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道路及雨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厂区道路及雨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5.9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厂区道路及雨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5.2.3侧平石施工:

侧平石的施工采用材质、规格、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现场收料时需认真进行成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侧平石施工根据施工图确定的平面位置和顶点标高排砌。道路直线段用50cm侧平石。弯道半径大于15m时,用50cm的侧平石;曲线半径小于15m或曲线圆角部分,采用60cm或30cm的侧平石,相邻侧石接缝必须对齐,缝宽为1.0cm。平石和侧石需错缝对接,平石缝宽0.5cm,与侧石间的隙缝≤1.0cm。

(1)采用架子车搬运××大桥系42米杆拱施工工艺,要小心轻放,掉角及破损侧平石不得用于本工程。

(2)侧石、平石用1:3水泥砂浆铺砌,灌浆必须饱满嵌实,平石勾缝以平缝为宜,侧石勾缝为凹缝,深度0.5cm,接缝要进行湿治养护。

(3)在做完基层后,按照设计边线或其它施工基准线,准确放线、定桩。侧石、平石安放须稳固,做到线段直顺,曲线圆滑;侧石顶面平整无错牙,勾缝饱满严密,整洁坚实。

(4)雨水口处侧石、平石安放,应与雨水口施工配合,做到安放牢固,位置准确,平式雨水口的标高应比平石低落1cm,以利汇水。

5.2.4人行道施工:

本工程人行道设计的结构形式为预制砼砌块,底层铺15cm的石灰土基层。地面砖施工:

1、土路基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用小型压路机压实,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密实。

2、人行道的基层为15cm厚的石灰土,施工工艺同道路基层。

3、结合层2.5cm厚的水泥砂浆用于找平和铺砌地面砖,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含水量,一般要求是捏起来能成团,便于铺设上层的地面砖。地面砖铺砌时要求表面湿润,有利于砂浆与地面砖的结合。

4、铺砌地面砖一般采用“放线定位法”顺序铺砌,板底应紧贴砂浆层,砂浆应饱满、密实,不得有“虚空”现象。

5、要经常用3米直尺纵横和斜角方向靠量面层平整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修。

6、人行道中地下管线井盖与地面接平。美观是彩色地面砖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砖底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平整、密实,彩色地面砖完全坐实,上下层结成整体,相邻块紧贴,表面平整,线条挺刮,图案拼装正确

5.3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对施工图及所有的设计文件认真学习研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重点核查环境保护,公用管线,交通配合,地区排水等措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意见。

认真分析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中的工作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现场可利用的水源、电源、道路、堆场、临时设施搭建场地及施工通道等情况,核对各种地下公用管线及地上杆线情况。

对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桩进行复核并做好保护桩,测设管道中心控制桩,并妥善保护。根据提供的水准点,每隔20米放设施工用的临时准点,要求设在不受工程施工影响处。

与各施工段施工衔接处,应相互调准水准点和中心桩,以防误差。

测量放样前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计量测试所校核,所有测量要做好原始记录,并保存完整。工程完工后,随所有的竣工资料一起存档。

测量放样工作由测量组完成,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校对,并签证认可。

(1)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单侧弃土。一般开挖放坡1:0.75左右。

(2)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土层,机械挖土应控制在距槽底高20CM时停止,再用人工清除剩余土方至设计槽底,并边挖修坡,立即实施管基垫层。如发现超挖,必须进行处理,严禁用土回填。一般需采用塘渣回填,或加厚管基垫层。

(3)做好沟槽排水工作,修整槽底时,单侧设盲沟,并设集水井排水。

(4)在开槽埋管施工工程中,采用液压挖掘机拔桩机或挖掘机拔除支撑,达到随挖土、随支撑、随排管、随填土、随拔撑的开槽埋管施工要求,有利于快速、安全、文明施工。

5.3.4混凝土管道施工方法

(2)管道应直线敷设,需利用柔性接口折线敷设时,管道每个承接口处相对转角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3度。

(3)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管连接,管道承口应放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插口应放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

(4)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3米范围内采用粗砂回填、整平、夯实,其余采用原土回填,管道回填压实度轻型标准为83%,路基压实度重型标准为90%。

(5)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5米范围内必须人工回填,严禁机械推土回填:管顶0.5米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6)在车行道下,管顶的覆土高度不宜小于0.6米。

(7)管道接口用的橡胶圈其性能应符合:邵氏硬度50±5MPa,伸长率≥50%,拉断强度≥16MPa,永久变型≤20%,环刚度≥8KN/m2,冲击强度TIR≤10%。

本标段雨、污水管所采用的收水井均为砖砌检查井。

(1)施工准备:清扫冲洗基础表面,无积水污泥;替换检查井部位的支撑;砖材浇水湿润;水泥砂浆根据水泥品种进行配合比搅拌。

(2)施工要求:在砌筑的基础面上先铺底浆;砌砖必须做墙面整齐,宽度一致,井体不得走样,砌砖时应夹角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砖缝中砂浆饱满,不得通缝,缝宽10mm误差≤±2mm;砌砖时应将挤出的砂浆刮平,并将砖墙表面残余砂浆及时清理干净。

