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济达物流有限公司12万平米货场施工方案

海济达物流有限公司12万平米货场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42.0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海济达物流有限公司12万平米货场施工方案

(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救援队进行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技能。

11.6.2施工现场的安全应急处理

平原区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现场的火警火灾急救

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等基本情况,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施工人员及时灭火和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在扑火现场,行动统一,尽量阻止火势扩大,扑救不可能时,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在灭火后,应保护火灾现场,调查起火原因及时上报。

b、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

1)尽快组织人员竟受伤人员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2)救火人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3)火灾袭来时,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要迅速组织灭火和疏散,不要贪恋财物。

4)必须穿越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5)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2)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中毒事故,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应争取尽快确诊,并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和及时转送至最近医院进行抢救。

a、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均应设法尽快护送中毒人员到定点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

2)根据中毒的途径不同,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a)皮肤污染、体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因接触油漆、涂料沥青、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b)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如进入地下管道等密闭不通风的地方施工,或环境中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焊割作业、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泄露,二氧化碳过量等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和吸氧。

c)食入毒物应送医院。

b、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用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着口、鼻,腰系安全绳,并有场外人控制、应急,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

2)常见食入性中毒的解救,应在医院进行。

3)在施工现场如已发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的时间不长,则应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在生产和生活区范围内,如发生人身意外触电事故时,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和及时转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1)不论是高压用电还是低压用电,不论是切断电源还是人为使触电者脱离接触电源,均应做到安全、及时、有效,不可盲目施救或等待。

2)根据现场情况不同,采用如下相应措施:

a)高压线触电或电源开关设在附近时,应由现场电工负责切断电源,然后将触电人员带离触电现场后,视触电后人身情况,进行现场救治或转送医院。

b)低压线触电或电源开关较远时,现场人员可采用干燥绝缘长木棒将电线、电源和触电人隔离至安全距离后,视触电后人身情况,进行现场救治或转送医院。

救护人员应注意自身保护,不准在触电人带电情况下接触触电人,高压线触电时,在未切断电源情况下,救护人员不允许过分接近触电人。

第十二章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措施

12.1能源和资源的节约

12.1.1节约水资源,随手关上水龙头,发现滴漏,及时报修,打扫卫生时用桶接水,做到一水多用。节约用电,随手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灯。节约粮食。

目的:选择环保、无害的绿色建材;减少施工过程材料的消耗。

要求:在材料采购考虑环保原则,尽量是使用绿色建材;现场制定节约措施,加强管理,杜绝浪费;充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提高资源材料利用率。

目的:鼓励就地取材,使用绿色建材。

要求:施工单位有明确的环保采购条款,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审核、比较、挑选。

就地取材:就地取材,减少材料运输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增加当地生产的施工材料和制品的比例。

目的:鼓励使用符合对环境的无害化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应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

要求及措施:严格控制临时设施用料,尽量利用旧料、现场拆迁回收的材料。

对施工购入的主材、辅材的绿色度进行评价,应与规划设计时绿色原则相符。

目的:减少施工材料与资源的消耗。

要求及措施:采取有效的该井措施督促与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改进施工工艺,缩短工期。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随时掌握施工用料信息。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科利用率。周转材料维护良好,延长自由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尽可能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临建设施利用场地原有建筑,或使用便于拆卸、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目的: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

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场地现有资源,对建筑施工废弃物尽可能的回收利用。

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喜爱女友道路。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燃气、电信等市政管线工程。

目的:节约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

要求:强化施工节水管理。

目的:对场地内及周围的地下水及自然水体水量进行保护,减少施工活动负面影响。

要求及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地下抽取。若场地周围有自然水体,施工活动对其水量和水质不产生劣化影响。

目的:减少施工阶段对水资源的消耗。

要求及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提高节水率。

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12.2.1环境保护方针

我们的环境保护方针是:

生产目的:优化城市环境;

施工组织:考虑环境污染;

施工过程:控制环境污染;

竣工交付:满足环境要求。

12.2.2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我们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地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

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2.3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

12.3.1项目前期管理规定

在参与项目招投标编制标书时,应根据工程资料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内容,在标书中考虑文明施工、交通组织、防汛防台、管线保护及其它业主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

在承接项目后,应根据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针对周围实际环境状况,提出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按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求的规定》,编入《施工组织设计》。

