨露出孔口100mm,禁止用锤敲打土钉强制进入。

加强筋:必须与土钉焊结牢固,不允许漏焊,压住钢筋网。

制浆: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水泥,水灰比以及添加剂配料,搅拌均匀。

注浆作业:首先扎紧防漏浆袋,将符合要求的注浆塑料管插入孔内,从里向外逐步撤回注浆,达到孔口稍有溢流现象,浆液背压不小于0.3MPA,即行堵口封死。

喷砼: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比例配料,严格掌握喷层厚度及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要求正负20mm。喷砼前,由专人负责检查土钉、注浆、联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下达喷砼指令才能开始喷砼。

砼的养护:由喷浆手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如发生质量问题,立即口头上报监理,并在4小时内递交有关质量问题的书面详细报告,包括时间、部位、细节描述、产生原因、处理的措施等。

1、土方开挖过程中,要及时准确的进行边坡位移及沉降的监测,并将监测值及时上报分析,若基坑变形突然加大或累计变形值已超过事前控制的标准(本工程取位移不超过0.3%,沉降不超过5cm),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回填,也可以在其背后进行挖土卸荷,或者坑底加撑,以保证基坑的稳定。

2、开挖过程中,若局部存水,可以采用明排集中,用潜水泵抽到地面排水系统。

基础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和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完成技术资料的分类、归档工作。在每项分项工程完成后,在监理规定时间内,提交符合的竣工资料(包括竣工图)一份。

第八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2、全体人员应认真执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

3、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要向操作人员做专项技术安全交底,关键部位要下技术指导书。

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服从安全员的指挥和监督。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符合有关新乡市劳务人员用工的有关规定及条例,证件齐全。

5、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6、每天班前五分钟,施工负责人必须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专项交底。

7、现场电器设备要有漏电保护器,电缆应设可靠绝缘。

8、各种机电设备均应设专人负责管理,电工持证上岗。

9、现场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三级供电,两级保护。

10、夜间施工,工地应有足够的照明。

11、施工时,挖掘机严禁碰撞护坡混凝土、土钉。

15、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碍物(包括古墓、各种管道、管沟、电缆、人防等)时,立即暂停施工,及时报告经理部,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职工进行上岗教育。

2、及时办理各种手续:如碴土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

3、所有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小噪音。

4、夜间施工时尽可能减少噪声,及工地灯火对外围的影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6、为保持环境卫生,避免运土车发生遗洒,在现场搭设拍土架,指派专人负责将运土的车盖好帆布,避免路上遗洒。

7、大门口设立专用冲洗设备,安排专人对出场车辆进到冲洗,不得带砂、泥出场,同时安排人员对道路进行清扫,确保市容卫生。

8、每天收车后项目经理部指派专人清扫马路,以达到环卫要求。

9、生活用品不得随手抛洒,保持现场环境清洁。

10、现场内施工人员禁止抽烟、随地大小便。

11、施工机械要经常清洗,保证外表干净。

12、各种机械设备均设有防雨设施,机体各部件完整,设随机开关,各种保险装置齐全,机体设接地保护。

第九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二、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

2、制度保证措施: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工作才能充分地向项目经理授权,全权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健全施工协调制度,保证“条条渠道畅通”。一些行之有效的协调制度措施,在本工程施工中加强和完善执行。

3、技术保证措施:运用网络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组织各项工程施工,认真运用我公司在历年的施工经历中摸索和制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本工程的技术管理确实起到各项施工管理的龙头作用。

4、设备保证措施:采取动态管理措施,保证机械施工的连续性,充分发挥机械的正常效能,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操作,管好用好设备,定期检修,备足设备易损件,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5、落实保证措施:根据施工总体计划的总工期,分阶段进行控制,实施中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全方位的抓落实。项目经理掌握总体计划外,每天下达当日施工计划并监督实施,现场负责人确保任务落实。

6、资金保证措施: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制度,全力投入。在资金方面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为按期完成施工计划提供充足的资金。

7、后勤供应保证措施:保证所用原材料充足、确保场地道路畅通无阻、保证职工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保证奖励用品的及时发放、使冬期正常施工、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第十章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一、实行岩土信息化施工,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要求,在不稳定边坡位置和相邻建筑周边埋设位移监测点来监测边坡的稳定性,随时了解边坡滑动的趋向,是否存在坍塌的安全隐患,避免盲目施工。位移监测点或测斜管每两天观测一次,特别在大暴雨过后要注意边坡的滑动情况,加强基坑边坡的观测次数。

二、在施工过程中,密切监测基坑边坡的滑移,本基坑的顶部水平位移允许值为基坑深度的0.5%即为3.0cm,警戒值为允许值的80%即为2.4cm。基坑的顶部竖向位移允许值为基坑深度的0.6%即为3.6cm,警戒值为允许值的80%即为2.8cm。如发现基坑边坡某区域滑移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1、第一时间在滑移处进行机械堆填反压土来反压滑动处坡脚或坡脚堆积砂袋;

