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某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南昌某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9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昌某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5节边孔施工(模板从XX大道转来)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及其措施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人工配合清底。四周设排水沟DB4403/T 79-2020标准下载,汇入积水井处,水泵抽送坑外。

模板设计:框架垫层、基础、底板采用钢模现场拼装。框架桥箱身内侧采用大块钢模板组拼,箱身外侧、顶板底面采用竹胶板组拼。

支架设计:框架内采用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架,边墙内模与外模用对拉螺栓固定。

砼浇筑:现浇框架桥箱身砼分两次浇筑:第一次先浇注底板、边墙倒角以上0.3m;第二次浇注边墙及顶板砼。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搭设支架、立模、绑扎钢筋、浇筑边墙及顶板砼。

附属工程:顶板砼强度达到规范许可值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进行沉降缝、防水层及附属工程施工。

总体施工顺序:开挖基坑→施工垫层→基础施工→绑扎底板钢筋→底板浇注→立模、支撑→绑扎边墙钢筋→边墙浇注→立模、绑扎顶板钢筋→浇注顶板→养生→拆模。

根据地质情况确定相应的开挖坡度,精确放样框架桥基坑平面尺寸,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辅助清基。

基坑坑壁坡度按确保边坡稳定、施工安全的原则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基坑深度要达到设计深度,施工工期较短,基坑底在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层构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可采用下表3.3中的数值。

表3.3基坑开挖坡度一览表

基坑深度大于5m时,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基坑底部平面底板外侧每边扩大100cm,保证立基础模板有足够的作业面,基坑底预留20㎝厚底层,人工开挖整平。

D2K1450+930XX大道框架桥基坑开挖平面及断面布置见图3.3.1。

图3.3.1XX大道框架桥基坑开挖平面及断面布置图

为了避免基坑在雨天积水,在基坑四周挖排水沟(30×30cm)并汇集到小里程右侧的积水坑(100×100cm),集水坑坑深2m,采用水泵抽水,水抽至地面设置排水沟流入D2K1450+760涵洞处排走。

该框架桥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m,采用打便道引入逐层开挖的原则,从框架桥左侧第一节位置打一条纵向便道,便道宽度为7m,长度约为120m,便道坡度为7.5%,采用“一”字型,该便道除了作为前期开挖基坑土方运输便道外,还将作为钢筋、模板等运输的主要通道。

引入便道位置见施工平面总布置图。

基坑开挖成型后对基坑平面尺寸、位置、高程、基底承载力等指标经自检及监理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底板下部砼垫层的施工。模板使用组合钢模,模板用U型卡连接,钢模背部支撑使用方木、木楔、钢筋和管钢等材料支撑在基坑开挖侧面。

垫层为20cm厚C20砼,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输至现场,通过砼泵车将砼送入模内,振动棒振捣密实。根据沉降缝构造要求,垫层砼分块进行浇筑。砼浇筑时连续进行,由于垫层每块砼数量不大,一次性浇筑完成,并确保砼振捣密实。

箱身砼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砼及边墙倒角以上0.3m;第二次:浇筑边墙、顶板砼。

底板施工(含边墙倒角以上0.2m)

在已打好垫层砼的平面上,进行放样,确定好底板边线及沉降缝位置,将已场外加工好的钢筋拉到工地绑扎,然后立模加固,确保沉降缝板不变形。

底板侧面及倒角部分模板均采用竹胶板组拼。

底板浇筑前将侧墙上部竖向主筋提前帮扎预埋好,以便下一步施工侧墙上部时方便施工。底板浇筑时注意沉降缝位置预埋橡胶止水带及相关防水设施,具体见本方案关于沉降缝施工部分内容。

浇筑底板前将垫层顶面凿毛并冲洗干净。为加强两次浇筑砼的连接和保证框架整体防水性能,水平施工缝做成“凹”字形,即在第一次浇筑砼时埋入两排10×10cm的方木,待砼终凝后取出,并将施工缝凿毛、冲洗干净。

