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化焦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煤焦化焦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9.0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煤焦化焦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a根据两个支架之间的管道长度,将几根管子在地面上组装成整体。组装时应考虑到管道就位后环形焊缝距管托边缘不小于300mm,纵向焊缝距管托边缘不小于200mm;组装时相邻两根管子的纵缝错开l00mm以上;加固圈位置与管道的环缝错开50mm以上;加固圈的接口与管道纵缝错开l00mm以上。

b组装管道的连接均应采用对接;个别情况下可以采用搭接板连接。

c首先安装管托。安装管托要特别注重其水平位和标高。水平位置以支架的中心线为依据而确定;其标高根据支架上的水准点标记计算。

d管托固定后,组装好的管段即可吊装就位,一端置于支架上井架安装(拆除)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另一端则置于上节管段的搭接板上。然后找正、对口、焊接。

e波形补偿器安装时应注意方向,所用补偿器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f补偿器安装时要按设计要求即冷紧值,调整其安装长度,即按当时的气温把补偿器预拉伸或预压缩。若设计无说明,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受温度影响管道引起的热胀冷缩值即补偿量ΔL:

再根据补偿量ΔL计算冷紧值ΔLt:

a——管道线膨胀系数,t<75°C时,a=0.0012cm/m°C;

t1——管壁计算最高温度,冷煤气管道考虑太阳的照射或蒸气吹刷,取t1=60°C;

t2——当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L——管道计算长度m;

t——冷紧时大气温度,可用实际温度。

g流量孔板安装时要注意方向且同心。

h安装结束后进行清洗或吹刷。吹刷时分段进行,先干管后支管。吹刷前应拆除阀门、孔板等,以短管代用。

j安装结束后进行压力试验。

此标准若与技术协议相抵触,则以技术协议为准。

4.8.1蒸汽管道:试压标准为设计压力的1.5倍,10分钟不漏、不渗为合格。

4.8.2工业水管道:试压标准为设计压力的1.5倍,30分钟不漏为合格。

4.8.3压缩空气管道:试压标准为设计压力的1.5倍,30分钟不漏、不渗为合格。

4.8.6煤气闸阀单体试压:煤气闸阀在安装公司前需进行密封试验,压缩空气试验压力为0.03Mpa,1h漏气率不大于3%,试压用风包体积不大于开闭器的三倍。

4.8.7煤气旋塞单体试验压:旋塞进行了外形检查,要求旋塞处于全开状态时孔的侧边错台≤1mm,底部错台≤3mm,合格后,清洗干净薄薄地涂上一层50#机械油方可进行密闭性试验,试验区条件如下:

1)旋塞转动检查:在试验前需进行旋塞转动检查,即模拟生产状态,由一个人用生产时的搬把能转动即可。

2)焦炉煤气旋塞需进行两种情况试验

a旋塞全关(交换旋塞按生产时的实际转动方向转动)

b旋塞全开位置:两端法兰堵盲板,除炭孔堵塞(一般在除炭孔上粘上一张纸)

3)根据原冶金部《煤气安全试行规程》144条(2)焦炉煤气旋塞及高炉煤气旋塞(包括发生炉煤气旋塞)均用2000mm水柱压力的压缩空气进行严密性试验,经30min压降不大于50mm水柱为合格,压降需经温度校正,试验时旋塞可与0.03m3的风包相接。

4.8.8焦炉煤气管道

安装好调节旋塞及交换旋塞后进行总压试验,在下列三种情况下通以0.01MPa的压缩空气,经30min压力降不超过折成同一温度条件的初压10%为合格试验前旋塞上涂以50#机械油而且各旋塞均应做转动检查。

1)调节旋塞打开,交换旋塞关闭,(交换旋塞应按A、B型生产转动方向关闭)

2)调节旋塞关闭,交换旋塞打开

3)调节旋塞打开,交换旋塞打开,(按(i)中的打开方向转动1800)

