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米T梁场建施工方案

40米T梁场建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08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40米T梁场建施工方案

5、梁板负弯矩钢筋提前制作,整体安装,点焊固定。

5.3.2预应力管道安装

钢束成孔采用钢波纹管,且钢带厚度不得小于0.3毫米,接头处采用胶布缠绕粘贴。波纹管定位安装与钢筋绑扎同时进行,要注意波纹管定位钢筋的安装。波纹管的固定采用Φ12II级钢筋JC/T 970.3-2018标准下载,制作成“井”型与腹板钢筋焊接定位,在直线段每隔0.8米间距设一个定位架,曲线段起止点、中心点各设一个,其余曲线部分间距0.4米设一定位架。要严格按照设计提供的波纹管的坐标位置进行控制,安装好的波纹管要固定牢固。安装锚垫板时,压浆孔或出气孔的位置应当朝上,避免水泥浆流入堵塞孔道。待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波纹管内传入外径70mm,壁厚3mm的聚乙烯软管作为内衬管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尺量:抽查30%、每根10个点

尺量:抽查30%、每根5个点

5.3.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施工工艺方法

按照驻地办下发的工作指示要求,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统一采用高强砂浆预制作垫块或通过厂商定制办法来完成,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宜使用梅花形、圆饼形等高强砂浆垫块,其强度不得低于混凝土强度,绑扎应牢固可靠,垫块布置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m2见图如下,如钢筋直径较小,则应适当加密。

钢筋骨架绑扎结束后,梁肋钢筋混凝土垫块按品字形绑扎,每平方米不少于5个,马蹄部位两侧每隔2米对称绑扎垫块,梁肋钢筋底部每隔2米一字形(左中右)绑扎3个垫块。梁的底部垫块对称绑扎。间距0.8米布置。

侧模安装前先在台座位置试拼,确定模型无质量问题后在进行使用。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梁体钢筋骨架的长度及横隔板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合格后根据梁体的长度及横隔板的位置安装侧模。

安装时使用木楔子和方木调整对称模板的高度,侧模定位准确后安装底部对拉螺杆并上紧螺丝固定侧模。两块侧模相接触的加强肋应使用双面胶粘贴确保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横隔板底模不与侧模连成一体,采用独立的钢板底模,保证侧模拆除后横隔板的底模仍能起支撑作用,该底模在张拉施工后方可拆除,避免横隔板与翼缘、腹板分界处出现因横隔板过早悬空而产生的裂纹。

5.3.5顶板钢筋绑扎

先按照设计间距摆放顶板横向箍筋,再摆放顶板纵向钢筋,纵横钢筋绑扎前,调整横向钢筋的位置,使横向钢筋伸出梁板部分顺直,调整完成后按照设计钢筋间距进行绑扎。绑扎完成后安装保护层垫块。

顶板钢筋绑扎过程中,宜在顶板全厚度预留张拉槽口,负弯矩张拉完成后全断面浇筑恢复,以避免槽口底层混凝土因厚度薄难以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负弯矩模板采用双梳板与单梳板组合拼装法,顶板双层钢筋网绑扎结束后。首先安装双梳板,用双梳板的一侧固定下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用垫块加以固定,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然后用单梳板与双梳板的另一侧来固定上层钢筋网,并用扎丝固定,负弯矩张拉时,将顶层钢筋弯起;张拉压浆完成后,将顶层钢筋调值复位,焊接恢复。

双梳板与单梳板组合示意图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5.4.1混凝土拌制工艺

材料选择由试验室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计算。施工中严格按要求配制C50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合、运输、浇注、养护,均应按规范施工,但要浇筑高强度、高质量的混凝土还要按下列工艺组织施工。

混凝土的拌合由搅拌站负责集中拌合,并准确控制水灰比及用水量。搅拌机每小时生产混凝土120立方米,计量系统采用计算机自动计量供料。混凝土拌和时间≥1.5分。混凝土出站和入模前试验人员都应检测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坚决不准入模。

5.4.2混凝土入模与振捣

⑴在钢筋和模板检查合格后,开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拌合好后,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到待浇梁处,混凝土吊斗内采用龙门吊送至梁顶进行入模,混凝土入模前要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

