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苏溪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70.4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苏溪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选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双排脚手架,钢管型号φ48×35mm。立杆间距和排距选用1.2~1.5m,横杆步距选用1.5~1.8m。为防止出现脚手架突然垮塌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a钢管到场后必须检查管壁厚度和直径是否与设计采用值一致。若不一致,需更换或重新计算后才能使用。

b所有立杆必须加绑扫地杆,以保证立杆基础不移位和走动。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30厘米,扫地杆在架体第一层完成后随即进行,以保证初搭架体的稳定。

c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接头连接必须使用对接扣件。立杆必须垂直。架设中可以以目测的手段对照桥墩某通乡四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采用线锤作垂直校正。

d内外侧的大横杆不得在同一跨间内接头,同一侧大横杆的上下步搭接也要交错布置。大横杆需对称搭设,且水平偏差不大于10厘米,以消除杆件结构的偏心影响。

e脚手架全部搭设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期间要经常检查扣件的牢固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钢筋统一加工弯制,现场分节绑扎和焊接,钢筋的焊接要先进行试验,并按试验合格参数进行施焊,钢筋接头数量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钢筋与模板之间按3~5个/m2设置强度同砼构件的砼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各部位钢筋在立模前完成。对Φ25以上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模板安装前采用可靠措施将钢筋与脚手架临时固定,模板安装过程中逐步拆除。

为确保创优规划,本桥所有墩台身均采用定型大块钢模,δ=5mm。定型钢模板每节高度2m,分圆端模、平板模两部分。全桥计划投入一套模板。模板之间用M12×30螺栓连接。拉筋用Φ16mm的圆钢外套PVC硬管,用[10槽钢支撑拉筋垫板,[10槽钢间距不超过1m。其余加劲肋采用∠10×10角钢。空心台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端内模采用定制弧形钢模,角钢框架;内平板模采用组合钢模板。10cm×12cm方木做肋,碗扣架配调节托支撑,内模每2m留混凝土振捣活动窗口,用于混凝土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先将基础、承台顶面清洗干净,凿除混凝土基础、承台顶面的浮浆,整修连接钢筋。并在基础、承台顶面测定墩台身底平面的中线、底平面轮廓线。并根据标高和墩高计算出底节模板高度,采用砂浆必要时模筑混凝土找平。

施工缝采用人工凿毛处理,凿毛后的混凝土面用高压空气冲洗干净,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先铺1~2cm厚的1:2的水泥砂浆。施工材料进场后,在有出厂证明的前提下对水泥进行抽查。砂、石料也要进行各自的力学性能试验,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水泥的贮存以避潮、避雨、不过期为原则,对拌合用水先进行化验,以验证其可用性。

墩身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易性必须满足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14~18m。施工时充分考虑施工季节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比如在高温季节混凝土水平运输、铅直运输过程中水分均有损失,易造成泵送时间过长或堵塞现象。墩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须掺入外加剂和粉煤灰,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缓凝早强等效果,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夏季施工时采用冷水拌合,以控制混凝土的出仓温度,同时对混凝土运输车和泵管分别采取降温措施,以减少混凝土水份的损失。

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通过输送泵及泵管送到浇筑点,软管布料,通过串筒入模。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与侧板及预埋件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能漏振,欠振或过振,振捣时间控制在10~20s左右,以表面开始泛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宜。

混凝土养护根据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一般情况下采用一台高压水泵抽水养护,夏季拆模前浇水养护,拆模后喷洒养护液或包裹湿塑料薄膜养护,冬季采取保温措施。

整孔简支箱梁采用预制场预制,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工艺方法见预制场及架设队施工作业指导书有关内容。

桥台缺口填筑是路基填筑的一个薄弱环节,大型压路机械难以碾压,因此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控制,保证填土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待桥台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台背填筑。