4.9焊接质量全过程控制

4.9.1全部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技术熟练。

4.9.2焊接用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量可靠。残次材料不得使用,如药皮脱落或焊心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的焊剂,不准使用。

4.9.3焊接工艺过程

1)薄板且面积较大的焊件焊接:在焊接该系统的非标件,必须有施工方案,并在该方案中专门写有焊接的技术条件,如焊接顺序,焊接点位的次序,一次焊缝的长度等,确保焊接不变形。

2)焊接厚板,应有坡口的角度,并保证坡口的质量。

3)焊件应用电弧刨机械清根,且清根应干净。

4)焊缝成型良好,表面光滑,焊缝高度应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无明显咬边现象。

4.9.4焊接试验,对不同焊件,不同类别的焊缝应根据设计图要求和焊接规范要求,进行不同的检验,合格签证验收。

5.1.1基础槽钢安装

1)根据设计要求,验收预埋件、电缆沟尺寸。

2)检查材料是否合格。

3)所有落地式盘、柜、箱均采用槽钢底座,钻孔用螺栓固定。

4)基础槽钢安装顶部平直度及侧面平直度:每米允许偏差≤1mm,全长允许偏差≤5mm。

1)设备出库进入现场后,根据设备清单现场进行检查清点。

2)设备运输、安装中防止盘柜倾斜、碰倒、刮坏油漆。吊装点应正确,防止盘、柜变型。

3)盘、柜安装垂直度、盘顶平直度、面平整度、盘间接缝应符合规范规定。盘、柜应可靠接地。

4)箱、操作柱安装高度按图纸要求施工。墙柱采用膨胀螺栓固定,钢结构部位采用支架与结构焊接、螺栓固定。

1)电气明配管的排列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管子的固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做到统一,采取如下措施:

a)沿金属梁、走台、扶梯明配管时,钢管支架可焊接。

b)沿柱、墙明配管时,采取管卡、胀钉固定。

c)G80以上钢管敷设时,接口处可采用套管焊接。

d)防爆区域内配管,应根据图纸要求施工,并按规范YBJ217—89第12章规定施工。

e)防爆区域与非防爆区域应用防火堵料进行隔断密封。

f)钢管敷设技术措施按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a混泥土墙、柱、梁上采用M12膨胀螺栓固定。

b砖墙上托壁应加底板,采用4条M12膨胀螺栓固定。

c电缆桥架应可靠接地。

d电缆桥架外观检查:坐标、标高应无差错,走向无障碍。桥架应可靠地紧固在横撑上,并且应横平、竖直,不得有明显的扭曲或向一边倾斜。

e防爆区与非防爆区:电缆敷设完毕,应用防火堵料密封住。

a电缆敷设前检查:沟是否干净,走向应无阻塞。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正确,电缆不得有扭绞、损伤现象。

b电缆弯曲半径最小值及电缆穿管敷设应符合规范规定。

c电缆在桥架上排列,应按图纸要求施工。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执行。

d电缆进、出配电室内应按图纸要求刷防火涂料。

5.3.1灯具安装前必须对到货灯具的质量(合格证,配件、是否变形、油漆脱落、灯罩破裂绝缘等)、型号、规格认真检查核对,并严格按图纸施工,不能漏装,错装。

5.3.2安装前检查现场建筑物装饰是否结束,可能对灯具造成损害的脚手架及其它因素是否都排除,在不具备条件时不能安装。

5.3.3所有灯具的安装高度可根据灯具制造厂提供的装配图和安装图进行施工,灯具安装应尽量于接线盒直接连接。

5.3.4采用电缆管吊装灯具时电缆可直接从管中穿入灯具。

5.3.5荧光灯应至少有2个固定件,灯具宽度超过300mm时应有4个固定点(每个角一个),可用电缆管或带螺蚊的吊杆吊装。长度超过1200mm的灯具应在灯具终端增加吊点。

5.3.6防爆灯具的安装要求密封,紧固、外壳应可靠接地。

5.3.7所有灯具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5.3.8灯具接线前用500V摇表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值≥0.5MQ。