在项目开工前或施工期间,应办理或协助业主办理以下工程项目可能需要的各类政府主管部门许可证及申报,主要包括掘路执照、城市道路施工许可证、临时占路许可证、渣土处置证、封堵原排水管道报批手续、夜间施工许可证等。如涉及分承包方作业的,应要求分承包方办理上述许可证或申报。

项目开工前,应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邀请项目所在地的环保、环卫、管线(水、电、煤气)、电信、交警、消防、质监、市容监察、绿化园林、街道、派出所等机构出席会议,通过协调会议的形式,向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及街道通报项目情况,了解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的环境保护具体要求,了解当地社区、居民对项目施工的具体要求,与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联络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与政府主管部门及周围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利于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

应与管线(水、电、煤气、电信)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申请管线监护,签定管线配合联系单或协议书,进行管线交底,取得施工可能涉及的地下管线资料,以制订管线保护方案。同时由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护和巡视,指导施工过程中的管线保护。

12.3.2采购环境管理规定

a、凡是在生产及相关辅助活动中使用的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设备,均应对其设备的环境指标进行审查。

b、在采购和订货前应了解市场的行情,进行对比选择。除了对各设备生产厂家的质量、价格等情况对比外,应优先采购环境指标良好的设备。

c、设备采购时,应向设备供应商索取相关的设备使用说明,并对设备涉及的相关环境指标进行评审,最终对设备环境指标情况作出结论。

d、设备采购合同签定时,应在合同中明确设备供应商对设备的环境指标符合性作出承诺。

e、凡是新增设备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均应及时将其列入《环境因素清单》中,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价。

f、资产管理部根据国家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禁止及限制采购设备清单》,并每半年更新一次,以指导和规范采购行为。

根据国家《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以及有关文件,制定《禁止及限制采购材料清单》,凡属目录所列的设备、产品及物资,应一律不予采购。

项目部在采购或选用建设工程材料,如水泥、砂石料等产品时,应对上述工程材料生产企业进行验证,没有上述准用证的工程材料,将不予采购和选用。

项目部每季度更新一次采购清单,并通过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审定后,再将采购清单交由材料主管负责实施。

12.3.3绿色采购的原则

在实施设备、产品及物资采购时,遵循以下原则:

(1)凡是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设备、产品及物资供应商,优先考虑其作为合格分承包方。

(2)凡是产品及物资有绿色环境标志的,优先考虑其作为选购产品。

(3)凡是环境指标优于同类产品的,优先考虑其作为选购产品。

12.3.4土方运输环境管理规定

a、车次车貌整洁,制动系统完好。

b、车辆后栏板的保险装置完好,并另再增设一付保险装置,做到双保险,预防后板崩板。

c、车辆应配置灭火器,以防发生火灾时应急。

d、项目部负责对本单位运输车辆的定期检修;分包方自行负责本单位运输车辆的定期检修,以保持车况的良好。

(2)土方装卸、运输管理

a、土方装卸时,场地必须保持清洁,预防车轮粘带。

b、车轮出门时,必须对车轮进行冲洗。

c、车轮装载土方不应超高超载,并应有覆盖物以防止土方在运输中沿途扬撒。

d、项目经理部、专业工程队负责对土方运输量进行统计。

e、严格按交通、市容管理部门批准的路线行驶。

f、配备专用车辆对运输沿线进行巡视,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c、运输车辆应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进行运输。

d、土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托运单位送渣土管理部门查验。

12.3.6施工现场废水控制管理规定

(1)施工废水的控制措施

排放含泥量较多的水应流入布置在基坑、施工便道旁的沉淀池内,必须经过二次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严禁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

a、各施工项目在现场均应建立厕所收集粪便污水;固定式厕所应设立化粪池,移动式厕所也应设置收集装置,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b、厕所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上门抽清。

