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Z 390-2007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技术导则(清晰扫描版,附条文说明)

SL/Z 390-2007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技术导则(清晰扫描版,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Z 390-200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3757
下载资源

SL/Z 390-200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Z 390-2007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技术导则(清晰扫描版,附条文说明)

1实验室中使用危险品应配备防喷溅工具箱,开应置 更取用处。 2防喷溅工具箱中主要应包括以下物品: 1)防喷溅护目镜。 2)防化学物质的手套。 3)塑料袋。 4)多化学物质吸附剂。 5)铲子。

5.2.4安全挡板的配备与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每个实验室应配备一块以上的安全挡板。 2在使用蒸馏、加压和真空等装置时,应使用安全挡板遮 挡,防止发生意外时飞溅伤人。 3安全挡板应保持清洁,若有损坏应立即更换

5.3.1使用眼部防护用品时JLZJ-JY-GL-002-2020 北京市普通公路交通工程日常养护预算定额(试行),应注意以下事项:

5.3.1使用眼部防护用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应根据接触的化学品和工作环境,正确选用眼部防护用 品,或眼部防护结合呼吸防护用品使用。 2在从事可能溅入人眼的实验、搬运或倾倒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等)和毒性液体时应佩戴防泼溅眼镜。 3佩戴隐形眼镜的操作者,应佩戴有校正透镜的安全护 目镜。 4使用产生紫外线辐射的设备工作时,应佩戴可过滤紫外 线的眼罩。

1使用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有爆炸或高能化学反应的危险 化学品时,应佩戴面罩对整个脸部进行保护。 2在从事存在爆炸或颗粒溅射危险的工作时,应对颈部进 行保护。 3在有害蒸汽浓度较高、微细分散粉尘存在的环境下工作 时,应佩戴局部呼吸保护装置。 4如果职业接触限值超过充许接触限值,或吸人物有危害 应根据GB/T18664推荐的程序使用合适类型的呼吸防护用品

5.3.3手部防护宜注意以下事

1使用腐蚀性或有毒化学药品时,应针对物质的种类选择 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 2如果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泼溅物,为防正伤害皮肤,应 使用橡胶或塑料制手套。

3如果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皮肤机械损伤,宜使用皮革制或 毛纺织的劳保手套。 4防护手套的使用宜注意以下事项: 1)应查阅厂家说明书,以获得关于防护手套老化、渗漏 及渗透时间的信息。 2)所有类型的防护手套均为可渗透的,应根据所接触物 质的强度、浓度以及手套材料、厚度和渗透时间正确 选用防护手套。 3)脱去手套之前,宜反复进行冲洗,并注意在空气中自 然十。 4)一经褪色或出现其他破损迹象时应及时更换。 5.3.4皮肤及身体的保护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实验全过程应穿实验服。 2工作中使用伤害性或腐蚀性化学品时,不应穿露脚面的 鞋和短裤等。 3接触强酸及酸性气体、有机物质、强氧化剂、致癌物质 及诱变剂时,应使用特定的不渗透的橡胶手套、围裙、水靴及连 游工服垒促

1实验全过程应穿实验服。 2工作中使用伤害性或腐蚀性化学品时,不应穿露脚面的 鞋和短裤等。 3接触强酸及酸性气体、有机物质、强氧化剂、致癌物质 及诱变剂时,应使用特定的不渗透的橡胶手套、围裙、水靴及连 裤工作服等保护设施以防止伤害皮肤。 4沾染化学药品的实验服或工作服不应带回家中并与家庭 衣物共同清洗

5.4.1发生割伤时,应立即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或75%酒精 洗伤口,待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异物后方可用止血粉、消炎粉等 物处理伤口。

5.4.1发生割伤时,应立即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或75%酒精冲 洗伤口,待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异物后方可用止血粉、消炎粉等药 物处理伤口。 5.4.2发生休克时,应使惠者平卧,抬起双脚,解开衣扣,注 意保温;如果呼吸微弱或停正时,可施行人工呼吸或输氧,同时 应联系急救车讯速送医院治疗

4.2发生休克时,应使惠者平卧,拾起双脚,解衣扣,注 保温;如果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可施行人工呼吸或输氧,同时 联系急救车迅速送医院治疗。

烧伤和灼伤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急

一度症状为皮肤红痛、浮肿。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洗净烧

伤处,然后涂抹烧伤药物。 2二度症状为起水泡。应立即用无菌绷带缠好,并马上 就医。 3三度症状为坏疽,皮肤呈现棕色或黑色,有时呈白色 应立即用无菌绷带缠好,并马上就医。 4常见的化学烧伤和急救法见表5.4.3。