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搭设支架、立模、绑扎钢筋、一次性浇筑边墙及顶板砼。

扣件式钢管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Φ48×3.5mm碗扣立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底)托、10cm×7cm方木做横向分配梁、2根Φ48×3.5mm钢管做纵向分配梁。支架搭设详见图3.5.2。

模板系统由外模、内模、底模、端模等组成。纵向分配梁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底模板采用竹胶板,后背10cm×10cm方木,然后直接铺装在Φ48×3.5mm钢管的纵向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

立杆纵向间距均为0.6m,横向间距为0.6m,步距为0.7m;立杆采用3m杆+2.5m杆+0.3m顶托,倒角范围内采用3m杆+2m杆+0.3m顶托,扫地杆距地0.7m;立杆顶部通过安装可调节顶托来调节尺寸以使模板处于同一平面上,立杆底部支立在底托上。

钢筋在专用加工场加工,平板车运到现场,精确放样定位后,现场绑扎成型。

使用前首先目视检查钢筋表面洁净、损伤、油渍、锈蚀等状态,并检查钢筋原材料试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钢筋的加工、装配以及检测方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准予施工,钢筋在常温下按设计图加工,弯曲须一次成形,不得进行回复操作。

钢筋加工配料时,准确计算钢筋长度,减少钢筋的断头废料和焊接量。接头用搭接焊,焊缝长度和质量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箍筋的定位做到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预埋件按设计位置和间距进行安装,并与模板连接牢固;安装结束后,由专人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确认,并拍照留存。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高强塑料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按大体积砼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同时掺入适当外加剂和粉煤灰;适当推迟拆模时间,拆模后,加强表面保温养护等。

模板固定牢固后仔细检查其平面位置、几何尺寸、垂直度等各项指标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对钢筋和模板一并检验,合格并同意后开始灌注砼。

浇筑砼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砼灌筑入模时下料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砼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每次振捣按砼所灌筑的部位使用相应区段上的振动器。

操作插入式振动棒时宜快插慢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不得漏振,谨防过振;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筑的砼面层下50mm为宜。灌筑过程中注意加强倒角、交界面以及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

砼分层浇筑(层厚≯40cm)。砼浇筑时注意两边侧墙对称均衡进行,侧墙砼通过串筒浇筑,插入式振动器振实,底板、顶板砼采用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振实。注意防止漏振或过振。

在灌注砼现场,分别做同条件养护和标准条件养护两种试件,其中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不得少于两组,标准条件养护试件2~4组。

浇筑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以免产生离析。出料口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m。

浇筑必须连续,不得间断,若因故停顿则应严格控制间断时间,必须在前层砼初凝前把次层砼浇筑完毕。砼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允许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毕时,如砼表面泌水较多,必须在不扰动已浇筑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出。继续浇筑砼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浇筑砼时,应填写砼施工记录。

砼浇筑完毕后,对砼裸露表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拉毛。加盖养护,开始养生。 顶板砼强度达到规范许可值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进行变形缝、防水层及附属工程施工。

顶板砼强度达到规范许可值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架,拆模时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且必须要技术主管同意后方可拆模。

拆除模板的顺序、方法及措施必须按施工说明规定办理,应后装先拆、先装后拆;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先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时不得用撬棒重锤硬撬硬击,拆除模板应按规定及施工顺序清理,运送至指定位置堆放,堆放时应平放,如须竖放,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严禁抛掷、撞击、脚踩等损坏模板的行为。

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置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

已经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停歇,以免落下伤人。

拆除时必须设置拆除工作平台,或架子。

拆除模板时应有专人负责看护指挥,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除后的模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清理,涂刷隔离剂并按类别规格编号堆放整齐。

XX大道框架桥设置四道沉降缝,沉降缝正截面缝宽3cm,从底板、侧墙及顶板通长隔开。沉降缝处设计防水材料从涵身内侧至涵身外侧依次为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弹性密封膏、保护层。橡胶止水带在框架桥沉降缝施工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该材料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为以下几点:

1)、橡胶止水带在砼浇注过程中应部分或全部埋进砼中。

2)、在浇埋砼以前要先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接头部分粘接牢固,再以适当的力充分振捣、震荡砼定位止水带,使其与砼良好结合,以免影响止水效果。