桥台完工后,台后基坑按设计要求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原地面,上按路桥过渡段施工,夯填级配碎石填料,锥体填土选用合格渗水土,两侧分层对称同步进行填筑、压实,压实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夯实。锥体超填宽度为0.3m,填筑完成后,人工自上而下刷坡成型。

锥体应与桥台过度段同时施工,锥体基础开挖同承台,基底检查合格后进行圬工砌筑。填方应采用机械分层填筑压实,基本稳定后,自下而上砌筑锥体护坡。砌筑用砂浆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随拌随用,防止发生泌水、离析等影响强度的现象。砌筑用片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无表面水锈、污物等。砌筑时砂浆要填满,不能出现空洞现象。锥体表面的勾缝工作等锥体土方基本稳定后再进行

为顺利完成本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部组建了福厦铁路I标项目经理部,经理部下设工区;由项目副经理和项目副总工组成工区长和工区总工,全权负责该单位工程的施工和质量安全管理。工区定员30人,设工区长和工区总工各1人,设工程技术、质量安全、计划财务、物资、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全面负责各项施工管理职能和现场具体施工工作;中心试验室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管理。施工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业主要求,进入现场进行施工。

六、质量保证体系(见下页)

本单位工程质量目标为全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主要分项工程达到优良等级,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95%,配合业主实现总体创优规划。

2、质量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

质量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表示主管部门,☆表示相关部门)

设计控制(本要素不作要求)

业主提供产品控制(如果有)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建立项目质量体系和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明确从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各级管理、检验、试验、技术、操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责,明确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应进行质量监控的环节和质量监测点,制订具体的监控措施,明确执行者和检验者,用工序质量保证项目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质量一次成优、整体成优的目标。

施工前对地下水及地表水质进行抽样检验,如与设计资料不符,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

3.1钢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⑴本工程所用钢筋,进场时必须提供质量保证书,在监理人员见证下由保障部门会同质检人员,按规定的频率取样对原材料复验合格签证归档后,才能进入加工场地。

⑵本工程所有钢筋由加工场集中加工成型,钢筋加工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及数量执行。钢筋进场后及时核对品种、规格、数量,采用上架存放,进行标识;加工成品要进行合格检验、标识,出场办理登记领发手续,确保对钢筋用料的追溯。

⑶结构钢筋绑扎与主筋连接方法均严格按设计连接规定进行,有关技术要求由技术人员向钢筋班组仔细交底。

⑷严格控制上下层钢筋位置,采用设置撑脚方法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浇捣时设置穿挑或铺板,避免混凝土浇捣中作业人员踩踏而使钢筋变形影响工程质量。

⑸任何部位钢筋尺寸不得随意代换,如根据实际情况,确须调整时,须由技术部门征得设计及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

⑹在对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预埋件位置,采用增加定位箍及限位筋,电焊固定措施;严格控制主筋接头在同一截面接头不多于50%;对钢筋直径≥20mm的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25mm的钢筋采用S1级机械接头,并对所有钢筋焊接接头,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现场取样,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试验参数,由合格的电焊人员进行施焊。

⑺针对本工程保护层厚度要求,采用钢丝固定预制垫块确保结构保护层尺寸正确,本着有利于钢筋定位的原则,垫块制作成工字形或锥形,强度与砼构件强度等级相同,采用现场预制。

3.2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⑴根据本标段工程结构混凝土施工类型与总体质量目标要求,我单位拟建中心试验室(水泥、力学、混凝土检测、养护间)与工地混凝土标养室两级控制模式,配备足够有资质的专职试验人员与满足检测项目要求的试验设备,依据施工技术(验收)规程、规范,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①采购质量控制:各种原材料(水泥、钢材、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外加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材料必须由经评定合格的供应商供货,进货时由专人进行合格检验,对有复检要求的材料,如水泥、钢材等,还须按规定的取样频率进行复检、鉴定。合格后才能供货,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许检收,及时退货。