表5.4.3常见的化学烧伤和急救法

5.4.4急性化学中毒可进行如下抢救: 1吸入化学品后,应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尽快就医。 2误食化学品后,应立即漱口、催吐,并尽快就医。 3可使用鸡蛋、牛奶等解毒剂,中和或改变毒物的化学成 分,从而减轻毒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

5.4.5发生剧毒性、可燃性或不确定性物质喷溅以及喷溅

处置措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尽快撤走喷溅处的人员,并应提醒附近人员注意喷 溅物。 2)应迅速移走所在场所的起火源,并应切断工作仪器的 电源。 3)应打开通风设备,并应加大排风量。

4)当事故的危害和影响范围有可能扩大时,应撤离该区 域的所有人员。 受伤人员救助宜采用以下急救方法: 1)应将受伤人员从喷溅区转移至通风处。 2)出血处应用冷水冲洗至少15min,对一些能和水发生 反应的物质,应先用棉花或纸吸除后,再用清水冲洗。 3)不宜使用润肤霜、乳液等类似物品。 4)若喷溅物进入眼睛,应立即带领受伤人员至冲洗眼部 设施处,揭开眼脸,冲洗眼睛不宜少于15min。若持 续疼痛或有畏光现象,应到医院检查角膜受损情况

6.1.2应经常对电器设备、线路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破损、

6.1.3所有固定的仪器设备均应接地。

6.1.4烘箱、电炉、马弗炉、搅拌器、电加热器、电力驱动冷 却水系统等不应无人值守过夜工作。使用电炉等明火加热器时 使用人员不应远离工作现场,

6.1.5同一个插座不宜同时使用多台仪器设备。 6.1.6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应由有专业资质的人员 进行操作。

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应用潮湿的手、湿布触摸利 带电工作的电器设备。

6.1.8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设法及时切断电源,或者用

6.1.9电线走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不应直接泼水火火。

6.1.10应确保手电筒或应急灯的开关触点灵敏可用。

6.2.1实验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应符合消防规定,不应随意加大 保险丝,不应存在过载电路。 6.2.2应选择适合所用电器类型的保护装置,如保险丝和电路 开关等。

6.2.3 当插座处于潮湿位置时,应使用0.2mA的地面电困 流器。

6.3.1应选择合适规格的延长线和绝缘方式,使用过程中不应 发烫或有异味产生。 6.3.2延长线上有连接多孔插座时,应使用具保险丝安全装置 或过载保护装置的产品。 6.3.3 使用延长线时,应注意不可将其捆绑。 6.3.4 长距离接设电线宜使用高频电线。 6.3.5 延接电线不可用作永久性线路,

或过载保护装置的产品。

6.4.1为防止突发的断电,应在实验室放置便携式手电筒或其 他应急灯。

6.4.2发生断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灯,并应采取以下

应封紧盛装易挥发性物质的容器盖子。 2 应降下通风橱的窗格。 3 应关闭所有断电前正在运行的仪器设备。 4 应关闭实验室的火源、水龙头、电闸。 5 应保护或隔离正在进行的反应(如电热板上沸腾的液体、 蒸馅)。 6 因断电被迫中止的实验,应切断一切可能产生安全事故 的隐患。 7应从实验室外部锁好门

7.1.6 职工应掌握以下消防知让

1 应能识别火灾危险性、熟悉预防措施和正确运用扑救 方法。 2应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具有扑灭初期火灾的能力以及 紧急情况下的撤离与报警。

7.2.1实验室、化学药品间等工作场所均应安装烟感探头。烟 感探头的使用与维护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应安装于工作场所天花板上的合适位置, 2 应按照制造商说明书,定期检查感应效果。 3 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电池。 7.2.2 下列设备或作业环境正上方,不应直接安装烟感探头: 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

2 酸浴或酸浸透作业环境。 3 产生粉尘和颗粒的作业环境。 4其他可产生腐蚀性蒸汽或湿气、粉尘等直接腐蚀和阻塞 检测器的作业环境

7.3.1办公室、实验室、药品库、车辆、船只及任何使用可燃 液体或者火源的场所都应配备相应类型的灭火器材。 7.3.2灭火器应置于方便取用处,并标记清晰。 7.3.3置于室外或船/车中的灭火器,应注意防雨和避免失效 置于低温环境中的灭火器,应选择合适的种类。 7.3.4灭火器种类的选择应与可能发生的起火类型相适应,实 验室常见的着火类型、常用的灭火器种类和灭火方法,见 表 7. 3. 4。

表7.3.4着火类型及灭火方法

7.3.5使用灭火器应注意以下:

1使用前应迅速查清起火部位、着火物质及其来源,及时 准确地切断电源及各种热源。 2应对火焰底部进行扫动喷射。 3在室外使用时,应注意站在上风向喷射,并随着射程缩 短,应逐渐接近燃烧区,以提高灭火效率

