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某砖混结构住宅小区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个旧某砖混结构住宅小区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39.4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云南个旧某砖混结构住宅小区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3 (二)地理位置 3 (三)工程概况 3 施工部署 6 三、 技术准备 8 四、 施工准备 8 五、 施工方法(分部分项) 9 (一)工艺流程 9 (二)施工顺序. 10 (三)测量定位, 10 (四)土方工程, 11 (五)模板工程, 12 (六)钢筋工程 17 (七)混凝土工程. 20 (八)架子工程, 24 (九)砌体工程, 24 (十)水道电气. 25 (十一)装饰工程. 27 十二) 屋面工程 29

六、安全保证措施. .30 七、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33 八、质量保证措施 34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5 十、工期保证措施 37 十一、降低成本措施 37 十二、施工过程中成(半)成品保护措施...38 十三、竣工资料整理 45 十四、参考文献 46 十五、附图 46

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东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六、安全保证措施. .30 七、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33 八、质量保证措施 34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5 十、工期保证措施 37 十一、降低成本措施 37 十二、施工过程中成(半)成品保护措施...38 十三、竣工资料整理 45 十四、参考文献. 46 十五、附图 46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决定整个工程全局的 关键,为缩短工期、保证工程优质、高效,特编制此施工组织设计, (二)、地理位置: 该工程位于原**采选厂职工住宅区内,**菜市场以西,****附近,四面 临近家属区,属人口集中、人流量大地段。 (三)、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七层砖混结构,分A1、A2、B1型共三幢九个单元,其中A1型为 两单元;A2型为四单元;B1型为三单元,平面呈一字型,总建筑面积8767.6m² 其中A1型(1)~(17)线长28.8m,(A)~(E)轴长8.7m;A2型纵向长57.94 m,(A)~(E)线长8.7m;B1型(1)~(21)线长51.3m,(A)~(F)线 长9.3m。三幢层高均为2.8m,总高均为23.9m。 该建筑物地震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三级,合理使 用年限为50年。基础为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桩C20;基础梁C20,钢筋为 I级、ⅡI级,保护层:桩50mm;板15mm;基础梁底部35mm;其余25mm;桩 共有220棵(详见桩统计表)。

法兰与焊接相给合。③室内给水横管每隔0.5m加管卡固定,遇转弯及自由端 点均加管卡固定。给水立管每隔0.9m加管卡固定。④埋地钢管用红丹打底 并刷沥清防腐。5大便器周围用1:8水泥焦渣填实,胶皮碗大小两头均缠 号铜丝,大使器出口采用油灰接口。 电气:①电源电压采用380V/220V,TN一S接地保护系统。②导线采 用颜色相线(红、黄、蓝),工作零线N(白色),保护地线PE(黑色)。③) 线路敷设:所有配电采用穿管暗配,穿线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分线处 设可封闭分线盒。(④防雷接地:按二类民用建筑防雷标准设计,保护接地共 一个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4欧,

项目副总指挥一一公司副经理,负责工程进度计划、成本控制以及解决 相关业务。 项目成员:负责计划安排、工程进度控制与落实预结算编制 ②现场施工项目部 项目经理1人一一全面负责施工现场施工管理,现场施工总负责。 技术负责1人一一协助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全面管理(技术、安全、进 度、质量)总负责。 施工员3人一施工放线,并对图面与实际负责管理。 安全员1人一对该项目安全工作总负责。 质量员2人一一对该项目质量工作总负责。 测量员1人一一对该项目测量,控制轴线工作总负责。 材料员2人一一对该项目施工用料采购、保管工作总负责。 内业员2人一一对该项目的预算、成本核算管理、技术管理、施工进 度管理、峻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按施工进度计划,及时组织各种人力和所需主要材料与半成品供 应,做好各工序之间衔接,充分利用空间合理分段组织施工。 3、质量跟踪检查“三检制度”对工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提出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 4、每周进行一次安全综合检查,遵照《建筑施工检查标准》(JGJ59一99) 有量化的进行,对本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5、每月召开计划平衡会,检查工程落实一一是否按计划完成工作量:协

调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安全、质量、工程进度、成本考核)。 6、强化现场管理素质,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懂管理,持 有专业上岗证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直接管理,并配备技术过硬、素质高的各 种技术工人。