5.3.9插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3.10接线时,单相二孔插座的右极接相线,左极接零线,单相三孔和四孔的接地和接零均应在上方。

5.3.11灯具安装牢固、整齐、美观,灯位和标高准确。吊杆式灯具的吊杆采用丝扣连接,防水灯具的密封垫圈要齐全、完好。

5.3.12保护管内的导线应采用不同的颜色以区分相别和地线、零线不准在管内接头,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不能穿在同一根保护管内,在穿线之前,要把接线盒、分线盒及管口的杂物清理干净。合股导线在接线时要压接端子或挂锡,导线连接采周安全型压线帽进行连接并且压线帽型号要与导线规格配套。导线在接线盒、分线盒、配电箱及照明器具内要留有适尚的余度。

5.4电机的电气检查接线

5.4.1电动机在接线前要核对电动机的铭牌,并进行单体试验,确认合格后接线。

5.4.2电动机进线口在接入电缆后要密封良好,密封圈完整,电缆牢固。

5.4.3电缆接线正确,采用力矩搬手紧固。

公司有专门从事电气调试工作的调试工,调试手段先进,调试经验丰富,对于各种高、低压电气设备、电缆、二次线路、微机监控系统,均能按照技术说明及国家规范的有关内容进行试验。

1)测量绝比值拉杆的绝缘电阻:用2500V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在常温下,额定电压为l0KV的不应低于1200M9(2,额定电压为35KV的不应低于3000MC2。

2)交流耐压试验:在断路器处合闸状态下,分相进行曲试验,额定电压为l0KV的试验电压为27KV,lmin;额定电压为35KV的试验电压为72KV,lmin。

3)测量每电回路的接触电阻:采用QJ—44双臂电桥进行测量,其值勤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测量断路器的三相同期性。

5)测量断路套的分合闸速度。

6)测量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l0M用万用表测量直流值,其数值与产品出厂量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别。

5.5.2电压互感试验:

1)测量一、二进制次绕组的绝缘电阻;分别使用功2500V、l0000V摇表测量,其值不应小于l0MΩ、0。5l0MΩ。

2)对于额定电压为35KV的电流互感器,需要测量介质损失角的正切角。采用介质损失角测试仪进行测量,被测绕组的正切值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3)交流耐试验:一次绕组加试电压,二次绕组短路接地,额定电压为l0KV的试验电压为27KV,lmin:额定电压为35KV的试验电压值为72KV,lmin。

4)极性检查:在一次额定电压,测量二次绕组的电压值,并变比,应与铭牌相符。

5.5.3电力电缆试验

2)直流耐压试验:在现场施工中,绝缘电阻的检查和直流耐压试验可同时进行。采用直流耐压试验器,对l0KV电缆,耐压值35KV,试验时间15min。

3)泄露电流测量:在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同时读取泄露电流值,一般泄露电流分段压读取,即在升压至试验电压25%、50%、75%、100%的四档时记录数值,每一阶段停留1分钟,在最后阶段试验时间持续10分钟,记录试验泄露电流值,以观察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流电缆质量。测试完毕后,逐渐降下电压,断开电源,用放电棒对被试电缆芯进行放电。

4)检查电缆线路的相控:电缆线路的相位应一致,可在电缆的一端在两根电缆芯上对地接两只不同阻值的电阻,另端用万用表欧姆档对地测量。

1)测量绝缘电阻:采用1000兆欧表测量并联电容器电极外壳的绝缘电阻。

2)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并联电容电极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额定电压为l0KV的电容器耐压值为26KV,1rain:额定电压为35KV的电容耐压值为36KV,lmin。

3)冲击合闸试验:电容器组各相是流相互差值不应超过5%。

1)测量绕组直流电阻:采用电桥法,对于1欧姆以下的用双臂桥,1欧姆以上的用单臂电桥。

2)绝缘电阻试验:用500V兆欧表测出相对相、相对地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兆欧。定子绕组接线检查:主要检查三相绕组出线端头的正确。