4若使用灭火器无法扑灭火焰,应立即呼叫消防部门。 5离开现场前,应保证火焰已全部扑灭。

7.4.14 每个实验室至少应备有一张灭火毯,并置于容易取用的 地方。 7.4.2每个实验室应备有防火沙,用以扑灭由金属(钠、锌粉 镁等)及磷所引起的小火。沙桶内应置一个铲子,以供取用防 火沙

防水龙头位置距使用或存放处不宜过远和存有障碍物,

.5.1紧急情况发生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头验至内小 电、气的阀门和灭火设备的位置以及安全出口位置。 7.5.2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应采取以下灭火措施和疏 散方法: 1电器或气瓶爆炸引起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 开关,并迅速移走周围的可燃物品,不应使用水和泡沫灭 火器。 2应设法隔绝火源周围的空气,降低温度至低于可燃物的 着火点。 3如果工作人员身上着火,不应奔跑,应设法脱掉衣服或 卧地打滚,将身上火苗压灭;就近用水或灭火器,直接喷向身上 灭火。 4根据火势的大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火焰。火势较小 时,可用湿抹布等灭火;火势较大时,则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 使用不同方法和灭火器灭火。

时组织人员尽快撤离现场。 6工作人员应按照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指示的方向进 疏散;当安全指示灯方向和火灾方向相同时,应向相反方向 希散。

同时组织人员尽快撤离现场。 6工作人员应按照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指示的方向进 行疏散;当安全指示灯方向和火灾方向相同时,应向相反方向 疏散。

8.0.1每次外出采样前,应收集目的地的天气情报,了解样 采集水域的情况,并应分析可能发生的危险。

8.0.1每次外出采样前,应收集目的地的天气情报,

8.0.2野外作业应有两人以上同时进行。

..3野外业时 化学物质、有害植物、危险动物、昆虫及纤危险等;必要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吸入有毒气体,防止通过口腔和皮肤吸收有 毒物质和病原微生物。

服。酸碱保存剂在运输期间应妥善贮存,防正溢出;当发现有溢 出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稀释或用化学物质中和。

8.0.8在桥上采样和测量时,应在人行道上作业;因作

交通时,应提前与地方交通部门协商并应在桥上设置“有人 业”的显示标志;在通航河流的桥上作业时,应注意来往航 船只。

等处,检查电缆、拉索、铰钉、缆车和塔台等有无过度磨损、 坏或其他损坏情况,可参见附表A.4。

内容可按附表A.5执行。上艇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工作艇航 行、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内河避碰规则”及有关安全航行

的规章制度。 8.0.11驾驶水质移动监测车进行野外作业,出车前应对车辆进 行安全检查,机动车辆常规安全检查内容可参见附表A.6。 8.0.12应定期对水文站和水质自动监测站进行安全检查,安全 检查内容可参见附表A.7。 8.0.13.对监测船、移动监测车、水质自动监测站中的水、电 气、火、分析仪器、化学药品以及个人安全防护等方面安全检查 的具体内容可参照实验室安全检查内容进行。

表 A. 1 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表 A. 1 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表 A. 1 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常规检查 (1)全体人员是否接受过实验室安全、卫生培训? (2)实验室是否存放食物和饮料? (3)走廊及过道是否清洁整齐? (4)实验室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是否超过允许接触限值? (5)通风橱或其他通风、排风设施排放有害物质是否及时?通风是否充足? 有关电 (1)电器、插座、电线、电缆有无接头松动、磨损或绽裂? (2)是否有延接电线? (3)有无防止超负荷和短路的装置? (4)是否正确接地? 消防 (1)放置的灭火器种类和数量是否与该场所最可能发生的起火类型相适应? (2)灭火器是否置于方便取用处?标记是否清楚?是否可用? (3)是否安装洒水灭火系统? (4)是否安装烟感探头? (5)过道、楼梯或走廊是否被放置物品占用? 个人防护用品 (1)按要求应佩戴防护用品的场所是否配备了面罩、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 服等?是否可用? (2)在毒害性物质环境下工作时,有无适当的保护措施? 医疗和急救 (1)使用腐蚀品的地方是否配备喷淋器和洗眼器?有无正常维修计划确保其 正常工作? (2)毒害性物品使用场所,是否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物? 化学废物 (1)存放毒害性废物的容器是否贴有标注标签,并有封口盖? (2)盛装毒害性废物的容器标签是否完整清楚? (3)毒害性废物存放期是否超过规定期限?