各类土方、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时,为保持车容应清洗车辆轮胎及车厢,清洗废水应接入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

a、散料堆场四周应设置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而堵塞下水道或污染附近水体及土壤。

b、施工活动中开挖所产生的泥浆水及泥浆,必须用密封的槽车外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置。

a、各施工阶段施工期间,均定期安排对临时排水设施的疏通工作。

b、汛期、雨期来临之前,都要对下水道及场内各排水系统进行疏通。

12.3.7施工现场扬尘、废气控制管理规定

(1)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

a、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商品砼及散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

b、在散装水泥罐车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c、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应规范,搅拌设施应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

d、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

e、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定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尘。

f、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g、由于施工产生的扬尘可能影响周围正常居民生活、道路交通安全的,应设置防护网,以减少扬尘及施工渣土的影响。如防护网发生破损,应及时对其进行修补。

i、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特殊情况下需焚烧的,须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j、坚持文明施工及装卸作业,避免由于野蛮作业而造成的施工扬尘。

(2)施工废气处理措施

a、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的车辆均应通过当年机动车尾气检测,并获得合格证。

b、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在离开施工作业区域前,对车辆的轮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在车辆行驶过程对外界道路及空气造成污染。

c、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撒物资的车辆,车厢应用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

d、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e、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搞好施工期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形成的交通堵塞,减少因此产生的车辆废气怠速排放。

f、加强运输管理,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避免由可能引起的货物运输涂中的散落、破损现象。

g、施工、运输机动车辆应尽可能使用无铅汽油作为动力燃料,限制含铅汽油的使用。

h、食堂饮食活动产生的油烟气应安装抽排风装置,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油烟气排放应符合当地排放标准。

12.3.8施工现场噪声控制管理规定

a、除紧急抢险、抢修外,不得在夜间10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危害居民健康的噪声建设施工作业。

b、由于特殊原因须在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超标准的、危害居民健康的建设施工作业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作业活动所在地的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周围居民进行公告。

(2)施工噪声与振动的控制

a、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出口,搅拌机等高噪声设备及车辆进出口应安置在离居民区域相对较远的方位。

b、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高噪声作业活动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周围居民及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

c、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d、离高噪声设备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配戴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伤害。

e、运输车辆驶入城市区域禁鸣区域,驾驶员应在相应时段内遵守禁鸣规定,在非禁鸣路段和时间每次按喇叭不得超过0.5秒,连续按喇叭不得超过3次。

f、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管理,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增加的车辆鸣号。

a、如施工引起的振动可能对周围的房屋造成破坏性影响,应向周围居民分发“米字格贴”,避免因振动而损坏窗户玻璃。

b、吊装施工操作要缓要匀,避免各种冲撞而造成振动污染。

12.3.9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1)生活区设围栏,有“五小”设施平面图和卫生包干块示意图。

(2)门口标明企业和工程项目名称。

(3)场地平整,无坑洼积水,无蚊绳孳生地。

(4)保持排水通畅,明沟、暗沟应清洁无杂物和黑臭。

12.3.10消防治安措施

建立防火安全组织,义务消防和防火档案,明确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操作岗位的防火安全职责;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落实防火制度和措施;按施工区域、层次划分动火级别,动火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物品,设置专门仓库放存。

第十三章施工现场维护措施(包括成品保护)

13.1.1本工程施工内容和工程量,以及现场施工环境对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制定一个与施工实施计划相适应的交通组织,通过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组织落实,把施工给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3.1.2我公司有较丰富的在大交通流量情况下从事市政设施的施工经验,对于本工程,我们将自觉遵守管理部门的监督,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特别是相邻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配合,强化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包括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优选施工方法,加强员工教育,树立协作意识、环境意识及法制意识,系统地策划和组织切合实际交通组织方案。

13.2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原则:

13.2.1从场区整体交通运作的全局观点出发,以安全性、有交通和注意环境影响为目标来组织交通,除做好工程的效能疏解组织以外,还必须服从作业区交通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

13.2.2协助做好施工前管线迁移及三通一平工作,做到先建路后占道,先疏解后施工。

13.2.3满足现有临时道路的交通流量要求。

13.2.4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

(1)由于本工程材料运输只能由现有道路,该区域内有多条道路同时正在施工,材料运输难度较大,须做好各施工区域的协调关系。

(2)由于现场施工施工运输错综复杂,运送材料道路上,应设置明显的交通导向标志牌,以疏导车辆进入施工路段。施工区围栏靠车行一侧,间隔安装反光标志及警示灯。施工车辆进出围蔽区内施工场地时,应派专人在道路入口处指挥交通。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时间,交通高峰期必须控制施工强度,做好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施工期间不致因案例问题影响地面交通。施工期间,进出现场的材料运输车辆应避开交通繁忙时间。