3)空载实验:一般空载运行2小时,主要检查其空载电流、温升情况以及运行声音是否正常。

5.5.6接地电阻测试

5.5.7二次线复查及传动试验:

1)二次配线经检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接线牢固,字头清晰。

2)动力线接线回路正确,连接螺栓力矩符合规范要求。

3)开关、接触器、热元件、继电器等单体试验项目齐全,并依据设计整定值进行整定。

4)进行系统中各回路的模拟动作试验、保护跳闸试验,保证整个电气系统联锁关系正确,开关动作可靠,信号批示正常。

5)各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记录齐全,并经有关人员审查合格。

六、仪表安装及调试技术措施

6.2一次元件安装总体要求:

1)确定仪表位置时应考虑测量方便,操作和维护方便。

2)确定仪表位置时应避开受机械损失或振动的地方,易遭受热辐射的地方;腐蚀和多尘环境、安全阀周围。

3)一次元件、变送器应先检验后安装。

4)仪表安装前应外观完整,附件齐全,并按设计规定检查仪表的位号、型号、规格及材质。

5)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宜在工艺管吹扫、清洗后、试压前安装,仪表外壳上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仪表上的轴线应与工

7)现场指示表应安装在易观察的地方。艺管道一致,固定时应使其受力均匀。

6)直接安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安装完毕后应随同工艺一起进行耐压试验。

6.3取温部件的安装:

1)热电偶、热电阻安装时,应远离磁场。

2)温度取源部件应垂直工艺管线或逆着介质流向。

3)在直径小于76mm的管道上安装测温部件时,应采用装扩大管的方法。

4)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附近和介质流速成孔角处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6.4、取压部件的安装:

1)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流速稳定的地方。

2)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道段上时,应安装在测温部件的上游侧。

3)压力取源部件的顶部不应超出工艺设备或管道内壁。

4)就地安装的压力表在水平管道上取压口的方位,一般从顶部或侧面引出,按便于安装、操作及维修考虑。

6.5流量测量的安装:

1)安装节流元件前,应对其外观和节流孔直径进行检查和测量,并作好记录,节流件外观及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节流元件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安装节流元件所规定的最小直管段,其表面应清洁无凹坑。

4)测量蒸汽流量节流的元件时,两个冷凝器安装标高必须一致。

6.6电缆保护管的安装要求:

1)保护管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6倍。

2)单根保护管直角弯不应超过两个。

3)明敷管连接时采用螺纹连接或用直通防爆穿线盒连接,所有连接处均应在螺纹处涂导电膏,确保良好的电气通路。

4)保护管与检测元件之间用防爆挠性管连接。

1)管路敷设前,管内应清扫干净。

2)测量管路在满足测量要求下,按最短路径敷设。

3)测量管路水平敷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差压管路应大于1:12,其它管路应大于1:100,管路段斜方向应能保证排除气体或凝结液,否则在管路或最低点设排气或排污阀门。

4)金属导压管应采用冷弯方法,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3倍,管路接到仪表时,接头必须对准,不得承受机械拉力。

5)管子应采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其支架间距水平敷设为1—1.5M,垂直为1.5—2M。

6)尽可能使仪表管路和工艺管路一起试压。

6.8电缆桥架和支架的安装

1)电缆桥架包含的结构品种有:直线段、水平弯通、水平三通、水平四通垂直三通、垂直四通、上、下弯通、变径直通等。附件有直连板、变宽板、变高板、伸缩板、弯接板、上下连接板、盖板、隔板、压板、终端板、引下件、竖件、紧固件等。另外还有立柱、托臂、吊架,其它固定支架及附件等,施工时提前将电缆桥架安装图及安装技术要求说明提供给厂家,厂家即可按图纸要求选型、定尺、定量供货。

2)电缆桥架是集中电缆走向的主要通道之一,施工程序如下:

在敷设的构筑物上定位划线→选用与设计相符的电缆桥架,检查其规格型号与质量→固定支架:包括立柱、托臂→安装桥架,并妥善保管护盖,等电缆放完后加盖→完善油漆。

3)电缆支架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a根椐设计图纸选料、下料→制作支架并刷油→安装支架→焊接地线,补刷油漆

b安装桥架时,电缆梯架(托架)及其支架(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其规格、支吊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c每个梯型的支吊架的固定要牢固,连接板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低于梯架的外侧。当桥架超过30m时,应有伸缩缝,电缆桥架全长应有良好接地。

d电缆支架的加工时,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5mm,切口应无卷边、毛刺,同一规格桥架应同时下料同时制作。

e支架焊接牢固,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小于±5mm。

f托架、支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同层高差不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偏差不大于是10mm,在有限坡度要求一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时,应保证相同坡度,电缆支架最上层最下层至沟顶,楼板式沟底地面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时符合规范要求。

6.9.1敷设仪表电缆、通讯电缆、视频电缆应注意下列问题:

1)信号电缆与电源线路要分开敷设,尽量避免交叉,不可避免时应以垂直角度交叉。在汇线槽内不同类型电缆要分槽敷设。活动地板下的电缆要各自形成路径,互相保持距离。特别注意控室室入口不要混乱。

2)多层桥架平行敷设时,信号电缆、通讯电缆应放在最上面一层,安全联锁线路放在中间,电源线路放在下层,使信号线和通讯线脱离电源线与地之间形成的电场,减少信号线、通讯线中因电源线、动力线的电磁感应而升高的噪音比。

3)电缆敷设中不应有中间接头,各种端子都应连接牢固。

4)总线及有关通讯电缆一般采用专用电缆,要按制造厂的要求连接,要保持规定的长度不能截短,并且配好接头,编上号。

5)光纤电缆采用专用接头,注意保持接头的清洁干燥。

6)敷设电缆和校接线应有方案,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错线。

7)备用电缆芯线应留足扩展接线时的长度,并单端接地。

8)保证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完整和连续,低电平电缆屏蔽层要单端接地。

6.10自动化工程的调试

6.10.1DCS硬件调试

a不同接地系统之间的隔离检测。

b接地电缆、母线、接地端子的连通试验。

1)检查安装完毕的线路、母线、接线端子的连接情况。

1)测量各电源母线,开关的供电电压。

2)测量各电源调节器的各种输出电压。

3)测量各单元插卡上的各类供电电压及检查所有电压指示。

6.10.4机柜内风扇检查

通电正常后再装有关软件。

6.10.5机柜插卡、通电检查

单元插卡信号灯状态检查。

6.10.2DCS程序调试

1)DCS程序从功能上来讲,分为子程序和系统程序两种。

2)子程序主要是指单机运行程序。系统程序主要是指完成检测、数据处理、报警、操作服务等多台设备连锁功能的过程运行程序;完成判断分析、开环控制、闭环控制、事故处理等功能的过程控制计算程序。

3)对于DCS程序,在安装调试阶段主要是通过子程序、系统程序各项功能的检查和系统回路调试来进行检查调试。

按照工艺要求首先对子程序进行模拟测试,子程序运行无误后,进行单机设备运行测试。

a系统程序测试方法同子程序测试方法相同,所有参加测试人员使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单机设备必须有熟练操作人员值班,设备运行时,进行连锁测试。

b系统调试工作需要设计、制造、施工、生产操作人员几方面的配合,由仪表、电气、工艺等专业对系统的一些控制功能和数据共同检查确认。

6.10.3系统调试要点

1)注意系统调试的完整性

a所有仪表的单体调校是否全部完成,并做好了调校记录,要按检查表逐项检查。

b系统调试要求确认所有单元、所有回路都已投入系统正常运行,并进行了正常的数据通信,确认回路中的仪表部件都已工作并参与了回路调试,其性能、参数符合技术要求,回路已对工艺过程起到了检测控制作用,回路与回路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号传送和联锁等相互关系都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