表A.2气瓶间安全检查表

表A.3化学品购存区安全检查表

表A.4缆道安全检查表

表A.5船只安全检查表

表 A.5 船只安全检查表

船号: 检员: 日期: 改进措施: (1)水道选取是否合理? (2)有无导航帮助? (3)水面交通是否通畅? (4)有无标记线? (5)船体外壳需检查项目:航行灯、排水泵、锚、缆线、导航灯及驾驶盘或控 制器有无异常? (6)各类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如气柜、火焰制动器、鼓风机、船外发动机、安全 链条等操作时有无异常? (7)燃料是否足够? (8)有无鸣笛、罗盘、无线电、桨、探照灯?是否可用? (9)有无应急用品或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灯、信号装置、报警笛、救生圈、救 生衣、安全工作背心? (10)有无个人防护用品? (11)通风、排风设施排放有害物质是否及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是否 超过允许接触限值? (12)电器、插座、电线、电缆等是否异常? (13)仪器设备、钢瓶、化学药品以及实验废弃物的使用和存放是否满足要求? (14)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作业,是否准备了预防措施? 注:对于特殊船只检查项目有所不同,表格应定制。

表A.6移动监测车安全检查表

(1)车辆发动机部位需检查项目:千斤顶、悬臂扳手、链条有无异常? (2)与驾驶操作有关的检查项目:方向盘、刹车、风挡刮水器、喇叭、安全 带、灯(头灯、尾灯、拐弯灯、刹车灯)是否正常? (3)车体外部需检查项目:车灯、车窗是否清洁,有无破损?有无备用轮胎? 轮胎有无异常?排气系统是否通畅?拖车牵引装置是否正常? (4)车内须检查项目:墙面、地板、试验台等是否耐腐蚀? (5)有无应急灯、应急工具、灭火器、自动绞盘?是否可用? (6)通风、排风设施排放有害物质是否及时?监测车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是否 超过充许接触限值? (7)有无车载专用减震装置及仪器设备紧固用安全带?是否可用? (8)仪器设备、钢瓶、化学药品以及实验废弃物的使用和存放是否满足要求? (9)电器、插座、电线、电缆、仪器接地系统等是否异常? (10)是否配备独立式发电系统和净化稳压电源?燃料是否足够?贮存方式是 否满足要求? (11)是否配置车载UPS备用电源?蓄电池电压、电流和剩余电量的显示监控 是否满足要求? (12)是否配备洗涤池和独立供水/排水系统,是否可用? (13)是否按要求配备了面罩、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急救箱、洗眼器等 个人防护用品?是否可用? (14)监测车位于突发性污染事故现场时,是否保持足够安全的防火、防爆 距离?

表A.7监测站安全检查表

表A.7监测站安全检查表

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

SL/Z3902007

安全组织和管理: 实验室安全 化学品安全

2.2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方针

2.2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方针

2.2.1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应包括分析仪器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制度、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车船管理和 使用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各项制度应以国家及各级管理机构 颁发的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规章、规范、制度为依据,同时又 应考虑各实验室的特点。

2.3.1机构负责人为实施、控制和改进水质监测安全管理提供

GTCC-022-2018 地面电子单元(LEU)-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3.1机构负责人为实施、控制和改进水质监测安全管理提供 可资源应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各种物资资源等

.6.1安全记录建立和保存,可为管理者提供安全资料进行评 介,便于持续改进。

.3 气瓶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S 高压氧化气瓶内的油或脂会导致爆炸。 6 提倡使用氢气发生器

(1)爆炸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有毒品。 (7)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4.2.3有自燃性的物质包括硅烷、四氯化硅、白磷或红磷等。 4.2.7光敏性物质包括氯仿、四氢呋喃、酮尿、酸酐等,在光 的作用下分解形成有害的新化合物,或导致容器内环境变化(如 压力增大)而产生危害

1一些化学物质随存放时间的增加受撞击时反应灵敏,实 验室中应特别注意这些爆炸性的、撞击时反应剧烈的物质形成, 如过氧化物、高氯酸盐、苦味酸、叠氮化物。 4.2.10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应创造条件设置隔离屏障。般比 重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铅、铁等对射线的遮挡性能较好,比重较 轻的材料如石蜡、硼砂等对中子的遮挡性能较好;β射线、X射 线较容易遮挡,一般可用铅玻璃或塑料遮挡。隔离屏蔽可以是全 隔离,也可以是部分隔离;可以做成固定的,也可做成活动的, 依各自的需要选择设置。

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4.3.4常用的剧毒品有: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生物碱和 磷化物等。

4.5.2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 程的中间产物、泄漏的标气、载气等,包括硫化氢、氯仿、四氯 化碳、苯系物、氢氰酸、二氧化硫、氨、汞蒸汽、乙炔气、氢 气、氮气等。 4.5.3实验室废液主要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

4.5.2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