2、反压坡脚使其稳定后采用钢花管注浆土钉进行临时性的支护。

3、当坡顶位移较大时,及时查清原因及时采用措施比如土钉的长度、间距等的调整,土层的分段分层、平衡开挖,边坡的及时施工等。

四、准备抢险物资:挖掘机、木桩、砂袋、彩条布等。

五、经验表明,基坑开挖支护等地下工程包含着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实际开挖反映出来的地质情况有时会与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的估计有较大出入,施工过程中也会由于其它原因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为了预防万一,确保本基坑工程的绝对安全,这里将从地下水控制、支护结构、土方开挖与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列举了一些模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

1.1.模拟情况:暴雨后,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坡顶产生裂缝,或坑顶、坡中地面低洼处出现大量积水,使地表水往坡体内灌入。

这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技术措施:

(1)第一时间疏通排水系统,开挖临时排水沟,疏干地表积水;

(2)对坡中地面特别是低洼处地面用水泥砂浆(必要时挂铁丝网或钢丝网)封堵防渗;

(3)对裂缝上口开成“V”形槽,往内灌注水泥浆封填;

(4)对来不及进行处理的区域先用塑料薄膜进行表面覆盖,以防雨水渗入。

(1)充分了解场地周边地形、地势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对可能会形成洼地的区域事先进行整平,对地表水渗入可能会影响边坡稳定的,该区域地表应事先进行密封防雨处理;

(2)开挖前完善排水系统;

(3)随时进行边坡位移、沉降观测,对产生的裂缝及时进行封堵;

(4)事先准备好一定量的塑料薄膜,天雨来临前,对基坑边进行一次查看,对来不及处理的可能会因天雨或地表积水渗入而影响边坡稳定的区域,先用薄膜进行坡面覆盖。

2、支护结构及边坡稳定方面

2.1.模拟情况:上部放坡开挖段施工完成后,发现坡顶位移沉降值偏大,有失稳倾向。

(1)立即在靠近坡脚的坡高1/3以下区段堆叠砂袋或土袋进行反压;

(3)危急时对有条件的坡顶进行挖土卸荷减负处理;

(4)对坡顶裂缝进行灌浆充填或其它防水处理;

(5)对边坡变形发展虽已超过警戒值、但发展速度较慢、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险情的,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可以经设计人员计算对边坡增设喷锚支护结构进行加固。

(1)土方开挖时,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应到现场观察实际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对照设计图纸,看看有无必要进行设计修改、加固;

(2)密切进行基坑变形观测,当变形值超过警戒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作好应急处理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一定量的应急用砂袋、木桩、钢管、水泥、薄膜等材料以及注浆机、挖掘机等设备和人员,确保随时到位。当变形值超过允许值、并设计人员或专家讨论确定要进行加固处理时,立即实施应急预案;

(3)确保挖掘机随时能到位进行土方开挖、回填反压等工作;

(4)当边坡出现险情时,应首先指挥撤离邻近一切人员、机具材料设施,并在周边增设危险标志,设专人24小时防守,防止外人进入危险区。

2.2.模拟情况:局部边坡塌方

(1)首先了解险情,然后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用挖机回填土方反压邻近未塌方区域的坡脚,防止塌方范围扩大;

(2)对塌方区域做好防雨和排水工作;

(3)由设计人员针对具体情况立即提出处理方案,交付实施。

2.3.模拟情况:基坑开挖后发现护坡桩等变形值偏大,有失稳倾向。

(1)当经设计人员判断或凭经验判断有失稳危险倾向时,事不宜迟,第一时间动用挖掘机、运土车回填土反压坡脚或对坡顶挖土卸荷;

(2)情况趋于稳定后,由设计人员提出具体处理方案,这些方案重点从加撑、加锚杆、加锚碇板等方面按照可行、快速、有效的原则进行筛选,方案一旦落实,立即付诸实施。

防范措施:同模拟情况1。

3、土方开挖方面(用以指导土方施工单位施工)

3.1.模拟情况:土方开挖至一定深度,地基承载力不足,挖掘机及运土车均无法进入挖土区。

防范措施:开挖前充分研究勘察报告,制订好具体、可行的土方开挖方案,做好平面、垂直方向的土方开挖规划。

3.2.模拟情况:土方开挖时发现地下水水量过大,严重影响土方开挖。

(1)当水量确定系基坑土方静贮水时,开挖超前深坑下泵抽水即可解决问题;

(2)当水量主要是因止水结构效果不好造成时,先按前述第1个方面做好止水、降水工作,再下泵抽水。

(1)开挖前充分研究勘察报告,制订好具体、可行的土方开挖方案,做好排水准备工作;

(2)确保止水结构的设计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1)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