c调试覆盖面应分别按调试计划、系统结构图、回路图和接线图、逻辑图、程序表等分系统、分单元、分回路进行确认,并在图上作出调试标记,完成调试记录。

a输入信号的模拟应从检测元件、变送器的输入端送入模拟过程参数的信号。在子程序调试阶段,则可从现场控制站的信号输入端子上送入毫安、毫伏、电阻或接点状态信号,或其它特殊信号。采用通用或专用的信号源和数字式仪表,注意保证精度要求。

b子程序调试因负载未接通输出端,应以规定的负载电阻(模拟输出)、电压相符的信号灯(接点输出)等进行输出负载模拟,保证回路在调试中的正常工作和获得正确的调试结果。

c联锁系统调试需要有模拟板,用一系列小型开关和信号灯模拟各输入输出点的“0”或“1”状态,并设置一定数量的模拟信号发生器提供调试所需的模拟信号。

DCS调试中所出现的故障来源于设计错漏、制造质量问题、安装质量问题和操作调试错误。发现故障后,可通过对硬件、软件故障状态的分析,利用DCS的子程序和系统程序测试,初步判断故障范围,然后按系统单元、插件、模块、元件和线路进行检测,对故障定位和查明原因。线路故障不容易通过自诊断故障显示查找,比较隐蔽,需逐段测试查找。软件故障则要修改程序。

DCS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工程设计文件的会审和掌握,标准仪器、专用仪器的充分准备,通讯呼叫系统的开通使用,也都是调试工作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

6.10.4自动化工程调试安全措施

为尽量减少故障及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在系统试验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I/O接口插件烧损的常见原因是信号传输回路串入危险电流电压,安装和试验中都要注意。不同系统之间、仪表与电气之间的联锁线路试验前,要核对控制对象回路中的带电接点是否通过继电器正确隔离。

在干燥环境中,人体及化纤、塑料制品可带有几千伏的静电,释放时可以感觉到或者看到。静电通过人或物体接触插卡和某些元器件时,可以造成永久性损坏或暂时性故障。有些设计已经采用了防静电活动地板,在试验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b不用手触摸模块元件,保存模块和插卡应使用防静电包装袋。特别注意集成块的防护。

c测试电子模块和插卡时,采取仪器接地、工具接地、测量头放电等措施,试验人员使用防静电手套等。

对系统造成干扰的因素有静电、雷电、动力设备和线路、电磁场、接地电位差等。防干扰的主要措施是屏蔽和接地,试验前应进行检查,并注意以下事项:

a高频电路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单点接地。

b不同的接地系统不能相混。交流电源接地点相互之间的电压可达数毫伏至数伏,会干扰低电平信号。

c高低电平线路分开敷设,在接插件中分开或在端子之间接地。

d保证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完整和连续GB/T 39196-2020 废玻璃回收技术规范.pdf,低电平电缆屏蔽层要单端接地。

e线路应离开动力设备、电器接点和动力线路0.8~1.5m的距离。

f试验中使用手持无线电通讯设备时不要靠近系统机柜。

粉尘、潮湿、机械冲击,都会造成故障,如线路接触不良,元器件损坏等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应予以防护。系统试验应在中控室、现场控制室土建、装修、接地、照明、空调、电讯和消防施工完成后进行。

a在安装试验过程中要避免错接漏接线路,插错插卡,错置跨接线。试验中在拆除线路和插卡后,恢复时一定要检查和插接牢固。要防止试验和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指令造成故障。还应注意保护程序不受破坏,可采取设置口令等键锁方法,限制操作人员误改程序,对程序数据备份以防意外。

b在子程序试验和系统程序试验中DB33/T 1124-2016标准下载,对已试的设备特别是开关位置及就地仪表的通电投运状态应有明显的标识,试验数据和结果应按规定记录、整理和保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