⑵预制T梁混凝土浇注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浇筑,待浇至剩余1/4跨径长度时则反向浇筑,并在1/4跨径处合拢。浇筑顺序按照先浇注马蹄再浇注腹板最终浇筑顶板混凝土。

⑶混凝土振捣以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互结合的方法。马蹄与腹板部分的混凝土以附着式振动器振捣为主,振动棒辅助振捣。顶板部分的混凝土使用振动棒振捣。使用振捣棒时不得振动钢束锚垫板,不得碰撞模板钢筋、振捣时不得损伤预应力管道等。钢束靠近模板的地方和锚垫板处钢筋密集区,要采取随下料随振捣的方法。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用木抹对梁顶混凝土表面收浆抹平。

混凝土灌注完毕收浆前,要抹压一遍,收浆后再抹压2遍,以防止收缩裂纹的产生。并在第二次收浆时对梁顶混凝土进行拉毛处理。梁顶面的拉毛采用钢丝刷或采用废弃钢丝绳的毛头将梁面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清除干净,并露出石子。

梁体采用喷洒养护剂进行养生,T梁砼拆模后,及时采用喷雾器将养护剂均匀喷洒在所有外露的砼表面,使砼表面产生一层薄膜,用砼自身水化热和蒸汽进行养生,砼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

5.5钢束制作、孔道穿束

⑴预应力采用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mm,截面积A=140mm2,标准抗拉强度fpy=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钢绞线进场时必须提供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书,并按照规范对每批钢绞线的强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延伸率、硬度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同时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对计算引伸量进行修正。

⑵钢绞线到工地并经检验合格后,在钢绞线系上标签存放在棚内,堆放台应离地面40cm,以防受潮生锈。

⑶钢绞线开盘:将钢绞线盘竖放入2个“井”型钢(钢管)制成的开盘架内,钢绞线头自盘中心部取出,钢绞线下料只准用砂轮锯切割,严禁采用氧炔焰或电弧焊切割。

5.5.2钢绞线下料与编束

钢束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两端张拉下料长度=钢束通过的孔长度+(工作锚高度+限位板高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高度+便于操作的预留长度5cm)。

钢绞线下料完成后,对钢束编号,并用医用胶布将钢束头缠裹,以防混乱,同时预防钢绞线松散。钢绞线穿束时首先将端部理直、平顺,将其一端整理平顺后,穿入锚环孔内,自一端开始向另一端疏理使其平顺松紧一致。编好的钢束要挂牌存放以免出错,钢束不要互相挤压在一起,以防钢绞线损伤或压扁。钢绞线存放时应离开地面30cm。

正弯矩预应力钢束在T梁混凝土浇注完成并将内衬管取出后再将钢束穿入,用人工自一端穿入,穿入时钢束端头采塑料胶布包裹成圆头,以防止钢铰线头刺破管道,同时减小穿入阻力,穿钢绞线过程中,如果遇到穿入困难时,不得猛烈撞击以挤破管道。

施工过程中对钢束要有专人保护、检查。保护两端的外露钢束不锈蚀、不油污、不破损。保证钢束锚固端位置准确、牢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钢束施工过程中一律禁止电弧焊切割钢绞线,必须采用砂轮片切割。

5.6预应力张拉、压浆

根据标准化施工及总监办相关要求,我标段T梁预应力张拉拟采用新工艺法智能张拉系统,我项目部参考各方面文献及参阅我公司其它项目施工成功经验,具体施工工艺作如下介绍:

5.6.1智能张拉系统及工作原理

桥梁预应力张拉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①智能张拉系统平台;②LZ-5901智能张拉仪;③专用千斤顶组成。见图1~图3。

智能张拉系统操作简单,界面人性化,适应各种施工场地环境。借助智能张拉系统,可以自动读取梁板参数,智能计算张拉过程的压力值,无线控制油泵的进退油,实时无线采集油压与位移信息,自动生成预应力张拉记录表等功能。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且具有错误纠正、数据同步、张拉审核等张拉过程控制,核心是在预应力张拉控制和施工技术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张拉施工过程,完全改变了传统的通过人工来操纵油泵进行张拉操作,真正地实现了张拉的同步性控制。