(1)接引电源工作,必须由维护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2)施工用电用毕后,应由施工现场用电负责人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拆除;

(3)严禁非电工拆装电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源;

(4)配电室和现场的开关箱、开关柜应加锁;

(5)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

5、防止落物、掷物伤害

模拟情况:有落物、掷物伤害。

(1)立即打120,进行急救,保护好现场。

(1)基坑坡顶周边设置安全防护栏;

(2)防止工具和零件掉落,作业工人应使用工具袋或手提的工具箱,随用随取,避免在架上乱放;

(3)防止架上或坡顶上材料物品掉落,作业层面上的材料应堆放整齐和稳固;

(4)防止施工中的废弃物料掉落,可在作业层上铺设胶合板、铁皮等;

(5)禁止抛掷物料,物料都应当采用安全的传递和运输方式,禁止上下抛掷。

6、邻近环境保护方面的预防措施

(1)收集或勘测并彻底撑握了解基坑稳定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情况,调查、了解周边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需要保护的对象情况,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料;

(2)在设计图纸中或施工方案中针对邻近道路、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提出专门的变形监测方案,根据具体的对象提出具体的允许变形值,基坑开挖支护期间定期进行观测;

(3)土钉、锚索的施工注意避开这些保护对象;

(4)确保土方开挖顺序,不盲目超挖;

(5)动土前先了解并确保地下无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必要时加以保护;

对于在基坑安全影响范围内的、需要保护但为了达到目的需要预先进行保护性加固处理的,应提前提出加固方案,加固处理后方能开挖对应区段的土方。

基坑边严格按支护设计要求控制荷载,坑边区3M范围内严禁堆载,在3M以外堆载不应超过15KN/M以免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而危及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9、加强安全监控:由于土性及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然而基坑和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化情况。因此加强动态信息化跟踪,以数据分析对比观测值指导和控制施工进度,必要时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加以补救,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的安全。

六、现场复杂地质的处理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复杂地质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若发现有老基础、防空洞等均要全部挖除,然后回填素土并分层夯实。

2、若发现有地下管网、地下管线及通信线路,应暂时停工,会同有关部门,对地下管网、地下管线及通信线路作移位、改道或作保护处理。

3、若施工中发现地质实际情况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合需要进行特殊的地方应会同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实际调整。

1、三通:即水、电、路通;

2、土方开挖应按确定的基坑边线进行,边坡附近不留孤岛、土柱、挖土应分阶层开挖。每层挖深2.0M,千万不可一挖到底,随开挖随支护;

3、应提供基坑边界外地10M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资料等。如有障碍物应对土钉位置、长度、密度进行调整。

4、严禁边坡大量堆载,严格按设计控制荷载。

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

一、变形观测的基本工作点和观测点的布置

1、基本工作点置于最深2倍范围距离(13.2米)之外的稳固安全地带,用于水平观测时,每边不少于2点,其型式采用300×300×1000mm的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20的钢筋;同时兼做沉降观测工作基点。

2、观测点按以下方式设置:

在基坑周边的混凝土上每隔15m布置1点。

观测点形式采用200×200×500mm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18短钢筋。根据基本点位置统一刻痕,作为变形观测标志。

二、观测精度及技术要求:

根据本工程地质状况和基坑开挖方法,参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有关规定,本工程基坑开挖变形观测按二等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执行。其中,水平位移观测使用DJ2级经纬仪。按视准线和小角度法观测;而沉降观测则使用N3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观测技术要求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执行。

水平误差控制<3.00mm,垂直误差控制<0.5mm

1、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

2、观测时间间隔每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7天后,可由每天一次到3天一次,15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1、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

2、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沉降与位移曲线。

1、每次观测前,首先复核基本工作点的稳定性。

2、所用仪器必须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观测期间要做到“五固定”,即观测人员、测量器具、观测方法、观测路线和测站固定。

3、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首次观测,并在同期观测两次无异常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之后随开挖进度和变形速率确定观测时间。

六、基坑边坡及地面变形控制

(1)基坑变形的监控值

(2)水平位移速率监控

连续三天水平位移速率达到5~10mm/d;应预报警。

(3)临近建筑物沉降控制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物允许变形值应符合下表所示:

砌体承重结构基础局部倾斜

或倾斜速度连续3d大于0.0001H/d(H为建筑承重结构高度)时应报警。

(4)临近管道变形控制

累计沉降达30mm(管道支架间距L的千分之五),连续3日沉降速率达到1mm/d大丰港国际商务中心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方案,或实际发现管道漏水、漏气。

发现各种严重的变形现象,如严重的基坑渗漏等应立即采取措施。

七、变形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每次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外业观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进行平差处理。计算出各观测点的本期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将其变形结果及时报至项目总工,以便判断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为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监控信息。

边坡位移不得超出3/1000,沉降不得超出3.5cm。

DB15/T 2235-2021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附图1:基坑周边环境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