(3)在管材上半部检查井处砌拱圈。

(4)用1:2水泥砂浆抹面:洒水湿润墙壁体,抹面分两次进行,先刮糙打底后用直尺刮平再用木搓搓平表面粗有纹路,此粗糙厚度10mm,在粗糙的水泥砂浆初凝后及时粉刷第二道水泥砂浆,并压实抹光。抹面工序先外墙后内墙,在必要时内墙一抹完成。

(5)检查井流槽:检查井流槽用砖砌筑,高度为管径的1/2,两边略向中间落水,同样流槽必须用1:2水泥砂浆分两次抹面。

(6)检查井尺寸为直径1500mm,工作室顶铺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在安装钢筋砼预制盖板必须清洁,上下面不得搞错;盖板为偶数进两侧对称布置,为奇数时仅允许有一块的偏错,在盖板底部先铺25mm的1:2水泥砂浆。

(7)预留管处理:检查井上的预留管的管径、方向和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留管应与墙体接平,在检查井与接管的边接外用1:2水泥砂浆抹成45°三角接缝。预留的管材如果管材管径较小,如预留的Φ300的雨水边管头子,为了达到沟槽填时的土方密实度要求,用切割机将雨水管子材割切,以便沟槽回填,同时也较好地处理预留的管材接缝。

根据规范要求,污水管每仓需进行闭水试验。

试验可利用管节两端检查井作为闭水水头,要求水头在上游管道内顶2m以上,闭上试验前应先灌水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加水至标准高度,观察水位下降值,若在30min内水位下降在规范值以内,则闭水试验合格。

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抽干内水,拆除管内封堵。

沟槽回填土,对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要求,以达到即保护管道安全,又满足上部承受动、静荷载;即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管道安全又保证上部修路、交通放行后的安全。

(2)沟槽回填的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

<1>沟槽回填土在管道隐蔽过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复土时沟槽内积水排除干净,严禁带水作业,并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机物质,大于10cm的石料等硬块也应剔除,大的泥块要敲碎。

<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按照《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当管道铺设好之后,二侧及管项以上50cm范围内的覆土,采用素土分层对称平整夯实。

<3>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到低分层进行;沟槽两侧同时回填夯实,以防管道位移;回填土不得将土直接砸在抹带接口上检查井等附属构造物回填土应四周同时进行;与其他管道交叉的地方回填土时,要做妥善处理。

<4>胸腔以上复土时,应分层整平和夯实,每层厚度应根据采用的夯实工具和密度要求而定。在使用推土机或压路机械,管项以上的复土厚度不小于70CM。沟槽复土时,槽边应保护等安全措施,沟槽上下应统一指挥,相互协周,以免发生事故。

<5>回填土的质量按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行控制。

<6>沟槽土沟回填土质量控制图表见下图。

沟槽土方回填质量控制图表

5.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5.4.1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1、沥青摊铺前,根据设计要求,摊铺工期安排、质量要求向摊铺人员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拌和厂作全面交底。

2、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主要由拌和厂控制,施工单位委派质量员跟踪监测。沥青混凝土必须按规定的配合比设计,按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3、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4、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摊铺单位配备各类施工机具及摊铺队伍,机具、设备按施工单位要求准时进场。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械应做全面检查,经调试并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

5、进行施工时,要做好临时交通维护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摊铺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协调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

6、沥青路面的基层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刚度,表面应平整、密实。基层的拱度与面层的拱度一致,标高符全要求。当基层验收通过后,才可以进入沥青路面的施工

5.4.2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沥青混合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与同类材料的施工实践经验,并以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2、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砼混合料的技术指标,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都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3、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需按下列步骤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4、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5.4.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各类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温度的装置。

2、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应符合要求。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并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

3、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

5、拌和厂拌和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1、为保证沥青路面结构层与基层之间的整体性,在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2、在基层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其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并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等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浇洒时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

3、浇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应采取防止污染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的措施。洒布的透层沥青应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应在表面流淌,并不得形成油膜,当局部地方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渗入基层,应予清除。浇洒透层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5、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路缘石、雨水时水口、检查井等的侧面应用刷子时行人工涂刷粘层沥青。

5.4.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沥青混合料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时应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应清扫干净,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并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3、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检查拌和质量,对明显花白,粗细料分离、结块成团、枯焦干散、油分明显过多过少,以及出厂温度超过范围或送到工地时温度低于规范的单纯合料则不得使用。

1、摊铺机采用自动找平摊铺机,摊铺机找平时,中、下面层宜采用由一侧钢丝绳引导的调和和控制方式。表面层采用6米长铝合金引导的高程控制方法,以使摊铺层质量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规定要求。

2、各交叉口采用方格网法进行控制,首先对控制标高的样桩进行加密即先根据交叉口等高线计算各点高程。

4、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

5、机摊铺速度为匀速3M/min,摊铺过程式中不得随意变换带度或中途停顿,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浆送料器应不停旋转,两侧边保持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在混合料中,摊铺现场施工单位应配有专人联系材料、控制材料总量,并检查材料质量及供料时度。