图2LZ-5901智能张拉系统图3专用千斤顶

根据系统预先设定的不同账号、角色和使用权限,通过智能张拉系统平台,输入申请张拉的梁板编号,即可提取张拉要素,在填写相关信息之后,提交张拉申请,系统将通过计算系统自动计算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值,一切张拉准备就绪,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启动“张拉施工控制”智能张拉系统平台界面。由LZ-5901智能张拉系统输出液压油量控制信息,通过专用千斤顶液压终端来达到智能控制张拉的目的。张拉完成后数据自动上传,通过智能张拉平台系统,施工单位、监理、业主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用户权限登录平台系统,对整个张拉进度、延伸率、起拱度等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了解。如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系统将及时预警,并提供预应力张拉控制“平均张拉力”和“理论伸长量”分析指标,分析原因,及时积累数据,还原张拉过程,积累工程经验。同时,该智能张拉系统与传统张拉方式相比,能够使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互,而交互的媒介是通过互联网,因而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质量管理的严密性。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都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反映到业主面前,便于业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5.6.2智能张拉施工工艺

5.6.2.1张拉设备安装

在张拉作业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对构件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方可进行张拉。经平台系统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张拉控制系统才能启动。根据此设备的使用说明及要求,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开始收编穿索、穿索、安装千斤顶(工作锚及夹片)等施工程序,具体安装程序如下:

①安装限位板,限位板有止口与锚板定位;

②安装专用千斤顶,千斤顶止口应对准限位板,见图4。

图4专用千斤顶安装示意图

③安装工具锚,应与前端张拉端锚具对正,使孔位排列一致,不得使钢绞线在千斤顶的穿心孔发生交叉,以免张拉时出现失锚事故,工具锚夹片均匀涂退锚灵。

④连千斤顶油管,接油表,接油泵电源。

⑤开动油泵,将千斤顶活塞来回打出几次,以排出可能残存于千斤顶缸体中的空气。

5.6.2.2智能张拉

①启动张拉智能平台系统后,现场操作人员、监理员现场摄像,由现场操作人员启动张拉程序见图5。

智能张拉平台系统发出信号,传递给LZ—5901智能张拉仪张拉系统,通过张拉系统控制专用千斤顶按预先系统编制的张拉顺序进行对称均衡张拉;

②油泵供油给千斤顶张拉油缸,按五级加载过程依次上升油压,分级方式为10%(初应力即计算伸长值的起点),20%、40%、60%、80%、100%;

③张拉过程中智能张拉平台系统对每一级进行测量和记录,测量每一级张拉后的活塞伸长值的读数,并随时检查伸长值与计算值的偏差;

④张拉时,通过智能张拉系统平台和LZ—5901智能张拉系统控制好专用千斤顶加载速度,确保给油平稳,持荷稳定,见图6。

⑤张拉过程中,系统将自动校核测量数据,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大于正负6%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排除问题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5.6.3智能张拉精细化施工控制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较复杂、技术难度大,预应力施工无法直观地检查其质量,在质量认证中属于很难检查其结果的特殊控制过程。只有通过控制其过程包括控制预应力材料、设备、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等来控制施工质量。关于这方面的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方法在许多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施工手则中有很详细的要求,这里就不赘述了,现就结合项目实际张拉情况简要总结几点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5.6.3.1张拉顺序控制

①张拉顺序遵循均匀对称,偏心荷载小的原则,以确保结构及构件受力均匀,张拉过程中不产生扭转、侧弯,防止混凝土产生超应力、过大的附加应力与变形。此外,安排张拉顺序还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张拉设备来回移动次数。

②对于T梁横向两束并排,其中一束只张拉50%设计应力。另一束张拉至100%设计应力,再

回过头来将先张拉的力补张拉至100%设计力,尽量做到横向对称,避免横向产生偏心造成平弯开裂现象。

③对于同一束扁锚如采用分索张拉应从中心孔开始张拉,再对称进行。

5.6.3.2张拉质量控制

①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梳编穿束工艺,以防索力不均度,钢绞线穿束时相互缠绕。

②限位板应将写有对应使用规格数字的面对准工作锚板安装,安装后保证工作锚板在锚垫板止口内。

③保证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同轴。

④张拉控制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夹片相互间错位不宜大于2mm,露出锚具外高度不应大于4mm。