(1)熟悉施工图纸,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采用确实可 行的技术措施。 (2)根据施工要求提出最佳施工方案,并做好各工种施工前各项技术交 底,生产主管按期组织学习国家验收规范,定时进行考核 (3)组织培训提高生产工作人员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强化质量意识。 (4)据该工程布置垂直运输,使用30m并架3台;;自落式搅拌机2台: 电焊机2台;经纬仪1台;水平仪1台及配套标尺一套;50m钢尺两把;潜 水泵10~15台;配电箱13个。 (5)原材料、周转料组织及成品、半成品,加工、保管。充分利用施工 场地,空间、时间溶为一体。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工期。

(1)、对该工程编制相应的施工图预算,提出工料分析,审核材料需用量, 半成品、成品及主要材料计划。 (2)、编制相应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编制施工保证计划,制

定质量目标实施措施。 (3)、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劳动量计划,确定所需作业班组人员。 (4)、对该工程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根据工期安排,编制进出场计划。 (5)、按设计总图及有关单位提供的定位点,编制总图测网点,及控制轴 线图。 (6)、根据工程特点及《建筑施工检查标准》(JGJ59一99)编制《基坑 支护》、《模板工程》、《安全外防护脚手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井字架 拆装》等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安全生产。 (7)、根据总图编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原材料堆放点 保证施工文明。

(一)、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放线→沉沙池排水沟→基桩开挖→钢筋笼放置固定→浇灌 混凝土→绑扎地梁钢筋→地梁支模→浇灌地梁混凝土→回填土方→浇灌室内 地坪→绑扎底层构造柱钢筋→底层砖砌体→底层板支模→底层板钢筋→底层 板混凝土→二层砖砌体→二层板支模→二层板钢筋→二层板混凝土→三层板 混凝土→四层板→五层板→六层板→七层板→八层板→九层板→小屋面板→ 屋面钢性防水层→屋面隔热层→门框安装→内外装饰→楼地面施工→水电安 装→竣工清理。 (二)、施工顺序:

该工程在雨李开工,考虑到后期施工现场排水措施,保证文明施工。先 设置沉沙池及排水沟后开挖、先基础后主体、先结构后装饰的施工原则。管 道、电气等设备安装在主体、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相互配合交叉流水作业 (三)、测量定位及测量控制方案: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控制点,遵行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建立施 工现场控制网,测量、放线、找平,闭合差控制在测量允许误差内,严格执 行“施工测量规范” 1、主要轴线定位:采用建筑方格网法对轴线先进行定位, 2、根据前已确定轴线,按照总平面布置图将各轴线一一确定DBJT_15-113-2016_再生块体混凝土_组合结构技术规程.pdf,同时也对 上一步工作起到检核作用。 3、标高控制:为确保标高的精确度,在两幢楼的周围做三个√土0.000 的固定点,组成水准闭合环,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进行定期观测, 4、垂直度控制:采用线锤及经纬仪对轴线测量、控制,确保四角垂直度 及轴线偏移误差在规范内。 5、测量定人、定仪器、定水准点、定路线进行观测,对仪器常检查、常 维护,确保仪器准确性,减少施工误差。 (四)土方工程: 1、施工前应清除施工场地的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平整、编制土方平 衡及填土方案,对原有建筑物采取有效防护加固措施。 2、孔洞开挖前,应检查核对桩的轴线、尺寸、位置和标高准确无误后(符 合设计图),方准开挖,并做好现场内排水沟井及排水措施,保证排水畅通。

孔桩开挖采用跳越方法,即隔一棵,挖一棵来循环,以防相邻孔洞塌方。孔 侗操作面坏境清理十净,使用工具安全可靠,进入现场配戴安全帽,孔洞有 定深度时地面有专人负责安全。 3、护壁模支设: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孔桩直径。挖孔时应随 挖随做护壁,并经常吊中心线找正孔壁,直至设计桩底。护壁段模1m,如土 质不好,应短掘短护,护壁模采用工具式护壁模用螺丝连接,便于安拆。如 地下水位高,且淤泥层及可能发生流砂,土层较厚、较深,孔壁侧压力较大 时,可采用钢护筒,强迫下沉,待桩身混凝土浇过此段后,予以拨起回收。 4、挖孔护壁到达设计要求深度,并经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准将钢筋 笼吊入孔内。如无地下水时,达到设计要求持力层时,应留100~200mm待 检查后再清除,清除干净后,方准下道工序施工。孔桩浇灌混凝土过程中, 不留施工缝,并用软轴振动棒认真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5、成孔完毕后,必须清除孔底虚土,并对孔深、孔径、垂直度以及持力 层进行复查。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安装中采取相应措施,防变形,吊放笼时, 不得碰孔壁,并在浇灌混凝土时固定位置。柱插筋采用方楞固定位置确保准 确性。严禁操作人员在孔洞内作业时,同时使用水泵泵水,防漏电伤人。 6、变更必须有设计变更通知,并在甲方认可后,方准进行施工。超控部 位做好隐蔽记录签证。 7、回填土分层铺填,厚度控制在200~250mm以内,机械夯实,每层夯 实遍数3~4遍,回填土含水率控制在规范内。 (五)模板工程:

1、施工前准备: (1)、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程序是: ①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 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边线 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校正。 ②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 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③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准确,防止 模板底部漏浆。常用的找平方法是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找平,另外在 外墙、外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带,并校正其平直。 ④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按照构件的断面尺寸先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浇 筑50~100mm的短柱或短墙,作为模板定位的基准, (2)、按施工需要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 的部件不得使用。 (3)、模板安装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②支撑支柱的土壤地面,应事先实整平,并做好防水、排水措施,准备 支柱底垫木; ③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部应平整坚实,并采起可靠的定位措施: ④模板应涂刷脱膜剂,结构表面需处理的工程,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

5做好施工机具用辅助材料的准备工作。 2、模板的支设安装: (1)、模板的支设安装,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按配板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整体系统的稳定; ②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要有足够的 受压面积; ③预理件与预留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④支柱所设的水平撑、剪刀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5多层支设的支柱,上下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③主体结构模板的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支撑架用钢管扣件搭设,立 杆间距1.0m,横杆间距1.8m,地梁不支底模,但必须在支侧模前在梁底铺填 砂浆垫层,厚为70mm。 (2)、基础模板的支设安装时应注意: ①侧模斜撑与侧模夹角不宜小于45°; ②柱模板之间要用水平撑和斜撑联成整体: ③基础短柱模板的U型卡不要一次上满承德市气象局演播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等校正固定后再上满;④安 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对角线,防止柱模扭转。 (2)梁模板的支设安装: ①采用单块就位组拼: a、在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的调平模板支架(包括 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固定钢楞

b、在横楞上铺放梁底板,拉结拉直,并用钩头螺栓与钢楞固定,拼接角 模。 c在绑扎钢筋后,安装并固定两侧模板。 ②梁模板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a、梁模支柱的位置,间距为100cm。 b、模板支柱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剪刀撑按以下要求布置:(a)、支 柱纵横间距为1000mm;(b)、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的上下间距1800mm;(c)、 纵横方向水平拉杆中设剪刀撑一道。 C、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作支架时,要抽查扣件的扭力矩。按设计要求 布置。 d、由于水道等各种设备管道安装的要求,需要在模板上预留孔洞时, 应尽量使穿梁管道孔分散,穿梁管道孔的位置应设置在梁中,以防消弱梁的 截面,影响梁的承载能力。 (3)楼板模板的支设安装: ①楼板模板采用单块就位组拼,以每个节间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 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②相邻模板边肋应按设计要求用口形卡连接,也可用钩头螺栓与钢楞连 接; ③底层地面应夯实,底层和楼层立柱均应垫方木; ④采用多层支架时,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同心线上: (4)楼梯模板的支设安装:

(1)、准备工作: ①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若 有错漏,及时纠正。 ②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Φ12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Φ12 Φ25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筋宜用22号铁丝。 ③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短钢筋:为了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必须按照梁、柱、板的要求,制作不同直径的短钢筋,短钢筋的直径应等于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绑扎后将其垫于钢筋上,双层钢筋和弯矩钢筋用 撑铁支撑。 4钢筋绑扎方法:有一面顺扣、反十字花扣、反十字缠扣,使用时应根据 不同部位选择。一面顺扣:适用于一般钢筋网和骨架;反十字花扣:适用于平 板钢筋网和箍筋处;反干字缠扣:适用于墙筋和柱箍筋, 5绑扎时划出位置线,平板钢筋在模板上画线并弹出墨线;柱钢筋在两 根对角线主筋划点;梁箍筋则在立架上划线。规格、间距、数量、接头位置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 与术工现场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2)、柱子钢筋的绑扎: ①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 矩形柱应为45°角;对多边形柱应为模板内角平分,中间钢筋的弯 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小型截面柱弯钩平面与模板夹角不得小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