(4)配合现场管理部门,组织力量及时引导,疏解交通,合理布置临时交通,保证所需交通标志,标线及时安装到位、投入使用,并设专人负责检查,维护交通设施,及时维修、更换、补充各种设施和标志,确保有效的实施交通安全管理。

(5)对施工范围附近的行车道路,应注重日常保洁和维护工作,路面积水应及时排除,以保证行车畅顺,提高车辆通行速度。

(6)配合交通安全的宣传,派出专人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把施工期间的交通尽快疏解。

13.3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13.3.1准备苫布覆盖易飞扬的材料,以防污染现场环境。

13.3.2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措施: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清洁。按现场平面图划分出物料堆放区、现场加工区、机械停放区、现场办公区,人行通道和消防通道保持路面平整畅通。

13.3.3现场施工机械管理措施:施工现场内部的施工机械类型、数量较多,包括运输机械、开挖机械、吊装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和其它机械,在有限的施工作业面上容纳如此多的机械,如果没有统一调度与协调,势必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机械利用率的降低,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项目部根据施工情况具体安排机械,做到交叉作业,互不影响,合理组织,井然有序。为此项目部制定机械使用计划,安排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尽量不影响施工现场的作业面。

13.3.4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措施:施工现场作业为区别各自职能,要求各工种人员带有不同标识,便于区分识别,做到各就各位。工作期间严格遵守施工劳动纪律,如没有工作,应立即撤离施工现场,严禁在施工现场逗留。

13.4施工现场保卫措施:

13.4.2工地设门卫值班室,由经警昼夜轮流值班,白天对外来人员和进出车辆及物资进行登记,夜间值班巡逻护场。

13.4.4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料具堆放处以及工程关键部位是现场的要害部位,项目加强保卫,确保安全。

13.4.5加强库房管理,严防被盗、破坏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13.5现场标志牌的维护管理:

在现场大门口处设置体现本工程特点的标志牌,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现场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等内容。在现场醒目部位及易出现安全隐患部位张挂安全警示牌。日常项目设专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标志牌和警示牌完好无损。

13.6现场交通管理:

施工道路保证畅通,装卸货物要卸在道路的两侧,不得随意占用施工道路,进出车辆不得随意停在施工道路上,以免影响施工运输。现场设专人对施工道路进行清扫维护。

13.7成品保护措施:

13.7.1工程施工过程中,制成品、工序产品及已完分部分项工程作为后续工程的作业面,其质量的保护必将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忽视了其中任一项工作均将对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制定以下成品保护措施。

13.7.2制成品保护

(1)本工程制成品指按放样加工的断料弯曲成型检查井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构件等。

(2)制成品堆放场地应平整、干净、牢固、干燥、排水通风良好、无污染,所有成品应按方案指定位置进行堆放,运输方便。

(3)制成品堆放地应做好防污染、防锈蚀措施,成品上不得堆放其它物件。

(1)检查井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将散落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方案要求进行覆盖保护,雨季施工混凝土成品,应按雨季要求进行覆盖保护;

(2)检查井基础混凝土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应按方案规定确保间歇时间和养护期;

(3)不得重锤击打检查井基础混凝土面,不得随意开槽打洞,安装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预留预埋;

(4)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发现因施工造成的混凝土局部破损应及时修补。

第十四章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14.1.1工程竣工后,在移交前,派出专职保卫人员看管,确保本标段合同项目内容完整无缺。

14.1.2工程移交前进行必要的清洁卫生GY/T 339.1-2020 有线电视网络大数据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做到干净、整齐,满足建设单位投入使用的要求。

14.2保修期内质量保证承诺

14.2.2本工程承诺,在接到建设单位有关质量投诉后,在24小时内作出合理回应。

14.3保修期内质量保证维护措施

14.3.1向建设单位发送保修证书(保修卡)

LY/T 3191-2020 林木DNA条形码构建技术规程14.3.2检查修理和验收

在保修期内,我公司如接到建设单位的通知,则立即由指定保修联系人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合同建设单位一同进行鉴定,对由于我公司施工质量原因造成的问题,我公司将马上制定维修方案,并由指定保修联系人组织人员在三天内到现场进行修理,修理完毕后再合同建设单位一起验收,并在保修卡上填写好维修情况记录。

14.3.3定期进行工程回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