⑤工具锚板锥孔、工具夹片应经常涂润滑剂。

5.6.3.3张拉安全控制

①张拉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②作业应由专人负责现场指挥。

③专用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匀倾到伤人。

④已张拉完,而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止预应力筋断裂而酿成重大事故。

5.7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

其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1)张拉施工完成后,切除外露的钢绞线,进行封锚。封锚时必须将锚下垫板及夹片、外露钢绞线全部包裹。

(2)清理锚下垫板上的灌浆孔,保证灌浆通道畅通。

(3)确定抽真空端和灌浆端,安装引出管、球阀和接头,并检查其功能。

(4)搅拌新型专用灌浆材料使其水灰比、流动度、泌水性达到技术要求指标。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终凝小于24小时,压浆时浆体温度不超过35℃。浆体对钢绞线无腐蚀作用。

(6)启动灌浆泵,当灌浆泵输出的浆体达到要求的稠度时,将泵上的输送管阀门打开,开始灌浆。

(7)灌浆过程中,真空泵保持连续工作。

(8)待真空泵端的空气滤清器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后打开排气阀,当水泥浆从排气阀顺畅流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当时关闭抽真空端所有的阀门。

(9)灌浆泵继续工作,压力达到0.5~0.6Mpa,持压2分钟。

(10)关闭灌浆及灌浆端所有阀门,完成灌浆。

(11)拆卸外接管路、附件,清洗空气滤清器及阀等。

(12)完成当日灌浆后,必须将所有粘有水泥浆的设备清洗干净。

(13)安装在压浆端及出浆端的球阀,应在灌浆后一小时内拆除、清洗。

5.7.2真空灌浆注意事项:

(2)水泥浆搅拌:搅拌好的水泥浆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灰浆卸出之前不得

投入未拌和的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严格控制浆体配比。

(3)严格控制用水量,否则易造成管道顶端空隙。

(4)对未及时使用而降低了流动性浆体,严禁采用加水的办法来增加灰浆的流动性,配制时间过长的浆体不应再使用。

(5)水泥浆出料后应尽量马上泵送,否则应不停搅拌防止离析。

(6)灌浆完成后,应及时拆卸、清洗管、阀、空气滤清器、灌浆泵、搅拌机等

所有沾有水泥浆的设备和附件。

(7)每条孔道一次灌注要连续完成,灌注完一条孔道换其它孔道时间内,继续启动灌浆泵,让浆体循环流动。

(1)对后张法构件,在孔道压浆前不得安装就位,压浆后,应在浆液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方可移运和吊装。

(2)T梁应采用木方支撑到位,或使用特制的钢支撑架,防止倾覆,斜撑应设于翼板根部,不得撑于翼板外缘。

(3)用于存放预制组合T梁、宽幅空心板的枕梁(垫木)宜设在梁端(临时)支座位置,且以不影响梁吊装为原则。

(4)对存梁区的梁外观应注意保护,防止被泥水和压浆时的浆液污染。

6、桥梁预制质量保证措施

6.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梁场项目经理是桥梁预制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按ISO9000标准组织建立梁场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有效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各级岗位人员的职责;对各部门和各岗人员进行考核,实现合同中规定的桥梁制造的质量目标。

6.2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

严格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图纸复核、技术交底、变更设计的签认、隐蔽工程的检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文件的编制工作。在施工中,坚持一切以数据说话,做好各种检测记录,使整个施工技术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监督作业班组按作业指导书、专项技术措施的要求操作,在发现偏差时,有权要求进行纠正;认真做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记录;对于混凝土施工、工程防水、预应力张拉、焊接等特殊工序,其控制方法是:由具备操作资格的人员完成、明确过程控制参数、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6.3严格实施过程控制