3)、由于砼中有许多尖角的石子和锐刃的钢筋,所以在振捣和定位止水带时,应注意浇捣的冲击力,以免由于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否则,在接缝变形和受水压时橡胶止水带所能抵抗外力就会大幅度降低。

4)、在定位橡胶止水带时,一定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让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不平展现象应及时调整。

5)、在固定止水带时,不能在止水带上打孔,不得破坏本体部分,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6)、止水带接头必须粘接良好,一般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不加任何处理的所谓“搭接”是不允许的。

箱身内及出入口砼路面施工

参照框架涵设计图纸,框架桥顶面采用甲种防水层,箱身侧面采用丙种防水层。甲种防水层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粘结剂,丙种防水层采用聚氨脂肪水涂料。

为了保证质量,砼面和防水材料,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湿润、无凹凸、无不平浮灰、油污、蜂窝及麻面。

涂沥青漆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清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将尘土杂物等扫除干净;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的中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再用M10砂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中添加适量107胶以增强水泥砂浆和基层面的连接;涂沥青漆的基层应保持干燥。

沥青漆采用人工涂刷方法,上下层应交错涂刷,每层涂刷的厚度为1.5mm,垂直面应从上往下涂,每遍涂刷的方向应与前一个方向垂直,转角处应涂布多遍,不得流淌,堆积。涂布应均匀,不得过厚或过薄,不允许见底,第二遍应在第一遍干燥后方可进行。

铺设再生橡胶沥青卷材时,应与第二遍沥青漆同时进行,并得保证沥青漆每次搅拌结束到铺设完毕20分钟内完成。铺设应粘贴密实表面平整,无歪斜、无鼓泡,接口严实,边缘无翘曲现象。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8cm,卷材的铺设应从低处开始,搭接应按水流方向布置。

随后立即进行两层沥青漆的涂刷。

防水层应满铺、满涂,接缝严密,无裂缝、损伤、气泡、脱层、滑动现象。

铺设完毕后24小时后,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保护层为1cm沥青砂胶。保护层表面应抹平压实,凝固前再赶压一次,使其表面光滑,密实。

沉降缝处材料依次为一层再生沥青橡胶和两层沥青漆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前首先将涵背表面刷净、晾干,然后分层涂刷、铺设。其中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部分或全部浇埋进混凝土中。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注意保护。

拉杆孔在拆模以后,立即用泡沫塑料填塞,孔洞距表面5cm深范围内用M10砂浆填补平整,水泥砂浆中需添加适量107胶以增强水泥砂浆和基层面的连接。

防水卷材的搭接厚度不小于8cm,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为1.5mm,前后两次的涂层应接好茬。

对铺贴好的防水卷材应做好成品养护。

防水涂料必须按产品适用说明进行配比,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每次搅拌以30kg为宜,搅拌时间约3~5分钟。砂粒径20~40mm为宜。

聚氨脂肪水涂料可选用喷涂或刮涂的方式,厚度2mm,应分两次喷铺均匀,喷涂后应随即喷洒砂一层。

防护层铺设完毕24小时后GB/T 36549-2018标准下载,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将石子、砂子、水泥倒入搅拌机预混1分钟,然后加水、减水剂及纸袋包好纤维网(连同纸袋一起加入),混合3~5分钟,均匀即可;

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砼均匀铺在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直到无可见的空洞为止,然后用刀抹平;

纤维网砼面层做好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快速失水,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

基坑回填采用掺入3%~5%水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回填至框架桥顶,桥顶路基表层间采用级配碎石满铺,分层厚度在20cm~25cm之间,夯实后内摩擦角不小于30°。靠近桥身1m处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打夯机夯实。

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强、设备过硬的施工队伍投入到本工程施工,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精良的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

建立健全“横向到边GBT31545-2015 核电工程用硅酸盐水泥.pdf,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形成项目部、架子队、作业队伍、工班、作业人员五级质量自检流程。

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项目部、施工架子队及作业队伍三级技术质量管理机制。

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落实责任制、质量负责制,完善施工自检、配合监理检查、验收的质量保证体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