2、压路机的碾压速度选用如下: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5、终压紧接在复压后时行,终压应用双轮钢筒压路机或振动式压路机(静压)碾压,终压不少于2遍,温度符全要求;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采用将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的碾压方式;碾压路线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接头等;应采用其它设备在高温中进行压实。

6、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时,可向粘轮擦少量水,但擦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压实效果。

7、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不得停放压路机或其它车辆,并防止矿料、油料和杂物散落在尚未成型的路面上。

2、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高一些热混合料,并应使接缝预热软化。碾压前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3、从接缝处起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应予清除。摊铺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外摊铺层施工线结束后再用3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5.4.9路面与检查井井框高差控制措施

1、在沥青混合体摊铺前应检查摊铺范围内的井盖框,及专业管线的检查井是否已固定到设计标高,侧壁是否已涂好沥青粘层,顶面是否已有保护隔离措施。

2、沥青面层各种井盖框衔接应紧密平顺,不得有积水现象,井框与路面高差控制在2mm以内。井框局部可采用人工摊铺,边摊铺边修整,及时整形,防止粗细粒料产生离析现象。

3开放交通,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5.6脚手架与垂直运输工程:

5.8.1钢结构制作工程:

5.8.2钢结构防腐工程:

5.8.3钢结构安装工程:

5.12建筑地面工程:

5.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5.13.1抹灰工程:

5.13.2门窗工程:

5.13.3吊顶工程:

5.13.4饰面砖工程:

5.13.5涂饰工程:

5.13.6其他装饰装修工程:

5.14建筑给排水和采暖安装工程:

5.15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5.16设备安装工程:

1、每个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可能都不相同,需要编制者根据工程的不同进行增减,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

2、重点工序可采用附图的形式说明。

说明:以下为施工管理计划,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景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以及其他管理计划等内容。施工管理计划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加以取舍。各项管理计划的制定,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有所侧重。

6.1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应按照项目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顺利衔接。

不同的工程项目其施工技术规律和施工顺序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工程项目,其施工顺序也难以做到完全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工程特点,按照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组织关系,解决各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先后顺序和搭接问题,以达到保证质量、安全施工、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实现经济合理安排进度的目的。

6.2、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

在施工活动中通常是通过对最基础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来保证各个单项(单位)工程或阶段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完成,进而实现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总体目标;因而需要将总体进度计划进行一系列从总体到细部、从高层次到基础层次的层层分解,一直分解到在施工现场可以直接调度控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施工作业过程为止。

2、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实现进度计划的组织保证;它既是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组织,又是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组织,既要承担进度计划实施赋予的生产管理和施工任务,又要承担进度控制目标,对进度控制负责,因此需要严格落实有关管理制度和职责。

3、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4、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施工进度往往会产生偏差;当发生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超前或落后时,控制系统就要做出应有的反应,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的计划,使施工活动在新的起点上按调整后的计划继续运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预期计划目标的实现。

5、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项目周边环境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可控性大,必须重视诸如环境扰民、交通组织和偶发意外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协调措施。

第七章质量管理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管理计划可参照《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内编制。

施工单位应按照《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以独立编制质量计划,也可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并质量计划的内容。质量管理应按照PDCA循环模式,加强过程控制,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工程质量。

7.2、质量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质量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

应制定具体的项目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不低于工程合同明示的要求;质量目标应尽可能地量化和层层分解到最基层,建立阶段性目标。

2、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应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中各重要岗位的职责,与质量有关的各岗位人员应具备与职责要求匹配的相应知识、能力和经验。

3、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技术保障和资源保障措施,通过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这些措施包含但不局限于:原材料、构配件、机具的要求和检验,主要的施工工艺、主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夏期、冬期和雨期施工的技术措施,关键过程、特殊过程、重点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工作场所环境以及劳动力和资金保障措施等。

4、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按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过程方法要求,将各项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建立质量过程检查、验收以及质量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对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做出规定,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保障各工序和过程的质量。

8.1、安全管理计划应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内编制。

8.2、安全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危害)通常分为七大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倒塌、火灾爆炸、触电、窒息中毒。安全管理计划应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包括:

1、确定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建立有管理层次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资源配置;

4、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针对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摸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特殊工种的作业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计划;

6、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

7、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并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8、现场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

9.1、环境管理计划应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内,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各地方政府也不断出台新的环境监管措施,环境管理计划已成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施工单位,环境管理计划应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内,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

9.2、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2、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配置;

4、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

5、建立现场环境检查制度,并对环境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的规定。

一般来讲,建筑工程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如下内容:

3、建筑施工中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和强烈的振动;

6、生产、生活污水排放。

应根据建筑工程各阶段的特点,依据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黄龙康城七组团工程基础施工组织设计7、现场环境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

第十章文明施工管理计划

文明施工管理计划,主要结合首矿建公司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制定工程的文明施工标准(包括围挡、大门、物料码放、现场等标准),同时制定检查周期等内容。

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季节性施工措施主要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期间的季节特点,结合首矿建公司的季节性施工措施某办公楼装饰装修施工方案_secret,制定本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措施。

根据工程地点的实际气候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资料,对具体措施进行细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