②水泥的质量控制:对C30以下强度等级及C3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分别采用R32.5与R42.5水泥,对设计中有特殊要求的则选择满足要求的专用水泥(如控制碱~骨料反应的低碱水泥),不同品种、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质量标准符合《通用水泥质量等级》优等品要求,存期超过3个月受潮的水泥将不再使用或复检后降级使用。

③粗、细骨料质量控制:为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采用颗粒洁净、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砂、石料,严格按《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控制砂、石质量;对细骨料含泥量>3%,粗骨料含泥量>1%,针片状颗粒含量>10%和经鉴定活性氧化硅含量高引起碱~骨料反应的砂、石料不得进入施工场地。

不同性能的混凝土掺用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必须按《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和混凝土泵送剂的标准严格检验,并经试配符合要求后采用的原则。

⑶混凝土配合比防裂配制措施

①在混凝土的设计配制中,依照满足强度等级和施工性能的条件下,为防止混凝土施工中因温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变形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产生,削弱、缓解碱骨料反应,限制混凝土固化速率,拟掺用高钙粉煤灰、高效减水剂、混凝土膨胀剂、适量引气剂等,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结合施工季节所需的不同技术性能,在试验室分别试配不同性能的低水灰比、高保水性、和易性好、级配优良、致密的高性能混凝土。

②采用控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和《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cm内,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cm以内,钻孔桩水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水泥用量一般不超过400kg/m3;混凝土砂率,对非泵送混凝土控制在38%以内,泵送与水下混凝土控制在50%以内,以确保混凝土高性能的实现。

⑷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①拟采用符合《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和《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规定的全自动计量控制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生产。计量误差控制,对于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不大于1%,粗、细骨料不大于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掺用特殊性能要求的外加料外加剂的混凝土要延长20~30s。

②采取分批投料和滞加水与净浆裹石等工艺,以解决搅拌时可能发生的胶凝材料结团,砂结块,电机电流过大而损坏设备等问题,使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

③不得在同一施工时段内,使用同一台搅拌机拌合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④加强过程检查,对随机测定生产的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度经时损失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⑸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措施

①为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采用快捷的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在装料前要反转倒净筒内积水、积浆,运输途中卸料时严禁往筒体内加水。

②控制搅拌车运输过程中以2~4转/min慢速滚动,在卸料时快速转动,以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和易性,避免离析。

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①保证混凝土运到现场后及时进行浇筑,并检查其均质性和坍落度,按规范要制作检查试件,当超过初凝时间后,混凝土应作废料处理。

②水下混凝土灌筑中搅拌运输保持供应连续性,并且和易性好,确保成桩质量;地面以上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50cm,以利混凝土捣固密实,如遇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泌水析出必须予以排除,然后均匀捣实。

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超过2m时则使用串筒,出料口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④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定期检测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了解温度场分布状况与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反馈指导混凝土施工,避免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⑤在下层混凝土结构上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应对下层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冲洗干净,浇筑时铺设1~2cm上层同级混凝土除去石子的砂浆后,才能正常浇筑上层混凝土。

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表面拍打振实,及时修整、抹平,定浆后再二次收浆抹面,并压光或拉毛,以避免表面裂纹。

①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DB32/T 2676-2014标准下载,浇筑收浆完毕混凝土初凝后尽快予以养护,覆盖薄膜或麻袋以减少混凝土升温阶段内外温差,覆盖时不得损坏混凝土表面。

②养护过程中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一般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d。

③对墩身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洒水湿润,然后以塑料薄膜包裹养护。承台混凝土宜晚拆模,且拆除模板后尽快回填基坑。

3.3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将有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向工班进行技术交底。

准确放样后按要求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后,复核钻头中心与桩位的偏差,并检查钻杆的垂直度,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

施工中,每工班要对钻杆、钻头、孔径、孔深、倾斜度进行检查测量并记录,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钻孔桩成孔后公路工程初步施工组织计划,报请质检人员对孔径、孔深、倾斜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终孔。

禁止相邻的两根桩同时开孔;当一桩灌注混凝土后,其相邻的桩钻进作业要等该灌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