6.3.1原材料检验控制

工程技术部试验室对制梁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钢筋、钢绞线、粉煤灰、外加剂、锚具、夹具连接器、金属螺旋管、氯化聚乙烯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进场,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并加以标识或隔离处理,防止误用;在试生产前对所选用水泥、砂、碎石、掺合剂、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裂性、扩钢筋锈蚀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进行耐久性试验。

6.3.2桥梁配件检验控制

试验室对支座板、聚丙烯纤维网、泄水管、泄水管盖等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检验,不合格的配件不得投入使用。

6.3.3计量准确有效控制

用于制梁使用的计量器具如油压表、计量称等按标准要求进行检定,使计量器具保持在有效期使用。

6.3.4混凝土性能试验及过程控制

试验室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控制,经试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经总工程师批准,才能投入使用。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试验。

6.3.5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①用于预应力张拉的设备,经检验校准后,方可用于张拉工作。

②用于测力的千斤顶压力表其精度不低于1.0级。

③预应力筋张拉应在混凝土强度及弹模不低于设计规定标准下进行。

④张拉预应力束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张拉时采取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预应力材料的断丝、滑丝数量不得超过限制数。

⑤预应力束张拉时做好张拉记录。

⑥为了有效控制简支T梁的徐变上拱度,适当增长张拉预应力筋龄期来保证铺轨后轨道的平顺性。

⑦按设计要求进行初张拉、终张拉两个阶段进行预应力束张拉。

6.4实施“三检制”,严格检验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均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转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在进一步加工前应进行对上道工序的检查,梁场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过程控制的检查,按标准要求填写检查记录表;驻场监理工程师对规定的项目过程检查,签字认可。

6.5进行全员培训,实施规范操作

制定年度和专项培训计划,分层次、分岗位进行,对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全过程培训,保证所受培训的人员满足有关工作的规定要求;对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由地方劳动部门进行培训,并取得由地方劳动部门发放的相应的操作证书;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如管理者代表、内审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明,如专业工程师、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安全员、材料员、计划员、工班长等均经过相应的业务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以保证满足工作的需要;保证所有特殊工种人员上岗持证率100%,对新工人、转、换岗人员均进行规定的岗前培训,保证施工中规范操作,工序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6实行岗位经济责任制,实施奖惩激励机制

工序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同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岗位经济责任制,经济考核与质量指标挂钩;推行安全、质量一票否决制,定期进行考核:优则奖,劣则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不予计价,并重罚有关责任人,对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的人员给予重奖。

7.1施工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⑴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大型机器的保险。

⑵限位装置、防护指示器等必须齐全可靠。

⑶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作好作业记录。

⑷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盖等要齐全可靠。

⑸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须按规定保持距离。

⑹作业时,机械停放稳固。

⑺电缆线绝缘良好,不得有接头,不得乱拖乱拉。

⑻各类机械配挂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人员名单牌。

⑼必须严格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⑽所有拼装架设作业重点做好电气设备的绝缘、起重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的安全防范。

⑾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现场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

⑿不允许使限位开关长时间处于自动关闭状态,紧急情况下允许关闭限位开关。

⒀设备各功能正常时才可以使用提梁机,提梁机安全装备有故障必须停止使用。

⒁对吊具、钢丝绳、制动装置、限位开关等重要安全设备应由专人进行质量和工况监督控制,定期填写报告表。在达不到安全要求时,必须检修,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必须更换。

7.2用电作业安全措施

⑴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

⑵使用标准电线,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⑶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7.3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⑴在进行高处作业项目施工时,必须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高空作业安全设施必须进行严格的设计检算,严格按设计进行安装,并符合铁道部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高空作业者必须系安全带,设置防护网等防落设施。

⑵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空作业。严禁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登高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高空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的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⑷夜间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六级以上大风,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停止高空作业。

7.4灾害性天气施工安全措施

本项目施工可能受季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施工中,我们将及时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了解当地水文、气象、地质和工程特点,制定防御措施,做好应急抢险预案。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认真搞好生产及生活场地的规划,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符合消防、环保和卫生等要求。各项福利设施、活动场所设施齐全并有专人管理,为参建职工提供良好的娱乐和休息环境。

2、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窗口达标活动,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

3、在工程施工中开展“5S”活动,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并按照文明施工标准检查、评比与考核,坚持PDCA循环,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的“5S”水平。

4、施工现场及时完成“四通一平”并设置工点标牌,标明工程概况、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现场施工材料、机具设备堆放整齐、标识清楚,施工便道、管路、电力线、通讯线等各种管、线、路布置整齐美观,做到施工场地平整、排水畅通。

6、施工和管理人员挂牌上岗,做到言行举止文明,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施工。

7、工程竣工后,认真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周边地貌及植被,做到文明撤离。

8、各种物资材料按ISO9000标识正确醒目。标识内容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产地、合格证、自检状态等。

9、工地上除设置施工公告牌外,还设置一些指路标志、减速标志、危险标志、安全标志等。

10、办公室布置文明施工有关的图表。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做好文明施工自检资料及施工许可证的填写、申报、保管工作并签署齐全。做好文明施工活动记录及文明施工教育、培训、考核记录。

在开工前,与地方环保部门取得联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详细了解当地的环境保护条例和环保要求,聘请环保专家到现场对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环保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以使各级管理人员能依法行政,技术人员能依法制定环保方案及措施,环保人员能依法进行检查,做到人人都学环保、懂环保、做环保。

8.2.1施工中的环保、绿化

(1)环境保护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2)混凝土采用自拌,水泥尽量采用罐装水泥,小量的水泥袋等废弃物不随意丢弃,统一收集并妥善处理。

(3)严格遵守达标排放的原则,妥善处理施工用的废水、生活污水,利用临时排水系统及永久性排水设施排至污水坑内,经处理达到允许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5)工程用料根据具体情况,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不影响农田耕种和污染环境。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整洁。

(6)定时对施工道路及运输车辆进行洒水,以消除灰尘。

(7)搞好预制梁场的植草绿化工作,弃土场视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种植草皮或植树等形式绿化。

(9)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环保六不准”,即不乱丢乱弃;不乱排污水;不随意损坏植被;不随意开辟施工便道;不随意设建临时工程。

8.2.2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是维持附近居民安静生活的重要保证。在施工中,拟采取以下措施:

(1)梁场沿制梁台位纵向,存梁台座横向和办公、生活区及整个梁场外侧布置排水沟,在搅拌站附近设置沉淀池及污水处理池,生产及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到当地沟渠中,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施工时占地先征后用,用后及时进行复耕。

(3)施工中尽量减少噪音、粉尘、烟雾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和干扰。搞好各类粉粒材料的运输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管理,积极采用密闭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水泥罐排气口及锅炉烟囱等处加过滤装置,安装通风、吸尘和净化回收设施。严格控制扬尘,运输便道经常洒水保持湿润;水泥、沙、外加剂、掺和料、石灰等飞扬性材料运输时用帆布等类似物遮盖;大风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骨料扬尘。

8.2.3施工现场的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

(1)对施工现场的办公室、宿舍、食堂生活区进行植草绿化,仓库等临时生产房屋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并在竣工后及时拆除,进行退耕、绿化。

(3)设立工地卫生所,负责施工现场一线职工医疗、预防、保健和初级抢救。梁场主动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积极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的危害,搞好防病治病工作。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方案8.2.4建立严格的环保检查制度

(1)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环境保护检查制度,项目部环保部门负责基地内日常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的巡回检查。

(3)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发动群众进行互相监督。

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和学习水土资源保护法规等相关知识,执行国家及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环保意识,教育参建人员正确认识到水土流失危害,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水土资源保护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施工便道设计和施工,尽量考虑与地方道路或乡村的机耕道相结合,并做好土石方调配,减少弃土、取土,对填挖不平衡地段产生的弃土,有必要采取支挡防护措施,修筑好便道两侧的排水系统,保证地面径流的畅通,减少和避免边坡的冲刷,保证施工运输正常,保持水土。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道路的养护和水土流失的控制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扩建工程净化实验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防止人为因素加剧其水土流失的程度。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的修建,料库、石料堆放和材料加工场等一切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做到布局合理,整洁有序,满足有关规范、标准和施工的要求,施工场地范围内要做好集水、排水工作,不阻塞地面径流自然通道,防止壅水和场地冲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